1. 首页 > 娱乐生活

那莲戏台

回顾 | 看原平乡村的那些古戏台

那莲戏台

投稿附带相关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戏台,乡村的灵魂。

戏台,文化在乡村里传播的场所。

戏台,伴随着乡村的兴衰荣辱,不离不弃。

历史上的戏台,别称很多:舞亭、舞厅、舞楼、乐厅、乐楼、礼乐楼、乐舞楼、歌舞楼……

宋元尚“舞”,明代称“乐”,清朝叫“戏”。可见,宋元舞为主,明代乐为主,清朝戏为主,由名称知特征。

古代离开现在最近的是清朝,所以,只有“戏台”是老百姓熟知的,别称早随历史云烟悄然散去。

明清时,原平大地上村村有戏台,有多少个村就有多少座戏台。戏台占据着村里的中心位置,也确乎是一个中心,不仅仅在村落里,也存在于百姓的心中。

戏台的功用是迎神赛社,与市镇、庙会、文学、建筑、雕刻、绘画、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戏台有社会教化功能、乡村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百姓交往功能。

古代中国,敬神祭祀是乡村至关重要的社会活动。舞戏均为祀神,百姓看戏沾的是神灵的光。于是,乡村里有了迎神赛社,有了祀神庙会。

赛社的“社”,庙会的“会”,组合为“社会”这个词组。

文化的根在乡村,这真的是由赛社和庙会的重要地位而决定,“社会”词组的得来便再自然不过了。

有一份资料显示,“山西仍存清代以前庙台二千八百八十七座,仅及原数十之二三。”那么,原平大地上现在尚存的古代戏台,已经不及“原数十之二三”了。

乡村庙会,多在农闲时。

庙会为乡村祭祀神灵日,唱戏即重要环节。

戏台饰华彩,演员化盛妆,这是戏场靓景;家家备节庆菜肴,户户迎亲戚朋友,这是百姓生活新态。

戏台上时不时有锣鼓、丝弦响两声,让人们感觉到浓厚的乡村红火气氛。有“戏丫”(演员)总是大清早在村头地边练声,大人们说那是“淘嗓子”呢,嗓子不“淘”就能废了功夫。咿咿呀呀啊啊嗷嗷声响起来,惹得娃娃们极想看看这个女主角“不打脸”的素面是个什么样儿。

村里人家呼朋唤友的“过唱通知”发出后,从启唱头一天就有亲戚朋友陆续上门,院里家里一时热闹喧天。调豆芽、吊粉皮、摊煎锅、出凉粉、烩笨菜、炸油糕……做饭吃饭成为头等大事,东道主忙的不亦乐乎。最无忧至乐的是娃娃们,和亲戚带来的娃娃自来熟,跑出跑进不失闲,撂下饭碗就到戏场上疯去了。

戏台前是一排排由各种坐具组成的场面,长条板凳、小马扎、还有把整块木板用砖石支起来当坐具的,那都是各家各户早就占下的空,来过唱的亲戚朋友就是这空位的当然享受者。接待亲友的大人们,忙的放下耙儿弄扫帚,根本不可能稳坐戏场看个整轱辘儿戏,大多是抽空到戏场上瞭上一眼。

过唱这几天,最精神的莫过于戏台了。锣鼓声一响,那戏台的凝聚力立刻飙升,一会儿戏场上就是乌央乌央的人群了。戏开了,人们跟着大戏的优美唱腔和曲折故事而悲喜交集,有的观众相当入戏,看的唏嘘不已,看的泪流满面。还有的铁杆戏迷,眼里看着,嘴里哼着,手打着节拍,日后真的成为了票友。

四春园、荣胜园、五虎园,一个个民间剧团应运而生,辗转于一座座乡村戏台上。《算粮登殿》、《蝴蝶杯》、《打金枝》、《血手印》、《破洪州》、《斩子》、《凤仪亭》、《九件衣》等等大戏,就在这乡村戏台上轰轰烈烈地演了一场又一场。人们记住了好多本地“戏丫”的艺名,唱红的有十八红、九岁红,唱旦的有毛毛旦、福鱼旦,唱黑的有狮子黑、银福黑,唱丑的有电光丑、北贾丑。还由此产生出许多俗语,比如:筱玉凤的戏,烂鼓烂铜器。比如,宁叫阎锡山不坐了,不叫小电灯不唱了。比如……随着戏台上一场场大戏的演唱,台下的人生大戏同样丰富多彩。

戏唱完了,幕布拆走了,戏台的光彩褪色了,戏场上沉寂到只剩了些许垃圾。各家各户的男人女人,送走了最后一批亲戚朋友,自己也累趴下了。

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戏台是寂寞的。但是,只要有戏,它就是靓丽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戏台从崭新逐渐走向破败,修复是它的荣幸,衰落就是它的悲哀。

