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不孤村人文景区

不孤村又称“状元村”。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324国道)转上林至宾阳二级公路至白圩,沿白圩至覃排公路可达。距南宁市110千米。是人文风景旅游区。该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不孤村人文景区

不孤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环境幽静雅致,村前百亩荷塘,幽香阵阵。千亩油葵,花海无边。相传刚建村时,仅有两户蓝娃和一户潘蛙人家,方圆数里无一村毗邻,称孤村。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形成了几十户数百人的大村,改名为不孤村。村口竖立着一座端庄的“汝南门”,两侧刻着笔迹强劲、文气高古的对联“:汝水清流士读农耕绳祖武,南山挺秀门仁里萃人文”。此门建于清代,展现了村民乐耕好读,重教崇学的风尚。仅清朝年间,就出了庠生、秉生、贡生、武举20多人。解放后,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名大学生,被誉为“岭南状元村”。村后山有个鼓岩书院遗址,清光绪年间,不孤村进士周泰公中举不愿做官,回村创办书院,教授村民弟子,日种稻夜读诗书,治学严谨,人才辈出,代代相传,蔚然成风。不少望子成龙的父母携子到此参观游览,感受村里浓郁的学风。周边环绕着“笔架山”、“书山”、“印山”、“金山”、“榜山”,分别形成了绝妙的“文房四宝”和“金榜题名”的景观。村前的陈列馆中,记载了不孤村的发展历史、“状元”学子名册以及所上院校名称。

每年12月,举办“油葵文化旅游节”,以花作媒,吸引无数游客到村旅游。村里现已设有停车场、农家乐餐厅等旅游设施。不孤村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也是开展农家乐、乡村游活动的好地方。

六月游武汉,打卡东西湖区一座文旅乡村,景色宜人生态果蔬摘不完

石榴红村是武汉东西湖区境内的一座低调的村庄,六月份考试完了,和几位朋友乘公交车前去游玩。

我们从公交车上下来,听着旁边游人不断欢叫着“石榴石榴”二字,在上午十点暖热的光线里,看到了村庄门牌,那上面四个近似隶书的古体字——深沉有力的“石榴红村”。在静寂又热闹的石榴红村广场外,处于起点的H97公交在装满一车乘客返回后,又与另一辆回来的车辆相遇。两台公交车在宽敞的道路上依次开过,它们身后是广阔的行道树和绵延的苗圃林,石榴红村的形象绿意盎然。

在广场下车后游览石榴红村,跟不跟着游人队伍来已无关紧要,毕竟这座小村的面积不大,目之所及白墙黑瓦,绿树如茵,颇有几分徽派小镇的调调。入口处除了正北面的大门牌坊显眼,还有西端的一面空墙,也是白墙黑瓦造型,墙壁挥毫印上了毛笔字,细看之下,原来是“石榴”的百科解释。人群都在向着大门涌去,于是我也跟进,在平坦的广场中走过一座石桥,对面就是吉庆广场了。

无论是从传统村落还是现代村镇来看,广场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分区,但在几十年前的乡里,所谓广场,可能更多的是打稻谷加晒谷子的场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才开始有了纯粹展示文化的广场,石榴红村里的吉庆广场让我想起老家的村广场,多半是一个规模。不过,这里的吉庆广场有一座主舞台,有古色古香的亭台阁楼,挂上大红的灯笼后,即便没有演出也萌生出几分喜庆来。游人们从广场前走过,穿到东北角的口子处,那里又集中着另一类风景。

从广场到东北边的小路,几步路的距离,因为有几栋房屋阻挡,并不清楚里面的景色,直到走过去才发觉视线豁然开朗。这里是一条小路,毗邻南面的游客中心,北边空地宽敞,行道树林立,似乎延伸到更北的田地中去了。人走过去,看到很多当地居民摆放的“地摊”,售卖各种农家果蔬,人气还不错。往来的游人,总会停下来,不问单价,只看成色,中意了就抓起来放入随身携带的无纺布袋里,然后再不紧不慢结算付钱。对于这样布局的简易市场,居民们欢喜,游客们实惠,总觉得是一种双赢结果。

从简易集市处看到石榴红村的一角,更大区域分布在周围,北边靠近村子外沿的种植区,南边是刚才来时的路,距离都很近,唯有东西两侧尚有一段距离。我从一栋小户型房子前走过,寻思着向东,不远处的房屋间距不大,还种着橘树,橘子刚长出小果子挂在绿叶间。绕行橘树前,嗅着香味,是一排排石榴树,上面开着红色的花朵,分外显眼。

