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姜家埠大葱

姜家埠大葱栽培历史悠久,在明代时,大沽河西岸一带(今古岘、仁兆、南村等地)栽培已经很普遍,在公元一五五二年,其葱就被明世宗御封为“葱中之王”。在1987的《平度县志》上也有多处记载。在我国众多的大葱品种中,姜家埠大葱 “名”“特”“优”三字兼备。目前,姜家埠大葱在区域内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总产达18万吨,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主要以千叶光彩品种为主。姜家埠大葱通体长直,粗细均匀,葱叶鲜绿,葱白紧实呈乳白色,质地紧实,微辣清甜,耐储存。2007年姜家埠牌蔬菜被评为青岛市著名商标,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近年来,为了推进姜家埠大葱的品牌化发展,南村镇兴建了总占地2.5万亩的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超过了3亿。基地内,大葱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姜家埠大葱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认证工作,将有效提高姜家埠大葱的市场竞争力 。

据了解,平度大葱种植总面积约一万亩,其中南村镇姜家埠村周边的种植面积就多达五千亩,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葱村。和周边村落不同的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种植的蔬菜品质优良,不仅注册了“姜家埠”牌蔬菜商标,而且还被评为青岛市著名商标。

地域范围

姜家埠大葱生产区域位于平度、即墨、胶州、高密四市交界处,距青岛前湾港50㎞,青岛国际机场30㎞,距胶济铁路和蓝烟铁路仅有10㎞,同三高速和青新高速公路在此互通立交,并设有出入口,交通发达、通信便利。依据平度市人民政府批示,姜家埠大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南村镇52个行政村。大葱种植面积约2.5万亩,年产大葱18万吨。地理坐标为北纬3628′17″至3635′55″,东经12000′52″至12010′18″,海拔高度26m至40m。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海青茶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茶树越冬期长,芽叶肥厚饱满,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等有机成分含量高。总体品质表现为:外形较南方茶硕壮重实,色泽墨绿;香气栗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绿亮。水浸出物含量高,一般在42%~46%之间,表现为滋味浓的显著特点。海青茶品质唯一性: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形象称之“黄绿汤、栗子香”显著特色。

姜家大院——茶商巨子的百年兴衰

配乐:沙漠绿洲-历史

姜家大院,是川藏茶马古道上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豪宅。这座幽深大院,铭刻着几代茶商巨子前赴后继的坎坷记忆,也承载着汉藏边茶贸易的峥嵘岁月。

姜家大院位于四川荥经县民主后街,明末由当地徐姓土司所建,清道光年间卖与姜家先祖,几经改建,成为川藏线上名噪一时的“裕兴号”茶厂,算下来有170年历史。

“裕国兴家”的清代豪宅

荥经古称严道,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两条千年古道交集重叠,合二为一,这在国内极为罕见。黄炎培先生曾赋诗曰:“荥经之水,岩石嶙峋;荥经之城,空气氤氲。”

深秋时节,我来到荥经县城,问起姜家大院,人人都晓得,说它就在民主后街开善寺上边几百米。

那天上午,阳光透过树枝落下斑驳的光点,屋脊上鸟儿在鸣叫,衬托出这里的寂静,这种寂静,是从岁月深处延伸而来的。推开街边一扇厚重的大木门,一座看上去颓旧的大院呈现面前。

姜家大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坐南朝北,平面中心轴上有个龙门,两个天井、两个过厅、一个主房。另有一小天井,五个厢房,主房正对过厅,共有3间,中间一进为堂屋,堂屋两侧为主居室。堂屋的开间相对两侧的住房稍大一点。天井内的石阶,长满厚重潮湿的青苔,蝼蚁从容爬行,传递着陈旧的气息。

昔日堂屋的主要用途是家族祭祀、聚会、婚丧嫁娶等大典活动,也是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场所。主居室只有当年的长辈才有资格居住,厢房则供子女居住或接待客人。这种布局设计,体现了古人“正堂宽敞出贵人、堂屋有量不出灾”的建筑思想。

