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私塾学堂

私塾学堂位于歙县坑口乡柔川村,时代为清。私塾学堂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私塾学堂,私塾学堂简介,私塾学堂-黄山市歙县私塾学堂旅游指南

私塾学堂

私塾义学遍城乡

私塾义学是封建时代书院的补充,在石屏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500多年,但却在文献名邦的长河中,打造出一颗颗金光闪闪的文化明星。

穿过时空隧道,走在明清时期石屏古老的街道上, 城乡闾巷间到处书声琅琅,文风浩荡。石屏兴文明,倡礼教,教育场所如春雨洒过的田野,百花灿烂,乐教好学的风气,弥漫了石屏城乡。石屏除书院外,地方教育尚有多种形式,私塾和义学就是其中两种较常见的办学形式。

石屏城区坝区多为明初中原来此屯军的军人后裔,他们受先辈“唯有读书高”的意识影响,家里再穷,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子读书。他们认为“养儿不读书,犹如养个猪”,“与其盖新房,不如养个读书郎。”

于是,男人们靠走西头,肩挑马驮运来茶叶、盐巴、棉花等土特产品,女人则在家纺线织布,卖物换钱,供子读书。袁嘉谷先生在《异龙湖歌一百韵》中的“民俗安耕凿,土风敦义礼。家家机杼声,人人诗书契”就是这种土风义礼的真实写照。士民读书风气的浓郁,促进了教育场所私塾义学的诞生。据袁嘉谷先生主修的《石屏县志》载:“官聘之师,上者为书院山长,下者为义学师,然不如私塾之盛。”其教材多为《蒙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并重书法,多为私人设馆教学。

石屏文教盛衍,私塾甚多,最早始设于明代中叶,这些私塾遍布城乡。城区有丁斗南家塾、王家圣家塾等较为有名。乡下以古柏山房较出名。古柏山房在宝秀赤瑞湖东南边,张本寨东南土地庙侧,明崇祯初年张一甲读书处,其后子孙等皆在此攻读,曾有“张汉夜读”与“龙孔书声”的神奇传说。城南郊冒盒村的聚星馆,也为私塾之名称。清康熙初年孙申之、孙颖父子授徒于此。经30年,生徒200余人,康熙乙丑科(1685)翰林许贺来,癸巳科(1713)翰林张汉等俱出其门。朱家花园私塾,为清代石屏朱氏私塾教馆,以至朱家人才如雨后春笋。明清两代,朱氏共出进士六人,其中翰林二人,众口皆传的“一家同榜三进士”就是讲清道光己丑(1829)科,朱淳与朱家学、朱丹木两叔同会试,共殿试,三叔侄同时金榜题名。且朱淳高取二甲第一名进士,获“传胪”之称,创下了云南一家同科三人考取文进士的唯一纪录,震惊全省。据有关资料载,明清两代石屏先后有15个私塾。石屏教育在明清两代主要以私塾为主,这些私塾为私人行为,学生需缴纳一定的学费,以保教师生活之需。清代,还有一种被称为“义学”的教育形式。这是一种免费的私塾,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石屏义学,兴于清初。据续《康熙石屏州志》载:“石屏州旧无义学,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州张毓瑞新建于文庙明伦堂左,延师训诲,捐俸供给。于是,州人子弟贫而无资者,得专志向学,弦诵之声加于往昔矣。”清代石屏所设义学,经费皆由官庄内列支。据《石屏县志》记载:城内有尊经阁义学,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乡下有宝秀秀山书院义学,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五郎沟义学,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海东义学,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于海东三官庙内;龙朋城义学,清康熙二十年(1681)设于龙朋里关圣庙内;旷野义学,清雍正九年(1731)设于旷野(今羊街已划归建水县)玉皇阁内。以上六处义学,每年共束修银66两,于官庄内开销。官庄租谷66石(每石折银一两),茶米俱官纳。

这些义学,为石屏清代官办的学校,布于石屏城乡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使石屏各地方的百姓子女,都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私塾、义学这种办学形式,遍及石屏城乡,是书院教育的补充,为科举时代培养人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是石屏明清两代1个状元,15个翰林,77个进士,640名举人之根。他们青少年时的受教条件十分简陋,但他们靠刻苦的毅力登书山、跨学海,走出私塾义学,去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一带的学子拼搏,在科举的道路上蟾宫折桂。从明永乐年间涌现第一个进士到清末废除科举约500年的历史长河中,石屏的私塾、义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竖起了一个个闪光的里程碑。

