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瓷石开采与加工历史最长的矿业遗址,是湖田窑乃至景德镇重要的瓷石、釉果原料供应地。它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始于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

好消息!阳泉三矿将变身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

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

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煤炭工业作为为我国经济发展

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功臣

在发展史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工业文化精神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

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

全国共有42个项目入选

我省太原兵工厂和阳泉三矿榜上有名

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

阳泉三矿核心物项

一号井平硐,二号井斜井,裕公井斜井及附属巷道绞车房,竖井主、副井等为标志的集中提升区,贾地沟矿井遗址,东丈八井(阳泉三矿二坑)遗址,以一号井+780、裕公井+660、竖井+606、竖井扩区+550共4万余米的四个水平巷道及其附属设施为标志的物料运输区,与石太铁路连接的选煤专用铁路为标志的煤炭外运区,以洗煤厂及附属设施为标志的洗选加工区,以大垴沟瓦斯抽放泵站为标志的瓦斯集采区,以阳泉三矿中学、职工学校为标志的文化教育区,以蒙村降压站为标志的电力供应区,以退坡窑洞为标志的职工集体宿舍区,以马家坡主扇机房为标志的矿井通风区,保晋公司档案,三矿井下巷道图纸。

∆图/阳煤三矿竖井井架

如果从1907年保晋公司将该矿井命名为“第三矿厂”算起,到2018年关井,阳煤三矿已经走过了111年历史。而矿区的竖井主、副井井架及主提升设备为原苏联专家于1950年设计制造,这套至今仍在使用的设备已属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0月,阳泉市工业遗产保护及工业旅游工作座谈会在矿区召开。

座谈会上,由山西近代矿史研究会、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林草局建筑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科技所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就三矿近现代煤炭工业遗址公园项目的前期考察评估情况进行了通报。

∆图/三矿旅游项目可研报告设想截图

阳泉三矿将依托三矿矿区、厂房等

筹划建设煤炭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并将该遗址公园打造成具有

游客接待和服务功能的“城市会客厅”

来源:工信微报、中国新闻网、阳泉日报

探秘皇城台——4200年前的神面图腾,走近世界级国宝遗址——石峁遗址。

近日,“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巡礼神木融媒体行”活动走近世界级国宝遗址——石峁遗址。来自中省二十多家媒体以独特的视角来感知石峁遗址,通过实地探访,追寻史前中华文明的踪迹。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坐落在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北岸的梁峁上。随着汽车在蜿蜒的山岭上行进,一座被时光淹没的上古都城呈现在眼前。据遗址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石峁遗址建于4300年前,面积逾400万平方米(4.68~5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它是一座保存完整的,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池,气势恢宏,构筑精良。

本次媒体团队首先到达的是外城东门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石砌的外城墙遗址,沿着为保护开发铺就的木栈道行走,由内外两重瓮城、门道、具有祭祀意义的头骨坑、对称设立的门塾(站岗士兵放哨所在的地点)、壁画出土地点等先期结构组成的外城东城门遗址展现在眼前,使参观者头脑中形成对石峁遗址的基本印象。据介绍,东城门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结构清晰、设计精巧、体量巨大、保存完好的的城门遗迹。

皇城台是石峁遗址最精华的部分,据研究是当时最高统治者所住地。这里三面临沟,一面与瓮城相通,并且依山砌城,气势恢宏,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由此可见史前先民的建筑工艺和超前智慧。据介绍,在皇城台区域出土了上万根骨针、贝币、玉器,这些出土文物成为研究遗址历史的宝贵资料。从皇城台下的广场向上望去,可以看到层层的保护墙,墙体中发掘出最早的建筑“钢筋”——紝木,遗址先民将整棵松木以树冠朝外方向镶嵌在墙体中,以起到巩固撑拉的作用,保持城墙的稳固和经久耐用。此外,在皇城台,考古专家还发现了大型夯土基址、“池苑”及石雕人像等重要遗迹及文物。

石峁遗址被文化学者余秋雨称为“中华文明迈向成熟的最后一级台阶”,站在黄土积成的高台上,不禁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石峁遗址被称为“石破天惊”的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为何被评为“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据有关考古研究专家称,在那个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石峁遗址给现在的人留下了很多待解之谜,石峁是考古界的大发现,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副局长田文波说,石峁遗址的考古发掘每年都有新发现,不断地刷新着我们对于这块孕育中华文明之地的新认识。

石峁遗址“华夏第一城”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需要后人做好保护性开发。据了解,2015年6月《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文物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中国石峁遗址概念规划》业已完成,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一座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即将承载起神木人对于全域旅游业发展的期待。此外,2019年9月21日,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仪式在神木大剧院举行,标志着石峁遗址正式踏上夺取世界文化遗产桂冠的新征程。我们相信,在考古专家不断地发掘研究下,未来石峁遗址将逐渐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将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繁荣发达的史前文明呈现给后人。

编辑:党 尧

审核:马 超 赵 元

甘肃酒泉发现旱峡玉矿等三处玉矿遗址

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了“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2007年调查发现了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2011至2017年对其进行了多年度发掘,这期间于2014年在马鬃山地区新发现了寒窑子玉矿遗址,2015年在酒泉地区新发现了旱峡玉矿遗址。2019年10月至11月,考古队对旱峡玉矿进行了发掘。

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位于马鬃山镇东北约37千米处的寒窑子草场,面积50万平方米。矿脉呈东西走向,各类遗存依矿脉走向分布于山麓两侧。目前确定矿坑6处、斜井1处、石料堆积2处、防御型建筑1处。在矿坑周边及山体两侧采集到大量的碎玉料、石锤、砺石、陶片、瓷片等。