姜家大院是典型的木结构穿斗式建筑,懂行的人说,屋面荷载和楼面荷载,由桷角及楼板传递给檩条,再由檩条传给木柱,木柱再将荷载通过柱基传达到地基,建筑结构受力和传力途径简单明确。难怪姜家大院经受百年风雨、地震雷击,依然牢固。

姜家大院仍保留清代“裕国兴家”的楠木牌匾。“裕国兴家”四字写得遒劲敦厚,雄健流畅,这是清末荥经一位官声颇佳的县官为姜家大院题写的。裕国兴家,既是姜家大院当年的立身之本,也是雅安地区茶马古道的文化精髓。

秋风萧瑟,鹧鸪飞过,落叶簌簌飘零,为这座冷清大院平添一些古意。院子越是寂静,我脑子里越是鼓荡。眼前看到的情景同一幅幅历史画面瞬间拼接连缀起来:近200年来,一代代姜家人前赴后继,将醇香边茶运往康藏高原,在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条汉藏商贸往来的艰辛之路……

姜氏茶享誉康藏近200年

“兴边茶,和康藏,富荥经,裕中华,我祖先功劬卓著;崇善举,启人文,沐桑梓,淳教化,姜氏族瓜瓞绵长。”这是姜氏外孙、荥经民间文化学者吴阿宁为姜家大院题写的一副对联,概括了姜家的从业宗旨和立家之本。

康熙末年姜家从洪雅迁居荥经后,除了开银铺,更多向茶业生意转型。当然,本来盛产茶叶的雅安地区也有这种强大的商业吸附力。

姜家先祖早已看准火候,和藏地茶商广交朋友,很快研制出适合西藏人饮用的藏茶配方。到清嘉庆年间时,由姜家八世祖姜凯、九世祖姜荣华两代人筹建,在荥经县成立了华兴公司,并经北京登记“请引”,创立了后来近两个世纪享誉康藏的“仁真杜吉”边茶品牌。

由于“仁真杜吉”制茶工艺独特,很快在众多边茶品牌中脱颖而出,他们生产的极品砖茶受到西藏高僧贵族的喜爱,一时占有垄断性。

“好长一段时间,其他边茶都销不到西藏去,只有姜家‘仁真杜吉’可以卖到那里去,因为数量不多,也只有西藏上层人士才能吃到。于是,一个个背二哥背着姜家砖茶,顶风冒雪,翻越大相岭,走过化林坪,深入康藏雪山,年年月月,号子声和吆喝声混在一起,在山旮旯里传得老远……”姜世民老人激动地说。

商运起伏,一如茶道坎坷

姜家遭受的第一次考验是在清末民初。

由于社会的动荡,清末的专用茶票渐渐取代了之前的茶引(指茶商缴纳茶税后获得的茶叶专卖凭证,等于执照)。各省商贩凡纳税者都可领票运销康藏之地,市场热闹了,也良莠不齐了。严格控制茶叶质量的姜家茶店一时有些不适应,生意做亏了,欠了些债,甚至经常没法开工生产,家里除了一些田产,只剩下“仁真杜吉”的商标和债务。

老二姜永兆派大儿子永昌和侄子永吉去西藏谈判债务解决等事宜。西藏上层人士之前听闻过姜家的情况,更被兄弟俩不远千里赴藏协商的精神打动,于是借了一些钱(金银和药材)给哥俩,还送了一个无价之宝鼻烟壶留作纪念。在打箭炉,永昌、永吉将金银和药材换为流通的钱后,一路披星戴月,又步行回荥经。

凭借这些借来的钱和姜家的技术,在姜永兆的主导下,茶厂又重新开工,逐渐走上正轨,终于把欠债还清了,还有了盈余。

1851年春,姜家人从一徐姓土司手里,购得了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大院。到手后,姜家在徐氏院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装修,请工匠在家里精工雕琢,西面建造了茶叶生产棚架(存储茶叶的库房和制作茶砖的车间),并添建了居住的后院,形成“七星抱月”的院落格局。这,也就是后来的姜家大院。

过了几十年,到1914年初,姜永寿当家后改“华兴号”为“裕兴茶店”并亲临康藏与各债主见面,“裕兴号”茶店再度走红,年产边茶价值10万两银。姜永寿办事老练智慧,精于茶叶鉴别,人称“茶状元”。

