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秘制重壳

将重壳蟹的外壳剥掉后,斩为两块,入屉大火蒸上约7分钟。然后再淋上秘制的酱油,这道美食的奥妙就在于酱油,其味道独特,能与蟹味完美融合。

探秘|金华这惊现神秘“巨石阵”,成因迷雾重重!

秘制重壳

近日,在磐安县方前镇发现了一个分布范围达五公里的神秘巨石阵,对于这个巨石阵的出现,充满着各种猜测,有人说是火山遗迹,有人说是人为摆放,究竟有什么玄机?旅游君带你走近看看……

天人对话的地方

最早发现巨石阵的地方位于方前镇石上村上山头自然村。在村庄西侧600米的山坡上,海拔有900多米。南边有五块巨石,如一只巨手托举着一块大石板,把石板的另一头搁在北边矗立着的高达7.5米的两块巨石上。整体呈南低北高状,巨石之间形成了一个洞体,地面巨石之间相隔两米左右,可供两个人并肩通过。当地人一直把这个洞称为“天门洞”。每年的大年初一,村民都会来这里祈祷,他们相信这里是可以与天人对话的地方。走进“天门洞”,就能发现南面的巨石之间还有两个“天门洞”。这几块巨石大概就在占地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犹如一个建筑物,三个天门洞,构成了四个落地窗。一直往西走到洞口,下方就是高高的沟壑,野兽自然是上不来的。从东往西看天门洞上方的石板,就如传经途中的禅师,背着经架,躺在两块巨石之间休息。在禅师的内侧,有一块长约5米、宽约1米的小条石从大石板里开裂出来,其北端1米处已经断开,呈圆形,犹如陪伴禅师云游的小沙弥。由于从东往西看神似两个巨人抬着轿子,当地人把此处巨石称为“扛轿岩”。

就在天门洞巨石边上,还立着三块巨石。如庭院石般摆放着,颇有点设计过的感觉。

再往上走不到一百米,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近30多亩高山草甸上有一块4米长、有7米高的石柱,因顶部裂纹好比刀划豆腐的划痕,当地人称“豆腐岩”。

原本“豆腐岩”边上,有一块叫做“摇铃岩”的巨石。村干部蒋兆明说,这是一块像跷跷板一样的石头。小时候他放牛时经常到“摇铃岩”上玩,当人站在一侧时岩石往哪侧倒,砸向地面发出“咣”的一声,对面的“悬崖村”可清晰听到。“摇铃岩”成了全村孩子的最爱。1974年,村里建“五七”高中时,把这块石头用炸药炸了,用于学校教学楼的地基。

“神仙赶岩”的传说

和上山头村一样,集中或散落着巨石的石研村、岩门村(悬崖村)、罗成岩村,当地百姓根据巨石的形状取了诸如蜂桶岩、青蛙石、双珠岩、双蛋岩等好听的名字,并且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说故事,甚至野猪、青蛙、乌龟的童话故事在这里可以找到源头。

对于巨石的由来,各村有一个共同的传说“神仙赶岩”。话说上山头村和悬崖村对山相望,中间隔着一个足有300多米深的U型山谷。两个村互相喊话都能听得见,但走路要走坡度达60度的1700多级台阶,总共得花上两个多小时,两村村民来往多有不便。“八仙”看到后,打算乘着夜色在两村之间架一座石桥,于是把800里之内的巨石都往这里赶。一边赶石,一边开始施工。上山头的巨石阵便是第一个开始砌石的点。土地公公看到一块块巨石飞到1自己的地盘上,马上前来探个究竟,当发现神仙准备造桥时,有些生气,自己的地盘岂容他人来做主。他便躲在角落里学起了“半夜鸡叫”。神仙以为天快亮了,就放弃了赶石和造桥。匆忙中,吕洞宾把宝剑落在了山上,成了“悬崖村”村后的高达十四五米“宝剑岩”。

人为摆放的巨石?

