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塔头寺),又名真觉寺,俗称塔头寺,位于县城北金地岭(佛陇山),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年)的初修之地,始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院内供奉一座石制宝塔-智者大师肉身塔,塔身高7米,雕刻典雅精致,第一层正面龛中端坐着智者大师塑像,神态逼真。每层都刻出栏、枋、柱、斗拱,全塔的构件上都有精致的浮雕。据《天台山全志》载,智者大师圆寂后葬于此。

由于塔内是智者真身所在,故凡来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祖庭”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其他诸国宗教界人士都要到此拜谒

智者塔院

院内有一座唐元和六年(811年)翰林学士梁肃撰、台州刺史徐放书的《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即唐碑。碑记述智者一生事迹及天台宗七代祖师简况。

塔院左侧古道上有天台宗祖师章安、荆溪、幽溪三位高僧墓,附近还有“普贤境界”、“教源”、“佛陇”等摩崖石刻。从智者塔院往东一里,另还有海灯法师捐资题刻的“智者大师说法处”,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门票开放时间

2元交

从北站乘往石桥或大同方向的中巴在途中下车即可

海宁智标塔和智标塔院 | 第二部分

智|标|塔|

概况篇

(点击图片查看概况篇内容)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海宁智标塔的概况篇,

这一期要带你真正详细了解下智标塔。

塔的建筑形式起源于古印度,称作窣堵坡(Stupa),是佛教高僧的埋骨之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窣堵坡也渐渐演变为塔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硖石最早有明确记载的佛教场所,始于东晋宁康年间(公元373~375年)。现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惠力寺,这也是海宁市的第一座佛教建筑。

智 | 标 | 塔 | 院

在我国,佛塔与寺院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塔是寺院中的一个单体,一个组成部分。塔和寺院的布局自东汉至初唐,所推行的是中心塔院和前塔后殿的制度,即将塔建于寺院的前面,形成以塔为主、前塔后殿的形式。而从唐代到宋,则逐渐转化为塔殿并列的制度,成为塔、殿左右相对的形式。自宋代起,塔已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构建时以大佛殿为主,并将塔建在寺院的大佛殿之后,使塔和寺院的布局从塔殿并列演变成前殿后塔的形式。

智标塔建筑在东山观海峰绝顶,其南侧“下有塔院”,这从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四月所绘制的《硖山全图》中可得到佐证。由此说明,当年智标塔院和智标塔的总体布局系前殿后塔形式。

▲ 清代《硖山全图》

智 | 标 | 塔

根据性质和用途,我国的塔主要有佛塔和文峰塔(风水塔)两大类型。其中佛塔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瘗埋舍利的舍利塔,另一种是埋葬僧人的墓塔;而文峰塔则是根据风水学说而建造的一种象征性建筑。

塔的变迁

智标塔,矗立于“硖石东山观海峰绝顶,下有塔院”。该塔“始于东晋,初名‘八福’。宋僧智标重建”。对该塔命名的原因,清代陈鳣在《硖石东山重建智标塔塔碑》中提到:“塔至今不称‘八福’者,重智标也。”智标塔建成后,不仅留有“飞转建塔”的民间传说,更有宋代文人周肇允所题的“浮屠演世教,磨凿舍利根。料峭捧九仪,洗空合万源”诗句,这也是目前所见到的有关智标塔的最早诗作了。

