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蚝岗贝丘遗址

蚝岗贝丘遗址位于南城胜和蚝岗村,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保存面积650多平方米,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

在考古发掘0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面、房子、墓葬、灰坑、沟等重要遗迹。墓葬0土了两具珠江三角洲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人类遗骸,蚝岗贝丘遗址因此被专家誉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

蚝岗遗址保存面积约650平方米。专家推测珠江三角洲是距今一万年以来逐步形成的,遗址当时很可能是个海岛,遗址西部原有一流向西北的河流,可为先民提供饮用淡水。

蚝岗贝丘遗址

据当地年龄大些居民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贝壳堆积如山,生产队曾于此处挖贝壳烧灰做肥料,延续时间达一年多。如今,田野及山岗大部分地方已建起密集的民居或商品楼宇 。

专家们在蚝岗遗址发现了四方形的水沟痕迹和墓葬,还有石磨,这说明当时古人类已经在这里建房定居、生息。而从堆积如山的蚝壳、大量的鱼骨及只见渔猎工具可判断:当时蚝村人乃至珠三角祖先们的经济生活主要以在海边渔猎为生,他们已经懂得在房子之间挖排水沟,每天都从海边捕捞大量的海贝、鱼类,在食海鲜同时,他们也会用石磨磨出一些野生稻、薯芋之类食用。而且当时尚未经营农业,但可能会采集野生稻、可食块茎植物、野果并与别的群体交换。

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八千年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江洪鲤鱼墩贝丘遗址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广东省乡村旅游的开发资源目录(第一批)》,遂溪县江洪镇北草村入围。近日,记者走进江洪镇北草村东边角村东南部的鲤鱼墩贝丘遗址,探秘八千年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在江洪,记者看到自驾游客纷至沓来,人们漫步沙滩,探访北草古村,家家海鲜饭店门庭若市,“旅游小镇”雏形初显。

鲤鱼墩从高空望下去,形似鲤鱼。

鲤鱼墩遗址诉说人类文明

跟随江洪镇副镇长何羽游,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江洪镇东边角村边田垌之中的鲤鱼墩贝丘遗址。鲤鱼墩是一个东大西小的凸起土墩,四周鱼塘和田野萦绕,墩上草木茂盛,几块石碑立于绿野之外,更显肃穆。据介绍,该墩由贝壳堆积而成,因形似鲤鱼而得名。该墩遗址东西长80米、南北宽35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向四周延长保护线40米。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东边角村村民常常在村边拾到石砧、石斧和经打磨过的动物骨骼、贝类等。1983年该县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墩,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间,在国家文物局的资助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湛江市博物馆、遂溪县博物馆组队对遂溪鲤鱼墩遗址进行科学发掘,经考古专家多年的考古研究,论证鲤鱼墩遗存年代较早,文化面貌富有特色,是距今7000年至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是雷州半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称为“雷州半岛第一村”。

“当时,专家动员村民参与挖掘,我们亲眼看到了古人骨骼的出土,盘腿而坐,个头高大。”近80岁的老村民吴如成回忆说。据记载,专家考证面积629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层5层,屈肢葬墓8个,房子2座,遗址出土了陶、石、蚌器一批,大量的锛、网坠、石锤、石砧、石饼、石拍和贝壳堆积,为文物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鲤鱼墩遗址遗存年代早,文化富有特色,出土文物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1991年被湛江市人民政府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

“江洪鲤鱼墩贝丘遗址是一块历史文物宝藏,也是一块乡村旅游宝藏,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待深挖空间巨大。”何羽游说,江洪镇将抓住此次入选的机遇,利用好政策,结合滨海旅游和渔港经济区发展,做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

鲤鱼墩贝丘遗址。

仙裙岛风景怡人引人入胜

遂溪县江洪镇濒临北部湾,是一个面积52万平方米的小镇,人口仅3.7万多,该镇小而古老,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闪烁。

