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南山根遗址

时代:周

南山根遗址

南山根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存金沟乡南山根村,是周朝时期的文化遗址,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遗址于195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调查一批青铜器的出土情况时被发现。出土文物有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狐尾形饰、铃型器、狩猎纹铜环、铜刀、陶盆、陶鼎、陶碗、红陶罐等物品,其中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的出土在青铜剑中尚属首次发现,而且迄今仅此一件,其稀贵自不待言,同时也显示此剑的使用者具有特殊的身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城县——南山根遗址

南山根遗址: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存金沟乡南山根村,是周朝时期的文化遗址,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遗址于195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调查一批青铜器的出土情况时被发现。出土文物有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狐尾形饰、铃型器、狩猎纹铜环、铜刀、陶盆、陶鼎、陶碗、红陶罐等物品,其中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的出土在青铜剑中尚属首次发现,而且迄今仅此一件,其稀贵自不用说,也显示此剑的使用者具有特殊的身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黑石沟墓群: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村,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遗址。自1985年以来共对小黑石沟遗址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1985、1992-1993、1998年)。在遗址中发现,房屋、墓葬、灰坑,以及金器、青铜器、石器、陶器、骨角器、蚌器等文物。其中青铜器价值最高。出土文物包括贵族使用的礼器、车马具、武器、工具装饰品等,代表了中国古代北方长城地带草原青铜文明的最高水平。 遗址中共发掘72座古墓,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部落首领的大型石椁墓,二级是部落武士墓,三级贫民墓。根据墓葬可知,当时社会形态已步入阶级社会初期。 对出土文物的考古研究,小黑石沟遗址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期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第二期为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第三期为战国晚期。在这三个阶段约五、六百年中,该地区居住着一个强大的部落,结合历史文献考证,这个部落应该是东胡部落集团的一部分。东胡在周代有过记载,《逸周书》《山海经icon》《史记》中对东胡均有记述。 以小黑石沟遗址所代表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从强盛到衰落的过程,反映了在草原青铜文化发展中多元文化碰撞和发展的历史。

寻找云南大理南诏古国遗迹--巍山龙于图山城遗址,天摩牙寺和蒙舍城遗址

【广提子原创】,始发于“广提子”微信公众号2021年4月1号

第三次来巍山,专门为参访重要的南诏遗迹龙于图山城遗址,天摩牙寺,和蒙舍城。从下关驾车经215国道进入巍山坝子,转入030和032乡道,路况很好。举目四望,阡陌纵横,村舍密布,绿树成荫,不愧为细奴逻的龙兴之地。进入龙于图山后,则为土石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弯道极多,驾驶要非常小心。不过仅数公里后即可到达天摩牙寺。

【龙于图山远景】

龙于图山为巍山坝子西面大黑山向东突兀而出的一道西东向横丫字形山梁,古城遗址位于庙街镇龙于村,高于地面200余米,西靠大黑山,东边可以俯视巍山坝子,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具有震慑整个巍山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龙于图山城遗迹分布】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所报告,龙于图山城遗址可分火把山、大平地、石场岭岗三片区域。火把山东端为观景或瞭望区,大平地为城址区,石场岭岗为寺庙区。城址东、北、西三面城墙,城墙因沿山顶平地边缘夯筑,呈倒U 字形。北城墙长约85米,东城墙约380米,西城墙约460米,三面城墙总长约925米,城址面积约48500平方米。

【龙于图山】

天摩牙寺守门人是个热心人,他曾带领大理地区艺术专业大学生和省文物单位来访人员前往龙于图山城遗址碑参观。经过简单交谈,他自愿带我前往遗址碑。让我喜出望外。我们穿过天摩牙寺到寺后公路,走数百米即进入遗址范围。

【龙于图山城遗址界碑】

唐贞观初年,细奴逻与其父蒙舍龙躬耕于巍宝山山麓前新村。为了争夺土地、牧场、水源、牛羊等资源,父子带领部族与周边部落进行残酷的战争,建立了以蒙氏名字命名的部落联盟“蒙舍诏”,属地包括今巍山南部、南涧大部和弥渡西部等地。唐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细奴逻在龙于图山建立南诏第一座都城。龙于图山城使细奴逻成功地抵御了紧邻“蒙嶲诏”的进犯,巩固了蒙舍诏政权。

