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

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位于义乌市大陈镇红峰岭下村三份头21号,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简介,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金华市义乌市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旅游指南

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

中华民居•设计 ‖ 让“地下古村”重焕新生——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改造为例

散落于黄土高原的地坑窑民居,不仅是当地传统建筑的珍贵遗存,更是当地乡村记忆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坑窑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因此逐渐被人们闲置、废弃。传统村落的萧条与衰败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所幸,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人士开始意识到拯救、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遗产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保护好地坑窑民居,让渐遭废弃的传统建筑重焕生机?如何让人们愿意回到传统村落生活,重新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本文将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民居改造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发掘传统民居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人们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到传统乡村的更新设计与发展中,进而推动乡村复兴。

一座没人愿意居住的“地下村庄”

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处关中北部黄土台塬区。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柏社村先后挖建了大批量下沉式地坑窑,大大小小共200余口。整个村庄的人都住在地坑窑里,俨然是一座“地下村庄”。

地坑窑是陕北地区的一种特色传统民居建筑。

任岁月流逝、风雨走过,这些地坑窑一直保存至今,并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坑窑建筑群之一。其中,还包括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居住过的地坑窑。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愈来愈多的村民开始“逃离”地坑窑。他们纷纷搬到地上居住,甚至搬到城市里生活。柏社村渐渐成了一座“空心村”。

2013年,我们去柏社村考察的时候,仅有几户人家因为贫困还留在地坑窑里居住。他们都非常羡慕村里搬到地面上居住的人们,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搬上去,住进新房子。

地坑窑小院

当我们告知他们我们打算改造地坑院时,他们非常惊讶,并表示反对。“这里的窑洞太破旧了,窑面和墙皮都已脱落,而且窑内采光差、通风也差,尤其是还没有自来水,没有现代卫生间,也没有网络。下雨的时候,坡道泥腻打滑,出入都成问题……时代已经变了,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做‘活标本’?难道让我们继续留在这破败的窑洞里中过苦日子,就是所谓的‘文化传承’?”“改造一座窑洞大约需要10万元,那直接用这笔钱帮我们盖一座新房子岂不是更好吗?没有人愿意再继续住在这里,改造得再好也不愿意住。”这些都是当地村民的心声。在他们的眼里,这种传统地坑窑意味着贫穷、落后,没有改造的必要。

地坑窑入口处的门楣上悬挂着“耕读传家”匾额。

两座地坑窑的改造尝试

2013年,柏社村的“地坑窑改造行动”在众多的质疑声中正式开展。我们首先决定将位于习仲勋所居住过的窑洞旁边的两座地坑窑改造成“农家乐+民宿”项目。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这两座地坑窑由于长期闲置,又遭受雨水侵蚀,已出现部分坍塌。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已破败的窑洞进行修缮。

地坑窑建筑的耐久性与崖面的好坏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对崖面实施土砖贴面修缮。经过修缮的崖面既增强了抗风雨的能力,也变得更加美观。另外,针对洞壁裂缝和洞顶掉块等问题,我们充分尊重传统工艺,采用原生态夯实土坯和加筋土进行修复,实现与原洞壁更好地黏合,进一步增强洞壁的稳定性。针对局部破损并不严重的地方,我们则用草泥进行了修复。

连窑,即通过开掘地下通道将相邻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地坑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小的地坑窑群。

当然,夯土墙因自身结构原因也存在采光受限、通风不畅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在修筑储物间、卫生间的时候,特别创新工法,在夯土墙模板内预埋了三种直径不同的采光通风铁管,最终夯筑出了具有采光和通风性能的新型夯土墙体。这种新型墙体在大大增强采光、通风效果的同时,还增强了墙体的抗剪性,可谓“一举两全”。另外,颇值一提的是,我们在夯土卫生间的营造上,尝融入现代生态设计理念,专门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加强了雨水的有效利用,既实用,又环保。

地坑窑群的天井顶部铺设着玻璃罩,框架侧面安装了百叶通风口。

整体来讲,经过一番改造,这两座旧地坑窑的居住环境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随后,这两座地坑窑便作为“农家乐+民宿”项目开始投入运营。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地坑窑形式的“农家乐+民宿”很受欢迎,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客们在这里吃喝、游玩、住宿,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的销售,带来了经济效益。这一转变也让村民们为之惊讶——从来都不被重视的“破窑洞”,居然还大有用处!于是,愈来愈多的村民开始意识到“破窑洞”的价值。他们开始转变观念,参与到这场“地坑窑改造运动”中来。

