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莜面墩墩

莜面墩墩

莜面墩墩

步骤一:和面

将莜面放在盆里,加体积相同的温开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十分钟后,再将其揉成面团。

步骤二:擀面

把面团分成大小相同的几块,取其中的一块,在面板上揉成粗细均匀的面棒,用手心把面棒压扁后,用面杖擀成约2毫米厚的面皮。

步骤三:夹馅

把预先销皮、清洗后的土豆擦成丝,再用清水冲洗两三次(以免墩墩蒸熟后馅变成黑色或青色)后,将洗好的土豆丝均匀地铺在面皮上(如果爱吃蔬菜,把蔬菜切碎、挤去蔬菜的水份后,也可以和土豆丝一起铺在面皮上),然后把面皮连同土豆丝一起卷起来。

步骤四:切面

用刀快速把面卷切成均匀的小段,把每小段立起来,整齐地放在蒸笼上。上锅蒸10分钟,一笼可口的美食——莜面墩墩就做成了。蘸汤可以是黄瓜、葱、姜、蒜、韭菜、香菜、味精等,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制。你是不是想尝尝呢,请你来试试做吧!

阮墩环碧:西子湖面上散落的碧玉

前面我们在张抗抗的文学作品中读到一个叫阮公墩的地方,它孤零零地陷落在水中,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片荷叶……作者回忆起岛中央有座小小尖尖的石塔。但是很多年后,当作者再次回到这里时,却发现空荡荡的小岛上什么也没有,于是这成为了作者心中的一个谜……

那么,阮公墩的这段记忆,究竟是幻觉,还是一个梦境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阮公墩,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阮公墩是位于西湖中的一座绿色小岛,北依孤山,南眺三潭印月,西望苏堤,东临湖心亭,站在小岛上可环顾西湖,水阔天空,群山环抱着秀美的西子,各个景点依稀可辨。这座岛是清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用浚湖淤泥堆积成的小岛,因此后人称它为阮公墩。又因为小岛泥软地低,常为湖水浸漫,又称为阮滩。阮公墩上树木葱茏,芳草萋萋,天真未凿,远远望去如碧玉环绕,人们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叫阮墩环碧,现在作为新西湖十景之一而闻名。

其实有别于作者对于小岛空荡荡的印象,1981年,岛上建设了环碧山庄。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别墅格局建造的庄园式园林,取名《环碧》,借景四周的湖光山色。岛上矮篱围绕庄园,园内有茅屋竹阁、环碧小筑、云水居等,建筑内部陈设古朴淡雅,轻盈灵巧。庭前屋后,植有香樟、枫杨、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显幽宁,又讲究朴质。岛边近水处,设有忆芸亭,取名追想阮芸台(阮元号芸台)治湖堆岛、留绩西湖之意。岛外碧波粼粼,岛上草木葱葱,现已辟为西湖第一垂钓区。乘船来访的游客可在此品茗、小酌。

此处还有一大特色是每年夏秋季节举办的仿古夜游,重现古代庄园的庄主和家人接待宾客的热闹场景。身着古装的侍女端盘敬茶,古琴伴奏,轻歌曼舞,洋溢着古人生活情趣的气氛,游人陶乐在其中。节目每年更新,近年推出的有《乾隆下江南》一台节目。宾客都在茅亭竹屋坐定后,一边饮茶,一连听曲,白天的劳累顿然消散。

阮公墩名誉江南,有诗赞誉:

绿树花丛藏竹舍,碧水晴天托祥云。

数只丹鹤柴扉落,水墨丹青长诗吟。

前往交通:由中山公园乘游船前往

门票费用:20元左右

书摘选自张抗抗《南方》,浙江文艺出版社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END

中国一座浮在水面的桥,没有一个桥墩,却800年屹立不倒

“要想富先修路”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公路、桥梁修建而起,也因为这些道路的修建,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大产业的一部分,不仅有很多的景区、建筑为旅游业的发展做着贡献,就连我国的道路、桥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座深受游客喜爱的桥梁,这里不仅风景 不错,而且整座桥没有一个桥墩、

建春门古浮桥位于我国江西省的赣州市,又叫做惠民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惠民桥全长400米,曾是连接贡江两岸的主干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的妇女在河边打水洗衣,有老人在河边垂钓,有小孩背着书包去上学。惠民桥没有一个桥墩,桥面使用木板拼接而成的,然后用揽胜连接固定在河岸之上。因为桥下是缓缓的水流,所以走在桥上会左右的晃动。

现在的惠民桥已经不是连接贡江的主干道,而是一处有悠久历史的旅游景点,告诉着游客赣州这个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惠民桥是不允许机动车辆通过的,在桥下有一排小船,会在每天的的早九点和下午四点开放,让小船通过。

古浮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赣州一处必打卡的旅游景点。如果是夏天会看到当地居民在水里游泳,在日落时还会有很多的人在桥头纳凉。在古浮桥的一侧是赣州的古城墙,站在上面看古浮桥像一条浮在水面的巨龙,还能看到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建春门古浮桥是赣州人民的智慧结晶,这里汇集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来动,有着悠久的厉害,在当地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走在上面会感叹设计的精巧和他浓厚的历史气息,站在上面还能看到赣州古城墙的全貌,是一处给古城墙拍照的绝佳地方。

江西“最奇怪”的古桥,没有桥墩,机动车不能过,像条龙浮在水面

赣州人一般习惯称这座桥为建春门古浮桥,它的学名叫惠民桥,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

惠民桥曾经是连接贡江两岸的交通要道,全长四百多米,桥面由木板拼接而成,下面是并排的小舟,三十三组分别用缆绳连接,再用钢缆和铁锚固定在江面上。因为水流不是静止的,在桥上行走,偶尔感觉桥身在轻微地晃动。

很多游客不禁会问“为什么在造桥技术相对发达的当代,赣州还会有如此落后的古桥呢?”。

其实,赣州的这座古浮桥现在并不是交通要道,而是历史遗迹,是赣州市的主要旅游名片,它存在的价值在于告诉人们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赣州是当时全国三十大州之一,现在游客看到的赣州古城旅游区就建在章江、贡江和赣江三条江的三角洲地带,大江的阻隔使沿岸居民的日常往来非常不方便,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宋代乾道年间,赣州修建了可随时开启、闭合的浮桥作为连接贡江两岸的交通要道,结束了舟渡的历史。这座在当下看起来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浮桥,在建筑技术相对落后的宋代已经很先进了。

赣州历史上曾经有三座浮桥,不过另外两座浮桥因现代发展的需要先后被拆除,保留下来的建春门古浮桥成为“国宝文物”,差不多每个到赣州旅游的游客都要专程前来打卡。当地人常说“到赣州,不走古浮桥,等于白来”。

贡江现在的水位很浅,过去在繁忙的时候,每天都会开启浮桥,散开一个口子让大船通过。

古浮桥一面的岸边是赣州古城墙,站在城墙俯瞰贡江,古浮桥就像一条长龙浮在水面上。

靠近建春门一侧的桥头有一些当地人在做生意,主要售卖一些鱼干、腊味和小饰品。

从古浮桥上遥望赣州古城墙和城门楼,历史沧桑,全在风里。

古浮桥是拍摄古城墙的绝佳机位,前提是拍摄的时候要注意脚下安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29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