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九十九堆

九十九堆位于县城东南40千米,源头镇蓝洞村以西,主峰海拔1164.6米,为县内原始森林,榕津河发源于此。

九十九堆

“公主坟”与“九十九堆”汉墓

柳江县白沙镇新安村,辖管有6个自然屯,均坐落在美丽的柳江河畔,村委会驻地为大田头屯,因村头有一块较大的水田故而得名。从白沙顺水而下二十余里便可到达,上岸后约一百米左右就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汉墓群,俗称“九十九堆”。

据传在东汉时期,南方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朝庭派出大军南下征讨平乱,返回时乘船北上到现在的运江地段时稍作休整,随军的一位公主见沿河风景秀丽,便带了几位侍女随从去游玩,由于水土不服,染病不治,两天后不幸离世。因南方此时气候炎热,尸体不便远运,便在现在的新安地段择日而葬。为了公主的墓穴不被贼人掘盗,皇军即令兵士假造了九十九座坟墓,也有一说是用99人为该公主陪葬。每座墓葬均在2米高以上,宽度均在 15~20米以上,并都有一些陪葬品随墓埋葬,以此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目的。墓葬用砖土垒成,外观巍峨壮观,占满了这片平坦的地面。总之,“九十九堆”的用途是为了保护公主坟而建造的附属设施,至于该公主的真名实姓以及其他情况官书均无资料记载,经过几次的文物考古挖掘,真实的谜底均未被揭开。

据当地人讲述:新安对岸的一座石山,峰崖笔直落下,悬崖峭壁上留有一半关于公主坟的记录,而另一半则是刻在另一块石碑上面,这块石碑被沉在柳江河底。要想揭开“公主坟”与“九十九堆”的谜团,就必须打捞起沉下河底的那块石碑,与悬崖上的另一半文字拼起来方能知晓。然而,悬崖峭壁上的文字谁也没有见过,而沉入水底的石碑倒是有村民说过。人们说每年的枯水季节,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有人撑船时曾见过这块石碑。上世纪九十年代县文物部门曾会同柳州电视台的记者随船在此河段寻找过,但是没有得到人们想要的结果。至于这块石碑是否真的存在,还是道听途说,或者是捕风捉影,这有待专家学者与后人去论证澄清。

不管关于石碑的说法是否存在,但“九十九堆”汉墓群却是真实的摆在人们的面前,这些汉朝墓葬虽被数百年风雨的侵蚀,耕作破坏,加之保护不力,人为毁坏,“九十九堆”墓葬大部分都已被夷为平地,已经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现仍能找到痕迹的大约也就有十多座。据广西文物局专家推测:“九十九堆”地表底下很可能还存在为数不少的汉代墓葬,因为汉墓带的中心地段,就是位于白沙镇的新安村一带,它的正式名称是“新安汉墓群”。

1983年11月广西文物工作队会同柳江县文化部门对5座受损严重的汉墓进行清理挖掘,发现有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种类型,出土有铁灯、铜碗、陶罐、陶屋、滑石人面具等珍贵文物40余件。其中东汉线刻滑石人面雕刻精美,造型生动,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次挖掘出土的这批文物分别经国家级权威专家鉴定为国家一、二级藏品共4件套,其中一级一件套,二级三件套。专家们预测:新安汉墓群一定还会珍藏着更多的珍贵文物,因为主墓穴还未被找到,现在挖掘的仅是普通的古墓穴。

谜一样的“公主坟”,谜一样的“九十九堆”,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的去认真探索、研究与发现,人们有理由相信,埋藏在“九十九堆”地下的文物在清 平盛世之下,有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再受人为的破坏与糟踏 。也有理由相信,各级文物部门一定会加大力度,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计划的挖掘开釆,让国家的珍贵文物能够早日重见天日,为研究东汉时期柳州地区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重要的佐证,发挥文物应有的价值。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审核:市民政局办公室

怒江九十九弯旅游景点「怒江九曲十八弯」

怒江72拐在哪里?

