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原汁蒸重壳蟹

原汁蒸重壳蟹

“原汁蒸重壳蟹”是珠海的名吃。春秋季节的蟹是最肥美的时候,蟹黄充满整个蟹壳。 “原汁蒸重壳蟹”的主要特点是突出蟹的原汁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蟹的色、香、味。翻开重壳蟹色泽橙黄的外衣,吃掉那富有韧性的褐色内衣,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浇上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绝对的鲜美无比!

“原汁蒸重壳蟹”的做法主要突出蟹的原汁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蟹的色、香、味。翻开重壳蟹色泽橙黄的外衣,吃掉那富有韧性的褐色内衣,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浇上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肉鲜香甜美。果然是“蟹肉上席百味淡”啊!

抚今追昔——原汁原味的五龙宫

第一次到十堰,朋友安排我去五龙宫,说我一定会喜欢,我说客随主便。说起五龙宫,那可是武当山兴建最早的道观,也曾经是规模最大的建筑群。

看罢之后对比紫霄、南岩宫的香烟缭绕、游人如织的场面,五龙宫的现在真的是一片凄凉。残砖断壁,瓦砾遍地,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五龙宫位于十堰市武当山五龙峰山麓,西南灵应峰下,依山势坐西朝东,正面与武当南岩宫遥相呼应,前有金锁峰,右绕磨针涧,背倚灵应峰,四周环绕清幽,确是一方清净之地。五龙宫就位于山峰环绕的山坳中,去五龙宫的道路非常不好走。正因为如此,战火之后的五龙宫就是在文革时逃过了最后的一劫。

五龙宫的山门已被毁,从凸凹不平的台阶拾阶而上走过的是历史的悲壮。

杂草覆盖的琉璃影壁还可以寻访当年的华丽,莲花盛开,线条流畅。

从山门到院内依蜿蜒的地势而修建的九曲黄河墙已损坏,整理好的残砖墙却遗留了弯曲的美感。

当宏大的照壁墙和御碑亭出现在眼前时,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色迹斑斑,残垣断壁,雾蒙蒙的空气,朦胧了历史和岁月,也紧紧的抓住了我的视线。你可以想象,从1500年前的唐代开始,到宋元明朝代,五龙宫850多间的建筑是何等的恢宏和壮观,由此成为武当山的八大宫之一,也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

宫门的券顶砖已有脱落,为了保证安全,临时性的采用铁架做支撑。迎面映入眼帘的琉璃燎炉。

立在悬崖边的影壁墙有10多米长,由于地基塌陷已经出现凸凹和裂痕。不足三米就是三阔的石台阶和房基,按照道教宫观的布局,这应该是三宫门。长长的影壁除了风水外还有最实用的安全作用,防止游人掉入山崖。

只有皇家的场所才能使用琉璃燎炉,看制品的风格应该来自京城。色泽鲜艳,云纹流畅,有莲蓬、灵芝的图案,还有太极的符号。也有生命的抗争,一枝被包着的树居然在炉顶上长出了枝叶。

道教的第一个鼎盛期是唐代,受到皇帝的尊崇,因而全国各地修建了非常多的道观,当时有将近一千九百座道观。其中规模巨大、或者由皇家兴建的,被称为“宫”。

作为道教的“洞天福地”,五龙宫是依礼制布局,以中轴线贯穿,主要殿阁都建在中轴线之上,井然有序,原本建有龙虎殿、玉像殿、父母殿、启圣殿、祖师殿等。在三宫门的两侧是巨大的御碑亭,高大、威严,以突显皇权的地位。

从现存的碑亭中可以看出五龙宫的地位,南侧的御碑为永乐十一年十月十八日的圣旨,规定了武当山各道观道士应遵守的规矩以及主持本教生事的规定。碑文为楷书阴线雕刻,工整娟秀。北侧的御碑为永乐十六年十二月初三立,为“御制大岳泰和山龙宫之碑”,碑文介绍了五龙宫地理位置及元代毁于战火的历史,以及皇考太祖高皇帝以一旅定天下对恢复建设五龙宫的恩赐,以及李素希道士为提点主持各宫的记载。