【龙于图山城遗址碑】

我与守门人从寺后公路向山上爬,很快进入遗址区。在缓坡的树林中行走,杂草丛生,多条小道隐约可见,我们在树丛中四处寻找,守门人似乎也有点晕菜,所幸不久找到龙于图山城遗址碑。如果自己单独前往,极易迷失方向。

【龙于图山城遗址碑碑阴说明】

据考古报告,城址中部有面积约6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基台。曾挖掘出瓦当,字瓦,滴水,莲花纹砖,柱础等,莲花纹瓦当与唐长安兴庆宫遗址出土瓦当相似。但在茂密的树林中,却很难清楚辨识三层建筑基台。不过,这里应是南诏宫殿区无疑。2006 年5 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平地:著名的松明楼所在地】

守门人告我此处山顶平地即是“大平地”。据资料,这个台地东西长270米,南北宽95米。听守门人说这就是著名的“松明楼”所在地,我倍感兴奋。当时洱海地区有六个大的乌蛮部落称为“六诏”,蒙舍诏最为强大,地理位置在最南边,故称为“南诏”。民间传说,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在此地建“松明楼”,邀请其它五诏诏主前来祭祖,酒宴后,五诏诏主醉卧于松明楼中,被皮逻阁纵火烧死。南诏得以顺利消灭五诏,统一了大理地区。

【大平地】

南诏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迁都大理太和城,龙于图山城作为南诏第一都城约90年时间。此后,龙于图山城继续作为南诏国的副都,第四代诏王皮逻阁的儿子阁罗凤和孙子凤伽异先后以副王身份镇守龙于图山城。南诏灭亡时,龙于图山城被弃。

【考古队在勘察龙于图山城遗址】

1990年4月, 在龙于图山城石场岭岗发现大批残断石造像。1991年和92年,云南省博物馆,巍山县文物管理所先后对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了龙于图山寺塔基,共得佛像,观音,天王,力士,罗汉像和残躯,有印模文字的字瓦,如“君保”,“恕庆造”,“宽顺”,“官造”等,莲花纹瓦当,方砖, 滴水,柱础等珍贵文物300余件。这是继1978 年维修大理崇圣寺塔三塔发现680 多件佛教文物以来的又一次的重大发现。

【滴水,瓦当和柱础】

【古城建筑遗迹】

***

【巍山县南诏博物馆】

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遗址挖掘发现佛教的文物在巍山县城南诏博物馆有相当集中的展示,在大理州博物馆和云南省博无法见到,是南诏古国寻踪者必访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南诏国历史的系统介绍。这批佛教造像具有初唐佛教造像风格,和四川特有的背屏式造像形式。造像风格应从四川传入大理地区。

龙于图山城南诏寺庙历史较为悠久。我在前面章节提到的《南诏图传 文字传》,其中观音 “第四化” 故事提示,在南诏第二代诏王兴宗王蒙逻盛时( 公元674一712年),龙于图山城已有王宫佛教内道场。龙于图山城石场岭岗发现大批石雕像的位置, 可能就是南诏做法事的内道场。不过这批佛教造像究竟是制作于南诏初期还是南诏晚期似乎也不易确定。

*****

【是否南诏后裔墓葬群?】

从遗址碑走到大平地,要经过一个近百米长的隆起的土岗,有数十座古坟隐伏于树丛和茅草之中,倒塌的残墙,半弧形和长短条石,横七八竖,散乱一地,许多雕有狮子,麒麟,凤鸟,人物等纹饰。我想,此墓葬规格不高,但石刻颇为精致,墓葬地点接近城址中心,墓主应有较高身份,龙于图山城在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国时即废弃,从时间和位置上看,是否为南诏国后裔的墓葬群?

【南诏后裔的墓葬石刻?】

*****

【天摩牙寺庙群远眺】

此寺初建于南诏时期,明代时,由巍山彝族左氏土司扩建,成为滇西的大寺之一。初期为佛教寺院,后成为佛、道、和彝族土主信仰三教合流的具有39座寺庙的庞大宗教建筑群。

【天摩牙寺大门】

天摩牙寺古名云隐寺,天姥崖,现在也称为西边大寺。元末明初,南诏后裔左氏土官确认龙于图山为其官家风水宝地,严禁伐木和垦荒。并修建土主庙,祭祀细奴逻和历代先祖。左氏土司传17代,历时500多年,龙于图山一直是世袭领地。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是天摩牙寺朝山庙会(也称为“春会”)。游人香客日达万人,是天摩牙寺一年中人气最旺盛的时光。