自明代开始,智标塔几度兴毁。首先,在“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倭寇从水路蹿硖石掳掠。……经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正月初三,……烧房屋经三宿未熄。当地军民奋而抗之,二月……寇败,经澉浦、硖石窜往省城,所过之处,以火为号,沿途尽烬”。在此过程中,智标“塔与院俱为倭寇所毁”。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蜀僧圆海(又名瑞林)重葺之,苦行募修越十年而成”。明末时,塔又倾颓。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黄湾(今海宁黄湾)僧宏通“感潮音而至,矢志复修。”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里人又重修之。但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七月,塔“忽遭祝融之厄”,且“每欲兴而未果”。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冬,南通州“僧无碍鸣鱼募修,构茅棚于塔下,鸠工饬材,远近争施,落成于辛末(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八月。云栌星栱,顿复旧观”。当时学者陈鳣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五月,作《硖石东山重建智标塔碑》为之记。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里人史春台出资修葺。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春,智标塔“忽为雷火所焚”,经七昼夜火烧殆尽。于是,嘉善僧三楞又募资重建。后因“洪杨之乱”而再次被“荡为劫灰”。至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七月,魏塘(今嘉善)照人禅师从无锡来到硖石,募资重建智标塔,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落成。僧照人又请魏塘人郭宗义重新书写了智标塔额,许光沐、朱昌燕先后为之记,这是历史上智标塔的最后一次重建。自此以后,智标塔走过了“群塔朝圣”的辉煌历史,日见残破。难免有诗叹曰:“十年不到东山塔,今日重来满眼尘。败壁仰观空有句,危栏俯视竟无人。垂杨历历为谁老?短草萋萋犹自春。堪叹及时志未展,流光如驶一沾巾。”

塔的结构

1.地面部分

从现存的老照片和本次的发掘结果可知,智标塔由塔刹、塔体、塔基和地宫四部分所组成,其中塔刹由覆盆、宝珠、露盘及相轮等组成。塔体为八面七层,砖木结构,仿楼阁形式。塔墙体采用砖砌,每层由平座、塔身和塔檐所构成,檐面铺设筒瓦,檐上挂有风铎。每面间隔辟券门,平座上置围栏。塔的底层设有副阶。发掘中发现最粗的木料直达50厘米,砖每块重13.5公斤,对塔的建材可见一斑。

▲ 智标塔原貌

塔基借山势而筑成,占地约190平方米,现已残。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塔外有宽3.2米的副阶,以供佛教徒们绕塔礼佛和观看佛经,其上铺设正方形青砖,外缘用内外三层侧立的青砖围砌。在副阶的北部,现残留有宽2.3米的石门槛,门槛的两侧凿有门轴洞,表明塔的北部原有可供进出的门,而南部是否有门则无法确认。副阶以内即为砖砌的塔身,平面亦呈八角形。塔身分内外层,外层为厚壁,内层即塔心室。塔心室外缘用厚0.12米的条石构成八边形。

▲ 塔基全貌

2.地下部分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地下部分的结构基本为劣打坚实的地基,只有塔的构造独具特点,除了地面上的塔体外,在低下还有一个特殊的构造——地宫,这也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地宫也称为“龙宫”或“龙窟”,是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瘗埋舍利(佛骨)、保存佛教重要文物等作用。

▲ 地宫上的镇石

地宫位于塔心室正中部位,发掘时,自塔基向下仅0.4米,便暴露出地宫上的镇石,这种现象在杭州雷峰塔地宫也有所见。镇石整体呈不规则状,其重量估计在1.5吨以上。其下为两层大小不等的石板所组成的地宫顶盖,各石板间用砖块镶嵌并用石灰涂抹,对地宫顶部封护的甚为严时。

▲ 地宫上层盖石结构

整个地宫保存完好,地宫的平面呈近方形,四壁用长宽0.2、厚0.22米的红色砂岩条石砌筑,自下而上共有五层。在砌筑时,条石上下以每层约0.02米的差距依次内收,使得地宫的口部略大于底部。在地宫内壁和石函有一形似回廊的空间,其底部平铺一层整齐而有一定间隔的长方砖。

▲ 地宫回廊布局

石函置于地宫中间,平面呈正方形。在石函的北壁,自上而下凿有四级佛台,其长度与石函的内径一致,宽度除第一级为0.14米外,其余均为0.2米。在各级佛台上分别供奉各种佛像和安放善男信女所奉献的各类供养物。

▲ 石函全貌

是不是感觉很神秘?

地宫出土的文物有哪些?

.......