夯土墙

从两座地坑窑改造到整村改造

两座地坑窑的改造试验初步取得成效。不过,它们依然“势单力薄”,难以形成规模。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将全村的地坑窑都纳入改造范围,将其改造成接连成片的地坑窑群,以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影响。

柏社村较具规模的地坑窑群

那么,如何将地下成片的地坑窑连接起来,进而形成更庞大的地下网络空间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深入柏社村进行考察后,决定在地坑窑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选择几座距离较近的地坑窑作为试点,借鉴当地传统的“连窑”布局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所谓“连窑”,就是通过开掘地下通道将相邻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地坑院联系起来,形成的一个小的地坑窑群。

窑洞改造采光天井示意图

参考“连窑”模式,我们在地下开掘通道,将相邻的窑洞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较庞大的地下网络空间。在连接通道的交叉点,我们还特别设计营造了地下天井。地下天井是自上而下挖掘而成的,四面边宽约为4米,深度达6米至8米,天井底部每个方向都安装有一个控制门。在地下,人们可以通过控制门自由选择要去的窑洞,方便快捷。另外,为更好地改善地下空间的采光和通风环境,我们在天井顶部铺设了玻璃罩,在地上部分的框架侧面安装了百叶通风口。这样,即使在地下,游客也能感受到舒适的阳光和自然风。在连接通道和地下天井的帮助下,进入地坑院群的游客不仅能体验地下“农家乐+民宿”的别样风情,还能参观游览四通八达的地下世界,收获更多乐趣。

四通八达的地下空间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将改造区域扩大到整个村落,在柏社村形成较具规模的地坑窑群。

我们还改造了村落周边的基础设施,包括水池景观、围栏护栏等。同时,增建了停车场、卫生间以及各类服务站等。另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还修建了通往柏社村的快速干道。交通便利了,前来旅游尤其是自驾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柏社村地坑窑群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甚至吸引了不少剧组来这里取景,拍摄电影、电视剧。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居住过的地坑窑还被多家院校、培训机构等列为社会实践暨红色教育基地。

新修筑的夯土生态卫生间

随着村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回乡就业和创业。他们在地坑院里经营“农家乐+民宿”,并售卖土特产等,比离乡打工赚得还多。他们经常感叹,竟然是他们一直想搬离的地坑窑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新生活。

天井底部四面各向均设有一道控制门,人们可以通过控制门自由选择要去的窑洞。

窑洞改造给乡村发展带来新希望

在柏社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保护修缮了全村已经废弃或濒临废弃的地坑窑,恢复了传统村落的风貌和特色,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尊重、传承传统夯土建造技艺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建造理念,使改造后的地坑窑更加符合现代生活要求,能与现代生活接轨,从而吸引了更多村民愿意回来生活。如今,原来那个无人居住的“地下古村”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人们重新回到地坑窑居住,享受着美好生活。

柏社村地坑窑改造案例带给了我们一些关于乡建的启示:乡建设计,不仅仅是改造一幢房子或是一片民居,更重要的是要带去新理念和新文化,赋予改造项目新的价值,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乡村创业、就业,发展乡村,从而带动乡村的发展与复兴。

别有一番风情的地下空间

作者简介

崔陇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

石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鹏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工学博士。

撰文/崔陇鹏 石璠 刘鹏跃

供图/崔陇鹏 石璠 刘鹏跃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3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仙居古村落:金竹岭脚村

万峰插天天欲低,俯视群山谁与齐。一岭迢迢入云表,疑是月窟千仞之丹梯。古木不知代,上有怪鹘栖。阳和刚三月,冷风有余凄。沙奔径滑不受趾,怪石怒耽如狻猊。直疑到此全无路,隔邬炊烟夕照西。瓦屋参差层峦上,到门犹费全力跻。登高一呼千室应,颇疑天险设山溪。民俗年来不喜变,古意时或存旄倪。吁嗟乎!盛世声灵震万国,何况区区尔山黎。亟安尔耕与尔凿,慎莫窥窃效松鼷。

