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三国人物

孟达

在三国人物中,孟达虽无名气,却是和安康最有缘分的一位。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包围上庸十六天,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孟达破城被杀,死后就葬旬阳县庙岭乡王家山。虽近在咫尺,但因不齿其为人,从未踏足半步。

三国人物

孟达最早为刘璋属下,同法正、张松交好。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时,刘璋派遣孟达、法正相迎,二人预谋倒戈刘备。刘备命孟达驻守江陵,蜀平后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上庸。刘备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后关羽被围樊城、襄阳时,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但被刘封和孟达拒绝,关羽战败后,孟达因畏惧被治罪,再加上跟刘封不和,常受到刘封侵凌,于是率部曲四千余投降曹魏。孟达投魏后,深受魏文帝曹丕重用,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诱孟达投蜀,因消息走漏,司马懿闪击孟达,孟达兵败被杀。

或是不齿其为人,《三国志》没有单独为孟达做传,孟达生平均是在其他人传记中拼凑而成。相隔近两千年,史料碎片化,我们看到的孟达早已被迷雾笼罩,被标签化影响,尤其是三国大人物对其盖棺定论,后世影响极大。刘晔曾这样评价孟达:“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撕开近两千年的历史迷雾,沉下心思考孟达的处境与走向,我们需要还历史一个交代。

蜀汉政权真的信任孟达吗?

孟达、法正同时投靠刘备,其境遇大不相同。法正迅速成为刘备心腹,孟达却始终不受信任。以至于建安二十四年,孟达攻陷房陵,继攻上庸之时,刘备以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为由,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温和的夺其兵权。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很值得推敲:“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三国志》)

我不禁想问:对于救援关羽的决策,手无兵权的孟达有多大发言权?事实上,当时的孟达更像一个谋士,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是刘封。随后关羽兵败,先主恨之,达既惧罪,遂投曹魏,电光火石间一气呵成,更像是一个阴谋一步步变成事实。孟达的惧罪,应该不是担心刘备昏聩地将拒援关羽的责任归咎于他,而是更怕成为刘封错误的“替罪羊”。刘封身为先主养子,很可能高举低打,而最终含冤买单者非孟达莫属。在此过程中,刘封刻意羞辱孟达,“封寻夺达鼓吹”,孟达颜面扫地。

一个“寻”字,“搞事情”意味浓厚,孟达已经没理由不反。投魏之前,孟达修书与刘备,以含冤忠臣自比,弃泪奔走,不知刘备看后感想如何?

孟达为何又弃魏投蜀?

《魏略》记载,孟达投魏后深得魏文帝曹丕器重,“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倘若《魏略》的记载属实的话,孟达“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那我很怀疑蜀汉政权是否真的能识人。事实上,孟达不止深得曹丕器重,桓阶、夏侯尚等朝中重臣也对孟达评价甚高。与此同时,刘晔等人评价孟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虽结论迥异,但都认同了孟达的能力才华。随后几年,孟达就在这种七嘴八舌的环境中生存,直至曹丕、桓阶、夏侯尚等相继去世,有争议的人物瞬间变成众口一词的反面人物,遇到诸葛亮修书诱降,孟达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楚了。正所谓“杀人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司马懿磨刀霍霍,孟达想不想反半条腿已经上了贼船,只能被驾着走。

整理下孟达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空有才华却没有一个平台能发挥。刘璋昏聩,刘备不信任,同曹丕短暂的蜜月期如流星划过,后续掌权的司马懿不可能容他。孟达就像一个卑微的老年人,被几个子女推来推去,无人赡养。三国是大人物的游戏,孟达这样的小人物只能任人摆布,鼓起勇气冲破命运的尝试,最终沦为大人物功劳簿上的战绩,卑微地降下人生帷幕。

写在最后

小时候看电影,我们总是幼稚的问大人电影里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对于孟达,真的很难评价,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可怜人。我想简单地写一个人物,跨越千年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和情感,最终却在墙角的阴影背后看到无数诡异的笑和狡诈的权术。相对于他们的丑陋和狰狞,悲催的孟达显得无奈又真实。初涉世事的三国小年轻迷们曾义愤填膺地痛斥孟达的反复无常,多年后会嘲笑于自己的肤浅与天真。我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正为自己的年少无知而羞愧。