且看下一期为您讲解~

图文来源:《海宁智标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

悦读 | 智标塔及塔院重建工程随想

如今的东山景区早已成了市民朋友

休闲的好去处

也常有人登上智标塔

远眺四周秀丽风景

今天让我们听一听黄斌老师当时

主持设计智标塔及塔院修复工程的经历

回望一段时光吧

注:本文原载于【海宁文博】总第七十一期(2018年12月编)「海宁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专栏」

智标塔及塔院重建工程随想

文/黄斌

引言

海宁县迁治硖石,固因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通条件改变的互为适应,也似与硖川形胜的隐隐牵挂不无关系。东西二山,内夹峙城区市河,外展望周边平畴,气势胜周边县治多矣。东山为县城制高点,其颠建有智标塔。登高揽胜,极目远眺,平畴舒展,海岸隐约,其势益增。东山之颠观海峰顶,传东晋即建有宝塔,“初名八福。宋僧智标重建” (注1),故后世以“智标塔”名。明清两代屡毁屡建,及至民国,残坏甚剧,1969年全面倒塌。千年胜迹,从此黯然。

21世纪之交,海宁市拟规划、实施东山景区的恢复提升,重建智标塔提上日程。2002年底,海宁市规划建设局委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附设之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智标塔的复建设计。2004年初动工建设,年底告竣。又二年,塔院复建完成。2007年,塔、院开放。东山景区在随后的几年内,也完成改造提升,成为海宁市民休闲娱乐又一美好去处。

如今,笔者主持设计的智标塔及塔院修复工程完工已十多年。古塔重光,塔院森森,游人如织,俨然成景。回想期间劳作与思虑,撰此小文追记点滴。

1

构思:合理评估作重建,不拘泥刻板

重建之前,智标塔所处地块为电视塔占用,塔、院皆已无存。查阅地方史志及相关资料,知塔在明清两代屡有毁建,民国时期所留照片显示为清代风格。塔为八角七层,砖砌楼阁式,施副阶。塔身周施腰檐平座,有擎檐柱做法。门龛隔面设置,佛像已无。塔顶为七重相轮做法,但已残损。 (图1-民国塔照片)

▲图1-民国时期的智标塔

重建思路,在于时代风格的取舍及建塔材料的选择。

智标塔既为宋代智标和尚所建,塔以人名,为延续历史计,当复建为宋式。古塔之重建,应有充分之依据,清末民国之记述更详,照片的比对参照也更显直观,该塔且在明清两代屡次重建,明清古塔的模样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更为深刻、更可接受。因此,先期设计了宋式和清式两种方案,供市民反馈、政府决策。古塔基址清理后,尤其是地宫发掘后,出土物的下限年代定格在宋元时代。为沿用地宫遗迹,也更符合古塔本名,方案最终定为宋式。

一般砖砌楼阁式古塔,限于塔体瘦高,如塔梯设于壁内折上,则形制逼窄,仅容一人侧身盘旋登临。塔心室空间同样狭小,无法作良好使用。重建工作,立足于在原址作形制复原。为保护、展示地宫构造,须将基础架空,塔基不在地宫之上叠砌,而以斜桩支承塔身上部构造。整座塔身结构舍弃砖砌体砌筑方法,改为钢砼框架结构,塔壁由此减薄,各层塔心室由此扩展,空间大为改观,可作展陈空间。为保持古塔外观旧貌,塔身层次不变,对径放大,高度增加。塔身腰檐平座门龛等一应设置,符合传统风貌。

塔为地宫而变,实为变通与融合。以塔身外在的古风包含塔筒内腔的现代,是为古今一体的融合设计之举。后期的塔院设计,为与宋式古塔协调,相关建筑也设计为宋代风格。塔与塔院风格统一协调,增进美感。

文物建筑的复建,向以真实性为首要原则,追求重现原貌。而智标塔及塔院的重建,为保存古迹,而调整内在设计,做到了古风重现、古今融合。是妥协,更是挑战。塔、院建成使用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尝试与探索是成功的。

2

地宫:保护好历史遗迹,才会有传承

古塔传入中原本土后,不断演变,其外观形制向重楼杰阁跃进。但多数古塔,身在寺院不说,即便独处郊野,也多保持向佛之心。因此,多数古塔有天宫、地宫等设置。即便智标塔周边地势低洼的平原上,哪怕浸泡在水里,古塔仍作地宫之制。 (注2)

据山之巅的智标塔,既为佛寺所属,当有地宫。1949年之后,古塔虽倾颓,地宫仍保存。2003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海宁当地文化文物、规划建设等部门以及热心市民的见证下,清理发掘了地宫,出土文物47件(组),年代下限在宋元时期。为古塔重建提供了年代风貌的设计依据,也给地宫的保护利用制造了“麻烦”。

麻烦何在?一在于是否毁弃不用?二在于如何保护展示?