“怒江72拐”: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南线)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16公里),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

“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

2010年,崭新的黑色油路铺设及拓宽工作全部完工。当汽车和骑行者行驶在这条天路上时,只剩下“荡气回肠”的惊叹。

川藏线七十二拐在哪里

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就是川藏线上、邦达至八宿区间,著名的险路,俗称七十二道拐,也称九十九道弯,在贵州遵义桐梓县境内。

七十二道拐与青杠哨、娄山关等路段,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七十二道拐处于凉风垭山上,海拔1450米,长约12公里。天晴时,大型车辆经过七十二道拐需要一个多小时。这条路不仅十分惊险,而且极易堵车,如今,崇遵高速公路横空跨越,原来的72道拐已经很少车走了。

云南怒江最出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文名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外文名称

Nujiang of the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别名

怒江州

行政区类别

自治州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云南省

下辖地区

泸水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政府驻地

泸水市六库镇

电话区号

0886

邮政区码

673200

地理位置

云南西部边陲,邻接缅甸

面积

14703平方千米

人口

53.43万(2013年)

方言

傈僳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

著名景点

怒江大峡谷,独龙江,贡山原始森林

怒江72拐在哪里

怒江72拐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怒江72拐,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之间。它是川藏线上高差最大的一段,有12公里,可海拔相差有2000多米,温差也相差有20多度。

怒江72拐

怒江72拐位于川藏线上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也称九十九道弯。它并不是什么景点,但是几乎所有第一次路过此地的人到达路途制高点时,都会稍做停留。

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

“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

“九厅十八井”还是“九井十八厅”?

“九厅十八井”还是“九井十八厅”?

“九厅十八井”是大型院落式传统民居的别称,主要分布在客家地区。前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将其与土楼、围龙屋并列在一起,称为“客家三大特色建筑”。不久前出版的拙作《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故乡——培田》一书中,我对“九厅十八井”的解释是:“‘九厅十八井’,是闽西长汀、连城一带的大型合院式民居的别称。‘九’和‘十八’不是确数,而是形容房子大,厅堂、天井多,‘九厅十八井’即为很多厅堂、很多天井的民居建筑”。台湾某电视台和龙岩电视台合拍的大型百集纪录片《客韵》中,我作为“嘉宾”,对“九厅十八井”的解说也是这样的。

其实,“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不仅仅分布在长汀、连城,在闽西其他地方也有,前两年在江西赣州开会,知道赣南一带也有不少的类似民居建筑。龙岩老市区有一座很有名气的“十八堂”,当地连姓的祖屋,就是“很多厅堂、很多天井的大型院落式民居”。龙岩新罗区白沙镇捷步村有一座大型民居也很有名气,叫做“十八厅”,也是类似的建筑。当然,龙岩“十八堂”和捷步“十八厅”的平面布局和长汀、连城的“九厅十八井”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它们没有培田的“九厅十八井”那样“有福气”,被保存了下来,而且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 龙岩市区的“十八堂”在“城市改造中”,不顾众多的学者专家和有识之士的反对,被夷为平地,建成了“街心公园”;捷步的“十八厅”则破败不堪,我前几年去过这里,看到的是污水横流的大杂院。据说,现在经过整治,有了改观,但我很久没有去了。

而赣南的大型院落式民居不叫“九厅十八井”,而是叫“九井十八厅”!江西省赣州市博物馆馆长万幼楠先生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欲说九井十八厅》,发表在2004年《福建工程学院学报》上。2014年在赣南州召开的“第五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上,我认识了万幼楠先生,并且拿到了他赠送的著作《赣南传统建筑与文化》,这本书上就有《欲说九井十八厅》一文。

三眼看世界摄

万幼楠先生是学历史的博物馆研究员,但写起建筑(尤其是传统建筑)来,头头是道,有根有据,很是“专业”,连配的插图都完全不会输给建筑专业的作 者。而且他的论文发表在“建筑工程学院”的学报上,受到很多关注和好评。我实在佩服!

万幼楠先生的《赣南传统建筑与文化》一书,不但写到了传统建筑,也写到了传统客家文化。他对客家传统文化的探究和评价,立意较高,公正客观,讲究根据。他的文章,是我看到的关于客家研究的比较值得信赖的文章之一。不像现在有些客家地区(特别是搞了“旅游开发”的“古村落”)的一些人,不懂装懂,对传统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随意拔高、随意解释、牵强附会,造成很多误解和曲解,并且流传到外地,以讹传讹,甚至影响到学术界。

关于万幼楠先生对客家文化的研究评价,因限于篇幅,容后有机会再讨论。这里只说说“九厅十八井”还是“九井十八厅”。

万幼楠的文章认为:这一类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来自于古代中原,“九井十八厅”是概言其多之意,不必拘泥其准确的“厅”与“井”数。——这种表述,我是十分赞同的。