1915年,姜永寿又将“裕兴茶店”更名“公兴茶店”,此时姜氏茶业已达年产边茶40万余包的规模,成为当时荥经茶业之首,又一次享誉雅安,誉满康藏。

茶商之星最后的陨落

商运起伏,一如茶道坎坷,蜿蜒在缥缈云端。

1917年,姜家“裕兴号”就与闻名县内外的兰贡爷(荥经著名茶商兰荣泰之父)结成了儿女亲家。如此,姜家获得颇有权势的兰贡爷的保护,兰家则获得姜家生产边茶的技能传授和贸易支持。久而久之,姜家为扶持兰家茶业付出了代价。

姜家衰落的另一原因,始于“康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1939年,西康省政府成立后,西康省主席刘文辉成立了西康最大的“康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所有茶商一律统一到康藏茶叶公司旗下,不允许私自卖茶入藏。

姜家于是转行其他生意,把钱投资到了一个做绸缎生意的远房亲戚处,亲戚凭姜家的巨额投资赚了大钱,在香港、上海、成都都开了铺面,却只将投资的本钱还给了姜家,其余占为己有。

1946年前后,姜家濒临破产边缘。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姜家已大量欠债,只好把所有土地都卖了,家业也完全垮了。当时的掌门人姜永清借钱做了点茶,勉强养活家人。

到20世纪50年代初,姜家老小已沦为“城市贫民”。

离开姜家大院时,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一道猩红色光晕将大院涂下浓浓的阴影。桂花树上,跳出几只雀儿,它们吱吱鸣叫着蹿向天空,也将我的视线拉向大院的屋脊。屋脊上那些龙、凤、狮子、天马、麒麟等雕饰物栩栩如生,好像随时可以跳下来和我们诉说一番,但我实在不知道该跟它们说些什么……

责任编辑:关牧

本文刊登于《美丽乡村》杂志2019年第12期

把时间交给阅读

传家训扬新风之八十二丨徐埠镇大塘余村:十万世家探源

余氏“家训十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抚恤孤寡、怜贫救难、勤修职业、俭朴节用、立志安分、忍气省事、齐家正俗、忠君爱国

溯源:由余授姓,元诏旺族

“大塘”与“大唐”,一个是都昌县徐埠镇莲花村委会的一个村庄名“大塘”,大塘村其实不大,现今只30余个村民;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一段辉煌盛世叫“大唐”,从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李唐王朝存世289年。“大塘”与“大唐”的交集是,大塘的建村在“大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距今约1220年了。

通往大塘的大道

木有其本,水有其源。大塘村的余姓更早的溯源可至春秋时的始祖由余。由余,又称繇余、由虞、由畲,是中华始祖黄帝的三十五世孙,西周成王姬诵之弟叔虞的后裔,晋哀侯之子。晋献侯时(公元前669年),因内讧诛杀诸公子,由余奔走西戎。戎王纳其为朝官,并使由余访秦,秦穆公慕其才而设法纳之。戎王日益骄奢,荒于酒色。由余秉直而谏,卒不行,遂归秦。文韬武略的由余辅佐秦穆公克国十二,辟地千里,后封相并食邑下邳(今江苏睢宁一带),天下余姓的“下邳世家”即源于此。子孙世袭簪缨,以王父字为姓,曰由氏、余氏,就有了“由”“余”同宗之说。

莲花村的莲花

余姓都昌重要一支的始祖叫余元诏,避讳又称余迪,号隐耕。余元诏往上溯四代的辈承是:太祖父余钦,致仕落籍于如今的安徽休宁。曾祖父余杲,祖父余明德显世。父亲余嗣光(706—782),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因与时相李林甫相忤,外迁四川太守,再谪江州别驾,遂择居江州。江州即今天的江西九江,诗人白居易在千古名篇《琵琶行》中,自称“江州司马青衫湿”。唐时的官职“司马”与“别驾”均属刺史的佐官,无甚实掌,多为贬官,“司马”位在“别驾”之下。余嗣光约公元782年殁于官任,葬于江州之湓浦。