何羽游介绍,江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是考古研究和历史教育的基地,又是一个具有特色文化的乡镇,文化底蕴极其浓厚,融自然景色与纯朴民俗风情为一体。江洪素有四个“最”,除鲤鱼墩历史之最外,仙裙岛景观之最、鱼露美食之最和龙舟节人文之最也远近闻名。近几年,该镇积极融入北部湾旅游经济圈,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突围崛起,日益成为一个风景迷人的滨海旅游小镇。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遂溪县西南部的仙裙岛。该岛呈狭长形,南北走向,沙滩位于岛西侧,江洪辖段长约2200米,宽约100至300米,总面积约596亩。岛东面与江洪渔港码头隔海相望,是渔港码头一道天然屏障。江洪渔港正是借助仙裙岛这一屏障而成为广东省有名的天然避风良港。岛内绿树成荫,海风习习,沙滩洁白无瑕,外滩平坦开阔,海水清澈透明,是夏天游玩避暑的好地方。天气晴朗时,整个仙裙岛与蓝天、白云、大海相互映衬,犹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据江洪镇政府透露,目前,该镇每年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具有综合开发观潮听涛、休闲垂钓、海浴冲浪等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优势。

江洪镇副镇长何羽游向记者展示出土文物的画册。

龙舟竞渡注入文化新内涵

“现在刚进入休渔期,渔船都靠港了。端午节你们再来,这里龙舟竞渡,非常精彩热闹。”何羽游热情地邀请记者参加即将举行的江洪龙舟节。据介绍,江洪镇渔港进港航道连绵数公里,是龙舟竞渡的好地方。自清初开埠以来,龙舟竞技是江洪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

江洪镇还被称为“半岛传统龙舟之乡”,该镇通过不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本土特色文化,把龙舟赛办成文化艺术节,成为远近文明的艺术品牌。

近年来,江洪龙舟节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将龙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舟为媒,以文促贸,龙舟盛会集经贸、旅游、文化活动为一体,通过举办书画展览、摄影大赛、醒狮表演、文艺晚会、篮球邀请赛、产品推介等大型活动,丰富了传统的龙舟赛内容,把龙舟文化推向更高层次,打造龙舟文化产业,促使其成为更响亮的品牌。

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

江洪镇委镇政府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文明村大石坑村、东边角村和大桂坡村为模范,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大石坑村以仙裙岛滨海风情旅游为带动,出租别墅小洋楼吸引旅客,下一步将挖掘村前的泉水特色资源,建设原生态园林小别墅,打造休闲养生胜地。东边角村融入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元素,结合村前古榕林、休闲塘和绿色无公害瓜菜种植基地等景观,打造以鲤鱼墩贝丘遗址为依托的古村落旅游品牌。大桂坡村以盘活集体土地、抓好土地流转权,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特色种植、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农耕体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湛江晚报 文/记者林艳芳 图/记者李嘉斌)

云南发现中国最深贝丘遗址

站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义村兴义小学食堂所在的小山上,水天一色的杞麓湖一览无余。而脚下的土壤里夹杂了大量的螺蛳壳。村里老房子的夯土墙上也密密麻麻的全是螺蛳壳,堪称螺蛳墙。对这些螺蛳壳司空见惯的村里人,一直认为这些高地很久以前曾是湖水淹没的地方。而现在,小学旁刚结束的一次考古发掘显然改变了他们的看法。笔者近日前往通海探访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贝丘遗址,经过沿途公路边的大片农田,拾级而上,来到探方前。

“去年6月,学校扩建时挖掘到了8米5发现了一个陶罐;在9米的位置,又发现了高度钙化的人骨骸。”兴义小学校长李宏说,随即便报告了文物管理部门。同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通海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兴义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这些螺蛳壳并非自然湖泊沉积,而是古人采集回来食用后废弃的。螺蛳壳顶部都被掰掉,正是被食用后留下的痕迹。”朱忠华表示,这些大量螺蛳居然是世界濒危物种、堪称稀有的光肋螺蛳,为云南高原湖泊特有品种,曾分布于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大屯海等湖泊,因环境污染早已不见活体。

站在9米多深的探方旁,可以看到坑壁剖面上一层层螺蛳壳堆积被用白线区分开来,上面还悬挂着写着数字编号的塑料牌。“这就是一本历史书,每个地层都是一页。”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朱忠华说。历经一年多的工作,考古工作者从这本书中区分出了海东类遗存、兴义二期遗存、滇文化三个章节。然而,海东类遗存的源头在哪里?兴义二期遗存又为哪个民族所创造……这本跨越两千年的历史书,显然还有很多谜团等待破解。