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位于马鬃山镇西北约20千米的河盐湖径保尔草场,面积约600万平方米。确定地面遗存383处,其中矿坑290处、房屋33处、防御性建筑31处、石料堆积29处。各类遗存沿矿脉走向整体呈西北至东南向分布。发掘面积5400余平方米,清理房址124座、灰坑112处、石料堆积 43 处。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玉料、皮革、植物遗存、动物遗存等。

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后山,西北距敦煌市约68千米。遗址东西约3000米、南北约1000米,面积3平方千米。已确认玉矿矿脉三条,基本顺山体走向呈东西向分布,矿坑均为露天开采。调查共发现各类地表遗存 188 处,其中矿坑153处、矿沟13条、岗哨7处、房址11座、选料区4处。各类遗存沿玉矿矿脉分布于山体的南北两侧。2019 年发掘面积 300 平方米,清理房址、矿坑、岗哨等遗迹单位12处。其中房址6座,地面石砌房址1座、地穴式石砌房址5座。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玉料、动物骨骼等。

三处玉矿遗址均为由防御区、采矿区、选料区等组成的采玉聚落址。矿坑多为顺山体开采形成的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的浅坑,口大底小,矿坑周边堆积大量的石料。防御性岗哨位于山顶,房址、选料区多位于山体两侧近底部的缓坡上。呈现出山体顶部岗哨、中部矿坑、底部房址和选料区的分布特征。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房屋分布较为集中,整体呈圆形,依据排列规律可划分为多组,每组房址2~7座不等,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大类,以半地穴式为主。旱峡玉矿房屋分布较为疏散,以单间半地穴式为主。三处遗址所见半地穴式房屋平面多呈方形,有单间和套间两种,结构基本相似,主要由柱洞、门道、储藏坑(台)、土台(炕)、操作坑(台)、灶台、地面等几部分组成,部分操作台上有砺石。多数房屋都有改变形制、多次使用的情况,体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

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玉料、石料、皮革、植物遗存、动物遗存等。陶器主要为生活用器,石器多为采矿、选料的工具石锤、砺石,也有少量的生活用具如石刀、纺轮。相比旱峡遗址,径保尔出土有较多的铜铁器,铜器主要有武器、工具和装饰品等,武器以箭镞为主。铁器有武器如镞、矛、剑、刀及工具斧等。三处遗址出土最多的是废玉料,多为山料,有少量戈壁料,可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黄白玉、糖玉和墨玉(青花玉)等类型,其中黄白玉和青玉比较常见,颜色饱和度偏低的黄白玉最具特色。玉料主要矿物为透闪石,玉化好的样品透闪石含量95%以上,品质好者透闪石含量更达 99%以上。玉料具有柱状变晶结构-纤维交织结构,其中柱状变晶结构和纤维交织结构混杂出现者常见,致密细腻玉料的透闪石颗粒在5~20m 左右,部分粗粒的达 20~100m,玉料的折射率 1.61~1.62,平均相对密度在2.95左右。

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文化因素可分两类,一类为中原汉文化遗存,一类为骟马文化遗存,年代为战国至汉代,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分布在390BC-60BC,主要集中在360BC-150BC。寒窑子玉矿文化面貌及其开采年代与径保尔草场玉矿相近。旱峡玉矿遗址主体为骟马文化遗存,与骟马文化兔葫芦类型较为一致,依据兔葫芦类型已有测年推测,其主体年代为 700BC-500BC,而从地表采集和部分房址内出土的篮纹陶片及双耳罐残片推测,该遗址的上限可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时期,年代推定在 1700BC-1500BC。整体来看,自 1700BC 至 60BC 前后,从齐家、四坝文化时期,到骟马文化早期,再到骟马文化晚期(战国至汉代),河西走廊西部地区一直进行着采玉活动。

马鬃山和敦煌玉矿遗址地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华北克拉通和塔里木克拉通衔接部位,其中马鬃山径保尔草场、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位于北山造山带,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阿尔金断裂与祁连造山带的结合区域。3处玉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可以确定的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采矿遗址,同时还都是通过发现古玉矿遗址而发现玉矿成矿的重要案例(玉矿在现有的区域地质志资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通过对这几处玉矿遗址的研究比较,可以为北山及祁连造山带软玉成矿研究及找矿提供重要的窗口,也为寻找该地区可能存在和尚未发现的古玉矿提供借鉴(如西城驿遗址的玉器玉料研究显示,该地存在尚未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矿),也是对比研究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当前国际地质学重要热点之一)早期演化的重要矿区。

一直以来,我国西北部透闪石玉(和田玉)的原生矿成矿较多集中在新疆海拔4000米雪线以上,高差起伏非常大的高山上,因此,原生矿的研究非常困难。马鬃山和敦煌玉矿遗址分布在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区,非常方便进行系统的采样比对研究。对 3 个玉矿初步的研究表明,玉矿具有典型的接触交代大理岩型玉矿成矿的特征,可以划分出R型和P型两种完整的成矿系列,是研究和解剖接触交代大理岩型玉矿成矿的理想地区,也是研究早期丝绸之路玉料来源的重要考古资料。已有的研究已经显示,马鬃山的玉料在西汉早期已进入中原(徐州西汉早期玉器玉料的来源之一),早于张骞西行最早的时间。而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很可能将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大大提前。因此,这批玉矿遗址不仅具有重要的非金属地质矿产研究价值,更具有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及丝绸之路与西玉东输等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

(来源:文博在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15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