石榴红村的历史并不长,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是一座偏僻不起眼的小村,2000年以后,根据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指导,村子跟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确定了“农村生态社区”发展方向,开始进行改造建设,几年运营后收获明显成绩。村子沿线的树林植被,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文旅消费市场初具规模,以石榴红为标志的村庄和景观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游客看中,成为休闲旅居的好地方。

从村东头到西头,沿着小路和民房楼栋,我也很快走了一圈下来。村里地势平坦,区域中心是密集的楼栋,清一色的徽派风建筑,身处其中,意境悠然;步入村子外围是一条小河,水车和假山点缀其中,看得出来经过悉心设计;河堤上种着瓜藤,偶尔挤出一个瓜果,长势喜人。在河堤上,我遇到了几位同来的游人,他们坐在草皮上,抱着瓜果拍照,显得非常兴奋。而在河堤另一头,数家民房开出了农家乐招牌,门前围坐了几桌,菜肴飘香,游客如织,相互凑在一起,大快朵颐,气氛热闹。

既然叫做石榴红村,是少不了石榴果蔬的,实际上,从之前“集市门坊”处的摆摊散户码放的果蔬里已经能够猜出来,附近必有果蔬种植基地。的确,问了当地土著,指引说基地在村子北端,步行过去,发现是一大片耕种地。六月天的午后,其他人已经吃饱喝足坐在树荫下打盹,而在我的视线里,种植基地内仍有部分工作人员,他们穿着朴素,穿梭在泥土和土方之间。得益于从小生活在农村,让我对那些蔬菜有些熟悉,一方基地内种着豇豆和黄豆;另外一边一大排的黄瓜和瓠子,我跟着几队游客,也进去观赏了下。

从采摘园出来,每个人手上都提着一袋果蔬,算是拿着“战利品”返回。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地走出户外,亲近自然了;也很久没有这么多人一起相邀出行;在这个有点燥热的六月,因为一段短暂的出行,因为石榴红村,我一下子就将所有能体会的旅游都走了一遍,身上的筋骨似乎都重新活络了一回。在宽阔的吉庆广场前,游人们相邀合影,他们站在巨大的门牌下,实在久违。

一年的暮春时节悄然飞逝,转过太多时日,送走多少辛酸,于眼下的夏季里蓦然发现,原来这一年又过去了一半。在走过石榴红村的几亩土地和数间民房后,我看到了那么多的本地人,他们奔走在其中,组成了最酣畅淋漓的风景。

杭州“最值得”逛景区,茶人村不是村,龙井草堂不是景点胜似景点

说到杭州,大家总是想到西湖,毕竟西湖的名气实在太大了,西子湖畔许仙白娘子的浪漫传说也给它带来了一分神秘的色彩。西湖如果想绕一圈走完,至少得安排一整天,而且几乎在任何时间西湖景区都是人山人海的。其实在离西湖不远,有更舒服的大片茶园,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慕龙井山水与茶名,先后四次巡幸龙井,寻山问水,观茶作歌。庆幸的是,在城市发展的当下,杭州市区的这大片茶园还是得以保留,来了杭州,推荐来龙井转转,真乃一片世外桃源。

再一次的杭州行,老友推荐了去吃茶人村,这个据说已有数百年制茶史的家族,将餐厅开在了茶园内,也将茶文化带进了美食中。茶人村并不是一个村子,而是中国第一代茶博士张湘涛的祖宅。

黑瓦、红灯笼、木窗,加上木质外墙,古典韵味的屏风,置身其中竟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错觉,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二楼包厢内据说还有乾隆爷坐过的椅子,一块块有来头的牌匾也在诉说着这老宅子的前世今生。

老宅子的后面便是大片的茶园,据说有1000多亩的茶园。在茶园中也散落了桌椅,你也可以选择坐在茶园里用餐,很舒服。

茶人村的招牌菜“私房桂鱼”,没有放一滴盐和味精,鲜香咸淡却恰到好处,原汁原味。汤底用小鱼仔慢慢熬制,加入笋干和咸肉增咸,再放桂鱼、湖蟹以及菌菇提鲜,据说林志颖吃完后还要打包一份带走。

吃完茶人村,沿着龙井路逛逛,一路都是满眼的望不到边际的茶山,真的很舒服,让人忘记你是在国内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杭州,有种错觉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沿着“龙井八景”的指示牌一路走,来到“龙井草堂”,原本以为是一个景点,不曾想却又是一个餐厅。门口的服务员看到我带着相机,非常友好地说带我逛逛,这份善意让我对杭州的美好印象又多添了一笔。