发掘清理地宫后,作为古迹的地宫形制依然。地宫为双套筒方形石构,内外重四壁均用五层红色砂岩条石砌筑,每层依次内收。地宫内壁和石函间空间成回廊状。内筒(石函)为地宫主室,文物主要在此函内出土。形制上,函中设三层佛台,分别置放铜铁砖石玉等器物。地宫上铺两层条石板,顶盖巨石。地宫形制较为特殊。 (注3)虽然,考古清理的过程是一次“破坏”,但毕竟有限(去除上部盖石而已)。与出土文物相比,地宫形制结构的重要性不在其次。作为智标塔及塔院仅存古迹,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着实需要保护。

难处在于,智标塔的重建,须在此基础上实施。直接压放堆叠上部砖体,则地宫无法展现且会受损。为此,还专门考虑过重建之塔易地于一侧,地宫单独保存。但这会影响到塔院的原始布局无法恢复。

为保护、展示地宫,设计放大了塔体形制,且改变材料、结构,采用钢砼框架结构,悬空于地宫之上,对应地宫之上,另作夹层,以利俯瞰地宫形制。夹层的使用也与副阶易作结构高度的对应。如此一来,保护、展示了地宫,也有利于后期塔院的总体布局。

在文物遗迹之上,加盖保护性建筑,实例已多。21世纪初,重建的杭州雷峰塔即直接将新塔矗立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峰塔遗址之上,实施效果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目前,智标塔地宫覆罩于底层塔心室中,进入底层,环绕近周观察,拾级上至夹层,更可俯瞰地宫形制结构。智标塔地宫的保护,没有绕开所谓的“麻烦”,而是借鉴实例,较好地解决了保护与重建的矛盾,使古迹得到更好保护,传统得以有效传承。 (图2-地宫发掘照片、图3-地宫覆罩展示)

▲图3-地宫覆罩保护

图2-副阶与地宫

3

塔身:恢复重建古建筑,应敢于创新

塔要称“古”,须存古风、展古貌,即要体现传统。文物建筑的修缮,强调“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对于严谨的恢复性重建,理当如此。而智标塔重建之前,早已倾坍多年,除地宫外,已无古物。事实上,人们对“古物”的喜好与追求,始终不辍。事隔经年,笔者仍清晰记得当时规划建设局领导的询问与“恳求”:能否建得与原塔一样?能否像原塔一样,延续千年?作为重建工程设计者的我如实以答:纯以砖石砌体重建,当可恢复原貌,延续长久。但这要废弃地宫(不展示地宫),且塔身使用也多有不便。因为地宫保护展示的需要,设计最终放弃了砖砌体恢复方案,改以钢砼框架填充砖砌体方案在古塔原址得以实施。

智标塔的重建设计,以存古风、展古貌为准绳,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协调”,在设计中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 (图4-智标塔总剖面)

形制创新。智标塔原为宋代古塔,设有副阶,这从留存至今的民国时期该塔照片可证。地宫发掘之前,对塔基所处位置也进行了全面清理,明确了塔基暨副阶的具体边界。设基座,则地宫受损且难以展示。为展示地宫需要,设计将该塔已无法实证的基座做法进行了创新。智标塔在地宫之外、各处塔角布桩,壁体(厚实砖砌改为框架填充)减薄匀留出的空间,成为环绕覆罩后地宫周匝近观的回转空间。为平衡内部踏步壁龛等的设置,在塔身外侧基座对应高度设置了平座式回廊,丰富了副阶进入塔心室的观瞻效果。这种基座平座式回廊做法,在浙江省内已属少见,但有迹可循、有例可援(建于元末的海盐镇海塔尚存孤例)。 (注3)因此,智标塔在全省古塔的重建中首开先例—--重现了基座平座回廊做法,为古塔增色添彩。

