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宗圣源祠

宗圣源祠位于青秀区七星路一巷25号,时代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类别为古建筑。

2010年,宗圣源祠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宗圣源祠

南阳两祠之医圣祠:万世医宗张仲景

医圣祠

本报记者 曾庆芳

“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提起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张仲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由他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与经方施治体系,哺育了世代名医;他的名字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伟大的著作,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为耀目的高峰与符号。

坐落在市城区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是东汉伟大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医圣祠大殿门旁的对联,就是医圣祠历千年不衰的最好诠释。

医圣祠始建年代久远,现存有晋咸和五年“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碑石。据记载,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先河。

明嘉靖25年,唐藩王倡首、儒医越夔等捐资复建,后多次修葺,医圣祠成为南阳的名胜。民国初期,医圣祠内建筑大部分被驻军拆毁。新中国成立后, 非常重视医圣祠的修复。自1956年以来,国家多次拨款修复医圣祠。经过历年修复,现医圣祠已建成张仲景墓、拜殿等景观20余处。

医圣祠的建筑规模浩大,古相典雅,布局紧凑,主要建筑有汉代子母阙、医圣大殿、过殿、内经楼、灵枢阁、医林会馆、医圣墓等。医圣大殿还供奉有张仲景塑像,十大名医塑像均列于祠内。

祠内有两座碑廊,东廊刻张仲景组画和历代医学家及当代中医大师、文化大师、国外医学大家对张仲景的评赞;西廊镌刻了中国医药史上的113位名医画像,为国内最大的历代名医画像碑廊。

如今,医圣祠作为“中医祖庭”、“祖国医学圣地”,集张仲景文物保护、中医文献收藏、文博陈列展览、民众祭祀纪念为一体的人文旅游胜地,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名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形象宣传语

仁术济世照千秋

医圣故里医韵长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理学名宗源远流长!

“画来襟溪抱村游”

双溪乡梓誉村

是南宋理学名家蔡元定后裔的聚居地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宗祠

(钟英堂、下厅民居)

简介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双溪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梓誉村。蔡氏宗祠坐东北朝西南,左侧是钟英堂,再之是下厅民居,总占地面积1519.35平方米。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钟英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下厅民居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历经数百年,总体布局和内部结构装修,均保留着原有的格局与特色。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宗祠

▲钟英堂侧景

▲下厅民居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数百年来未曾易址,中轴线左右对称,院落关系明晰,建筑本体也沒有改头换面,其平面布局、形制特征、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等方面,均保留了历史原状。宗祠的祭祀功能,钟英堂、下厅民居的居住功能也没改变,均具有鲜明的婺州地区建筑的文化艺术特色。

▲蔡氏宗祠

▲下厅民居

▲蔡氏宗祠正堂左边缝减柱穿斗式木构架

▼钟英堂大厅前轩月梁

▲钟英堂梁架结构

▼钟英堂厢房二楼活络式木雕格扇窗

▲钟英堂厢房木雕格扇门

▼下厅民居厢房木雕格扇门

价值

历史价值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期古建筑群。据《蔡氏宗谱》记载,蔡氏始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后裔,这些建筑均是宝贵遗存,保留着明代、清代风格特色。

科学价值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建筑的工字型平面和三合院平面,结构特征以及通风采光,功能配置,都十分合理。是数百年来被普遍认同并传承至今的建筑模式。

▲钟英堂内景

▲下厅民居

艺术价值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的木雕、砖雕、石雕与壁画等装修,画面绘制生动,雕刻技艺高超,布设位置合理,而且寓教于乐,是研究空间组合、建筑装修、雕刻技巧以及子孙后代培养等不可多得的明清朝实例。

▲壁画

▲牛腿

▲檐檩雕刻

▼木雕细部

▲砖雕

社会情感价值

蔡氏宗祠是梓誉村蔡氏裔孙数百年来举行祭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研究蔡氏家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钟英堂、下厅民居中规中矩的布局和寓意丰富的雕刻,是展示和传播当地循规守矩、勤俭持家等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地方建筑传承发展以及古代大家庭和睦聚居具有典型的意义。

▲下厅民居双扇门配件

▲柱础

交通:

地图搜索

蔡氏宗祠(钟英堂、下厅民居)

走进胡氏宗祠体会同根同源

来自中国香港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生马欣瑞(右)和南都记者一道游览老西关。

3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推进会在广州举行。提升大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打造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大湾区文化,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南都教育联盟记者,邀请了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大湾区青年们一道,两两组队,玩转羊城。“湾有引力青年行”兵分三路,在老西关再现香港难觅的打铜手艺,黄埔村偶遇港澳同乡会,农讲所重温红色历史记忆……潮涌湾区正当时,湾区青年有态度。

第一站:

漫游粤剧文化博物馆

体验老西关打铜手艺

一个普通的清晨,行走在荔湾区的恩宁路上,一路绿树白墙,曲径通幽。还未迈入高墙后的大门,门内婉转悦耳的粤剧腔调,越墙而出,飘荡悠远。

这里是“青年行”第一站——粤剧艺术博物馆。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来自中国香港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生马欣瑞和南都记者一道,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门。