从园子的门帘可知,“龙井草堂”所在的地方又称遗园。十余亩偌大的江南园林,却不设散座,只有8个包厢,每个包厢均为独栋江南式古典建筑。

不提供点菜,只按包厢价格配菜。在服务员的引领之下,沿着中间荷塘绕了一圈,古朴自然,水中列小岛,水面架小桥,曲折婉转,令人有源流无尽之慨,点缀其间的亭、台、楼、阁、廊,或出没于绿树丛中,或穿行于假山之间,真有一派人间仙境之感。

龙井路一带还藏有各种古迹,而这边游客较少,很是清幽,一路闻着茶香,舒服极了。

走进杭州“最值得”逛的景区,茶人村不是村很好吃,龙井草堂不是景点胜似景点!

沂源有个“深藏不露”的小山村,遍布高水准人文景观!

让设计国家大剧院的顶级艺术家来改造沂蒙山深处的小山村,还要把城市里司空见惯的博物馆、艺术馆、文学馆搬到乡亲们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这是不切实际的行为艺术还是文化振兴的大胆探索,这究竟能不能实现?

近日,记者来到沂源县实地蹲点采访,倾听乡亲们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故事。

▲ 俯瞰“桃花岛”。(刘玉良 穆广辉 摄)

玩艺术,村支书首先不同意

沂源是山东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是沂河、汶河的发源地,这里风光秀丽,素有山东“屋脊”的称呼。作为沂蒙山区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民风淳朴,红色基因深厚。

▲李心田文学馆

7月1日,距离沂源县城40公里远、到了与济南市钢城区接壤的的鲁村镇龙子峪村,第7个文化场馆——以《闪闪的红星》作者、著名军旅儿童作家李心田名字命名的文学馆落成开馆。展馆分为李心田文学馆和闪闪的红星展览馆两个部分,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许晨希望后人“能从这些优秀的红色著作中吸收营养。”

▲刘玉堂文学馆

而与这个极富沂蒙山区农村特色院落相比邻的,是以著名乡土文学作家、素有“当代赵树理”之称的刘玉堂名字命名的文学馆。这座文学馆建筑面积171平米,主要用以展示刘玉堂先生的文学道路、创作实绩和乡土情怀,是一个集讲学、研讨、交流、接待、展览、档案等多功能的颇具沂蒙乡村气息的民居建筑群。

刘玉堂就是沂源本地人,但在老乡们眼里,他同样是遥不可及。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响应山东“鲁商回归工程”返回家乡龙子峪村创业的山东省政协常委、企业家董方军,敏锐地发现了这里不可多得的文化价值。两年前,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内心萌生。

“沂蒙山区原始的乡村文化是极富价值的,但过去疏于挖掘。”此前,董方军在村里建设的“桃花岛”旅游项目,依托村庄自然风貌,取得了一点小经验。

▲桃花岛

董方军告诉记者,按照他的理解,“必须把乡土文化基因挖掘好、开发好,所以当年我把刘玉堂老先生请来,写成了《在美丽的桃花岛上》。还要让最有名的设计师来设计这个六百多年历史的小村落,用艺术活化乡村,让传统的乡村文化活起来。”

但“艺术活化乡村”项目真想要落地搞开发,村支部书记董方利这一关,他就过不去。他和村民讲艺术,乡亲们看他是“大忽悠”。涉及到土地、房屋流转和补偿,大伙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山顶俯瞰龙子峪

站在村子对面的山顶上,可以俯瞰龙子峪全貌,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格外秀气。

“大家伙肯定都有疑问啊,这些破房子这么孬,他要去那么多弄那么好,不成‘地主’了么?”尽管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兄们,但回忆起这些分歧,村支部书记董方利“一般不愿意说这些话”。

董方利再一次向记者强调,“我一开始真不理解,老百姓看的是眼前吃穿,外国经验再好,得和中国经验结合起来才行啊,归根结底这些老百姓得能挣钱吃饭。”

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想象啊!和老百姓不好接轨,接不上!”

董方军比他年轻不少,但真嚷嚷起来,嗓门一点不比这位65岁的村支部书记小,“这房子流转了是我的么?咱们这种艺术活化乡村有样板、有对照物,咱们能办不好这个事儿?这到底给谁办的?不就是给父老乡亲办的么!我想办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

这天上午,山顶上风很大。兄弟两个的争吵声很快就被山风吹散。董方利气鼓鼓地开车下山,董方军又嘀咕了一句,“一个支部书记思想不解放,群众思想怎么解放?”