本文内容采摘于《话说红河》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红河印象文化传媒”公众号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微文推广及广告联系:xlw52765

商务恰谈,业务合作可以联系我们,我们的地址在蒙自市创泰心境小区D5座65号,欢迎大家来沟通交流

联系电话:13608835586

工作室座机:0873-3033095

古代广西私塾概况,能上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广西私塾的设置大体分为二类:

一类是以教授识字和基础知识为主的蒙馆。它包括家塾、村塾、义塾和私馆等;

另一类是为年龄较长、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经馆。

在封建时代,广西官学设置数量极少,有条件进入官学的人数极为有限。且官学无担负蒙学教育的任务,民间私塾乃成为青少年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农村,儿童教育主要由私塾承担。

据有关史籍记载,在汉代广西已有些士人被举为茂才、明经、孝廉,还有一些士人被辟荐入仕,这些士人大多受过民间私塾的启蒙教育。

所以从汉代开始广西可能已有私塾,但在志书中未见记载。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宋代以后的一些私塾的史料。

如武缘县(今武鸣县)葛圩刘定逌家族,远于宋末即办有刘氏私塾,专教本族子弟。

田州土官岑伯颜于明洪武年间,设学延师,专教岑氏家族子弟。

忻城土官莫廷臣,于明嘉靖年间,在县城设置学校,专教莫氏家族子弟。

三江县周村,于清光绪年间,设“万卷书楼”村塾,礼聘湖南士人任教。

类似这样由官宦世家、名人巨富或由家族以及合村主办的家塾、村塾、义塾(族塾)数量很多。遍及广西乡镇农村。

另外,由当地一些落榜老童生、穷秀才和宦场失意的士子自己设馆招徒的私馆也不少。

如横县的任信,明正统戊午举人,礼部试中副榜,曾为训导,后辞官在家,设馆授徒。

恭城县贡生莫远复,曾为教谕,清光绪初在家设“花塍书塾”,聚徒讲学。

梧州严式谬,清光绪初在梧州传经书院内设大馆私塾,为当时有名的私塾。

这类私馆,各地都有。特别是以识字和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的私塾,几乎遍及穷乡僻壤。清末,贺县私塾多达数百所,其中莲塘乡在民国时期还有私塾42所。

融水苗族自治县从清同治八年(1869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设私塾15所;从民国元年(1912年)到民国19年共设私塾124所;民国20年到38年,共设私塾41所。龙胜各族自治县从清末到民国19年,各村寨普遍设有私塾。直到民国34年,泗水街周植霖还在其家中开办私塾1所。据《广西年鉴》记载,民国22年,桂林城区尚有私塾8所,学生126人;城郊东附廓区11个村设有村塾。

教学内容和方法

私塾设备简陋,教学条件极差,通常一塾一师,学生一般十数人到数十人不等,年龄和水平不一,学习年限、教学时间无统一规定,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能适应城镇农村的需求,所以受到普遍欢迎。

私塾的蒙学阶段教学内容,唐五代以前以字书为主,宋以后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为主。

私塾的经馆阶段则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声律启蒙》、《唐宋八大家文抄》、《东莱博议》以及读诗、作对、作文,进而读应举的八股文等,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清光绪年间,有些私塾为适应形势的要求,增添一些西学内容,如梧州严式谬开设的大馆就设国文、英语,算术、几何四门课程。

光绪三十三年,广西法政学堂在省城桂林开办

图为该学堂旧址

私塾教法以个别教学为主,讲课的主要特点是重注入,不重启发;重背诵,不重理解;重训练,不重兴趣。经馆阶段除塾师讲课外,重视学生自学,有的要求每日写学习札记。

私塾每日功课可概括为读书、背书、写字、作文(包括诗、赋)四个方面。

桂林龙启瑞(清道光二十一年状元,翰林院修撰)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著有《家塾课程》,提出以读熟书、看生书、写字、作文为提纲,对每日从早到夜的课业活动作了安排,这是一份反映清代私塾教学情况比较有代表性的资料(见《经籍举要》叶31—32。光绪癸已年重刊本)。

《经籍举要》龙启瑞著

私塾每天教学日程由塾师安排。

现将龙胜《杨氏家塾日课表》抄录如下,以见私塾日课概况。

龙胜《杨氏家塾日课表》

塾 师

经馆塾师多为举贡生员充任,也有深感于宦海浮沉而回乡充任经馆塾师的。蒙馆则多为一些落榜老童生或穷秀才充任蒙师。塾师束修收入一般都很微薄。

束修多少由学生家长、塾师双方议定,由各生分摊。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侯家寨和廖家寨塾师的束修,全由学生分担,各生入学第一年约交三百铜钱,第二年七百至八百铜钱,第三年一千二百铜钱以上。

此外,每生每月还交米若干斤给塾师食用。社会上和学生家长对塾师都很尊重,逢年过节给塾师送礼,家有喜庆宴请塾师。但塾师中一些落榜的老童生或秀才仍感失意。

文章来源于《广西通志教育志》

《广西通志照片志》

RECOMMEND

你不知道的广西陆运史,这些交通工具你坐过吗?