真的,如今的原平乡村里,目所能及的古戏台确实为数不多了。

东社镇东闫庄村戏台,虽废弃有年,但建筑特色鲜明。外侧筑有八字墙,正前方增了阶踏,两次间用砖垒严,和戏台不大像了。梁记上有“嘉庆十五年重修”、“同治七年孟夏重修”等字样,真的有些年头了。

(东闫庄古戏台)

苏龙口镇储士村戏台,高台基,歇山顶,建筑宏敞,后台隔扇尚存。内墙上写有“光绪二十六年双盛和戏班”、“王银山来了唱德戏”、“阳贾村长胜园班”、“南阳村德厂拉王银山”等字样。

(储士古戏台)

崞阳镇香烟村戏台,斗拱硕大,风格粗犷,具有金元建筑特点。尽管破烂不堪,但存留的前脸雀替雕镂十分精致。

(香烟古戏台)

苏龙口镇新庄村戏台,典型的山村建筑,规模不是很大,后墙坍塌,顶部残颓,荒草萋萋。内墙上写有“崞县锦顺元戏班”、“平遥县常守锁”等毛笔字。

(新庄古戏台)

东社镇上社戏台,卷棚顶,咸丰元年建,顶部毁坏较为严重。内墙上留下了“山西城内同胜园,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初七”、“王银山民国二十四年来柱五虎班”等字样。

(上社古戏台)

大牛店镇芦溪村戏台,悬山顶结构,无大材斗拱,但檐前大檩壮硕为足材横跨左右。前部早年即被封堵,留有窗孔二小门一,可能是做了库房。

(芦溪古戏台)

中阳乡南头村戏台,这是一个过街戏台,戏台下的长巷原先名叫“德盛街”。这个戏台面积不大,后台隔扇匾额上木雕“遏云楼”三字,是“响遏行云”的简称。

(南头古戏台)

东社镇东山底村戏台,规模较大的卷棚顶建筑,颓废多年,前檐严重毁损,八字墙前又筑过土墙,显见是曾作它途占用。

(东山底古戏台)

苏龙口镇白石村戏台,规制较大,歇山顶,右上部坍塌,现在里面存放着许多木材和柴草。

(白石古戏台)

中阳乡辛章村戏台,最晚也是明初建筑,毁损十分严重,上下左右到处露明,虽有红砖墙维修样,但显然不够彻底。

(辛章古戏台)

苏龙口镇令狐村戏台,早已不用,前脸挡板完整而严实。这个戏台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山墙墀头下设置的长条石板别处并不多见。

(令狐古戏台)

沿沟乡班政铺村戏台,设斗拱三踩,龙头和象鼻耍头。硬山顶,前檐用角梁挑檐飞出。外墙砖包,博风板雕工精细。梁记写“咸丰元年三月初十日建”,早年即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班政铺古戏台)

中阳乡中庄村戏台,硬山顶,全砖包掏心外墙,前脸雀替是“二龙戏珠”木雕,造型十分精美。只可惜去年被小毛贼盗走,乡亲们说起来就心疼和气愤不已。

(中庄古戏台)

石鼓神祠戏台,目前保存最好的古戏台。富有特色的是8根前柱均为石质,其中4根小八角柱上镌刻有两副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楹联。一副是:“上下数千年史书偌大坛场演就,新旧几百章乐谱等时歌舞尽之”,另一副是:“名利交迫扮几场争夺情形如觅蝇头如居蜗角,善恶两分写一本彰瘅榜样俨披鲁史俨谱毛诗”。

(石鼓祠古戏台)

古戏台,原平乡村逐渐衰落的文化地标,其苍老的容颜、朽坏的身躯令人心疼。

如果我们不能对古戏台实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修葺,那将会是我们永久的痛。

发现汕尾之美:你不知道的关帝庙老戏台那些事

关帝庙

一尊关公木雕,是千万百姓膜拜的偶像;一块青石古碑,是一曲憾动天地的正气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公“忠、义、仁、勇”的圣德受历代人民顶礼膜拜。关帝庙已成为一方水土的民风象征,更是他们内心的精神寄托。

(图:汕尾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至清末民初,关帝庙周边商铺林立,商业繁荣,成为汕尾港古商埠的发祥地。)

海陆丰历史上较大的关帝庙有三十多座,其中汕尾关帝庙目前属广东最大。同碣石东南西北四座关帝庙一样,是随着明清时期碣石卫所制度带来的海防文化现象。历年来,汕尾关帝庙伴随着汕尾港的兴衰而浮浮沉沉,几度遭毁,几度修缮,最终重光于世。虔诚的信仰终得永恒的栖息之地,而那些古老动人的传说,深深刻在每个汕尾人的心里。

在汕尾人口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明崇祯九年,时任礼科都给事的邑人叶高标经朝廷批准,在时处闽粤海道交通要隘的汕尾建立坎下寨城,并由北方调来驻防部队的官兵,同时带来了当时北方极为崇拜的关帝文化。明崇祯十年农历五月十三,是坎下寨全面竣工后的第一个关帝诞,守备官员同全城百姓一起举办关帝君神像出巡活动,供当地百姓瞻仰拜祭。就在当天,百姓们兴高采烈地跟随八位抬着关帝像的大力士走出鸿海门,沿着城外