“以前很多次路过这里,但还是第一次认认真真逛这间粤剧博物馆。”马欣瑞感慨,自己儿时也有很多粤剧记忆。“小时候在香港,电视上也有粤剧戏曲频道,就像是咱们的CCTV戏剧台一样,其实香港也有很浓厚的粤剧文化。”马欣瑞介绍,“在香港的铜锣湾有一个像戏剧中心一样的地方,经常会有粤剧文化表演。在西九文化区那边,新建了一个专门的粤剧文化馆,有很多知名的粤剧唱段,会在那里表演。那也是香港首个专门演绎粤剧的舞台空间。”

“粤剧的唱词对我来说,有一点点理解难度,但从视觉角度来说,真的特别好看。我有的同学真的是超喜欢粤剧,而且能唱出那些经典的片段来,觉得身边真的还是有那么一群对粤剧非常热情的年轻人,我们也希望能了解更多粤剧文化。”马欣瑞说。

走出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大门,转角的恩宁路143号,“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响彻整条街。4平方米的店铺里,做了40多年铜器店主的苏少伟正在打铜。

西关打铜,是广州地区传统工艺,由手工匠千锤百炼而成的铜器皿,曾经是广州每家每户必备之物。“其实之前有听说过打铜,但在香港已经很少见到这门手艺了,之前听说在香港的旺角还有一个老师傅在打铜,其他地方就很少见到类似店铺了。但我知道广州的西关打铜特别有名,今天一定要体验一次。”

马欣瑞和店主苏伯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个铜勺的捶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西关打铜,真的非常新奇。看起来好简单,但当我拿起这个铁锤的时候,才发现这门手艺需要非常精准控制手腕的力量,而且打不一样的位置,还要用不一样的锤头,锤子也很重,觉得打铜师傅非常不容易。”

第二站:

黄埔古村打卡糖水铺

宗祠偶遇港澳同乡会

在广州,有一个改变了海上丝路历史的古村——黄埔古港。这里是集港口文化、宗祠文化、特色饮食文化为一身的广州古村,也是此次“青年行”的第二站目的地。来自中国澳门的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卢黛韵,和南都记者一道,探寻古朴村落里的羊城历史。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石基村,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相望,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古港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记忆中,以前从澳门去香港就会坐船,珠海附近也有很多岛屿,可以坐船去体验和参观。澳门还有疍家人,他们就是长期生活在水上,以船为家,很少上岸。”走在古港边,了解了古港的历史后,卢黛韵也分享了很多自己印象中的航船经历。“澳门还有一间海事博物馆,反映了澳门与大海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但现在去澳门不用坐船啦,港珠澳大桥直通澳门!”

水塘边孩子们嬉戏打闹,老人们在大树下打鼾乘凉。走进黄埔古港,一副“慢生活”图景俨然浮现眼前。这里如今仍有上千原住居民,宗祠文化历史也源远流长。梁、冯、胡、罗被称为当地的四大宗祠,“十屋一祠”也成为黄埔的著名一景。

一行人走进胡氏宗祠的门口。据悉,胡氏宗祠是黄埔村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宗祠,到今天有200多年的历史。“来之前我查过一些资料,其实当年的黄埔村,还有不少村民离开家乡,如今定居在港澳呢。”卢黛韵介绍,有资料显示,如今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的黄埔村民超过千人。

在胡氏宗祠的门口,一行人偶然发现了一个牌子。“这里的牌子写着黄埔华侨港澳同乡联谊会。其实在澳门也有很多这样的同乡会文化,真的就是四个字,同根同源。”

第三站:

农讲所重温儿时记忆

北京路畅谈湾区青年融合

红墙黄瓦、砖木结构映入眼帘,院内古树传来阵阵清香,古朴的建筑里藏着红色基因。在广州,若是要打卡红色景点,那就不得不提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湾有引力青年行”第三站,来自中国香港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大一新生李璟正,就与南都记者一同漫步农讲所,体验先辈们奋斗之不易,感受红色历史文化价值。

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农讲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1961年3月4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走在这座宏伟的建筑里,李璟正儿时的记忆又再次浮现。据他介绍,“小时候曾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而农讲所成为他当时参观的景点之一。“虽然现在对当年的农讲所印象有些模糊,但这次有机会正好可以重温儿时记忆。”

一路走过来,看着农讲所旧址里存放的文物,诸如当年使用过的军号、学生穿过的草鞋和军装,李璟正心生感慨,表示在香港读中学的时候,对中国近代史里军人或学生的情况了解仅局限在书本和图片中,没有机会看到实物,从而切身体会当时的环境。“相比于以前,现在我们青年生活的环境真的优越了很多,当今国家和社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打卡北京路里的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让李璟正眼前一亮,其中对“粤港澳一家亲”有着很深的感触。“在广州这边学习,有很多机会和本地学生交流。”他告诉记者,在学校里,港澳学生可以和内地生做室友,在他的宿舍里就有两位广州本地学生;平常在宿舍里会互相聊天,介绍家乡文化和饮食,加深和促进了对彼此家乡的了解,“让不同成长背景的人有更加多的互相认识”。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董晓妍 孙小鹏 通讯员 孟楠 廖晓键

摄影:孙小鹏 董晓妍

视频:孙小鹏 董晓妍 吴泽嘉 刘宝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16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