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AAA级旅游景区

中共二大旧址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位于成都北路7弄30号(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是一幢一楼一底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共中央局负责宣传工作的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寓居于此,并主持人民出版社的工作。楼下为会客室,楼上是卧室兼书房。

民国11年(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南成都路625号为大会主要会场之一。“二大”出席者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高君宇、施存统、项英、王尽美、邓恩明共12人,代表全国党员195人。党的“二大”共召开三次全体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在这里举行。李达和蔡和森、张国焘同在一个小组,小组的活动始终在这里。

中共“二大”改选了党的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邓中夏、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陈独秀为委员长。通过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等9个议决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发表了党的宣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指导。

民国11年秋,李达离沪赴湘,南成都路625号长期成为居民住宅。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交通:黄陂南路站-地铁1号线、南京西路站-地铁2号线;公交952B/南新专线成都北路延安中路、36/253/869/933/974/机场五线/沪朱专线成都北路延安东路、146//大桥一线马当路淮海中路、23/49/935武胜路黄陂北路48/71/108/127/518/952B/936延安东路重庆北路、20/112/921南京西路成都北路42/167/911/920/926/986淮海中路思南路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9:00—11:30(11:00停止入场);13:3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门票:免费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今起重新开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新开放后,参观者能够首次以360度全景的视角,了解人民出版社旧址。叶辰亮 摄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历经近半年的建筑本体维护保养以及内部展陈提升改造后,以崭新面貌向社会重新开馆。1922年7月,在辅德里625号李达寓所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12位怀揣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的青年出席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党的一大共同完成党的创建任务。

而今,位于静安区的老成都北路7弄30号,百年旧址清水红砖,重现了辅德里1915年建造之初的历史风貌。

自去年11月闭馆后,169个日夜、4056个小时,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在加固建筑本体、修复风貌的同时,优化了场馆空间布局、改造提升展陈,以更丰富、更创新的表现方式呈现“石库门里的纪念馆”。

一面清水墙,历经12道工序

靠近延安中路的一排石库门旧式里弄建筑,共有8个门洞、16根门柱及门楣,是此次修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能修旧如故,修缮采用原工艺和原材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项目负责人吴公保介绍,门头门柱采用舂光石灰进行修复,“这种砖面修复料取自天然石灰岩料,再掺入微量水泥,用人工绕拌、捶打、搓揉而成的‘手作石灰’能保证墙体多年不渗水”。

石库门红砖的“红”,需要黄、绿、黑、红四种颜色按一定的比例调拌出来。当时仅门楣的配色,就做了不下16个小样。

从最初的墙面清理、清洗到最后的憎水保护,整个修复经过整整12道工序,每一砖每一瓦都蕴藏着匠人们的严谨求实与精益求精。

柱头砖雕更是工匠师傅使用红砖手工雕刻而出。雕塑上叶子翻卷的弧度、叶脉走向等,都根据现有摹本和史料比对考证而得出,最大程度地还原百年前的建筑原貌。

一次展陈提升,呈现新时代新发展

今天,中共二大会址重展昔日风采。新馆展区由“序厅、基本陈列展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党章展厅、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专题展厅”共六个展区组成,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

在展陈提升上,纪念馆序厅的开场电影在内容上优化调整,呈现出新时代、新发展。一旁,宣誓区的陈列也重新布置,新增实物党旗,增强了仪式教育规范性和仪式感。

油画《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经由原作者俞晓夫亲自修复、补色、上光,并进行清洗后,再次回到基本陈列展厅。

为保证展出质量,本次修缮还调换了部分中共二大代表的照片,并对部分代表的照片进行专业修复,确保内容严谨和准确。

一系列新技术,更好讲好二大故事

展陈手段在技术赋能下有了进一步提升。展陈运用沉浸式影片、历史图文、实景还原等手段,还原了当年开会的场景。譬如,12位代表的展墙使用了双层夹胶通电玻璃,通过电源控制来调节通电玻璃透明度。不仅展厅的通透感增强了,而且展厅外的阳光长廊以及石库门风貌也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营造出“石库门里的纪念馆”。

