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出米岩

出米岩位于平乐县青龙乡莲塘村西面狮子山的山腰上,洞开形如半月。相传,明朝时有僧人三位避世于此修行,岩中有一石窝流出白米,尽足三和尚食用,故名。清康熙“甲寅之乱”时,到此修行的僧人益多,石窝流出的白米亦够食用。后有一贪心的和尚,想多得白米而偷偷将石窝口凿大,结果弄巧成拙,石窝再也没有米出了。清代一诗人为此惋惜,情不自禁地写了《题出米岩》五言绝句一首,诗云:“岩中穿一孔,玉粒何时涌?饕餮是何人,凿断仙粮种!”从山脚沿石阶倚石壁而上,可见康熙年间的两处碑文。石阶尽处便是岩口,在岩口上建有石门,门框为两条方石柱竖立而成,门上横石紧扣,石上镌有“出米岩”三个大字。门内有《重修出米岩》和《狮子岩记》两块石碑和由19块小石碑镶筑而成的《重修出米岩小引》。从石碑右旁而行,可见一数十吨的巨石为三颗直径约60厘米左右的石蛋所支,呼之“石空堂”,亦称“妙明殿”。左转岩前俯瞰,下临莫测,名目“悬空楼”,其正面尚有栏杆痕迹。此外,还有和尚舂米所用的“碓磨房”和做饭的“香积厨”。岩的左侧有一口直径约30厘米大小的山泉水井,该井水清如镜,用手触及,顿觉清凉,据传可当酒供人饮用,故乡人称它为“出酒井”。据传,一天有一村民在取酒时,对着“出酒井”说:“井酒香,井酒醇,可惜无糟来养猪”。说完只见从山上飘下来一条白绸,上 书:“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井水作酒饮,还嫌没酒糟”。从此,该井再也没有酒味了。井旁上方的石壁上刻有“慈母供举”四个大字,井的后方有三块石碑,高约1.5米,碑上刻有清通政袁景星所撰写的“共证菩提”四个篆体字。

仙公山传说 | 出米岩

出米岩

在仙井旁边的峭壁底部,有一处直径为5厘米的岩穴裂孔,名曰“出米岩”。

传说五代时期,何氏九仙施展法术夺了贪官污吏的库粮,储藏于此,并作法术,使之能根据当日寺中僧侣、香客的人数,自动流出适量的米,供给食用。人多则出米多,人少则出米少。后来,有一个贪心的和尚,想多得米粮,使用钢钎打凿出米孔,想把它弄大些,结果钢钎反而被石头钳住了。现在那根钢钎还在出米岩口,像铁铸一样再也拔不出来。出米孔于是被封住了。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白水岩主持普宪禅师为此赋诗一首并镌刻于“出米孔”上方。诗曰:岩崖米石昔曾然,疑是灵山别一天,五代竟传从此出,于今空锁待何年?

出米岩的传说虽属神话色彩,但它告诫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要贪心,俗语说得好“贪”字贫字壳,贪,到头来终是适得其反。

大慈岩,比北岳恒山悬空寺还要高出60米的寺庙在这里

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有个地方叫大慈岩,它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

这里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闻名遐迩,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优秀景点"之一,悬崖高位洞穴建筑也是大慈岩大慈岩的一大特色。

与北岳恒山悬空寺有一脉渊源的大慈岩悬空寺,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更比恒山悬空寺高出60余米。

在大慈岩,寺庙、栈道、索道都处处体现出一个"悬"字。主殿寺庙地藏王大殿依山建于高3米、长60米、宽20米的洞穴中,它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空,颇为奇险壮观,它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称之为"江南悬空寺"。

新建的另一寺庙清风阁凌空构架于悬崖峭壁之上,远视有凌云欲飞之势,而登寺俯瞰,远近山川尽收眼底,更是悬空之极。

今人所凿之"天栈云渡",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秀丽山水-长谷溪流是大慈岩的又一特色。

"悬"乃大慈岩一大特色,除了修栈道,建长廊,架设第二悬空寺--清音阁,开通空中旅游观光索道,推出高空飞车表演项目外,在景区香亭山和杨塘岩间,又新建了一条更显悬之极的空中铁索桥。

大慈岩海拔586米,主峰险峻挺拔、雄伟奇峭,外形酷似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石佛。它五官清晰,形象逼真,未经过任何人工雕琢,构成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观,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专家亲临考察,鉴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天然立佛,大慈岩故称"中华最大天然立佛"。

大慈岩山高坡陡,山顶谷中有玉华湖,水从谷口中流出,或奔腾直泻成瀑布,或因大石挡道成溪流,或渗于乱石丛中成泉水,或隐或显,或大或小,或急或缓,曲曲折折直至山脚,形成一条800多米长的山水相映的秀丽景观。

栈道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沿右侧小栈道攀登而上为"洞天一览",这里视野十分开阔,景致优美。

浙西小九华,大慈岩更有独特的悬空建筑,有特色才有游览的价值了……

榜头深山千年古刹出米岩焕新颜!那里神奇的传说你确定听说过?

@

仙游今报

微信公众号:xyjb2013

在仙游榜头大柿山的半山腰上,有座极富传奇色彩的千年古刹——出米岩。因为交通不便,这座清朝末期的古刹,鲜为人知。虽藏深山,但千余年来,晨钟暮鼓,每逢佳节更有游客结伴前往踏青游玩,显得恬静而又神秘(如图)。

详情 ↓

邀上好友,我们开始驱车探访。沿着蜿蜒村道缓慢行驶,村道七拐八弯,经过大约三四个村庄,便来到山口。上山深入古道,古道两旁蔓延着茂盛的草蕨,深褐色的石阶已经没了当年的光滑,间或爬上一小片枯黄的苔藓,颓废的古道弥漫着沉沉的时间沧桑感。

古道古,新寺新。我们来到古寺时,正值古寺新建。热心的村民林溪凤给我们当起了导游,他说,春去秋来,古寺已变得破旧,村民们都希望能够在原址上重建古寺,“这里山清水秀,奇石林立,特别是周末,很多人来这里登山游玩,是我们村的一张名片了。”为了更好地把这张“名片”宣扬出去,在村民的自发组织下,出米岩成立了董事会,并面向社会筹集资金重建古寺。

“这座寺庙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而遗迹又正好能够应证这些传说,大家就都很好奇,也很神往。”石塔便是不少遗迹的其中之一。在寺庙门前,这座九层石塔岿然不动,十分庄严。林溪凤告诉记者,这石塔来自神话传说,是当年祖师为了镇住巨蟒而修建,后来祖师决定在此筑寺弘法以普度众生。在旧址的石壁上,还刻着出米岩的传说,“祖师在此筑寺,有一天,筑寺的伙计晨起做早饭发现寺旁的巨石竟平白无故地裂开了一个小小的洞口,大米正洋洋洒洒地从洞口流出,刚好筑寺工人的一顿早饭。此后,每天每顿洞口都准时流出大米,而且人多则多,人少则少,没有一点浪费。这便是出米岩的由来。”

去年10月,寺庙开始重建,虽然还没建好,但从建筑和雕刻上看,新建的古寺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古寺庙建筑特色。屋脊飞檐翘角,寺内的一些佛像雕塑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在这里,水连寺,寺含山,一切都显得自然和禅意。“偶尔吃粗茶淡饭,找本佛教经典的书籍来学习感悟,调整好心情回归世俗,已成为很多都市人的选择。”林溪风说。

(咸菜)

大家都在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15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