【天摩牙寺标志】

看完龙于图山城遗址,我们返回天摩牙寺。在天摩牙寺诸多寺庙中,我感兴趣的还是和南诏国有关系的寺庙:包括巡山殿,南诏土主庙,三公主庙和驸马殿等。此地南诏遗迹自古也吸引诸多名人到访,明清两代有状元杨升庵,滇中名士李元阳,大地理学家徐霞客,近现代有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政协副主席,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古和历史专家马长寿,方国瑜等来此考察或慕名游览。虽然此时龙于图山城和天摩牙寺似乎就我一位访客,但有多位先贤引路,我心里并不觉孤单。

【巡山殿】

南诏王细奴罗死后,被道教奉为巡山神,也是彝族崇拜的土主。天摩牙寺大门处的巡山大殿是祭祀细奴逻和南诏历代先王的祖庙之一,应是明代左氏土司所建。殿前横匾题记:“治道大通”,两侧长联题咏,南诏一统六诏,彝汉各族同耕牧,偃武修文,永载史册。殿中戴高冠,大胡子,着官服,正襟危坐的主尊便是巡山神细奴逻,两侧一文一武,我猜定是辅佐细奴逻成就霸业的武将郭郡矣和文臣波罗旁。

【三公主殿和驸马殿(三公主殿左侧)】

三公主是白子国国主张乐进求的女儿,张乐进求看好细奴逻的本领和南诏的势力,同时因自己无儿子,将白子国禅让给细奴逻并嫁三公主于细奴逻,细奴逻继位,建“大蒙国”,称为“奇王”。三公主与细奴逻的联姻意味着乌蛮的南诏和白蛮的白子国势力的大联合,为南诏统一六诏,灭两爨,建立南诏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公主殿】

上面照片,三公主着白族服饰,双手合十。左右各有一白族少男少女胁持。下面照片,三公主化身为六臂天神,双脚踏莲花。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到十三,大理白族群众成群结队来到巍山天摩牙寺接三公主回大理省亲。他们将带来的新装为三公主换上,将换下来的衣服带回大理。欢庆的群众集聚在三公主殿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驸马殿主尊】

三公主殿左侧是驸马殿。驸马是指南诏王细奴逻。每次接三公主回大理,自然要拜细奴逻,征得三公主夫君同意,才能成行。但殿内主尊供奉的似乎是大理地区佛教大黑天神。黑脸,六臂,持日月,戟,鞭,铜铃,两武将作胁持,背后壁画有两条翻腾的黑色蛟龙。我猜想当地民众是将细奴逻作为大黑天神供奉。

【南诏土主庙】

跟随守门人很容易找到了天摩牙寺内的南诏土主庙。殿内南诏土主浓眉大眼,宽脸硕腮,着官服官帽,背后墙壁饰有黑色双龙。左右一文一武辅佐。上有横匾,题为:“南诏英雄”。我没有找到明确的寺庙建立时间信息,从服饰和殿内装饰看,估计为明清时期所建或重新修缮。

【殿前上方有南诏国相关彩绘故事】

守门人告诉我,他和母亲负责看守天摩牙寺大门,也同时负责守护巡山殿,南诏土主庙,三公主庙和驸马殿等五座寺庙,他们由寺庙的“堂主”任命。堂主多为巍山本地人,是寺庙建设和维护的出资人。天摩牙寺三十九座寺庙的情况基本一样。随后,我顺便简要参访了几座佛教,道教寺院,天摩牙寺规模很大,也不可能细致的拜祭。

*****

【蒙舍城东城北城墙】

巍山还有细奴罗于公元650年前后所筑的第二座王城,即蒙舍城。据说是专门为张乐进求而建的居所。拨开所谓“禅让”的历史迷雾,事实应是细奴逻以实力兼并了白子国。而国主张乐进求不得不离开白子国,被监护于南诏的蒙舍城。公元八世纪中叶蒙舍城作为软禁被南诏征服的其他民族头领及其宗族之用。如《蛮书》记载:“贞元十年,南诏攻施蛮城邑,虏其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

【蒙舍城遗址】

蒙舍城遗址位于巍山县庙街乡古城村东,距县城7公里。城址分为东西两城,各呈方形,东城与西城共用一道城墙。东城小,西城较大,城墙周长约840米,两城总面积约35600平方米。东城西墙,北城墙与西城墙保存较好,高出地表约2米,宽约6米。城墙外有人工城濠。从215国道开车过去并不远,可是除了在农田中少许隆起残墙,这座王城已消融于逝去的千年岁月之中。