旬阳县庙岭乡王家山,孟达墓高据于山巅,呈覆斗形。背依密林山坡,面临涛涛汉水。封土高约3米,周长约10米。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想,我会去的……

(本文原载于2017年2月22日《安康日报秦巴文旅》)

三国的人物?? 三国人物

罗贯中本中,卷前“三国志宗僚”一栏所开列的,蜀汉方面,上自刘备下至黄皓,共104人;曹魏方面,上自曹操下至陈登,共242人;孙吴方面,从孙坚、孙权至刘赞共131人。三方总共477人。这里面只限于帝王后妃、文官武将。而农民起义头领,以及渔樵耕牧等下层人物,都被排斥在外。
  一些研究《三国演义》的论著说,这个作品共写了400多个人物,大概就是依据这个“三国志宗僚”的数字。这是很不准确的。
  据粗略的统计,毛宗岗整理过的《三国演义》中有姓氏的人物,共有980多人。如果把其中的神仙道人如南斗、北斗,还有孔明的书童、水镜先生的牧童和一些无姓无名的妇女等,也算上的话,就有1100多人。可以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写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

三国里都有哪些人物

吕布 袁绍 袁术 刘表 孙坚 不在三国之中,那时三国还没鼎立。
魏:曹操 曹爽 曹丕 曹植 夏侯惇 夏侯渊 司马懿 许褚 徐晃 张辽 于禁 典韦
蜀:刘备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赵云 黄忠 魏延 廖化 刘禅
吴:孙权 吴蒙 陆逊 周瑜 诸葛瑾 张昭 黄盖 韩当
建议玩一下三国杀,你就知道了,

三国人物名?

选义兄弟啊
蜀:
刘备-关羽、张飞(义兄弟)-刘禅(亲子)-诸葛亮(尊重)-孙尚香(夫妇)-赵云(尊重)
关羽-关平(义子)-张飞、刘备(义兄弟)-曹操(恩情)
张飞-星彩、张苞(亲子)—关羽、刘备(义兄弟)—庞统(佩服)—马超-(友好)
赵云-刘备(君主)-刘禅(舍身)-庞统(友好)—诸葛亮(尊重)—关羽、张飞(友好)
马超-庞德(部属)-刘备(恩情)
黄忠-刘备(恩情)—魏延(命救)-严颜(友好)
诸葛亮-刘备(君主)-刘禅(辅佐)-姜维(师徒)-月英(夫妇)-庞统(同门)-赵云(信赖)
姜维-诸葛亮(师徒)-夏侯霸(友好)-刘备(君主)
魏延-黄忠(友好)-刘备(恩情)
月英-诸葛亮(夫妇)
庞统-诸葛亮(同门)-刘备(恩情)-赵云(友好)
魏:
曹操-夏侯敦、夏侯渊、曹仁(从兄弟)-曹丕(亲子)-张辽(信赖)-典韦(命救)—许褚(护卫)-关羽(尊重)
夏侯敦-曹操、夏侯渊(从兄弟)
夏侯渊-曹操、夏侯敦(从兄弟)-张郃(友好)
曹丕-甄姬(夫妇)-司马懿(友好)-曹仁(信赖)
张辽-关羽(恩情)—曹操(君主)-吕布(君主)
曹仁-曹操(堂兄弟)-庞德(友好)-曹丕(友好)
张郃-夏侯渊(友好)-司马懿(友好)
司马懿-曹丕(友好)—张郃(友好)
典韦-曹操(君主)-许褚(友好)
许褚-曹操(君主)-典韦(友好)
庞德-曹操(恩情)-马超(君主)-曹仁(信赖)
甄姬-曹丕(夫妇)-袁熙(夫妇)
徐晃-关羽(崇拜)-满宠(友好)
吴:
孙坚-孙策、孙权、孙尚香(亲子)-黄盖(信赖)
孙策-孙权、孙尚香(兄妹)-大���(夫妇)—周瑜(义兄弟)—太史慈(好敌手)
孙权-周泰(命救)—吕蒙(佩服)—陆逊(信赖)
孙尚香-刘备(夫妇)
黄盖-孙坚(君主)—周瑜(信赖)
吕蒙-陆逊(友好)
陆逊-吕蒙(友好)—孙策(女嫁)—甘宁(友好)
甘宁-凌统(友好)
凌统-甘宁(友好)—凌操(亲子)
太史慈-孙策(好敌手)—孔融(义理)
周泰-孙权(君主)
大乔-孙策(夫妇)—小乔(姊妹)
小乔-周瑜(夫妇)—大乔(姊妹)
他:
吕布-貂蝉(爱慕)
董卓-貂蝉(爱慕)—吕布(义子)
袁绍-袁谭、袁熙、袁尚(亲子)
张角-张宝、张粱(兄弟)
孟获-祝融(夫妇)—诸葛亮(佩服)
142

