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延安清凉山

AAA级旅游景区

延安清凉山

清凉山历来为延安第一名胜。清康熙《延安府志》云:“清凉古名山,在延安城东。”山势崔嵬,文物星罗棋布,是延安重要的游览胜地。南宋名将韩世忠,本绥德人氏,年十八应延安府兵籍,晚年自号清凉居士,“盖清凉山,在延安郡城之外”,“是以托志以自号,示不忘本,此君子之心也。”(清《延绥镇志》)。其文物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万佛洞等石窟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一是以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单位旧址为主的革命文物。

清凉山,得名于佛教教义,意为从世俗轮回中解脱出来到达清凉的涅槃理想境界。清凉山名胜有十八洞、二十四景、四十余处摩崖石刻之说,世称“金仙胜境”。

清凉山牌坊:位于山脚人口处,延惠渠畔,1984年重建。三开门楼式,青灰色石料雕砌而成,正面有舒同题写的“万佛寺”牌额;两边镌联一幅:“二水绕座晨望嘉岭塔边烟,八景环山夜对凤凰楼上月”;背面横额“清凉第一”。

万佛洞等石窟详见“四大石窟”。

宛若云霞:清凉山奇景之一,位于清凉山铁旗杆和山门上方,巨岩悬空如翼,上刻“宛若云霞”四个苍劲大字。石崖内凹,由于长年风侵水蚀,形成波浪翻卷般的岩纹,每当夕阳西下,斜光入射,石上顿生烟云状波纹,再加延河泛波映照,恍若片片云霞飘然欲飞。

诗湾:位于弥勒洞上方。《延安府志》云:“清凉山阿,多名人题咏石刻,参差磊落,里人呼为诗湾。”清延安知府张伟咏之:“层层高阁倚星辰,诗壁留题时代新。长羡范韩名不休,风流继起更何人。”现有历代摩崖题刻50余处,其中明清以前的刻制尚能辩认的还有十余块。现代中国著名人士及日本友人的题刻,真草篆隶,布满山崖。

水照延安:清凉山奇景之一,诗湾旁有一丈余长的平石台,中间凿一月牙形石钵,钵内蓄水,从其右角斜视,可见凤凰山上的延安古城墙倒映水面。钵边矗立一块二龙戏珠小石牌,牌上倒刻“水照延安”四字。如俯视水面,则四字清晰端正,妙趣横生。

月儿井与印月亭:清凉山奇景之一。清初府志载“清凉八景”之一“寒泉漾月”云:“崖畔有悬楼,崖下有鹫峰泉,山人、道士长索汲水,桶搅水动,泉中映月。”诗湾前面,一亭凌空,亭中央有一圆形孔洞,其正下方10余米是一口六角古井,即鹫峰泉,水深丈余,清澈见底。明人诗道:“万佛阁从空外出,鹫峰泉自石根来。下方总被云遮断,不放人间半点埃。”井上方有古人“峰泉”“涌月”石刻。登亭俯视,月自井中涌出,云月常驻,尤其是月明星稀之夜。天水二月交相辉映,景象奇丽,令人赞叹。故泉曰“月儿井”,亭曰“印月亭”,珠联璧合,妙趣天成。’

范公祠:在清凉山东面,重建于1985年。祠内泥塑范仲淹像,身着铠甲,手握宝剑,头戴盔帽,神态英武。两侧侍立狄青和种世衡。祠为三开间大殿,门匾上 书“宋朝人物第一”,柱联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曾于宋仁宗康定年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驻守延州抗击西夏。宋代名将狄青曾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宋代戍边名将种世衡曾任鄜州判官,二人均屡立战功,威震边疆。

天下奇观:位于范公祠上方,为歇山四出水九脊十兽的古典殿宇,在此四眺,延安山水风光一览无余。殿联两幅:“阅尽天下奇情事,方知世上路不平”;“纵观二水一城古今英雄匆过,遥看三川两山历代风流善恶”。殿门匾额:“天下奇观”。