【蒙舍城城壕】

蒙舍城曾作为唐朝中央政府设置的巍州、蒙舍州,阳瓜州治所住地。细奴逻后几代南诏王罗盛、盛罗皮、皮罗阁、阁罗凤、凤伽异等先后经营过此城。大理国段氏改为开南县,元代设蒙化州治,明初筑蒙化府城于今县城后,蒙舍城被废弃。以上几处遗址,我用一天时间,只是粗略的参访,谈不上细致的考查。如要从专业角度审视,还需更多时间和内行人指点。

【本集完】

寻访云南大理南诏古国遗迹--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和巍山古城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这里保留着黑龙江九千年前的文化遗存!

全文共838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 。

一片叶子从嫩绿到焦黄,用颜色讲述了自己生命的轮转。一棵树,用积淀的年轮,叙说时光的轮回。我们常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谁能见证一万年的长度呢?在小山里、在大江边,总有人能发现一万年前的历史印记。那里古朴、神秘,有待我们去探索。

在祖国边陲,乌苏里江边,饶河小南山遗址,李有骞博士、杨永才所长,两位的考古工作从不同观点的论证开始。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现在咱们发掘这个面积1050平方米,现在咱们看到的是清理后的基岩面,下面这个坑就是古代人在基岩以下,凿出来的一个墓葬坑。

冬春季节,小南山披着银白色的外衣;暑伏前后,山上又换上了新绿。冰雪消融、草树生长,乌苏里江水北上奔涌,时光流转间,古老文明的神秘与质朴,也展现到了我们面前。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比如说这十个墓葬,修完了最后一个墓以后,觉得这个墓地被水侵害,完了才封的石。还有一种可能,又间隔了一段时间才封的石,那有可能,有可能给他太爷爷修旧坟的事呗。

怀着对古老文明的崇敬,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山林。饶河小南山面朝乌苏里江,海拔106米,地平面高度只有60米,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随着山上墓葬集群被逐一发现,这个本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山,一下有了大名气。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重围,冲进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时隔近20年,我省境内考古项目再次荣登榜单。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赵永军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是我们考古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都有近千项的项目参加十大发现(评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是我们黑龙江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

遗址墓葬遗存物品涵盖了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三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跨度达一万五千年。省考古研究所在五年前就聚焦到了小南山,遗址的系统发掘,曾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但与全国每年上千件考古候选项目相比,小南山一直有待新的考古突破。直到去年,墓葬内大量精美玉玦的出土,才给小南山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之前)中国最早的玉器考古证据是在赤峰附近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那么小南山的发现,相当于把这个年代又往前提前了1000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又往北扩展了很远,差不多1000公里、2000公里的样子,这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

玉文化,是我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玉璧、玉玦、玉环,遗址上大量制作精美玉器的出土,直接证明了9000年前乌苏里江流域的先民们,当时除了必需的衣食吃穿外,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追求。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这玉璧也很有特点,这也是在小南山出得最多,也是小南山最有特点的的一类器物,弧形的痕迹就是用绳子和沙子把它切割下来,留下来的特征。

李有骞是外来的专家,杨永才则是土生土长的饶河人,作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两年前杨永才曾经和我们说,他一直有个心愿。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专家也提出了适当的时机,提出小南山文化这个概念。

两年过去了,老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小南山遗址的玉器是东亚地区目前系列用玉最早的一个证据,通过一些专家的论证,我们正式地把它命名为小南山文化,我们现在揭示的是它的墓葬。那么以后,还会揭示它的房址,揭示它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别看只有一词之差,这其中包含的是几代考古人千百个日夜的不断揭秘与探索。如今,它有了新目标,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迈进。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饶河县内还有很多重要的遗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越来越有名气嘛,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地方,也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吧。

饶河小南山的故事只是个开头,还有很多细节我们还没有讲完。比如考古队员是如何发现这里的,根据什么就能判断地下埋藏的玉器是九千年,而不是七千年、八千年。墓葬中还有哪些新发现,还有哪些机构团体聚焦小南山,接下来我们还会为您继续讲述。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记 者:庄 熙、高 原

编 辑:付雨桐

主 编:黄夏博

审 核: 刘 兵

监 制:陈 鹏、王 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55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