沙坝到汕尾埠巡游十里。

(图:关帝庙遗存一对雌雄石狮子,连基座用整块青石雕成,是典型的明代雕塑杰作,解放后曾被丢弃于海底当船锚。)

彼时,汕尾埠人丁稀落,小村庄各自分散,大片渔寮凌乱无序,偌大的海滩上格外寂寞荒凉。巡游队伍行至此处时,道路凹凸不平,弯曲难行,大力士们已是精疲力尽,恍惚间听到有人大声叫停下,正在行走的队伍也闻声停住脚步,力士们便放下肩上的神轿稍作喘息。神像一落座,周围的信众立即上香点烛拜祭。正当顶礼膜拜之时,天空突然雷鸣电闪,狂风大作,霎时一阵大雨倾盆而下,那声音仿似天庭的千军万马降临人间。一会儿雷停风平,天上呈现五彩云朵,海面上瑞光映射,天朗气清。众人欲抬起关帝君坐轿继续前行,然坐轿好像牢牢地钉在地上,纹丝不动,任凭八大力士使出浑身解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围观的信众感觉到关帝君有在此地就位之意,于是由乡绅耆老和社会贤达一起跪拜焚香,并在神像上面临时搭建棚寮。关帝庙就坐落在了如今的位置。

(3:有370多年历史的关帝庙,与汕尾港的形成息息相关,是汕尾商埠开埠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慢慢靠近这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庙宇,庙前数排炉台上香烟袅袅,香客络绎不绝。仰望庙宇,不自觉被它壮观的气势所折服。飞檐斗拱上的雕刻彩绘泛着斑斓的色彩,绿色琉璃瓦在蓝天下波光闪闪,屋顶用潮州彩色瓷釉碎片粘贴成三国人物造型,屋脊上雕塑的二龙戏珠惟妙惟肖。“关帝庙”“正气浩然”两组鎏金大字镶嵌在黑色的匾额之上,大气却不失内涵。关圣帝君端坐正堂之上,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一身正气逼人。伺候其侧的白黑武将神像关平和周仓威风凛凛,忠肝义胆之心众目昭彰。偌大的殿堂内不仅有关公坐镇,还安放有象征造福于农的炎帝神农、国泰民安的黄帝轩辕、开门纳福的财帛星君、人寿年丰的五雷元帅等十一尊泥塑像,他们共同秉持着公正廉明,为汕尾一方百姓谋求吉祥和安康。除此之外,殿内壁画琳琅满目,尽是当时名人骚客的书画作品,无一不歌颂着关公的浩然正气。

静静地观摩关帝庙中一刻一划,一笔一墨,在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当中,感受信众们的虔诚,领略汕尾人无尚尊崇忠义的性情。

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黄姚古戏台

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尤其在城市大兴土木的今天,那些历经岁月风雨及天灾兵燹之后,仍能屹立不倒的古建筑,更是弥足珍贵。

戏台,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锣鼓声喧,丝竹悠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纷纷粉墨登场;忠义节孝,悲欢离合,古今多少事,尽在戏台中。千百年来,变的是台下的观众,不变的是戏文里的故事,那日渐斑驳的古戏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群,以明清时代为主。其中黄姚戏台、黄田戏台、莲花戏台、公安大田戏台、石龙戏台都是贺州的知名古戏台。

黄姚古戏台位于昭平县黄姚镇黄姚街,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道光年间以及近年多次重修。占地面积95平方米。坐东向西,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前台长8.7米,宽5.5米,高3米,台面离地1.65米。分前后台和左右厢房,右厢房有木梯可登台。台基全部用大青石块镶砌而成,舞台中间铺设木板,左右两边有木栏杆,前后台用板屏风间隔;屏风中间有一横匾,上镌“可以兴”三个金色大字,为清代举人林作楫题书。屏风两侧有门,左门楣书“飞燕”,顶上绘“古松寿鹤图”;右门楣写“惊鸿”,顶上画“梅花鸟语图”。后台长13米、宽3.3米,三侧用火砖围砌,后侧开有花窗。戏台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阁顶塑有二龙戏珠;台天花板中间有一幅“双凤奔月图”,前台三道柱刻有“闻声乐则生矣,不防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后柱联语为“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庆清平乐,霓虹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戏台基部四周用方形大石板砌成,十分牢固美观。

前台台面铺设木板,于地面架空,台底四角还放置有四个大水缸,以增强共鸣,故每当台上敲锣打鼓时,锣鼓声响彻黄姚古镇,10公里外的高地仍可听到。

每当逢年过节,人们就要请剧团到台上公演各类文艺节目。戏班主要来自湖南、桂林、平乐和钟山等地。

原文转载:贺州市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修改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18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