仔细分析这些巨石阵的地点,除石研自然村处于山脚,上方有悬崖峭壁之外,其他的各个点都在山坡上或者山顶,上方没有任何岩体,不存在岩体分化滚落的可能。会是人为搬动的吗?可是每一块巨石少则几十吨、重则几百吨,哪怕现在用大型机械要搬到山顶亦非易事。难不成是外星人的抑或是史前人类的杰作?

除了上山头的天门洞巨石阵为聚合式分布外,另外四处巨石阵均为直线分布,且都在800米的距离内。

从悬崖村西北方向的公路开车不到5分钟就到了一片竹林。一长溜巨石一字排开。六块巨石基本成一条直线排列在竹林下方的稻田里,形状以球形为主。往上还可以见到七块形状不一的巨石。细看每一块石头的表面布满了一个个圆坑,小的如成人拇指印大小的小圆坑,深约一厘米左右,仿佛被子弹打出来一般,大的如小碗。位于“悬崖村”南面1.5公里处的“船岩”,在竹林中显得有些落寂,不免让人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但从“船岩”往山上走上二十多米,就能发现12块巨石几乎笔直地一直排到山顶。石研村的13块巨石从蜂桶岩到和上山头托举石板的五块巨石构成一双手的五指岩也基本在一条线上。

施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说了另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当地下了三天三夜的油雨、三天三夜的大火,只有两兄妹在山洞中躲了下来,逃过了这场灾难。难不成这里真存在过史前文明。

石上村上山头自然村和石研自然村的巨石,破坏的“摇铃岩”中敲开的几块岩石来看,属于玄武岩。其他四处为气泡岩和流纹岩。目前地质学上对巨石的形成原因的有几种猜测:

一是火山遗迹。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岩遭剥蚀形成,不少巨石上一个个如子弹坑的凹痕,属于典型的球泡岩,就是火山喷发夹带气体形成的。属于火山喷发的遗迹。

二是冰川遗迹。2007年,被称为“中国冰臼之父”的中国地质研究所韩同林教授曾经到过磐安。在考察期间,认定磐安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以火山岩为基岩,留下了的是为冰川遗迹。按照他的观点,U型山谷,山上的巨石应该是由于冰川运动的产物。球形的外表时候冰块和砂砾冲刷的结果,井坑的平板长溪,也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山上巨石的裂痕,具有典型的冰裂纹特征。

三是海底抬升。从悬崖峭壁,从沉积岩、页岩分析,当地在火山喷发前,应该处于水底。因为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新构造断裂带,这片神奇的大地经历过冰与火和水的考验,呈现出如今不可多得的景观地貌。

太极图里令人费解的数字

一块块巨石都像是从其他地方搬运到山顶上,这给方前巨石阵增添了不少迷雾。

方前巨石阵以汇入天台寒山湖为中间线的井坑(小溪)为界,以施家庄村毛家坑自然村为中心点,在5公里半径范围内分布。若加上狮子山、玉杵峰两座全是岩体的山峰,刚好构成阴阳太极图。井坑南北两侧,北侧分布两处巨石阵,南侧三处巨石阵。

方前巨石阵5处分布点让人联想到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五行”具体就是金、木、水、火、土,是我国古代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等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五行”可以说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大道之源”,那五处巨石阵是不是和五行密切关联呢?

巨石阵每一处均为13块巨石,13究竟代表什么?13在中国是一个吉祥、高贵的数字。佛教里的13是大吉数,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代表功德圆满:如布达拉宫13层、天宁佛塔13层等。周易中,有太极13势。13亦是受欢迎之数,13妹、13姨、13太保、13香、13行、少林13棍、兵法13章,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名称总笔划也是13划;13还是帝王之数,皇帝腰带的玉枚制式为十三枚,13象征一种权利,一种帝王的权利。这又是什么寓意呢?是何人用它来表达什么?和曾经盘据此地28年之久的“草头王”周钦贵率领的白头军有什么关联吗?是他表达他的王权么?“摇铃岩”会不会白头军用来传递信号的?