滇文化是云南一支古老而成熟的青铜文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年代约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最早不过春秋时期。滇文化之前的历史是一片空白。而在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工作者有了新的发现。一粒出自兴义二期房址的炭化橡子,经碳十四测年为距今3450-3400年。考古工作者据此推测兴义二期遗存大约对应中原的商、西周时期。

“兴义二期发现有房子、道路、灰坑,还原了大约3000多年前,这里人们的生活场景;上层滇文化遗迹相对少一点。”朱忠华表示,本次考古中的一个重大发现来源于兴义二期。在这个期间所发现的盘口釜、盘口罐等陶器极具地方特色,与后期的滇文化有一定联系,并且从未在云南其他地方发现。这一地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铜矿石、炼渣。这意味着早在3400年前的商代,杞麓湖畔就已经开始开采铜矿生产青铜器,远远早于此前认为的古滇文化时期。

在探方底层,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多座成人屈肢葬,人们都以下肢弯曲的姿势埋葬。一件罕见的尖底瓶就出自屈肢葬的墓。不同族属的人群通常会选用不同的葬俗,而这些屈肢葬到底代表了什么族群?这是考古工作者正寻找的答案。“我们正计划对这些人骨做一些古DNA检测,看能否找到相近的族群。”朱忠华说。

“在这些遗迹里,发现了将近10座海东类遗存成人屈肢葬;兴义二期发现有房子、道路、灰坑,还原了大约3000多年前,这里人们的生活场景;上层滇文化遗迹相对少一点。”朱忠华表示,本次考古中的一个重大发现来源于兴义二期。在这个期间所发现的盘口釜、盘口罐等陶器极具地方特色,与后期的滇文化有一定联系,并且从未在云南其他地方发现。这一地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铜矿石、炼渣。这意味着早在3400年前的商代,杞麓湖畔就已经开始开采铜矿生产青铜器,远远早于此前认为的古滇文化时期。

玉溪市文管所所长杨杰表示,此次的新发现构建了杞麓湖周边4000至2000年的历史,并且将滇中地区青铜时代的上限提前了数百年。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兴义遗址发现了5枚海贝。经鉴定属宝螺科货贝属,产于热带、亚热带暖海区域,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南及台湾北部、东部。“我们倾向于从印度洋而来。”杨杰说,海贝的出现意味着4000年前这里就已经开始贸易往来,“展现了4000年前的杞麓湖区域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这很可能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

