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楼氏小宗祠

楼氏小宗祠位于义乌市大陈镇溪后村西边,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楼氏小宗祠,楼氏小宗祠简介,楼氏小宗祠-金华市义乌市楼氏小宗祠旅游指南

文物古迹小故事之——李氏宗祠

楼氏小宗祠

乌桕坝李氏宗祠(新兴总祠),位于全南县大吉山镇政府旁,据西平堂新兴李氏族谱记载,这座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619-1667年),距今约四百年,其后屡屡修缮,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重修扩建,距今三百余年,至民国二四年(1935年)修竣,基本承袭了原建风貌,解放后几下年,历届县、乡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对这座古文物建筑予以重视和保护,20世纪80年代末及2002年秋,群众集资,分别进行了两次维修。

这座古祠为砖木结构,主体的支撑均由榫卯眼连接,全长44米,宽14.7米,高9.91米,建筑面积698.178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2608.416平方米。

整座祠堂由上、中、下三厅组成,主体建筑采用中轴线的宫庭布局上乘歇山形式,两侧山墙由青砖砌成,墙上有伸出屋檐的龙头,左右侧门分别有篆体“氏族”、“宗亲”四字,上厅通风窗也有篆体“文魁”、“忠武”四字,正门左右有两根正方后柱,每柱一联,上联为“历明室清代以来绍述伯阳,数经典不忘柱史”,下联为“揽南领桃川之胜昭垂忠武,建祠长耀中州”,正大门两侧蹲坐一对石狮,分立两面后鼓,门顶上挂着“李氏宗祠”大匾,匾下悬挂着“西平忠武第”的长方形匾牌。正大门和两个小门书有门神,正大门上方有飞檐翘角的歇山顶,顶脊和顶角有“双龙戏珠”、“丹朝阳”泥塑圆型,整个歇山顶由一个“蜂窝”状的木质结构体支撑。中后厅也有歇山顶标志,塑之以“飞龙”、“立鹤”、“鸣鹿”等形象逼真的动物模像,吉祥麒麟花草虫鱼等画200余幅。

整座祠堂天顶同陶瓦迭合,顶部重量由两侧山墙和10根石柱44根木柱支撑。

这座古建筑艺术珍品,是由大吉山镇坪头镇村土木建筑艺术大师李旺华先生为总工程师,根据八卦的地理常识和地埋函数而制图设计,并亲自组织民间能工巧匠施工修建的。

纵观这座古建筑物,建造年代久远,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合理,结构之严密,工艺之精湛,造型之优美,画图之逼真,保存之完好,价值之珍贵,是赣南乃至全省少有的。这座古建筑艺术精品,吸引了不少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研究和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017年上半年,由于特殊天气,李氏宗祠的顶部受雷击等影响,出现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护好这座古建筑,我镇积极向县级部门申请,在县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100万资金,对祠堂进行了全面的加固的维修。同时,李氏宗祠也正在申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编:大吉山镇党委政府

编审:邱礼彬、丁年丰

编辑:古芳璐

供稿:丁年丰

红门楼张氏宗祠重光,隆重、热闹、喜庆

3月23日,农历2月17日,春意盎然,南狮欢舞,彩旗招展,鼓乐齐奏,赤坭镇红门楼村(自然村)的儿女盼来了张氏宗祠重光庆典的喜庆时刻。来自香港、珠海、清远、广州中心城区、花都等地的宗亲代表,近千名张氏后人和嘉宾、红楼村的140名外嫁女出席了庆典活动。

活动现场

张氏宗祠初建于嘉庆丁丑年(1817年),至今有202年的历史,总占地面积566平方米,居红门楼村偏东位置,是一座具有客家特色的祠堂,俗称"四角走马楼",与客家围屋具有相同的防御功能和特色。

重光的张氏宗祠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在旧祠的主体原址上兴建。旧祠拆除的材料,无论石质还是木质,经过维护修复,尽量采用到新祠堂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旧祠原貌。最有代表性的是祠堂门口的红色门面,它们采用的红砂岩,它颜色吉庆,用它们做门面,寓意家族兴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中厅的亮点是八根八角形的麻石柱子,从底座到顶部,全部是旧料,充当了顶梁柱的角色。

庆典当日

2018年7月28日,针对张氏宗祠年久失修的情况,经过全体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决定重建祠堂。为使重建工作顺利进行,村里选出9名德高望重、懂经营和建筑的人组成筹备重建小组。张氏宗祠总造价116万元,先后在村民中发动捐款,加上景成、德光两兄弟各捐十万元,众外嫁女捐十万元,筹齐了重建所需的经费。

当日完工的是宗祠的主体工程,后续还有东西两个进村牌楼和围场的建造工作,预计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

庆典仪式上,村长张凤钊向宗亲和嘉宾致辞。他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红门楼是咱张家人的根。今天,我们一起见证张氏宗祠的落成庆典,这是我们的一件大喜事,也完成了我们盼望已久的心愿。宗祠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每个人的心灵归宿,我们应当传承祖先孝悌忠信的美德,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张凤钊致辞

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邓静宜到会祝贺,她说,宗族文化讲究三修,就是修族谱、修祖坟、修祠堂。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一个宗族议事的场所,它还有教育功能。希望张氏族人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功能,让张氏子孙兴旺发达,成为国家的栋梁。