走过御碑亭宽阔的广场就是简易的龙虎殿,两侧的红墙照壁镶有琉璃图案,虽有残破,但不失当初的华丽,图案以牡丹花开和孔雀为主。

现存的龙虎殿,为清代重建,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小青瓦屋面,面阔3间17米,进深2间9.1米,通高10.05米。据说殿内两侧尚存青龙、白虎神像是元代的遗物,各高丈余。

殿中位置还供奉了道教的护法镇山神——王灵官,不知原来是不是在前面的三宫门。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又叫五显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其形象一般为方脸膛,黄袍金甲,左手持火轮,右手执钢鞭。

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但有的也说是唐太宗时的王恶。《三教搜神大全》卷四,说他:幼孤不读,有管力,性刚暴质直。市中有不平者,直与分忧。锄硬挞横,国人服其公,且惮其武。曾经焚烧一江怪古庙,忽怪风大作,适逢萨真人相助作法反风而灭妖,境界以安。玉帝封他为豁落王元帅,赐金印,掌监察之职。老百姓赞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由于王灵官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把他看成是火神,所以有的灵官像就是一副火神的模样,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灵官。

站在龙虎殿回头看坑洼不平的石板,留下了千百年的历史和脚步。

向前看,三层高的台基上就是今年刚刚修复一新的玉皇宫。五眼古井分列两侧,而两侧台基上的配殿除了基石都已不复存在。

很多宗教圣地,都有着传奇的故事,五龙宫亦是如此。据资料记载,唐代真观年间,武当山一带多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当地的州官对此束手无策,天下干旱,当地黎民百姓贫困潦倒,民不聊生,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情况后就派遣均州太守姚简到当地去祈雨,以解困百姓。当姚简来到五龙宫这个地方时,在梦中遇到几位分别是红脸,黄脸,篮脸,绿脸,灰脸的几位仙风道骨自称为五龙君的五位儒生,姚简向对方说明来意后,五位儒生现场做法,果然大雨倾盆,解除了当地居民的干旱之灾。唐太宗得奏是贤明的皇帝感动了神灵,神灵才会来相助的,于是下旨就在五位儒生祈雨之处建造五龙祠,赐名五龙观每年都有地方官到这里祈求风调雨顺,从此以后,武当山附近的州县,再没有过任何天灾,就真的风调雨顺。之后五龙宫的称谓由此而来,同时规模性建造五龙宫建筑群的序幕也从此拉开了。

比较真实的版本是五龙宫地处山坳,本应缺少水源,而宫地所在位置由于有了龙脉的护佑,井水沿着天、地泉流入五口井内,供宫内千余名道士隐士生活起居。而更为奇特的是一口井出水,其余四口井都会有连动。因为这五口井延续着龙脉,也让五龙宫的历史一直传承下来

玉皇宫前有南北两处水潭,一方一圆,被誉为天地潭。两潭相距不足10米,但水的清澈度却不一样。天潭清澈,地潭混浊。两潭与五口古井相通至今仍在使用。

中午午饭,道士们经过此处鱼儿就会游过去等待分享到食物。

翻遍了背包,找到了一包飞机上发的盐花生,于是一粒粒放在嘴里咀嚼后再吐到水里,鱼儿们撒欢的争抢。

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也是醉了。于是整个午后的时间,一粒粒的将花生米嚼碎了再喂给鱼,乐此不疲,当然也拍下了一幅幅有趣的画面。

古井建在高高的台基上,下面有精美的图案,四周原来应该有围栏的。

除了新建的玉皇宫,其余的建筑无论是台阶,还是围栏,还是墙壁,还是房屋,还是……,都十分残破,有的围栏被拆下来当了台阶,这也是一种就地取材的无奈之举。

告诉大家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消息,五龙宫正在开发中。原来的住户都已经迁移,只留下北道房小院。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是另一个模样。

玉皇宫和主师殿都已修缮一新。

主师殿供奉的是武当山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张三丰,这个名字在今天依然知名度极高,不但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塑造过他性格慈祥和蔼、武功深不可测的形象,让人感觉十分可亲可敬。更有像《太极张三丰》之类的电影,也是让我们百看不厌。太极十三式就是张三丰创立的,至今流传。太极拳法通俗易学,然而却能由浅入深,导引人们从简单的拳法中体会道家的至理,并能克敌制胜,以弱胜强,确实是道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而他在经书研究上也是著述丰富。可谓文武双全,掀起了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而他200多岁的寿龄,更是出神入化。