▲图4-塔院总剖图

结构创新。这在智标塔的基础、框架、塔壁、塔檐、平座、门龛、阶梯、塔刹等处充分展现。塔之基础,以钻孔法压桩,将对地宫可能的震动破坏减到最小程度。八角立柱上升以后,逐层次第收分,立面曲线和缓,充分体现宋塔结构特色。塔壁以砖砌体,填充于框架立柱与各层横梁、楼板之间,减小壁厚,增大空间。塔檐以转角斗拱(横出方向)钢砼预制,补间斗拱全用木制,增强角部受力荷载,又尽量保持传统材料应用及风貌维持。塔体无法再由壁内折上,改为缘壁转折攀升,其布局严格遵循壁内折上塔梯的分段、分层布局,充分保持传统。门、龛以间面、错层布置,平衡整体结构,保证观瞻效果,同时,每面恢复宋塔兼柱分隔形式,以合宋式。塔刹重铸以生铁为材料,力求古风。重要的是,塔刹底座穿行空间由两层改为一层以扩展空间,却在横向作多层加强联结。传统刹杆木也改为不锈钢无缝钢管套接,增强承受力,顶层塔心室中,刹杆包镶木料,俨然传统样式。

因此,智标塔的重建,在坚守传统方面竭力维持,在创新传承方面尽力施展,可谓兼顾古、今,平衡道、术。从实施的效果来看,除了因“害怕”山高风巨、塔壁浅薄(斗拱后尾支撑不足),施工时缩短檐出0.2米,导致层高与腰檐比例稍有失调,远眺欠佳外,总体效果良好。

4

塔院:保护展示促利用,需要好环境

凡佛塔多设塔院,也是管理需要。智标塔地处观海峰之巅,局促之地,塔院也初备格局。据史载,智标塔自起建之时起,塔院俱存(一说山顶塔、山脚院)。

智标塔重建项目动议之时,虽仅作塔之重建,但塔院的资料收集、重建研究即同步展开。为便于管理,塔、院作集中建设。盖寺塔互为依托,荣辱一体。智标塔既以“仿古”形式俨然矗立,塔院也就只能“协调统一”,围合铺陈。东山海拔不高(仅86米),占地却不小(28公顷)。塔高可占其半,塔院可无法铺陈半座山体。塔、院所处山巅,北侧又是悬崖兀立,中间又为塔体占据。广仅七亩之地,要满足展陈、管理、旅游、服务等需要,只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了。

如何化解布局难题?如何做到协调统一?方法不少,却难以施展,那就这样做:传统结合现代! (图5、6,塔院局部)

所谓传统:沿袭智标塔宋式风貌,将塔院总体风格设定为宋式风貌。突出塔身主体,南北延伸,布置轴线,强调重点。塔身居中,南设台阶之下的山门、照壁,北接拂云殿。相关的管理服务设施作东、西两侧的散点烘托。西侧为主,倚翠轩、省心楼等缀以长廊、眺台,弧形环列西北,可供俯瞰市容,对接西山胜景。东边为辅,打造山林环境,东北角立依云亭可供远眺鹃湖、东海。

所谓现代:整座塔院,因山林固有形势,作散点式园林布置。在塔身西北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平地上,凿水池,架小桥,设小径,鲜花绿树,掩映其中。各处建筑(尤拂云殿、倚翠轩、省心楼等处),均设地下构造,或拓展展陈空间使用,或结合消防公建布置等。事实上,后期塔身内部及佛云殿等处的有关展示内容及形式更体现了一点。

也可概括为以下四法:

一曰统合。寺塔一体考虑。展陈空间在塔身、塔院主体建筑均有布列。管理使用与公建设施的场地结合考虑,如水池顶面用作眺台等。

二者因借。轴线不够长、气势不够足,就在山门之外延展为入口小广场,设照壁引导空间边界。场地不够大、形势太逼窄,那就围墙镂空,内外借景;亭台矗立,直逼边界,远览胜景,移天缩地。

