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红军长征鸡

在长征的年代,生活非常艰苦,很多时候米饭、面条都吃不上,有时连野菜、树皮都吃了,更别说要吃鸡了,蛋鸡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营养品。当地的老百姓给红军送来一只鸡,伙头在烹制时加了大量冬瓜、土豆、胡萝卜,以让更多人能分享到鸡肉的美味。

红军长征鸡是先将老鸡、土豆片、冬瓜片、胡萝卜片等煲稔后在鸡身上淋上豆瓣酱、剁椒等再蒸8分钟,味道香鲜,酸辣宜口。

红军长征鸡

​忆长征万里 承红色血脉——走进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忆长征万里 承红色血脉

——走进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从山脚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向上眺望,在青松翠柏掩映下,红军长征纪念碑高耸挺立,碑顶的红军战士铜像在阳光照射下庄严而夺目。

“从山下登到山顶,需要迈过609级台阶才能走到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前,而这609级台阶象征红军长征所经过的609次战役。”黄龙管理局解说员符雪静说。

6月8日,记者一行在符雪静的带领下来到松潘县川主寺镇 ,打卡红色地标,寻访红色足迹。

交谈之际,记者一行来到碑园内,耸立于元宝山山顶的团结胜利主碑总高41.3米,上面的红军战士身穿羊皮背心,一手持步枪象征胜利,一手拿鲜花象征和平,双手高举成V字型,欢呼长征的胜利。

亚金铜贴面的三角立柱体碑身高24米,象征长征历时24个月,每面上方镶嵌一颗红色五角星,象征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坚不可摧,形成一支不可战胜的武装力量,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碑座是一个高2.5米的雪山型汉白玉基座,象征雪山,下面辅设的地板为绿色水磨石,象征草地。纪念碑总体寓意“雪山草地树金碑”。据符雪静介绍,每个晴天的下午,当太阳从对面的龙头山缓缓落下时,夕阳照射在亚金铜贴面的纪念碑上,整个碑面会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刚开始是碑面中心出现一条光缝,然后慢慢扩展到整个碑面,碑面金光四射,通体闪耀,时而在四周映射出五彩的虹影,极为壮观,五里之外也看得见。

“红军长征纪念碑是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松潘县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车华强介绍说,不同于其他地区修建的纪念红军长征某一事件或某一战斗的纪念建筑,松潘的红军长征纪念碑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总碑,先后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红军长征纪念碑缘何会建在松潘县呢?车华强解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期间,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曾从这里翻越过长征中最艰难的雪山,跨越过最艰苦的草地,举行过重要的会议,进行过激烈的战斗,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红军长征途中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以雕刻或展板的方式呈现在梯级旁或山下的纪念馆内。

其中,耸立于群山峻林中的大型花岗石群雕,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花岗石群雕之一,远看像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又像一骑昂首飞驰的骏马。(紧转4版)

它通过9组故事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是我国规模空前的现代艺术群雕。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纪念馆完整地展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征战历程及各地修建的长征纪念建筑照片,序厅主要采用大型的声、光、电、视频景观,再现了红军在阿坝翻雪山过草地的真实场景。

足迹无言,誓言有声。一路行来,无论是红军长征胜利主碑、红军战士铜像、大型花岗石群雕,还是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纪念馆,都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段红色记忆,每一段记忆背后都蕴藏着无声的力量。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穿过大草原……回眸艰难曲折的征程,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远征艰险,受命于危难之际,转战于生死之间,穿着草鞋爬雪山过草地,创造了两万五千里的奇迹。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千古江山,英雄辈出,唯万里长征,举世无双……胜利会师,铁流三万,悲壮历程,天惊地撼。中华威,民族魂,创一代天骄,垂万代风范。”如今,长征精神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引领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社会热点

总编辑:何君

总审读:周智泉

值班副总编辑:刘树刚

编委:梁敏

主编:梁敏

执行主编:陈勇强 赵凌

编辑:刘林丹

记者 :泽英 唐冲 梁万玲

聆听老红军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精神代代传 聆听老红军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国防时报社袁永生一行看望慰问老红军杨光明

老红军杨光明和夫人、解放战争老战士杨毅与报社袁永生促膝交谈

本报讯 记者沈鹤翔 蒋媛报道 2018年11月27日,伴着初冬的暖阳,国防时报社总编辑袁永生一行专程赴北京,来到了四川籍老红军杨光明的家中。杨老见我们专程从成都赶来看望慰问异常兴奋,立刻迎上前来,热情地与我们握手,让坐,沏茶,我们顿觉温暖如春,犹如回到家中一般。97岁高龄的杨老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满脸笑容,十分开朗;他的老伴儿解放战争参加革命的老战士杨毅,虽然已是87岁的老人,但头脑清晰,身体健朗,很是健谈。我们坐定后杨老便讲述起其亲历的长征故事,把我们一起带进了那段峥嵘岁月。