清华大学的李秋香老师,到过培田很多次,有时候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她费了很大精力写成的《客家传统村落——培田村》一书,对于“九厅十八井”的解释,也是与上所说类似。并且她还说,培田没有一幢建筑是符合“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这个数字的。

这样说来,无论是“九厅十八井”或“九井十八厅”,还是“十八堂”、“十八厅”,其实都一样,都是指“很多厅堂、很多天井的大房子”,仅此而已。

清华大学李秋香在她的书中指出,老百姓选择“九”和“十八”,是选其都是“吉利的数字”,代表“多”,并非其他。

三眼看世界摄

从建筑专业的角度去看“九厅十八井”(或九井十八厅),这类建筑可归类于闽粤赣一带的“三合天井式”民居建筑,也符合建筑大师刘敦桢在《中国住宅概说》一书中所说的“三合院与四合院的混合体住宅”的特点。其布局基本是中轴对称,以两进或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屋左右烘托。合院主要为公共空间,用于祭祀和家族活动,横屋则以居住为主。“九厅十八井”的“标准形式”是“三堂两横”。实际上,这一类住宅的布局,是随着业主的经济和地基条件而变化的。培田的“九厅十八井”大多是“变通”了的。

有的人刻意去解释什么“九厅”是“上厅、中厅、下厅、门楼厅”等等,实在是多余和不准确的说法。

关于“九厅十八井”民居,就简单说到这里。

作为研究客家文化的建筑师,我想顺便谈一谈关于“九厅十八井”(或“九井十八厅”)存在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在当前“乡村振兴”中的“保护”前景。

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曾经指出:建筑是时代特征的写照。这是实实在在的。

“九厅十八井”式民居这种传统建筑形式,产生于宗族社会,适应聚族而居、四代同堂。它和同一条件下产生的土楼、围屋、五凤楼等一样,都属于“围合式”建筑,都有“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强烈向心”的特点。这些是符合当时我们民族的社会状况、心理特征的;闽西的“九厅十八井”,产生于土地资源和林木资源还比较丰富的自然条件下,占地很大,但用于居住的面积并不大;“孝祖敬宗”是客家人最重要的价值观,“九厅十八井”核心部位的祖堂和横屋中的堂屋占了整座房屋的最好位置和约一半以上的建筑面积。

这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宗族社会的解体,城乡结构的改变,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建筑形式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协调,促使我们必须考虑包括“九厅十八井”在内的传统建筑的继续生存可能。

中国人对于“居”原来是很有“诗意”的。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他的“家”:“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但这种境界是要有条件来实现的。一家住一幢四合院,当然可以有这样的感受,但四合院变成了几家甚至十几家人住的“大杂院”(1949年以后改革开放前,到处都是这样的状况),生存空间极为狭窄,还能有这样的诗意?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住”的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但是,土地资源的匮乏,人口的剧增,要建占地很大的建筑,已经不可能。显然,像“九厅十八井”这种占地很大,“容积率”很低的建筑形式,是无法复制,也是难以为继的。何况,交通条件的改变(要有通车停车条件)和卫生环境的要求(排污要求),原来的“九厅十八井”也不能适应这个要求……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知道“继承传统”并非那么简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找到“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路子——这是最为关键的。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人对“传统”不能理性对待,盲目吹嘘、任意“拔高”;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完全失去自信。糊里糊涂的建“欧式”、“伊斯兰”式风格的建筑,搞得乡村建筑群五花八门、不伦不类……盲目引进完全不同于本地区的建筑风格(如“徽派”建筑)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对待“传统文化”应有“文化自信”,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方面内容很多,限于水平,我一下子难以说清。这里只说关于包括“九厅十八井”(或“九井十八厅”)在内的传统建筑和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首先,要认识到传统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大多现在已经“落伍”,“传统建筑”的保护只能有重点的“保护”。对有“保护价值”的重点保护对象(属于文化遗产),应有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让其继续“活”下去,并尽可能的将其利用起来。

其次,抓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管理。让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在新的乡村建筑中得以延续,这也是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很重要的“广义保护”。这两点,我在2003年建设部期刊《小城镇建设》发表的一篇文章《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时代局限——以培田为例》就有提到。

但愿我们的乡村能够延续传统,又能够走向现代,成为理想的家园。

作者介绍:

吴念民,培田人,高级建筑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大屋碎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15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