雪岭

关于余嗣光的三子余元诏(744—827)择居都昌大塘,有个传说。父亲余嗣光对余元诏分迁他地留下遗言:“遇藤下马,遇雪安家”。一日,余元诏离开伤心地江州,信马由缰,颠踬于途,来到都昌腹地的一座山下,坐骑竟驻蹄不前。他问路人此为何地,答曰:苦藤山(即今紫藤山)。余元诏下马步行一里许,马又不前,他再询路人此为何处,答曰:雪岭(一说薛家岭,徐埠镇原有雪岭村委会,后并入莲花村委会)。余元诏思忖着正合了父亲的临终所嘱:“遇藤下马,遇雪安家”,便认定斯地山环水绕,是块风水宝地,定居此地,遂安居立业,瓜瓞绵绵。余元诏在享年84岁殁世时,葬于紫藤山的中峰顶。相传殡葬的那天,突发狂风暴雨,抬棺的八仙下山避雨,一俟雨停复上山,但见停放灵柩之地已被崩塌的新土堆覆成冢状,应了福地等福人,算是“天赐良穴”。余元诏长眠于紫藤山中峰顶,福泽后人。

兴村:金殿是假,大塘唯真

余元诏号隐耕,寄寓的是隐于山林,勤耕发家。余元诏在雪岭安家后,艰辛创业,历十余载,家资巨富。他的另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余十万”的来历是:某年当地遭灾,饥馑连年,余元诏捐出十万银两赈济灾民,声名远播,人称“十万公”。中华余氏宗亲会副会长、都昌余氏十万公文化研究会会长余火玉提出了自己的一层推断:以余元诏“隐耕”之力,何聚“十万”之捐?余火玉认为,余元诏的财富积累应该来自李希烈叛唐称武帝时,其父乱世积聚的一些钱财,遗产连同“遇藤下马,遇雪安家”的遗言,一并归了儿子,才成就了余元诏后来的“余十万”之名。

法官咀

“大塘”村名的得来,也有典故。说十万公在村里造起巍峨堂皇、金碧辉煌的祖堂,邻村有人结怨相忤,向官府诬告,说余十万私造皇宫,夜卧龙床,宿九妻、骑双马,蓄志谋反。十万公听闻,连夜将祖祠焚毁,并在村头用九头牛犁土,约请来亲友肩挑车推,挖成一口大塘。掘塘的泥土推在塘西,都成了一个小土岗。第二天,官府派的法官实地前来查巡“皇宫”何在。站在小土岗上,环视村中,只见民房幢幢,未见“皇宫”赫赫。眼前的池塘倒是阔大,与村庄相连、与田畴相挽,是洗涤和灌溉之用,分明是尘世的一派农耕之景,何来脱世的一番宫殿之画?于是折回复命:金殿是假,大塘唯真!自此村曰“大塘”,法官当年站立察巡的那处小土岗,至今还称“法官咀”, 葳蕤一片。

余家祠堂原址

在《余氏宗谱》上,有“未有都昌县,先有大塘余”之说。曾任都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余顺荣,是北山乡跑马巷余家咀人,也是十万公后裔,他从都昌置县的历史对此说作了辨正。都昌地域历史源远流长,夏、商、周为古扬州城,春秋战国为楚、吴地,属番邑。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番邑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都昌正式立县,叫“鄡阳县”,属淮南国豫章郡所辖的十八县之一,治所在四望山(今属周溪镇泗山)。现今流行的对都昌县情的介绍有语“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即源于此。南朝宋永初二年前后,发生“沉鄡阳,浮都昌”,鄡阳县沉沦于彭蠡湖中,其境域入彭泽隶江州,彭泽县一度易名龙城县隶九江郡。真正让“都昌”作为一县之名闪亮登场的,准确年份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因地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今永修),故名。都昌县临时治所在王市街(今蔡岭镇洞门口),唐大历年间(766-779),治所徙迁彭蠡之东,即今天的都昌县城。如果把“未有都昌县,先有大塘余”中的“都昌县”理解为现城址的所指,那么,从时间的先后来推断,唯一的一种可能,是出生于公元744年的余元诏在他22岁(766年)之前在雪岭立村。而按余元诏的父亲余嗣光殁年(783年)来推算,余元诏迁居大塘,至少在他39岁那年。其时,“都昌县”建县也有160余年,迁到新治所亦有10余年。“未有都昌县,先有大塘余”在时序上是有悖的,姑且当作是大塘余村历史悠久的说辞。兴于唐朝的大塘余村的建村历史的确是早,“鄱阳湖上都昌县”很多村庄,是成于明初洪武年间。