杨老1922年生于四川省苍溪县,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红小鬼”。1935年8月,杨老进入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那里地势险要,一片片黑色的沼泽隐藏在杂草丛里,人和牲口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越挣扎反而陷得越深,最后把人畜全都吞入死亡的深渊杨老哽咽的回忆道,曾经有几位白天还和他携手前行的战友,在他们一觉醒来之后已经唤不醒,上前一摸,才发现身体都已经凉了,牺牲了。让杨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三次过草地,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可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看到前面一堆一堆的青稞摆在路边,寻思难道谁会把干粮倒了不成?结果,是前面的部队吃了不消化又屙下来的东西,一堆一堆的,他们把青稞粒洗洗煮了吃了。杨老说,这段历史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张国焘分裂路线造成部分红军三过草地,损失很大,我当年13岁,怎么能坚持下来呢?靠的是理想、信念,靠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杨老红军所在干休所是原总参第二干休所,修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年代,即使是军级干部、老红军住房也并不宽敞。我们坐在陈旧的老式沙发上,一边聆听杨老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一边打量着他客厅里的摆设,在沙发背面墙上,挂着子女祝他90高寿的贺诗和寿字条幅,在正面老式彩电的左右,有两件东西非常引人注目:一个是一把仿真手枪,一个是一只银盘。杨老很得意的告诉我们:“这可是我们家的两件宝贝呀!”

中国革命第一枪

第一件宝贝:仿真手枪,镀金,枪内装3发子弹,另配有5发子弹。上面铸有“中国革命第一枪”字样,寓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我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由中央军委颁发的,枪上有编号,是专门发给健在的老红军的。

长征胜利纪念盘

第二件宝贝:纯银纪念盘,正面弧形大字写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下面注有(1936—2006)字样;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2006年10月。银盘背面写着:敬献给老红军战士杨光明。

杨光明老红军手持“中国第一枪”与袁永生总编辑、沈鹤翔主编合影留念

这是两件名副其实的无价之宝,是杨老红军最喜爱最引为自豪的宝物,是他的传家之宝。我们都很喜欢、羡慕这两件宝物,于是我们与杨老红军就在客厅里捧着这把“中国革命第一枪”合影留念。你看杨老红军手持手枪,神采奕奕,雄风犹在,当年驰骋沙场,指挥千军万马的豪气,又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

老红军杨光明一挥而就,写好题词后正在加盖印章

老红军杨光明将祝贺国防时报创刊三十周年的题词赠与国防时报袁永生总编辑

热聊了一大阵子后,袁永生总编向杨老说明了另一个来意:国防时报社将在明年初,纪念创刊30周年,恳请老首长题词鼓励。杨光明老首长欣然应允,立即拿出笔墨纸砚,激情书写,一挥而就,内容为“观国际风云变幻,居安思危;察世界军事发展,强军备战。”的条幅便跃然纸上。书法刚劲有力,观点鲜明,语句简洁,大家都赞不绝口,他加盖鲜红大印章后赠与袁永生总编辑,袁永生总编接过题词,万分感谢,表示不辜负杨老红军的希望,把国防时报办得更好。

我们在他家里逗留了两三个小时,也不时地唠唠家常。杨老的老伴儿杨毅是1947年2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的老战士。是老大学生,长期从事高教工作。当我们得知二老钻石婚又过8年,2014年杨毅撰文,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晚晴》杂志上发表,纪念钻石婚,于是我们好奇地问杨毅:“当年您是咋和杨老红军结合在一起的。”杨毅爽朗一笑,向我们讲述起60多年前的“恋爱”过程——

杨毅回忆说:1948年10月,我参加了辽沈战役,后来到河北玉田休整。在准备改打天津的日子里,团政治处刘副主任多次找我们谈话,介绍我和杨光明结成伴侣。当时我才16岁,根本没想过婚嫁之事,我一口回绝了。可是后来,他又多次找我做工作,给我讲年轻姑娘戎冠秀嫁给比他大的多的残疾军人的故事,以此开导我,让我哑口无言了。那时候的婚姻由“组织包办”,男方看中了话,组织就出面,说是“自由恋爱”,实际上是半强迫地要女方同意。个人服从组织嘛。当年他又是我们团首长,连他的年龄我都不好开口问,后来才知道他比我大十岁。1950年“五一”劳动节,经政治部批准,我们结合革命伴侣。68年的岁月,不管风吹浪打,还是闲庭信步,我们双心结爱,琴心剑胆,砥砺前行,春意绵绵,浇落出一朵盛开的“钻石花”。她的故事般的讲述,逗得我们咯咯直笑,我们打心眼敬重爱戴这两位革命老夫妻。

敬重老红军,关爱老红军,学习老红军,歌颂老红军,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两位老革命,他们的红色人生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要不懈奋进,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文化传播好。(来源:国防时报)