​人间不值得,但国宝值得—云南省博物馆三件文物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 三国人物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千古未绝,靠的是传承,文物是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

《国家宝藏》就是一个以文物来讲述中华文明的节目。其中每件国宝都有一个守护人,守护人负责演绎国宝从古至今的感人故事。(大概就是9位博物馆馆长,各带三件馆内“头牌”大比拼,演绎古董的前世今生,很精彩。)

云南省博物馆加入《国家宝藏第二季》,小编作为云南人,真的是感到无比兴奋。

《国家宝藏第二季》新加入的博物馆除了咱们云南省博物馆,还有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5月18日对外永久性免费开放,2015年5月18日新馆正式开馆。

在10月9日下午举行的《国家宝藏第二季》启动仪式上,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接过了国宝印信。

引来网友打call并表示期待

自云南省博物馆加入《国家宝藏》第二季的消息发布以来,大家对国宝以及守护人的猜测众说纷纭。

12月4日《国家宝藏》第二季公布了将在节目中登场的 27件入围国宝名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聂耳小提琴、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和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入选。

官方为每一件文物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分别是“声”、“青铜”、“天龙八部”,这些关键词分别对应着哪一件国宝呢?

关键词“声”:聂耳小提琴

自1933年起,音乐家聂耳便用心爱的小提琴为电影《母性之光》作曲,创作出表现人民群众奋勇抗争的歌曲《开矿歌》,开创了革命电影歌曲的先河。之后,聂耳又通过小提琴创作出《码头工人》《卖报歌》《大路歌》等革命歌曲,激励着当时在苦难中抗争和前进的中国人民。

1935年,聂耳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其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真正做到为时代发声。

关键词“青铜”: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西汉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于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高50厘米,直径26厘米。

贮贝器是古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大多用来贮存贝币,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存钱罐。同时,贮贝器也是象征权贵地位、祭祀祖先的重要器物。

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的贮贝器,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马背上的骑士为通体鎏金,华丽的服饰和佩剑,表示墓主人手握非常大的权利,而象征财富的牛体格健硕且围绕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说明墓主人生前地位非一般人所能相比的,很有可能是一位古滇国皇族成员。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她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史上的这段辉煌以及它曾经达到鼎盛一时的艺术成就。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或许将为我们带来古滇王国的些许讯息。

关键词“天龙八部”: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是大理国时期作品,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

金翅鸟梵名“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传说金翅鸟原来是一种很凶的大鸟,可慑服诸龙,体积很大,展翅时可达336万里,以龙为食,使龙族苦不堪言。后来金翅鸟皈依佛法,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大概会为解读我国佛教文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宝藏第二季》于2018年12月9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首播,相信第二季会带来更多惊喜。

国宝活起来,真正靠的还是我们每个人,只有我们了解它们的历史,了解它们所承载的故事,传承它们展现的精神,国宝才算真正的活起来了。

部分内容来源:云南省博物馆

编辑:谢欢、tutu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61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