目前,考古发掘基本结束,工作已经开始转入整理、拼对和编号,但仍有许多谜题待解。考古工作者已对骨骼进行采样,期望通过DNA破解一些谜题。马骞

浙江省首个贝丘遗址发掘探秘

7月31日,浙江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田螺山遗址1.5公里的井头山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图为2020年6月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左)向中科院专家介绍出土的牡蛎壳。井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先民食用后丢弃的各种海生贝类。(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对井头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面积为750平方米的遗址上,出土了400余件精美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等文物,和鹿角、稻谷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以及灰坑、食物储藏坑、存有密集贝壳堆积的烧土堆、树根,还有器物加工、食物处理场所等遗迹。经过“碳14”测年,确定该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最高可达到8300多年,早于闻名中外的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图为2020年6月1日,井头山遗址考古人员正在展示出土的带孔螺壳,可能是利用螺壳制作的乐器或者装饰品。(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从已发掘的井头山遗址的文物,能较清晰地复原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生产、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特征。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是一个重大突破,不仅把宁波地区人文历史源头向前推了1000多年,更对我国古海岸线变迁、全新世海平面升降和古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文化起源和南岛语系源头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资料。图为2020年7月13日,在遗址的临时库房中,考古人员正在对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编号分类。井头山遗址出土了牛头骨、鹿角、肩胛骨等大量动物骨头。(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经专家论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省首个贝丘遗址。图为2020年7月24日,考古人员正在对一件保存较好的编织物进行分析研究。井头山遗址被6米以上的海相沉积覆盖,处于饱水的密封环境中,跟地表空气完全隔开,所以得以保存不少编织物。(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最早向考古机构提供井头山遗址线索的,是三七市村村民王维尧和堂哥王维新。2013年10月,王维尧、王维新哥俩看到在原厂区土建地勘钻孔泥芯内有碎小海生贝壳、动物骨头和陶片、残骨器等遗物,便将贝壳、鹿角碎片等遗物送到正在田螺山遗址考古的省考古所工作人员手里。图为2020年6月18日,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红衣陶罐口沿。(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经考古人员实地调查核实,发现陶片与贝壳的混合共出性状特殊,确认陶片特征与河姆渡文化既相似又有明显区别。随后试掘,并在3.5米深坑底加人工钻探,探知文化堆积埋深达7米以上,由此初步确认井头山遗址是一处在浙江考古中从未发现过的史前贝丘遗址。图为2020年6月23日,井头山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工艺还比较粗糙、简单,但已有绳纹、浅方格纹、刻划纹等纹饰出现,还有红、褐、黑等色彩,其中炊器的颜色多数为灰黑色,而用于日常装食物用的陶器则添加了鲜艳、亮丽的红色。(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17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井头山遗址进行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借鉴日本考古发掘埋深超2米地下遗址用槽钢围护的做法,在考古发掘之前,先建钢结构围护的发掘基坑。2019年8月完成基坑工程。2019年9月正式转入考古发掘阶段。图为2020年6月1日,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木器“全家福”。这些木器保存得非常好,是因为从8000年前开始已被掩埋在海侵沉积层里。(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至今,基坑内探方的发掘工作已全部完成,为下一阶段的资料整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专家认为,井头山遗址除了自身重大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外,发掘过程也颇具学术价值。图为2020年7月24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从水中捞出一件长形木器,把一块棱角鲜明的石器嵌入木器上的椭圆形卯孔,便成为一把可以砍树、加工木材的利器——石斧。(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此次考古发掘,是一次钢结构围护基坑工程成功运用于超大埋深地下遗址的考古发掘,为深埋的遗址考古发掘在方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井头山遗址发掘,与南海1号沉船发掘、四川江口张献忠沉银遗址发掘,成为我国针对不同环境条件的特殊对象考古发掘的三个经典范例,在国内沿海的史前遗址考古中具有首创意义。图为2020年7月24日,一块出土的陶釜碎片上粘有少量的锅巴,这证明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人不仅在吃大米,还会用烧制好的陶器做饭。(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7月29日,考古专家被井头山遗址新出土的木碗深深吸引。7月17日,考古人员在井头山遗址T410探方清理因梅雨导致的塌方时意外发现这只木碗。在河姆渡遗址中曾出土一件木胎朱漆碗,年代距今6000多年,而这次井头山遗址出土木碗,加工精细,造型古朴而又不失灵巧,年代超过8000年,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考古出土的最早的木碗。(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3日,井头山遗址包含密集贝壳的文化堆积剖面。这些文化层是不同阶段形成的,粘贴的阿拉伯数字标识了所处的形成阶段,从出土遗物可以判断该文化层的大致年代。(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1日,考古人员正在对地层中一件保存完整精致的木桨进行保护。这件木桨的地层埋藏深度距地表达10米,距今8000多年,是中国最早、工艺最先进的航海船桨。(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3日,考古人员正在对新出土的纬编容器进行清理和现场保护。(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3日,考古人员正在井头山遗址仔细清理新发现的橡子储藏坑。(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1日,天气炎热,考古人员对井头山遗址基坑探方里尚未提取的木器等遗物进行喷水保湿。(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2日,三七市镇二六市村村民孙英菊正在清洗刚挖掘上来的淤泥。井头山遗址附近村庄的40余名村民参与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3日,井头山遗址发掘前建造了钢结构围护基坑作为安全保障,这在国内超大埋深的史前遗址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7月8日,考古人员正在发掘基坑清理T409东壁的塌方。受梅雨带影响,余姚出现持续强降雨,导致井头山遗址发掘基坑出现不同程度的塌方。(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18日,含有大量贝类的井头山遗址文化层泥土被分类堆放。(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7月17日,技术人员正在井头山考古基坑作地层剖面薄层标本揭取前的工作,标本揭取需经刷树脂、贴纱布、揭取、水洗、表面处理等步骤才能完成。揭取标本旨在更精确地记录、保存、研究及展示考古发掘资料。(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3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云飞博士对井头山出土的细小植物遗存进行研究,发现8000年前先民除了食用海鲜和野果外,已经开始少量种植水稻、食用大米。(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2020年6月1日,无人机航拍井头山遗址发掘基坑(蓝色部分)。井头山遗址位于海拔72米的井头山南麓,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田螺山遗址仅1.5公里。(陈斌荣 摄/光明图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1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