通过人机互动的展陈方式和多媒体展示等交互手段,参观者还能首次以360度全景视角,了解人民出版社旧址。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特意邀请医务工作者、大学生、部队战士、白领党员、工匠师傅等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加入到新馆的讲解中来。“志愿者们在讲解过程中,也讲出了自信心与自豪感。他们不仅讲述着党史,更通过自己的讲述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和精神力量。”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尤玮介绍,这样的讲解方式也将继续沿用。

前不久,第一部反映中共二大的舞台剧《辅德里》上演。在这部以中共二大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文件为主线的戏剧中,二大提供了相关史料,艺术化再现了峥嵘岁月的人物故事。尤玮表示,他们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手段,讲好二大故事。

接下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将进一步整合静安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馆一品”特色项目,以崭新面貌和高质量服务,助力“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擦亮“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名片。

作者:顾一琼 王宛艺

摄影:叶辰亮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初心讲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第二讲开讲

“初心讲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第二讲开讲 11月12日上午,“初心讲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第二讲开讲。

来自东华大学党组织的50多名党员坐进课堂,了解近百年前一群心怀理想、追求真理的女性在平民女校学习、生活,并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动人故事。

本次课程特别邀请《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协创联室副主任杨秀丽(笔名:杨绣丽)主讲。

杨秀丽在题为《巾帼的黎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的讲座中,从女性的创作视角出发,畅聊上世纪20年代初,一群年轻女子在那个风雨激荡的岁月里,因为什么样的机缘让她们来到上海,如何走进平民女校,又如何以这里为起点开启自己不凡的人生轨迹。

课程结束后,部分女学员还来到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体验由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排演的沉浸式情景党课《起点,巾帼的觉醒》。走进平民女校的课堂间,学员们跟着“女校校务主任李达”一起穿过时空之门,通过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方式,对话百年前妇女先驱。

“初心讲堂”是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实践资源作为生动教材的党员教育新载体。接下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将推出两节党课,通过一人讲授、二人访谈以及多人表演等方式为基层党员带来更丰富的课程体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来源:上海静安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展平民女校体验式参观活动

■记者 邢蓓琳

本报讯 3月5日下午,“石库门里学党史,巾帼力量展风采”平民女校体验式参观活动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市妇联副主席孙美娥、市妇联组织部部长孙红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传媒机构管理处处长张枝俏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空嫂”吴尔愉和中国亚太EAP高级顾问、上海市妇联特邀心理专家、上海电视台知名栏目专家嘉宾主持林贻真受聘担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志愿服务工作顾问。学员代表获赠二大文创学习用品。

当天的平民女校体验式参观活动共包括党史课《辅德里内听党课》、文化课《石库门里绽芳华》和劳作课《小课堂中觅书香》。学员们一起“走进辅德里”,通过参观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纪念馆,回眸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从一段段气壮山河的历史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辉煌历程。坐在当年平民女校的课堂里,学员们分别聆听了吴尔愉和林贻真两位巾帼志愿者带来的文化课程。两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经历,分享了改革开放40周年里的沧桑巨变。劳作课上,时尚花艺品牌总监梁莉详细讲解了压花的前世今生,并传授了压花书签的制作技艺。学员们通过劳作,静心感受女校中曾经激荡着的追求独立、自由与创新的精神,更加坚定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

记者了解到,平民女校创办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虽然成立仅不到一年,但却培养出了丁玲、钱希均、王一知、王剑虹、秦德君等一批著名的妇女人才。在革命年代艰苦的岁月里,女校学员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此次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推出平民女校体验活动,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优秀女性能够从这里汲取力量,继续发扬平民女校自立自强的优良传统,绽放更美丽的自己。据悉,该项体验课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有意参加的单位与个人可进行预约。今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也将积极利用自身阵地优势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79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