——清王魏胜《天香楼诗集自金竹岭之半山》

撰文/落日楼主 供图/面包房 张忠子

金竹岭脚村是溪港乡境内的一个村落,因位于金竹岭下而得名。明代时,金竹岭脚村属于遂宁乡;清代时,属二都。民国时,金竹岭脚村成为金竹乡所在地。1949年9月,金竹乡连同莲台(方宅)、德化(曹店)、安仁划归缙云县管辖,金竹岭脚村属之;解放后,金竹乡分陈庄、岭脚二乡,金竹岭脚村属金竹乡管辖;1953年亮相合并,取两乡首字,称陈岭乡,金竹岭脚村属之;1958年缙云县以区建社,建为陈岭管理区,金竹岭脚村属之,归缙仙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陈岭人民公社划回仙居,属横溪区。其后,陈岭人民公社撤并为溪港乡,金竹岭脚村因之属溪港乡属管辖至今。

若说仙居西乡的地标性村落,金竹岭脚村应当算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二都一带(清代以都建制),旧时除却因临近永嘉、缙云的章山、黄淝之外,金竹岭脚村是被载入文献最多的一个村落。金竹岭脚村旧名金竹岭(《光绪仙居县志》作“金竹岭”,《仙居县地名志》作“岭脚”,误。)。仙居旧谚有“金竹好来龙,唐市好水口”之说。谚语中的金竹、唐市虽然指的是缙云县临近仙居的两个村落,但“金竹好来龙”中的“来龙”却是指金竹岭。金竹岭是横亘仙、缙两县的一条山岭,旧时曾是仙居、永嘉出入缙云的通道之一,而其仙居一端的起点即金竹岭脚村。

金竹岭脚村作为扼守金竹岭的村落,旧时曾是仙居西部通衢所在。自该村向南过寺基冈岭可达永嘉;向东可达黄岩;向西南可抵黄淝、章山;翻越半山岭、安仁岭则可至安岭、缙云;向西经金竹岭可达缙云金竹、唐市诸村。旧时的金竹岭脚村为此成为了仙居西部商旅往来、货物运输的必经之地。清代的王魏胜赴安岭时,曾由金竹岭脚村出发;来自永嘉的海盐进入仙居后,部分即取道金竹岭脚村后的金竹岭运抵达缙云;来自仙居横溪古镇的货物则经其村运抵安岭、永嘉一带;而仙居西部一、二都黄淝、章山、安岭出产的药材、柏桕油则经此运抵县内中心地带。

金竹岭脚旧时在商贸上的重要作用,可以从其建筑和民俗一窥端倪。金竹岭脚村旧有的村落建筑多为黄土夯筑的呈楼台形的土屋,可作商贸客栈之用;又多高墙小窗的民居,以作防范盗贼之用;而在其村西南的永嘉、仙居通往缙云的古盐道起点的金竹岭山岙上还建有清音寺。清音寺所祀奉的是福建神祗陈十四娘娘。陈十四娘娘的信仰自明代时传入仙居,本作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是求子和祛除痘疫的主要对象,后逐渐演变为司掌商旅安全的守护神。金竹岭上的清音寺每年七月七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期间有板龙、跳跳马、说三十六行等娱神活动,即与当地传统的商贸繁荣有关。

清至民国的金脚岭村因其交通上的特殊性曾是政治关注的重点。清光绪年间,县下设都,都下称庄时,金竹岭脚村被成为金竹岭庄;民国十九年,金竹岭脚村成为金竹乡所在地。其后,金竹岭脚村一带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伍活动的重点区域。如民国十八年至三十年,金竹岭脚村岭下自然村的曹老七领导的赤卫队是唯一活动在当时金竹乡境内的一支队伍;又如抗战时期,中共缙仙区委还曾在金竹岭脚村设立了党支部。当然,建国之后的金竹岭脚村仍是行政上掌控的重点——曾在一度时期基本沿用了民国的建置,金竹岭脚村仍是金竹乡政府所在地。

