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万华岩摩崖石刻群

万华岩摩崖石刻群位于郴州市北湖区万华岩镇万华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万华岩摩崖石刻群

万华岩洞内留下了大量的宋代、清代石刻。其中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三月的《坦山万华岩叙》碑,高1.5米,宽1.00.3米,碑文800字,楷书,字迹清晰。记载了太平军攻入郴州和退出郴州的时间、地点及当年太平军犯郴及当地百姓抵抗的情况。万华岩西瓜节万华岩西瓜节自2000年由万华岩风景区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了当地的新民俗,并定于每年7月西瓜丰收季节举办一届万华岩西瓜节。西瓜节期间,万华岩风景区四处张灯结彩,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以西瓜为载体,努力打造“精品旅游、特色名节”,弘扬传统农耕文化,丰富市民业余休闲生活,提升旅游品位,达到以旅游促农业、以农业促发展的双赢目标。时值盛夏,绿树苍翠,知了欢鸣,走进驰名中外的洞天福地—万华岩,参加第十一届(2011月16日)西瓜节活动,届时还有万人相亲活动,体验万华岩古堡位于郴州市北湖区万华岩镇万华岩风景名胜区。万华岩溶洞出入万华岩古堡口建有太平天国时期的防御工事,前洞的防御工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前洞口立有清咸丰十年记载太平天国历史的《坦山万华岩叙》碑。万华岩后洞、天坑、和尚岩出口修建的古城墙及天坑出口顶部哨卡保存完好。后洞遗址石城墙,南北走向,长12.6米,厚1.7米。城墙中部开石门,仅容一人通过,门高1.7米,长1.7米,尾部呈“八”字形在墙内延伸。整体保存基本完好,南端尽头内部呈斜坡状,北端尽头有少许崩塌。后洞天坑民防遗址,东南至西北走向。城墙为石砌,上部长17.4米,下部长22.9米,高3.85-4.65米,厚2.7米,走道宽1.0-1.25米。石门靠西北端,外高2.00.75米,呈“八”字形。整体保存基本完好,西北端为一条米多宽深沟,原垒有城墙,现崩塌。墙内地势较平坦,十分宽敞,可容数千人。在万华岩风景区天坑出口顶部建哨卡,上部已倒塌,尚存约米高石墙基。和尚岩遗址位于和尚岩出口,东南至西北走向。城墙为石砌,全长41米,高5.5米,厚2.7米,走道宽0.9米。城墙上部射击孔已倒塌,几与走道相平。东南端尽头下方有一暗洞可与外部相通,西北端尽头为一天然小洞,可容二、三十余人。墙内地形起伏较大,穹顶高耸,怪石嶙峋,空间宽敞,可容数千人。

探秘观音岩摩崖石刻群,乾隆年间修建距今已有258年

宁定村位于重庆市开州、云阳两地交界处,山地纵横。这里有开州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摩崖造像石刻群——观音岩摩崖造像。

还未走近,就被这修缮一新的白墙黑瓦中式建筑所吸引。在烟雾缭绕中,更增添几许仙意。

之前的露天景观变成了豪华的厅堂,这砖木结构,看起来古色古香。

摩崖石刻分布在一面自然崖石上,石刻长10余米、高约8米,面积近100平方米,主要造像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迦叶、罗汉等。据考证,这些石刻为清代乾隆25年修建,距今已有258年。

造像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的双手叠放于腹前闭目诵经,有的手持各种器物交头接耳……虽然历经多年风雨侵蚀,但这里的大部分石刻雕像仍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早在1989年,政府就将观音岩摩崖造像石刻纳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以来,我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在原先基础上加固房屋、修缮房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离城不远就有这样一处令人震撼的石刻群。这种与山岩并存的历史遗迹,凝结着开州先贤的无穷智慧与光风霁月,留给后人可以触摸的人文脉络,为开州在自然景观之外更添了意蕴深远的人文色彩。喜欢的朋友不妨来看一看!

旅游线路:开州城区—万开高速—赵家街道—宁定村4组—观音岩摩崖石刻,据城区30公里,车程约45分钟。

宇哥看开州原创

禄劝錾字岩摩崖石刻介绍 錾字岩摩崖石刻门票-交通指南

彝文摩崖讲述凤氏族后代世袭的谱系,其内讲述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等方面的内容。碑文用词精美,造句凝练,将一代人的活动娓娓道来。对于彝族的演变史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錾字岩摩崖石刻景区基本信息

门票:免费

位置: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路线:

昆明北部汽车客运站有昆明至禄劝县的客车,行程约2小时。

自驾路线:

从昆明出发进入沣源路——杭瑞高速——京昆高速——香水路——G108——秀屏路——东山路行驶150米到达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錾字岩摩崖石刻景区攻略

禄劝县是昆明下辖县,錾字岩摩崖石刻,位于屏山镇发明村北侧掌鸠河西岸上,由二方汉文石刻和一方彝文石刻组成。目前发现的摩崖石刻就有发现云龙安则箐彝文摩崖、汤郎细摩崖、至都摩崖、屏山镇发明錾字岩摩崖、三台山摩崖、九龙民权摩崖等7处,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錾字岩摩崖和三台山摩崖。

錾字岩摩崖处于屏山镇发明村北侧掌鸠河西岸的山崖上,一方为彝文摩崖,另一方则为汉文石刻。

汉文石刻分别为“凤公世系”和“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世袭脚色记”。“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世袭脚色记”,楷书是刻在10米高的悬崖,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武定军民府第八代传袭土司凤英所题,宽2.1米,高1米,直书横排,共1189字,四周刻葵叶双线边框。

石刻详细描述了凤英的曾祖母,女士的大胜利,明代,直到凤英130年间,凤氏历代土知府受命袭职,朝圣到北京,受封、受赏,等等等等,凤英生活的主要政治和军事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详细,清晰和生动。

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禄泉县知事徐进所题“凤公世系”。它描述了第十七和第十四代凤氏的主要政治事件,从黑彝族的阿而为罗婺部长至嘉靖十二年(1533)间凤氏14代17世土知府的主要政治事迹。

其中,宋��占文本的四分之一,明代占文本的四分之三,许多重大政治事件都有相当详细的记载。这两件石刻记载的史实是相当可靠的,是研究宋、元、明时期禄劝地方历史的珍贵资料。

摩崖石刻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艺术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62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