憋大招,两年建成7座艺术场馆

但认准了的事还是要干。为了争取村民们的同意,董方军是绞尽了脑汁。

毕竟都是同村,都是大半辈子的兄弟姊妹、叔伯姑姨,第一招,董方军打出了“感情牌”,先召开部分村民座谈会。而且会场的选址还颇费了些心思——没有在村委会会议室,而是在兄弟俩吵架的山顶上,远处的村庄当背景。他甚至提前准备了矿泉水和蛋黄派。

刚一想开口,村民桑文意就开门见山,“你把房屋土地流转了,屋没处住了,地我不种了没粮食吃了,钱也来不了,那我是不行。生活得有点保障,还得有点小钱花着。”

村民们的要求其实很朴实,想开发可以,有事儿干、有饭吃、有钱花,有美好生活可以向往,否则免谈。

要想富,先修路。董方军的第二招,则实实在在给村里办了件好事。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修了34.1千米的村道、环湖路、生产路,整个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旅游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紧接着他打出了第三招,请外援。他动用各种关系,终于把设计了国家大剧院的法国著名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请来村里开起了工作室,而且一住就是两年;日本“直岛经验”的总设计师福武总一郎亲自带着施工队,在村民桑文意家隔壁,建起了村里第一个艺术馆——时间之花艺术馆。

再到组织都没怎么出过沂源县的乡亲们到日本实地考察,去美国向比尔盖茨宣讲乡村振兴的沂蒙山故事,大家伙逐渐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三年,村里路修好了,砚文化博物馆、徐耑艺术馆等7座博物馆艺术馆文学馆成了群落,景区建设越来越成规模,民宿接待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不出村就有了新工作。依靠艺术活化的“桃花岛”,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乡村。

当头雁,带周边村庄齐脱贫

在积累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宅基地公司化运作、艺术与农业高度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探索经验后,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省级立项审批。董方军又打起了小算盘,把目光投向了周边几个村。

距离龙子峪村最近的村庄有6个,分别是刘家庄、北徐家庄、西徐家庄、鹿角山、姬家峪、刘家坡。6个村子里,有5个是省级贫困村。

▲ 刘家坡村航拍

尤其是刘家坡村,在手机地图上,标注的还是“光坡”。这个叫法生动形象但极其辛酸——遍地是石头的村子,长不了好庄稼、留不住劳动力、娶不来新媳妇。

但是在董方军和艺术家们看来,村里清一色的石头房子、石板路、石碾子、石磨盘,甚至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指挥部旧址,只要稍加打磨,就是经典的艺术品。

2018年,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省派沂源乡村振兴服务队。经过调研把脉,结合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服务队帮村里确定了产业、文化发展思路。

省派沂源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山东省财政厅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处长刘玉栋告诉记者,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他们争取企业资金2500万元以上,建设了香菇种植基地和华盛果业示范园。让产业和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研究设计了村文化广场,群众得到了实惠。

因为有了龙子峪村开发的成果,有了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支持,刘家坡村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刘家坡村支部书记刘爱菊是个做事果断利落的女支书,她告诉记者,在其他村里不好流转的闲置房屋,他们只用了7天时间,开了4个会,就签完了31套房屋的流转合同。

▲李怀杰艺术馆

不到一年时间,这里也建起了李怀杰艺术馆、三生书院,还建起了两排高标准民宿。大家伙正准备大干一场,又遇到了新问题。

刘家坡村的地下全是石头,极度缺水,民宿建成了、产业园建起来了,为水所困,半年多迟迟无法营业。

▲ 刘家坡村民宿

这也急坏了村支部书记刘爱菊,一个月的时间里,只要有打井队的消息她就追问、有线索她就打听,200米、300米、400米……村里先后找了泰安、淄博、临沂等地的五支打井队伍,终于在出村界不到十米、邻村姬家峪村的地界上打出了450米的深井。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现在,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覆盖的周边鹿角山、姬家峪等七个村,乡亲们都行动了起来,整修道路、美化环境。甚至在曾极度缺水石头村里,大家还自发建起了音乐喷泉。

作为“头雁”的龙子峪村,村支书董方利又有了一个新工作,他带领老乡们种起了生态林。

站在村对面的山顶,20万棵规模的生态林已经初见成果。董方利能够描绘五年后的景象——“碧水蓝天、山清水秀,沂河水源地也保住了,就非常漂亮了,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

夜晚,龙子峪村周边近万盏景观灯点亮了老区的夜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的发光大字光芒四射。

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故事,在沂源县副县长郑峰看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它不是一个模子套下来,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关键是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多样性,把保持村庄特色作为灵魂体现到规划编制中,充分发掘原有的乡土风情和乡村风貌,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真正让村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郑峰说。

找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061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