邓静宜赠送邮票并致辞

村里的长者,80岁的张浩生向大家讲述了先辈到此开基和艰苦奋斗的故事,激励张氏后人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努力工作,建设国家。张浩生是建国后村里第一代读书人,他一生从医,2000年从花都区人民医院退休。

张浩生讲话

张氏宗祠的左右两边,重建了两个门楼。靠东边的门额上刻有“东盛”二字,对联是:“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靠西边的门额上刻有“西荣”二字,对联是:“典祀千年重,绵延万世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东盛

西荣

张氏宗祠曾在日本侵华战争、文革破“四旧”中遭到破坏。1938年10月,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了张氏宗祠后厅一左一右的阁楼;在破“四旧”中,藏在一个专用木箱中的张氏族谱遭焚毁,只有一块写有“光远堂”堂号的面板幸存下来。据按张氏一脉的字辈(20个字)考证,红门楼的张氏一族与唐开元尚书丞相张九龄那一脉的字辈排列一模一样,推算应是张九龄的同宗。

从小在红门楼生活的张文华讲述祠堂历史

据村里长者张金泉介绍,在250多年前,红门楼村张氏先祖张宏耀携两妻三子,从清远源潭迁来此处落居,其中一子夭折。志荣、志华两子长大成人,他们靠种田为生,后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渐渐枝繁叶茂,从开基时的三个男性,发展到现在,已有700余人。

询问祠堂重建情况

3月23日从上午到下午,在庄重典雅、恢宏喜庆的张氏宗祠前,张氏宗亲和140名外嫁女欢聚一堂,共叙族谊和亲情,分享着宗祠重光的喜悦。当天的主持人由红门楼的后裔、张氏青年才俊、花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旭晖担任。

姐妹们,终于找到你了!

外嫁女合影

武术表演

晚上,张氏宗祠前村民、外嫁女和嘉宾们享受美食,共享欢聚之乐。

这正是:

张氏欢庆睦族园源流长,宗祠重光敬宗地子孙昌。

编辑:小狼 摄影:钟桂潮

祠堂:宗族文化的承载者——小记溧水艾园村谢氏宗族文化

我的故乡是南京市溧水县柘塘镇艾园村,里面住着谢安的后人,是一个景色优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好地方。

艾园村

寻根问祖

公元826年,唐代诗人刘禹锡途径金陵(今江苏南京)乌衣巷,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名句,诗中的“谢”指的正是东晋宰相谢安之家族。从东晋到中唐,400年间,历史沧桑巨变,谢氏家族的显赫早已不复当年,他们曾经居住过的乌衣巷也成了平民百姓的居所。

宋淳熙年间,谢安第36世孙谢万一(字爱溪)居住在金陵,他曾官至中书郎。一天,谢万一路过溧水思鹤乡,见此处山清水秀、田地肥沃、民风淳朴,顿起归隐之心。不久,谢万一便在思鹤乡辽园村选址建房,随后举家迁徙,过起了和祖先谢安一样的隐居生活。

溧水的谢氏都尊谢万一为一世祖,称他为万一公。万一公传到五世,有一位后人叫谢子皋,入赘到思鹤乡的艾庄。谢子皋来到艾庄后,把艾庄改称为艾园,以示对辽园的怀念。此后,谢安后人便在艾园繁衍生息。

艾园谢氏谱系

谢氏宗祠

艾园的谢氏宗祠坐落在村头,门前有一条小河。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末,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已于2012年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艾园谢氏宗祠

祠堂坐北朝南,大门上刻着“南国家声,东山世胄”八个金色的大字,这两句话来历颇深。

根据古书记载,周宣王的王后姓姜,以贤德著称,姜后的兄弟申伯,以国舅的身份被封于谢,后世子孙于是以国为氏,称为谢氏。当时周天子的都城在洛邑,谢国的位置正在洛邑的南方,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唐河县之南,因此,谢国又称为“周之南国”,被认为是谢姓的最早发源地。

南国家声

“东山”指浙江会稽(今绍兴)的东山。谢安青年时期就已负有盛名,朝廷征召他入朝做官,他以病推托,隐居在会稽东山。40岁那年,抱着兼济天下的心态,谢安结束隐居生活,开始官宦生涯。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这件事。

东山世胄

谢氏家训,虽历多年风雨但字字珠玑,时刻指引着谢氏后人如何为人处世。

谢氏家训

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人名并区分辈分、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系一姓家族繁衍的伦理规范和文化密码,也是华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宗法制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谢氏的日益繁盛,族人也及时完善了辈分派字。

谢氏一族重定派字

谢氏宗谱

谢氏祠堂里至今还保存着8本民国八年(1919年)修订的谢氏宗谱。这套谱原有16本,因历史原因,只留存下了8本。存下来的家谱虽然不全,但保存得相当精致,除了封面封底稍有破损,内页依旧雪白如新,依稀留有墨香的文字,字里行间记录着一脉谢氏家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分支的脉络和传承了数代人的宗族文化。

谢氏宗谱

曾经的乌衣巷口车水马龙如今已日薄西山,这些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在王谢权门的檐檩之上的旧燕。今昔强烈对比不禁使人黯然神伤。但消散的是富贵荣华,传承下来的是精神。曾经三军阵前指挥若定,曾经鲜衣怒马出阁拜相,曾经文章风流名满天下,这些都将永远镌刻在史书上。而谢家的宗族文化也并没有陨落,它像一棵大树,根越来越深,叶越来越茂盛。

(责任编辑:小舟知识产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18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