五龙宫现任主持人称“五爷”,八十多岁的年纪,虽有些驼背,但步履轻盈,待人随和热情。无论我们在那都会看到他匆忙的身影。

在历朝历代的战争频繁、战火交错环境中,五龙宫和其他武当建筑群一样,也没有逃过兵火的劫难多次被大火焚毁。最近的一次发生民国时期,当地的军阀头子不满当地百姓及五龙宫道人对贺龙部队的支持与帮助,当军阀头子在五龙宫抽签算卦抽到一个下下签后,所有的脑怒都转化成仇恨,一怒之下下令烧毁了五龙宫所有房屋建筑,五龙宫的恢弘和雄伟荡然无存。

离开五龙宫时特意拜访李素希墓。五龙宫最辉煌的时代是在明代,这与五龙宫主持李素希道士的努力密不可分。正是因为他的公关,才有日后武当山的辉煌。

李素希,字幽岩,号明始韬光大师,河南洛阳人。生于元朝的李素希,自幼饱读诗书,但元朝时“九儒十丐”,读书人找不到出路。元末时,他弃家入武当山学道,住在五龙宫五龙顶,好读《周易》、《道德经》。明朝洪武初年度为道士,住持五龙宫。

永乐三年(1405年),武当山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多年未开花结果的榔梅树竟然繁花似锦,果满枝头。李素希认为机会难得,亲自动手写了一篇奏章,对朱棣极尽赞美之能事,把朱棣鼓吹成“真龙天子”,把他谋权篡位的行径说成“精诚感格,祝厘国家,故能动高真降此嘉祥,以兆丰禳也”。李素希择吉日派遣自己的亲信弟子易本中带上精心包装的榔梅果和亲手写就的奏章,赴京城向朱棣进献“祥瑞”。朱棣闻讯,大为高兴,赐银40锭,并赏赐李素希正五品官印,享受正部级待遇。

进献榔梅后的第二年,武当山榔梅树再次开花结果。这一年,78岁的李素希奉旨进京。史书记载,朱棣接见了李素希,并问以理国治身之道,李素希以道德奏对。朱棣很高兴,再次赏银40锭,让他回归武当山。

永乐十九年(1421年),93岁高龄的李素希对弟子们说:“如今教门已兴,我没有遗憾了。”语毕,端坐而逝。这一年,紫霄、南岩等宫殿相继重建完工,通往金顶的神道已铺就。最后,李素希被葬于五龙宫的古榔梅台。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命礼部左侍郎为其立碑,将成祖赐给他的二道敕书刻石。现在,此碑倒在墓旁,字迹清晰可见。李素希墓尚存有“龙居坎位千载盛,虎卧离宫万代兴”的墓联一幅。

五龙宫常住道士不足五人,为了营造良好环境,他们每天还要进行各种劳动,种植作物补贴生活,生活十分清贫。

离开五龙宫已有多日,它的古朴和沧桑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曾经的历史和辉煌与现在的场景反差太大了,那原汁原味的景象还会留存多久,还请喜欢的朋友们多多关注。

沈阳周边原汁原味的古城 原始而神秘 传奇而沧桑

说到古城,你可能会想到平遥古城、阆中古城、丽江古城、徽州古城这些热门古城。其实咱们辽宁也有值得一去的古城,随着历史更迭,这些古城有的也只剩断壁残垣,但他们承载的千年灿烂文明,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为宁远卫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宁远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四大古城之一,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古城内四街十字相交,正中有古楼一座,登楼鸟瞰全城,古朴典雅的明代一条街、乾隆帝赋诗评价过的祖氏石坊尽收眼底。城设四门,东为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为永宁门,北为威远门,门上皆筑门楼,四角各设角台,东南角台上有魁星楼一座。古城景区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城文庙,它是东北三省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文庙。

城山古城

城山古城位于辽宁省庄河市城山镇万德屯附近,距庄河市区49公里。城山古城系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高句丽政权于东晋义熙年间所建的一座大型山城,原名"积利城"。分为前城、后城,前城内设以有南城门、东城门、瞭望台、紫禁城、烽火台、点将台、水牢、兵营等,为隋、唐、辽、金时期的军事要地,是全国少有的古战场遗址。