大禹治水的遗迹?

《山海经》一书中提到了“吴姖天门”,传舜后人用巨石建设天门。方前当地流传始丰溪为大禹治水的最后一条河流,当时在方前建有大禹治水用的驿站,茶潭村还有平水王庙,专门祭祀大禹。那巨石会不会是大禹搬来用于治水的呢?抑或是用来布阵降水魔?巨石阵分布的5个点共同指向井坑。令人不解的是这条称为井坑的溪流,其河床底部就是一块大石板,非常平坦,没有一块巨石,可谓一条平板长溪,溪水碧绿,如翡翠一般。

一分析即可发现,每一处巨石阵附近都有一个村庄。巨石阵附近的每一个村庄的村名不是和石头相关,就是指出了巨石阵的方位。罗成岩村、被称为“悬崖村”的岩门村、石研村这三个村的村名不是带“石”字就带“岩”字,上山头村是这4个村当中唯一不带“石”字的村庄,也唯独只有这个村庄的巨石阵和其他村的排列有很大的不同,呈架空式如桥状分布。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巨石阵来看,有几处是关于墓葬群密切相关,包括新疆巨石阵。至于有没有地下的遗迹,那就需要下一步考古了,目前尚无法得知。

——文章来源磐安文旅——

探秘重庆江北区重点文物——亚细亚石油公司

探秘重庆江北区重点文物——亚细亚石油公司

楼主:@隋洛

重庆的历史记忆,并不仅仅只有火锅、码头和老街老巷。作为中国西部的工业中心,从开埠港口到抗战陪都,再到三线建设,这座城市曾支撑着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迄今为止,在山城的深处,仍留存着许多当年的工业遗迹。位于唐家沱的亚细亚石油公司,就是重庆开埠时期工业遗迹之一。

揭秘

曾是跨国巨头前身,垄断亚洲煤油市场

亚细亚石油公司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亚细亚石油公司(Asiatic Petroleum Company),为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其中国总部设在上海。曾垄断亚洲市场,特别是20世纪上半业中国的销售市场。抗战期间,改名为中国壳牌石油公司,习惯上仍称亚细亚石油公司,总部设在重庆,1946年迁回上海。

1890年,《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将重庆定为开埠城市,1913年,亚细亚石油公司开始在重庆唐家沱建立贮油库。共建成地面油库4个、地下油池2个。唐家沱是一个很大的码头,亚细亚公司的运油船就开到这里抛锚,工厂有管道通到码头,油就从管道里直接输进油库。亚细亚公司在重庆工业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承载着老重庆的记忆,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1951年4月,亚细亚石油公司的存货和设备被重庆市石油公司全部征购,从而结束了在重庆的经营活动。同年,亚细亚石油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也一并结束。

1965年底,因迁建长航东风船厂修船部(其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青草坝的民生机器厂,后改名为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修船厂),重庆市石油公司唐家沱油库迁往朝阳河新址,石油公司留下的地盘及建筑,由长航东风船厂修船部接手。在厂区后方的山顶上(当地名叫何家岚垭),有三层豪宅大班房;在厂区内还留有两座两层小楼,即二班房和办公楼。大班、二班,相当于现在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大班房和二班房除了当办公楼,也是他们的住房;另厂区内还留有两座库房、一间车间及码头。

亚细亚石油公司全景▼

探访

山顶上的三层豪宅曾是英国人“大班房”

在厂区后方的何家岚垭,可以看到一幢保存完好的青灰色三层楼房。这就是亚细亚石油公司的大班房,当地人叫它“洋人房子”。站在大班房的位置,整个亚细亚石油公司及铜锣峡峡口的美景都映入眼帘。大班房就是这座油库的核心。