广西少数民族语言众多,看看你会说哪种?

终南山深处隐藏着一个私塾,学中医、书法、射箭、古琴......

终南山深处隐藏着一个私塾,学中医、书法、射箭、古琴......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在陕西莽莽秦岭深处里隐藏着一个私塾,

孩子们不像课堂上的孩子们那样正襟危坐,

而是随意自然。

私塾的创办者白梓霖说:

“办这个私塾仅仅是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这里,

孩子们每天随意追逐嬉戏。

他们每日需打坐,

一日两顿饭,

还要学习一些传统文化

比如

射箭

书法

学习传统中医理论

背诵《黄帝内经》

还要会针灸

熟记人体经络和穴位

打通任督二脉

辨认各种中草药

终南山书院的校训是“博学、笃志、格物、明德”。创办之初就有几个朋友孩子跟着一起进山,目前书院常住的有9个孩子。清晨5点半,随着起床的铃声,孩子们相继起床洗漱。6点进禅堂,白梓霖已进入打坐状态,孩子们自觉地坐上自己的禅椅,这是专为打坐特别定制的宽大仿古座椅。

7点的铃声响起后,孩子们结束打坐,开始动功锻炼,他们在院子里活蹦乱跳的相互嬉戏。

一日两餐,朝九晚五(早晨9点吃饭,下午5点吃饭),全是素食,开饭时孩子自己拿着碗碟去餐厅打饭,早饭是营养粥。

白梓霖说,这是用炒至焦黄的小薏米和江米打粉熬制成的健脾养胃养元粥,是《本草纲目》里的方子。几个小菜,都是野菜:凉拌核桃芽、香椿鸡蛋等,馒头和锅盔馍看着不是很白,但吃着很香,原生态无污染。饭后,孩子们洒扫庭院。

10点孩子们开始上课,

最近中医班学习的是针灸经络。

结合背中医经典,

老师经常给他们相互找穴位,

试着做一些保健针灸。

12点至1点半是每天的午休时间。白梓霖给入校孩子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字,以德字开头,是告诉孩子做人“德”为先,来的最早的是德贤和德一,他们是后来的孩子们的大师兄。

在这里孩子们亲如一家,相互帮助、相互关爱。最典型的就是剩饭了,孩子的剩饭别人可以帮着吃。

“学习归根结底其实是自己学,传统文化教育也不是换个课本那么简单。”白梓霖试图恢复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也是在实践一种教育方法。白梓霖说:“刚开始时是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来的。孩子能在这读私塾首先是感恩有一个开明的家长。”

下午的实践课,孩子们十分喜欢,有书法练习,还有射箭、采草药等室外课程都是他们十分喜爱的活动。

在采草药时,山坡上使孩子们最开心的去处。“秦岭无闲草,你看那些长的奇异的必是草药。”说着德正拨开一丛杂草,一簇嫩绿色映入眼帘,德正说:“这是野百合,入药可清热解毒,利湿消积。”

白梓霖有两个孩子,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在西安城中的重点小学上学,女儿跟着他们住在山中。经过5年多的实践,白梓霖说已经发现女儿和儿子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山中学习国学的女儿善良温和懂礼貌,心态好,欢乐多,当然也有撒娇的时候,而儿子的功课压力大、脾气就显得焦躁。

白梓霖说:“孩子的天性是好的,七情六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刺激诱惑,甚至牢牢控制着孩子。环境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深山相对来说,是一块净土,与红尘隔绝,远离欲望之都,诱惑之魔,适合潜心修学。”

孩子与社会的接轨有两条途径,一是一边在山里学习国学一边参加自考,去年有两个孩子全都考上西北大学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学习中医,打下良好的基础后可以拜师,走传统中医“师傅带徒弟”的路子。

尽管隐居深山

他们打坐

诵读

种菜

采药

看动画片

日子一样很快乐

(声明:此文转载来源为网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61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