▲图5-拂云殿

▲图6-塔院西侧

三是隐逸。塔院作为公共开放服务空间,须有驻足停留、解手缓急之处。塔院厕所设于西北高台之下,需步梯而下,以求隐匿。若进得山门,可循西侧小径,过园池,临眺台,或踏步东侧园地,登亭远望,先览美景,抑或舒缓急迫后,从容参观游览。

最后协调。塔院布局充分结合山体形势,进行“内外”的协调。登山之路迤逦南来,曲折辗转,智标塔若隐若现。登石阶、过照壁,方知塔在眼前。塔院之内,山水、建筑、树木、花草,美妙的园林环境将宝塔衬托得更加绚丽,浑不觉身处山巅。

塔院作为一种环境,对智标塔而言,确乎也只应起到辅助、衬托的作用。只是,经过巧妙构思和精心营建,完全可以将二者更好的有机融合。再说了,哪一个“主体”,少得了“环境”的烘托和映衬呢?

结语

智标塔及塔院的重建虽已“时过境迁”,但追忆起来,点滴感受犹在脑海。对于曾经的文物建筑,重建的思路原则应如何把握?因循守旧,“修旧如旧”?这“不符合”现状使用。还是与时俱进,转变思路,将传统溶于现代?针对具体的对象,该做具体的分析思考与对待了。

在设计、落实智标塔及塔院施工的过程中,笔者同时对邻县的海盐镇海塔进行着全程的修复设计与施工指导。正如二者地宫的形制差别以及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注5),我将智标塔设计重建为重传统的仿古作品,而将镇海塔严谨修复为重历史的文物遗存。没有厚薄之分,只是具体对待。

搁置图板十多年了,智标塔及塔院俨然已成东山及海宁市区一景。每一次偶然路过或是登临,总要想起:徜徉在塔院中、攀爬在塔身上的人们可曾看到了什么?又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简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注释

注1:(清)陈鳣:《硖石东山重建智标塔塔碑》,民国十一年《海宁州志稿》。

注2:海盐镇海塔地宫在塔身基座内,因周边地势经数百年沉降,地宫清理时发现其底面已低于常年水位之下。

注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海宁智标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注4、注5:黄斌:《镇海塔保护修复研究》,《浙江省文物保护工程案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注5:智标塔地宫原状展示,镇海塔地宫覆盖铺装。

来源:海宁市博物馆n海宁市文保所

人物||大雁塔,中国第一译者、行者玄奘的塔

以下翻译内容来源于中国核心语汇

中文大雁塔

英语Giant Wild Goose Pagoda

法语La pagode gante de l'oie sauvage

俄语

西班牙语Gran Pagoda del Ganso Salvaje

葡萄牙语Pagode do Ganso-Bravo Maior

阿拉伯语

日语大雁塔

韩语대안탑(大雁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又名慈恩寺塔。和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是因寺建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通高64.517米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是因寺建塔。

北魏道武帝时就在此建净觉寺,隋文帝时在净觉寺故址修建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有强烈恋母情节的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著名的长孙氏文德皇后,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唐太宗敕建佛寺“慈恩寺”,李治即位成为唐高宗后又改称为“大慈恩寺”。寺建成后迎请高僧玄奘担任上座法师,玄奘于此创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此寺遂成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

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大慈恩寺就成了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为妥善安置经像舍利,拟在慈恩寺正门外造一座三十丈高的石塔,因工程过于浩大,朝廷只出资在寺西院建了一座五层砖塔。新建佛塔名雁塔,取自天竺埋雁建塔的传说,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称为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从那起一直流传至今。

大雁塔最初是完全印度式风格的实心塔,后来经过四次整修,现在的七层砖塔是明朝万历年间最后定型的。因为大雁塔形状比较独特,再加上近百年间西安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较快,大雁塔出现了较大倾斜,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一度有倒掉的危险。不过经过近些年不断抢修,特别是西安地区采取回灌地下水,大雁塔逐渐回正,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出倾斜了。现在的大雁塔还正在进行修缮,相信已经屹立了一千多年的大雁塔,作为新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建筑还能再屹立下去。