庞公祠:为纪念庞籍而新筑的仿古建筑。庞籍,宋代名臣,于宋仁宗庆历年以鄜延经略安抚招讨使兼知延州,文治武功,彪炳青史。

定痂泉:清凉山西脚下,有一股清洌甘泉,从高约两米的石隙中涌出,积入石池,为延安城最好的泉水之一。据说,当年尸毗王来清凉山修行,为救鸽子而割肉饲饥鹰,下山取河水洗伤口,久而不愈,乃取泉水洗涤,很快结痂,之后就叫定痂泉。后人称此为“圣水”,河水改名为濯筋水,即今延河。有人说邑名肤施,便得于此故事,乃附会之说;肤施本为先秦一古邑名。

琉璃塔:在清凉山西北仙人洞上方,系陕西省仅存一座琉璃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宝塔区甘谷驿镇唐家坪村,1985年搬迁于此处。塔建于明崇祯二年,为八角七级,高6.3米,塔面由大小、形状、釉色基本相同的长方形琉璃构件围拱而成,每层8块,共56块,琉璃表面均有模印图案,且层层不同,造像生动逼真,以佛教中的佛、菩萨、飞天、力士及龙、凤、麒麟等为主,工艺精湛,异常珍贵。

太和庙:建于清凉山顶峰太和山上,重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包括真武祖师殿、状元桥、药王庙、财神庙、娘娘庙、圣母殿、三天门等一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陕北地区仅次于白云山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延安市旅游胜地。每年四月八为庙会,文化商业活动十分兴盛。

清凉山还有“桃花洞田龙遇仙”、“环翠洞赵昌成仙”、“赵连甫樵读孝母”、“仙人石飞落清凉山”等传说和“琵琶桥”“撒珠坡”“延寿宫”“插金崖”等景观。

清凉山又是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这里曾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所在地。李木庵曾为《解放日报》社题诗:“清凉山上晚风凉,清凉山下水波扬。夜半文星齐放彩,光芒万丈耀天长。”

《解放日报》社旧址:《解放日报》前身为《新中华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毛泽东为其题写了报头并亲撰《发刊词》。清凉山东面山下有拱形石门,门额题刻“解放日报”四字系毛泽东手迹。清凉山东坡有石窑两排及土窑洞10余孔,是1964年照原样重建的。

中央印刷厂旧址:设于万佛洞内,是当时延安最重要的印刷厂。主要承印《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共产党人》等报刊杂志及各种政令文件、政治文艺读物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传世佳作《李有才板话》、《王贵与李香香》、《荷花淀》等都是由此最早印刷问世的。谢觉哉赞颂道:“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清凉万佛洞,印刷很安全。”

新华通讯社旧址:1938年迁住清凉山,向仲华、博古、廖承志先后担任社长。2001年旧址18孔窑洞经整修开放,恢复了博古旧居。

新华广播电台旧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与解放日报社、新华社旧址同。

延安新闻纪念馆:1986年,“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建成,馆前矗立一座象征着新闻、广播、印刷出版的三人汉白玉雕像,旁有石牌,上镌毛泽东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馆名题字:陆定一。2004年,在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重新修建“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名题字:穆青。馆的外型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陈列分五个单元,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尤其是室内巧妙利用古代石窟,展示当年新闻战士编辑、播送新闻等忘我工作的场景,构思精妙,独具匠心,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

清凉碑林:位于清凉山西北,建成于1997年。石碑林立,翰墨飘香,佳作荟萃,异彩纷呈。内集开国元勋、学者名士书法精品一百余幅,内容多与延安相关,是研究地方文史和观摩欣赏书法艺术的必到之处,游人如织,已成清凉山新景观。

陕北公学纪念亭:2000年10月建成,位于清凉山南麓山脚,陕北公学校友会会长、-部原部长凌云等出席揭幕仪式。陕北公学建校之初校址在延安东门外延河之滨,校风为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系今中国人民大学前身。

景区推荐线路:

山门石牌坊——新华书店——4号石窟——万佛洞——3号石窟——诗湾——水照延安——印月亭——范公祠——庞公祠——睡佛洞——藏经阁——药王庙——桃花洞——琉璃塔

开放时间:

景区全天侯开放

门票报价:

普通门票30元/张

邮资门票31元/张

学生门票15元/张

淡季门票20元/张

门票优惠政策:

老年人、军人、学生可持有效证件优惠或免票。

团队:可持优惠卡6折优惠。

旅游交通:

清凉山景区位于市区中心,可乘:1、2、3、4、8、9、11、12、18、22路公交车和旅游专线直抵景区。

电话:0911—2112719

传真:0911—2319719

电子邮箱:yaqlsjq@163.com

延安道教圣地“万众瞩目清凉山”

道教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中国大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延安清凉山便是之一;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影响延安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渗透在了延安精神的字里行间,每当节假日延安人民都去拜会道教圣地。生活的不易,日子的艰辛反应在了宗教文化活动中,人民为了追求生活的美好,但是现实却难以达到想象中的美好,所以只有通过这种活动来达到意识形态的向往和实现;把这种向往通过意识形态不断的刻画和现实不断加工,就构成了今天的宗教文化,并随时间不断提高和丰富,逐步影响到了我们生活中,让理想和现实完美结合!

站在清凉山远望,延安这座山城尽收眼底,巍巍宝塔山,宽宽杜甫川,愿道教的普世价值观永远照耀着延安人民,愿延安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

趁阳光正好,微风不躁,没有准备好的不急,飘忽不定的不忙,收拾好心情,打包了表情,向着2018努力奋斗!让万众瞩目清凉山挺拔威武的身姿,道家普世的精髓,护佑你我继续前行。

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成也万佛败也万佛

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成也万佛败也万佛

延安清凉山据说曾经有大大小小的石窟二十来个,岁月剥蚀,现在只剩了万佛洞、三世佛洞和弥勒佛洞等几座,其中万佛洞规模最大。

万佛洞坐落在清凉山西侧半山腰间,洞窟很大,呈平面不规则四边形。窟中间凿石成坛,两侧凿有石屏,屏壁上满布浮雕造像。

洞窟四壁刻满佛像。古人在劳动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这种中心坛洞窟,是以牺牲侧面保护中心。风被引导着沿着侧壁“走”,减少了对于中间部分的损坏。这是进门左侧洞壁,佛像风蚀很严重。

侧壁受千年风蚀,佛像面目已经模糊了。

这是中央坛后面,因为前面佛像的保护,洞深、风也吹不到,此处的佛像基本完好,最能反映洞窟的原貌。

洞内四壁和两屏柱的四个面均布满浮雕造像,据说有1万余尊。因此,这个洞窟才叫“万佛洞”。

各种小佛像整整齐齐地被雕刻于洞壁,这得多大功夫。虽然佛像多多少少都有风蚀,但依然可觉得神态各异。

在一众小佛像中也有大些的造像,应该是在讲述与佛教相关的故事。

这尊自在观音雕琢得很精致,明显的宋代细腻风格。

这些小佛像容易让人联想到仙山。

看到一座舍利塔,特别留意了一下这里,保存比较完整,内容也比较多,雕刻也精细。

屏柱四面和洞壁都是满刻,很壮观。

不经意间总能看到惊喜,比如这个小狮子。

洞窟中心台两屏柱间镌刻3个八角覆斗式藻井,下面本来该有佛像的。现在这几尊是后补塑的。

有些背风的地方佛像还有颜色。可见,当初佛像是着色的。只不过大多数都已经风蚀掉了。

古代开凿造像北魏最盛,唐代也有,到了宋代基本没落。中原地区宋代基本不开凿石窟了,大足石刻算是最后的辉煌。

宋代造像,精致细腻,但总觉得和北魏相比,差了点什么。努力想,努力想,最后借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成也细腻败也细腻、成也众多败也众多。太细腻、太众多,就难免有点腻腻的感觉,反而少了一点精气神,一种力度。

推荐相关阅读:

延安清凉山古庙会活动取消春节期间暂停开放通知

各位善信、游客:

为响应国家、省、市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要求,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自2020年 1月 24日(农历除夕)起,太和山道观庙会暂停开放,减少人员聚集,避免感染,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众志成城,与全社会一道共渡难关、战胜疫情,给广大信众带来的不便请谅解,恳请相互告知。

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祝大家新春快乐、健康平安、家庭幸福、福生无量。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宝塔区太和山道观

2020年 1月 24日

来源:延安太和山道观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92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