㉗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长征渡口

27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

建筑名称:东门渡口

年代:清代晚期

地址:于都县贡江镇古田村红光组

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都河,是人们对贡江在于都境内的称呼,它在于都县境内有两条支流,汇合于县城上游附近,流经于都县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东门渡口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县城东门,为清代晚期古码头,由青砖和红马麻条石砌筑。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从这里渡过于都河迈出长征第一步。于都河也成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的第一条河。

1934年7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考虑以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为目的的战略转移。利用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派代表与粤军秘密谈判达成借道协议,准备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从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突破国民党粤军的封锁线。突围转移的最终地点选在了于都。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中革军委的部署,1934年10月7日至17日,参加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完毕。以一、三军团为左右前锋,八、九军团两翼掩护,军委一二纵队在中间,五军团殿后,部队历时9天,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过河。居中的中革军委及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被编入军委第一、二野战纵队从东门渡口,红三军团从南门渡口,红三军团及红八军团部分从西门渡口,红一军团从山峰坝渡口,红五军团三十四师从鲤鱼渡口,红五军团十三师从石尾渡口,红三军团和红八军团各一部从孟口渡口,红九军团从渔翁埠渡口,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

于都河宽600多米,水深1—3米,最大流速每秒1.2米,河底为沙石,大部队要迅速过河就得架设浮桥。为了隐蔽战略意图,避免飞机轰炸,中央决定架设临时浮桥,在约30公里的河段架起了5座浮桥,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晚上渡河,早上拆桥,不留痕迹,确保中央红军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

《送别》(油画)

其间,各军团除抓紧进行政治动员、安置伤病员外,还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总计给各军团补充新战士9700余人。同时,在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领导下,苏区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支援红军突围转移。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献了出来。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时任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为保障红军顺利突围、长征最终胜利和革命延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1996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东门渡口兴建了长征出发纪念碑园以及纪念馆;2009年,纪念碑园进行了扩建,新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小广场与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贯穿其中的步行道象一条飞舞的红飘带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2006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向阳居委会北门西段1号,建于清末民初。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原为何姓居民住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建筑,二层楼房共30间,悬山顶,平面布局为“两堂两横”形式,正厅三开间,两侧设通廊与横屋相通,前后均砌围墙院落,前院西面辟牌楼式门楼,面积636平方米。

1934年7月,为适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需要,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于都县城成立了以于都为中心的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政府就设在此处。1934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来到于都,住在这幢房子的东厢房。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主持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检查与指导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

旧址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环城东路18号,原为天主教堂,砖木结构,面积340.56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4年7月,为掩护和支持红军战略转移,在于都县城成立了赣南省,中共赣南省委机关就驻扎在这里,省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白区工作部、妇女部。中共赣南省委成立后,在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积极领导和动员全省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配合红军作战,迅速开展扩红运动。发布过许多通令和指示,还不定期出版了机关刊物《赣南省委通讯》。

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期间,赣南省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征调了大批挑伕,帮助红军运输物资器材,开展大规模的筹粮、筹款工作,有力地支援和掩护了中央红军在于都的顺利集结和出发长征。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旧址

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交通巷12号,原为谢氏在县城的宗祠,建于清末民初,砖木结构,客家民居风格,面积935.48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4年10月15日,为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突围,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政府在这里召开省、县、区三级干部大会,讨论做好掩护主力红军转移,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战争等工作。毛泽东同志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对稳定赣南民心,做好长征善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在此处成立了于都长征精神研究院。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旧址位于县城北郊窑塘村,旧址原为朱姓民居,土木结构,面积713.44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从瑞金迁驻于都,10月13日至17日驻扎在这里集结休整,并在此召开了军委扩大会,研究与部署了红军突围转移各项具体工作,规定军委直属纵队及各军团代号,发布命令将各补充团正式拨给各军团,制定下发了红军主力南渡贡江计划,对红五军团撤离兴国后的地方坚壁清野工作与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具体指示。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红军第一军团部旧址

旧址位于于都县城东北的段屋乡铜锣湾,旧址由鸣榜公祠和刘氏宗祠组成,土木结构,面积663.72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4年10月12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从兴国、石城来到于都集结休整,军团部驻扎在段屋铜锣湾鸣榜公祠和刘氏宗祠。休整期间,军团部还在刘氏宗祠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部署战略转移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10月16日,红一军团部及其部队离开段屋铜锣湾,于10月17日从梓山山峰坝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红军第五军团部旧址

旧址位于于都县城西面的罗坳镇步前村。旧址原为陈姓民居,土木结构,面积611.5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4年10月19日晨,野战军后卫红五军团从兴国南部来到罗坳集结休整,军团部驻扎在步前村黄泥丘陈姓民房内,并在这里召开了营长以上干部会议,中央代表陈云到会做了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具体布置了转移的各项具体工作。10月20日晚,红五军团分别从县城和孟口地区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胡代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94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