在大雁塔南广场,也就是大慈恩寺正门外,立着玄奘的铜像,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吴承恩笔下的那个唐僧,但他还是佛教界推崇的法师,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感谢的大唐西域记的作者。

历史中的玄奘,有人说他的俗名叫陈袆,有人说叫陈祎,无论有没有那一点,这个名字在他13岁后就没有意义了,他在那一年皈依佛门,取法名玄奘,后称为三藏法师,又被尊为大乘天,甚至入选了十八罗汉,在中国佛教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玄奘的一生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树立了人生信仰,第二阶段则是为追求人生信仰而舍生取义,因此而被鲁迅先生含糊地称为中国的脊梁。玄奘所处的年代,是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期,佛教面临着本土化的趋势,出现了很多宗派,对佛经的理解也出现多种多样的看法,大致纠结于人的佛性,即人能不能成佛,人何时能成佛,人需要何种程序才能成佛。玄奘无疑属于佛教的原教旨主义者,他认为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是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因为翻译和误传而走了样,需要从佛经的源头找回真正的佛经。

不过无疑玄奘属于有信仰而且非常坚定的那种人,他坚信佛的伟大,认为一定要去佛的故乡找回真正的没有歧义的佛经,于是在29岁那年开始了漫漫西行之路。

玄奘的求经之旅异常艰险,从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经过现在的新疆,经过现在的中亚,向南到了巴基斯坦,再向南到了印度。他又经过了在佛学故乡的漫长学习,沿原路返回,历时17年终于带着真经回到了故乡。取经和留学生涯被大唐的最高领导人太宗皇帝认可后,玄奘开始了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小说西游记只写到唐僧取得真经回到长安,其实之后才是玄奘最辉煌的光辉岁月。

玄奘被尊为国师,还当上了皇子的师傅,万千荣耀集于一身。玄奘应唐太宗的要求,把十几年在西方的所见所闻写成一本叫《大唐西域记》的书,这本集地理、人文、军事、经济于一体的书的历史地位很高,在当时唐朝政府就以此作为经略西域的情报参考。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多次人种更迭,现在的印度的雅利安人已不是当初古印度人的后裔,古代印度的历史只剩下一些神话传说,甚至印度人连佛教是在印度诞生的都不知道了。从19世纪起,西方的历史学家接触到了《大唐西域记》,从中发现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古代印度,考古学家更是一手拿着英译版的《大唐西域记》一手拿着铲子,根据书的中记载把一个又一个古代遗址挖了出来,证明玄奘关于古代地理的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因此,玄奘在现在的印度有很高地位,没有他真不知道印度怎么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圈子里混。

大雁塔见证了玄奘的辉煌,也记载了他的功绩,他作为宗教文化传播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不仅使自己获得了大乘天的宗教地位,也使一千多年后的人们仍然铭记着他,用高大的铜像来彰显他对于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

史书上说玄奘从西方带回了很多佛像和舍利子,全部收藏在大雁塔中,但历代修缮时都没发现这批宝物,根据法门寺地宫发掘和对唐代塔的研究,考古人员认为大雁塔下应该有一个地宫,佛像和舍利子就放在地宫中。有意思的是,近年考古人员用探测仪测量大雁塔时,发现在塔下真存在一个空间,应该就是地宫。也许玄奘在离开大雁塔前已经知道,今生再也回不来了,就把从西天带回的珍宝连同自己毕生的理想埋入了地宫中,封闭上地宫的大门,也封上了自己的心。

来源:与照耀同行

以下内容摘录于「中国核心语汇」词条解读“英文”部分

Giant Wild Goose Pagoda

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 or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is a Buddhist pagoda located in Ci'en Temple, southern Xi'an, Shaanxi province. The original pagoda was built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Gao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649–683 AD). One of the pagoda's many functions was to hold the sutras and figurines of the Buddha, brought to China from India by the Buddhist translator and traveler Xuanzang. 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 was an exampl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In 1961, it was put on the list of Maj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Protect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37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