传家:六尺巷道宽,“十万公堂”新

在都昌县城的西街老棉麻公司宿舍附近,都昌余姓在明代末年合力建有余氏祠堂,其规模比其它姓氏祠堂已属上乘。关于建造余氏祠堂,也流传着与一个版本,类似于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故里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县城余家厅

传说明朝末年,余家祠堂在修建时与邻近的邵姓、吴姓因留巷路发生争执,各不相让。在当年的都昌县城,邵姓、吴姓皆为大族,有“邵半街”“吴老虎”之称。余姓族首修书一封,给其时得崇祯皇帝信任,任巡按湖广的同族人余应桂,意欲请他显威让邵、吴两姓让步。余应桂以一诗示族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余姓族人收到余应桂的复书,深明和睦礼让大义,让地三尺。邻里邵、吴两姓也礼让三尺,形成六尺之宽的巷道。都昌县城的余家祠堂曾一度先后成为都昌县国民党政府、新中国成立之初都昌人民政府的办事场所。围绕余家祠堂“六尺巷”的故事,尽管发生的时间还在安徽桐城的“六尺巷”之前,余应桂以秦始皇修长城类比的复诗未见于权威典籍,应该是后人伪托了清代张英的复诗。但两个“六尺巷”所体现的谦逊睦邻的中华传统美德,却是一脉相承。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仍成为余姓人家恪守的“家训”。

十万公堂

据统计,都昌余姓现有169个村庄,4.8万人口,居全县第四大姓。都昌余姓除十万公后裔,另一支是南宋年间余杰一(1179—?)的后裔,多集中在中馆、南峰、芗溪、万户、狮山等乡镇(芗溪黄坡垅、南峰油山村一带等余姓村庄属十万公后裔)。余杰一从朱熹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其子嗣耕读传家,厚德经世。

祖堂内顶

悠悠1200余载,余十万的后裔已繁衍10万人以上,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四川、重庆等省市的20多个县。都昌大塘余村是发脉之地,不少十万公的后裔前来寻根问祖。2010年,都昌编修了《余氏十万公宗谱》(三卷),叙昭穆、承家风。2018年都昌十万公后裔筹资,在大塘余村建起“十万公堂”,成为十万公后裔敬祖崇宗、议事弘德的一方胜地。

十万公后裔在大塘边

余家祠堂的“六尺巷”,宽的不是间距,而是承载着的虚怀若谷的宽广胸襟;大塘余村的“十万公堂”,让人感觉“新”的不只建造年代,还有古时余十万艰苦兴业、乐善好施的品行,在余氏后裔的心中历久弥新。在当下,余姓人家奔向锦绣前方的大道越走越宽,描绘幸福生活的美景愈來愈新……

END

来源:九江都昌发布

爆料求助广告请加微信:duchang2028

都昌招聘群对外已开放

入群请扫码联系姚公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都昌人才网

萧山陈家埠发现古墓群,信息量巨大......

陈家埠古墓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街道湘湖旅游度假区老虎洞村陈家埠浙江海洋学院周边山坡,坐落于华眉山东麓和将军山北侧,东临越王路,东北距萧山区政府约7千米。2016年10月25日至2017年6月5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150平方米。

此次发掘共清理春秋至明代的墓葬21座,其中春秋时期石室土墩墓1座;汉墓6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座,砖椁墓1座,砖室墓3座;六朝墓葬4座,均为砖室墓,其中凸字形墓2座,长方形墓2座;唐墓1座,为纪年砖室墓;宋墓1座,为双室砖室墓;明墓8座,其中3座石室墓为曹氏家族墓,墓前有茔园,规模宏大。共出土文物115件(组),包括原始瓷器、玉器、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和青花瓷器等,另有7合墓志铭。