古城内有法华寺、五老宫两座寺院,法华寺建于明代,五老宫建于民国初期,古城的前后城,山势险峻,巍然挺拔,清澈、流通的夹河在山谷中蜿蜓贯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诸多奇峰、怪石、岩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卑沙城

卑沙城,又名毕奢城、大黑山山城,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中,背山面海,扼水陆要冲和陡峭山势而建,南起大黑山最南端,北至主峰北侧,城墙沿山脊走向用石块砌成,起伏于大黑山山脊上,延绵5000米,是由东晋末年的高句丽人修建,是当年高句丽人统治大连时期的政治、军事中心。

石墙随山势构筑,绵延约5公里,伟岸奇俊,蔚为壮观,城内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尽管现存的山城已部分倾颓,但当年壁垒森严的景象依稀可见。

燕州城山城

燕州城山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建于公元403年。唐代改称岩州城,俗称燕州城。

山城东、西、北三面用大石块砌成城墙,南侧临河,全城周长2500米,城内制高点上建有指挥台,四周筑有长45米、宽35米的内城,夏天还可以在城上望见大片的油菜花海。

前所古城

前所古城位于绥中县城西42公里处,地处辽西走廊的特殊位置,是座明城。古城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

城西有强流河,蜿蜒清澈,绕城而过,是指挥叶兴所建的千户所,城基本呈正方形,东西长510米,南北宽502米,墙高10米,设三个城门,无北门,上建真武庙,已毁于兵火,各城门原建有罗城,现唯有西门罗城尚存。

东京城

东京城位于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乡新城村,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造的第四座都城,建于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

城廓建在一面临水的高阜处,为砖石、夯土结构。东京城周长为3510米,东西长890米,南北长886米,四面呈"菱形",共设有八门,分别叫内治、抚近、怀远、外攘、德盛、天佑、福盛、地载。城门的位置,南北相对。原城内西北土岗建有努尔哈赤议政的八角殿,仍有遗址可寻。城廓由于年久失修,多已坍毁。

黎里镇8座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桥

黎里镇隶属苏州市吴江区,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

黎里镇地处太湖平原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适中,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

镇面积258平方千米

2012年~2014年3月间,黎里镇被分别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十佳村镇慢游地”、“江南水乡古镇” 。

地质地貌

黎里镇地处太湖平原地区,地面高程在吴淞基面3~4米之间,自东北向西南缓倾,土质为黄泥土,土种以青紫泥为主。

气候特征

黎里镇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适中,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左右,降水量1023毫米。冰雪不多,无霜期200~240天。

青龙桥 跨平楼街和九南街 拱桥 三种石料,桥面有轮回纹饰,有石栏

迎祥桥 跨平楼和街九南街 明正统6年建造,清嘉庆4年重建,同治8年再建 梁式 梁式三孔,有砖砌栏杆

道南桥 跨九南街和建新街 清康熙51年建,光绪23年重建 拱桥 有石栏,桥面有五蝠捧寿图案

梯云桥 跨中心街和建新街 初建无考,明嘉靖7年修建,乾隆38年、光绪元年、20年再建 梁式 桥墩两端下有方形泄水孔

清风桥 跨梨花街和西新街 初建无考,明嘉靖16年重修,光绪11年重修 梁式 梁式三孔

望恩桥 跨梨花街和西新街 明嘉靖5年建,嘉庆5年修建,康熙53年咸丰2年重建 拱桥 桥面有轮回

秋禊桥 禊湖道院西侧 清1644年建,雍正13年重建 梁式 桥面有轮回。桥面板发出“圾搁”声,俗称圾搁桥

特色特产

黎里镇主要有:黎里辣鸡脚、油墩、套肠、李永兴酱鸭、老虎豆、生禄斋月饼、麦牙塌饼、皮蛋、酒酿饼等特色特产。

黎里油墩

油墩是黎里的特产,传说黎里油墩是为乾隆皇帝而制作的,有乾隆皇帝命名的。它制作简便,多年来不仅市面常有供应,好些家庭也仿制品尝。油墩选用精细糯米粉,加适量清水揉捏,揉得粉质韧而不散,搓成圆形,包入馅子,用滚油氽制而成。常见馅有豆沙和全肉馅两种。