金竹岭脚村的自然村内有姓陶的,但吕氏是村内大姓。金竹岭脚吕氏分支于安山。据《吕氏宗谱》载,仙居吕氏源自姜姓,奉吕孟逊为始祖。吕孟逊为河南洛阳人,生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任广东新会县知县,转任至浙江台州知府,因年迈遂卜居仙居白塔,故为仙居吕氏始迁祖。至二十九世,吕圣三太公从仙居白塔迁居安岭吕坟村,居数世后转徙溪港安山村,为吕氏安山派。吕氏安山派后裔后在县内又分居岭脚、栗树坑、辽坑、近山头等村,县外则有永嘉弓田、泥坑口,缙云壶镇等分支。(关于仙居吕氏的源流笔者历来存有疑义,因为现存的吕氏宗谱都避开了宋代吕师囊事件,且源流太过清晰,为仙居其他族姓所不及。)

(本文图片部分为麻车坑村)

清音寺求子

旧时,仙居民间在举行婚礼期间有“撒喜果”求子的习俗。婚礼当天,新房内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祝愿新娘“早生贵子”。女子婚后,若多年不孕,则需到本境殿或附近寺庙求子。如仙居西乡一带,不孕女子大多到“清音寺”祈祷许愿,并拿走庙中所备小鞋一只,或偷取“陈十四娘娘”像前泥塑小孩生殖器上粉末,用纸包回冲水饮用,认为均可使自己怀孕。若求子后怀孕产下男孩,则要到庙里还愿。

——《仙居风俗记》未刊稿

广西明清古村号称“楹联第一村”居民“宁可食无盐不可居无联”

2019年8月8日,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的大芦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古宅内保存三百多幅明清时期创作、沿用至今的传世楹联,涵盖修身、持家、创业、报国等主题,可谓应有尽有。自古以来,大芦村居民“宁可食无盐,不可居无联”,家家户户只要有门的地方就悬挂有独一无二、对仗工整的对联,此地因此被授予“楹联第一村”的称号。大芦村遍布全村的楹联世代承传,沿用至今,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遇喜事庆典,总是用红纸将这些传世楹联重新书写,并郑重地贴在固定的位置上,几百年来从不更改。如今,一些年轻人在重贴旧联时,偶尔也把一些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联与旧联一起同时贴在门旁,新旧对联的呈现,使大芦的过去和现在也就同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大芦古宅中人就是运用这种最言简意赅的楹联文化,反映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祝福。大芦村的传世楹联,既有写景状物,抒情寄怀;也有教诲人们修心养性,严于律己;有劝导人们立身处世,德才为先;还有晓喻人们笃学励志,利己利国的。古宅中人以楹联把门面、厅堂“包装”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孤芳自赏”,也是为了庆贺记事,为了与人们联络感情,交流思想。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奉为行为规范,形成传统风尚。古宅中的传世楹联在过去几百年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曾经使乡亲邻里同受感染,产生共鸣,同获教益,是他们自我勉励、自我教育的有力工具,在今天客观上仍然起到激励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并具有促进树村风村貌,推动人们与时俱进,发展生产经济的社会功能,其极具普遍的教育性和实用性。文化底蕴浓郁的大芦村英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之家、文化之家,仅明、清就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1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大芦村是目前广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群,是富有艺术性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是人们研究岭南地区明清时代民居的一处典型的活样板。

位于广西的大芦村背靠青山,面对绿水,虽经数百年的风霜雨露,古宅风采依旧。

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也使得大芦村名列广西三个古村落之首。

古文化中的楹联文化世代传承,沿用至今,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遇喜事庆典,总是用红纸将这些传世楹联重新书写,并郑重地贴在固定的位置上,几百年来从不更改。

自古以来,大芦村居民“宁可食无盐,不可居无联”,家家户户只要有门的地方就悬挂对联,大芦村也因此被授予“楹联第一村”的称号。

古树参天是大芦村的另一个特色之处,这也造就了大芦村的良好生态环境。村里村外满目树木葱茏,村后以北斗七星形状布局载重的七棵大毕木成为了另一处耀眼的风景。

大芦村的古建筑是目前广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群,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起名为樟木屋、杉木园、丹竹园、沙梨园、荔枝园、茶园、陈卓园等等。

除了三古之外,大芦村还号称是“荔枝村”,曾有诗人作诗“小楼掩路斜阳外,半亩方塘荔映红”。

建筑古老、文化丰富、古树参天、生态良好的大芦村也成为人们研究岭南地区明清时代民居的一处典型的活样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18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