D41墓室清理后航拍

M7 为汉代凸方形竖穴岩坑墓,方向100。由封土堆、斜坡墓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封土堆平面略呈圆形,直径约8米,高约2米,保存完整。墓道为长方形斜坡状,长4.4米,宽1.6~2.5米,坡度为11,中部堆满大小不一的石块。墓口距封土顶部深1.8米、墓深2.7米、长3.46米、宽3.1米。口底同大,壁面较直,墓底平整,修制规整,墓底四面设熟土二层台。墓底设两条枕木沟,其内填满白膏泥。墓内填土为灰黄色五花土,近墓底平铺一层厚约15厘米的白膏泥,西南角发现有朱红色漆皮痕迹。随葬品多位于墓底北侧,共17件,器形包括盘口壶、灰陶罐、红陶罐、硬陶罍、铁釜、铁刀、铜盆、铜镜和玉手镯。

M16 为汉代横前堂双后室砖室墓,由封门、前堂、左右后室几部分组成,方向85。封门单砖错缝平铺叠砌,宽1.06米、残高0.76米。前堂平面呈长方形,墓壁均呈顺向错缝平铺叠砌,墓底砖呈纵横交错对缝平铺。长2.58米、宽1.12米、残高1.77米。左后室长2.62米、宽1米、高1.78米,右后室长2.62米、宽0.78米,高1.78米。左后室专门放置随葬品,右后室和前堂亦发现铁刀等随葬品,共12件,有釉陶盘口壶、陶罐、陶罍、铁釜和铁刀。

M16全景

M7 发现保存完整的墓上封土堆,并出土一件完整的玉手镯。M16规模较小的后室专门放置随葬品,这种横前堂双后室的结构可能还保留着战国至西汉早期箱式木椁墓的分室结构特征和功能布局特征。它们的发现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线索。

M7玉镯出土情形

M19 为南朝凸方形券顶砖室墓,由封门、甬道、墓室以及砖室前的排水道几部分组成。砖室通长5.6米、通宽2.2米。甬道内宽0.8米、进深0.84米、内高1.1米,墓室长3.98米、宽1.63~1.8米、残高1.52米。墓室南北两壁明显外弧,东壁平直,西壁微外弧。砖壁呈三顺一丁方式砌筑。墓底平铺两层砖,下层砖为人字形平铺,上层为纵横交错平铺,位于墓室中部。排水道位于墓门前正中,前端向东北方向转弯,墓室外部分长约16米,墓内部分穿过甬道一直延伸到墓室前部。随葬品共2件,位于甬道口,分别是青瓷唾壶和青瓷小碗。其发现为南朝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M1 M5 M6 为明代曹氏家族墓,整体由地表茔园、神道和墓室组成。地表茔园自后向前分别是围墙和一级台地上的环道、封土堆、墓穴、第二级台地、第三级台地、第四级台地、第五级台地。第一级台地东西11米、南北20米,平台南侧、西侧和北侧用条石砌筑围墙。围墙与封土堆之间形成一圈宽约1米的环道。3个封土堆均呈圆形馒首状紧紧相连。第二级台地南北18.5米、东西3.05米。

西侧设一堵挡土墙,南端和北端设条石挡土墙。台地上设两个踏步,踏步由石台阶和两侧的垂带组成。第三级台地南北17.7米、东西6.40米,台地上发现三个踏步遗迹。第四级台地西侧南北长18米、东侧南北长15.6米、东西6.08米,西侧设一堵挡土墙,发现两个踏步遗迹,石子铺地。

曹氏家族墓茔园航拍

孙氏墓出土遗物

曹氏家族墓为大型明代家族合葬墓,墓葬规模宏大、造型考究,出土七合圹志,志文信息量大,墓上茔园和墓前神道保存较完整,为研究明代的丧葬习俗和地方史提供了新资料。

陈家埠墓地最早的使用年代为春秋时期,后历经汉代、六朝、唐代、宋代和明代,直至近代仍为墓地,沿用时间长、时代跨度大。D41基础的处理方式、M7高大的墓上封土堆、M16左后室专门置放随葬品、M12出土纪年砖和大型曹氏家族墓等等发现都为研究南方地区古代丧葬习俗和地方史提供了新线索和新资料。

本文编辑:孙丽娟

责编:张丽丹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59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