房子总共三层,占地大概有一百多平米,连阁楼在内总共有将近20个房间,大约是20世纪初建的。这幢房子虽然是给英国人住的,但当年的重庆还相当闭塞,很难找到那麽多符合英国人要求的工匠,只能僱用本地匠人建造,因此,欧式的房子里混入了大量的中式元素。

例如墙面,全部都是青砖拌糯米浆砌成的,是传统中式豪宅常用的设计,非常牢固,但是造价也高;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琉璃瓦,尽管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雨,仍能看出其翠绿的原色;屋檐处的瓦当非常引人注目,最大的瓦当上,全部雕刻着英国式的皇冠纹样,而两侧的弧形瓦当上,则是中式的鲤鱼图案,两种不同风格的瓦当却和谐划一地联成一气,遮挡了百年来的风雨。

在洋房后部,还有一座同样青砖绿瓦的长条形平房,这以前是马厩,是英国经理养马的地方。英国人喜欢骑马,因此专门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马厩,有四到五间马舍,每间马舍大约有10平米大,比房子里的佣人房还大。

亚细亚石油公司大班房▼

铜锣峡峡口▼

东风修船厂建成后,大班房作为住宅分配给船厂职工居住,后何家岚垭家属区整体拆迁,只留下了大班房,目前,大班房已被修葺一新。

二班房没人管理,现在已破败了▼

亚细亚石油公司二班房▼

亚细亚石油公司办公楼一直作为修船厂办公用楼,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办公。办公楼也是观看江景的绝佳位置。

亚细亚石油公司办公楼▼

亚细亚石油公司办公楼内部▼

亚细亚办公楼正对江边亚细亚码头,2楼是观看江景的绝佳位置▼

亚细亚石油公司其他的库房、车间都被作为厂房,维护较好,现在也还在使用。现在,亚细亚石油公司旧址已成为江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细亚石油公司1号仓库▼

亚细亚石油公司2号仓库,其连接房间的走廊,下雨天也能保持地面无积水▼

这个库房门也很精緻▼

去亚细亚石油公司遗址,从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修船厂大门进入▼

未完待续,请进原帖阅读

云南这些重见天日的神秘古墓竟隐藏着这么多秘密……

最近

和文物有关的节目圈粉无数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

热播全国

这也证明了

文物所承载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说到文物就不得不提考古

最近

云南考古又有了重大发现

↓↓↓

近日,楚雄元谋江边遗址发现呈长条状的土坑墓,宽度50~60厘米,长度4米,有的长达6.1米。考古人员称,这种大长宽比的墓葬在云南还是第一次发现。

楚雄元谋江边遗土坑墓之一

云南地大物博

“牛虎铜案”等多件国宝

均出自与古墓遗址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去看看,云岭大地这些年重见天日的神秘古墓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李家山古墓群遗址

李家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江川县龙街镇温泉村李家山,为战国至东汉初期的墓葬。

李家山古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金、银、铁、玉、石器物;此外还有各类贮贝器、各类铜鼓、铜编钟、立牛葫芦笙、曲铜锄、孔雀衔蛇纹锥、手执形銎戈、铜柄铁剑及金鞘饰、鹿形金饰、金腰带、各类铜扣饰等精品。古墓群的大部分文物收藏于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博物馆中。

出土文物代表

↓↓↓

牛虎铜案

在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牛虎铜案可谓是极为珍贵,它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

牛虎铜案作为滇国的一件祭器,牛虎铜案在力学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几近完美。

1995年,牛虎铜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组正式认定为国家级文物,1992年的第二次发掘也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石寨山遗址

古滇国铜编钟 图源:云南日报

石寨山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铸造精良,种类繁多。主要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装饰品等。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发现和考古发掘,是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古滇国干栏式铜房模 图源:云南日报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这些古滇青铜器,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展示了古滇国社会历史的面貌,使2000多年前古滇国的社会面貌重现在我们面前,从而揭开了古滇国历史的面纱。