黎里套肠

套肠是黎里古镇著名的小吃,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套肠的用料非常讲究,必须要用本地农户家里养的生猪现场宰杀后取出的大肠和小肠,从外表看,“套肠”和普通的白煮猪大肠没多大区别,但切开以后,里面还另有玄机——大肠里面套着一根根小肠,从切面来看,和莲藕有些相像。

黎里辣椒

黎里辣鸡脚,江苏著名的汉族小吃,源于川菜泡椒凤爪,需要十几种

佐料。糖、醋、小葱、老姜、大蒜头、辣椒、盐、料酒等。每一种佐料以及应该放的量都决定着辣鸡脚的味。酸中带甜、甜中带辣,吃起来酥鲜入味,那是黎里辣鸡脚的独特之处。

紫阳观

黎里紫阳观茶食号,创设于1936年,主要经营糕点茶食、糖果南货,尤其是自制的月饼,远近驰名,远销京城。主要有几大热卖小吃,有酒酿饼、麦芽塌饼、芝麻百果大麻饼、绿豆糕、雪饺等。

风景名胜

黎里古镇

黎里古镇位于吴江市东南部,东临上海,北通苏州,南

黎里古镇

与浙江嘉兴相邻,面积121.5公顷,古镇保护范围46公顷,明清民国建筑9.7万平方米。

素颜江南,隐世桃源- 黎里古镇

说到黎里古镇,似乎就会让人想起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柳亚子的激昂事迹似乎在告诉世人,谁笑江南儒生多软弱,他们也是“一笑昆仑顶上头”的铮铮铁骨。后来才慢慢了解到中国现代妇女界杰出革命家张应春,也是生在黎里。不仅让人想看个究竟,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了这样一群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最古朴的古镇——黎里古镇。 

黎里古镇被称为“江南四里”之一,是一个保存尚好的古镇,至今仍保持明清风韵。黎里曾经还有个名字——梨花村,不禁让人遐想,小镇遍植梨花的胜景。

镇上鳞次栉比的明清木结构两层楼房的宅院,被那些结构之奇怪,数量之多的弄堂给串联了起来,漫步在其间,总有种担心迷路的紧张。

看着斑驳的老墙,古朴的木门和行人面带笑意的脸庞,心想,那就迷在这个粉墙黛瓦的江南小镇好了。每日饮茶读诗,岂不美哉。 

黎里古镇丁字形市河全长2000余米,建于明清时期的古驳岸4000多米,横跨着10座始建于元代至清代的古石桥,河埠式样众多。驳岸和河埠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缆船石,有暗八仙、笔锭、如意、犀角、双桃、双桔、如意得鹿、瓶生蜂猴、瓶生三戟和五色旗等254颗,属江南古镇之最。 

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柳亚子故居,本是清乾隆时期工部尚书的私邸,前后六进,有乾隆题写“福”字、大学士稽璜题匾而得名的赐福堂,有太平天国将领遗留的龙凤瓦当,有栩栩如生的砖雕门楼,还有乾隆的梅花碑、刘墉与著名画家合作的祝嘏图。柳亚子故居收藏着国家一至三级文物藏品120件,待文物藏品152件,还有其他书画文物500余件。

黎里的弄堂堪称江南古镇一绝,至今完好保存85条,其中70条为暗弄,57%以姓氏命名,以“周陈李蒯汝陆徐蔡”黎里八大姓命名的最多。

弄堂多数超过60米,更有5条超过百米。弄堂是黎里民众在明清600余年中成功的生活实践,生活的需要、历史的沉积,弄堂的结构发生了种种变异,有双弄,有弄中弄,也有暗弄接明弄而成的三仚弄。 

黎里总是这样,让你猜不出下一个转弯处会给你什么惊喜。似乎,身处在这样一个多情的地方,人也会变得多情了起来。

黎里那么多的古桥又纪念着多少故事呢?其实只要你愿意聆听,黎里一直在那里倾诉着。黎里弄堂多,水多,桥也多,故事更多,就待你自己找寻了……

黎里,一曲江南慢悠悠,一曲低唱浅吟婉转悠长的慢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9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