出土的文物代表

↓↓↓

滇王金印

滇王金印是在1956年的第二次发掘中发现的。著名考古学家孙太初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先后多次主持石寨山的挖掘工作,在石寨山古墓群中出土了100多件青铜器,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滇王金印”。

大波那遗址

大波那墓地位于云南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东,墓葬规格在云南战国至西汉时期属大型墓葬,应为洱海区域内一个等级较高的墓地。

该墓地于1961年发现,并于1964、1977、2008年进行过三次抢救性清理,出土了棺、鼓、编钟等极为重要的铜器。

大波那墓地的发掘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出土文物代表

↓↓↓

木椁铜棺

大波那木椁铜棺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在云南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出土的战国时期木椁铜棺,其保存完整,并且是云南省出土最大的青铜器,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海门口遗址

剑川县东南面有一个7.5平方千米的剑湖,海门口遗址就位于剑湖出水口。

1957年、1978年、2008年,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经有关专家发实地考察和论证,剑川海门口遗址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

海门口遗址共出土2000多件重要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木器、骨角器和炭化稻、麦、粟等,以及密布各探方的数千根“神秘”木桩。

出土文物代表

↓↓↓

千年木桩

海门口遗址最为壮观的要数在1350平方米的探方内出土的“干栏式”建筑,2000多根木桩柱,横木和木构件,构成了庞大的建筑群体。这些被发掘出的木桩在地下沉睡了近3000年。

这些木桩历经近3000年岁月的侵蚀,却千年不腐,是一个奇迹。实在让人惊讶。

万家坝古墓群

万家坝古墓群位于楚雄市城南3公里的青龙河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遗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楚雄万家坝古墓群遗址约3000平方米的区域内,曾发现了79座古墓,皆为竖穴土坑墓,其中大墓13座。万家坝共出土了随葬器物1245件,其中铜器1002件,其余有陶、木、玉石等。出土的铜鼓有5面,是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最古老的铜鼓,是铜鼓中最原始的形态,年代上限可以推到春秋时期。

万家坝古墓群遗址如今已是楚雄的一个旅游景点。

出土文物代表

↓↓↓

万家坝出土的青铜器中,最为珍贵的是5件铜鼓,显示了铜鼓产生的初期阶段所具有的原始性。鼓身仅有简单纹布,均属早期特征。经专家鉴定,万家坝铜鼓比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铜鼓型制更为原始,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古老铜鼓。

羊甫头古墓

羊甫头古墓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羊甫村。

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门曾对墓地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出土随葬器物7000余件,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青铜器,特别是出土的精美漆木器,为云南滇文化墓地的首次发现,其发掘成果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出土文物代表

↓↓↓

桃园元明古墓群

2017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昆明市嵩明县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叫桃园的缓坡上,发现一处元明时期的古墓群,在3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上发现了1566座墓葬。这里的火葬形制多样,“骨灰盒”上也有精美花纹,还挖掘出带有梵文图案的人骨。

出土文物代表

↓↓↓

明器

桃园古墓群3000平方米,发掘了1566座墓葬,说明当时此处集中居住有大量的人口。

根据发掘出土的器物推断,桃园古墓群的时代在元明时期,其中明代的墓葬占绝大多数,某些墓葬可能晚至清代早期。火葬墓与土葬墓的时代大体相当,但火葬墓出现较早,可至元代,土葬墓进入明代之后开始出现。两种葬俗的墓葬在一段时间内共存。

考古人员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墓葬群呢?我们怀疑是和明代设置的杨林县有关。”《明史地理志》记载:“嵩明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曰嵩盟。成化十八年复故。……东南有杨林县,成化十七年十月废。又东有杨林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置。又西有兔儿关巡检司。西南距府百二十里。”

探源文明

脚步不停

期待

彩云南有新发现

来源:“云南日报”公众号

编辑:杨丽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9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