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客家米橙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农村,每逢过年的时节,就会看见一些师傅挑着黑黑的崩锅,走街串巷,为山村里的人们制作美味的过年美食米橙。

客家米橙

米橙是客家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美食。米橙的香脆味让人难以忘怀,米的香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一层糖附在上面,使米香和糖完美粘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糖立即融化溢满口中,爆开的米香松脆,使人吃了口齿留香。

特点:香甜脆口,入口即溶,回味无穷。

瑞金举办第三届万田黄元米果节暨客家美食节

赣南日报社官方帐号

金黄的米果、热闹的摊位、有趣的非遗文化演出……走进沙洲坝镇红井步行街,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日前,第三届万田黄元米果节暨客家美食节在瑞金市沙洲坝镇红井步行街举办。

米果节上,准备了体验打米果传统习俗、煎炒米果等活动,让游客在吃到黄香软糯的米果同时,感受传统与现代元素碰撞产生的火花。不仅如此,本届黄元米果节还在红井步行街鱼水广场举行为期一周的“非遗文化”展览、打米果民俗体验、瑞金特色小吃及扶贫农产品展销等活动。

近年来,瑞金市委市政府坚持“旅游强市”战略,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域化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挖掘民俗、美食等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核心景区游向美丽乡村游纵深拓展。万田乡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挖黄元米果美食文化内涵,将黄元米果打造成群众脱贫的“黄金果”“致富果”,大力发展“绿色+红色+古色”乡村旅游,连续举办三届黄元米果节,充分彰显出民俗文化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

(崔晓燕 赣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曾艳 文/图)

北部湾畔有一片长“米”的原始山林,那是客家人的世外桃源

俗话说“水稻长米树挂果”,但在北部湾畔的廉江市和寮镇根竹嶂,居然有一种长“米”的野生树木,而且不只一两棵,是一大片!当地俗称这种米为“椎仔米”,这片树林为“椎子林”。

椎子林处于云开大山支脉,连片面积5000多亩,现为国家级白椎林种籽基地、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属原始次生椎子林自然生态区。山林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椎子林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椎子林处处散发着果香

春暖花开时节,根竹嶂漫山遍野都是不知名的野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欣欣向荣,五彩缤纷。花朵带着甜味,引来花蝴蝶翩翩起舞,成群结队的蜜蜂前来采蜜。春夏相交之时,椎子树毫不示弱,老树嫩枝花蕊齐放,原本苍翠欲滴的椎子林仿佛披上一层米白色的轻纱,叠嶂层峦的花浪此起彼伏,冰洁无瑕,蔚为壮观。走近树丛,一股清新的芳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秋风起,椎子花便结出坚果——椎仔米。椎仔米全身是宝,可作菜肴、零食,亦可供药用,具有健胃补肾、滋补利尿等功效,颇受欢迎。

每到冬天,成熟的果苞便从高高的椎子树上落下来,爆裂的壳内蹦出数颗坚果。这时候,附近的孩子们便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地跑到椎子树下,扒开干叶片,捡拾椎仔米。捡完地面的,善于爬树的孩子就自告奋勇,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使劲摇,带着蒺藜的果苞和脱苞的椎仔米,如雨滴跌落,孩子们将带刺的果苞堆在一起,用石头砸开,喜滋滋地从果苞里取出坚果。

一袋袋椎仔米带回家后,用铁锅炒熟,果壳开裂,轻轻一掰便可将椎仔米的果仁剥出。果仁色泽米白,嚼之爽脆,清香甘甜。这是当地村民爱不释手的零食,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嗑边拉家常,其乐陶陶,惬意非常。

▲一簇簇米白色的椎子花与带刺的果苞

▲带着蒺藜的果苞和脱苞的椎仔米

这季节,同样兴奋的还有根竹嶂的野生动物。从挂果到成熟,椎子米就成了它们的佳肴。晚上,野猪、穿山甲、果子狸、山鸡等纷纷出动,在皎洁月光下开“大食会”。天亮了,还可以看到松鼠在树枝上跳来窜去,一边玩耍,一边觅食,时而竖耳侧听,时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无拘无束,好不自在。松鼠不怕人,有的甚至跳入竹篮里,窃取孩子们的劳动成果。

遮天蔽日的原始山林,古树参天,除了椎子树,还有野生罗汉松、红蘑菇等珍稀植物,酸枣、龙网、黄榄、山蕉等果树也不乏其数。山林西南面,有两块巨石相距数米,但彼此呼应,像由同一块劈开的两瓣,居住在附近的客家人把这里叫作“阉龙卵”。村中长辈说,山林从未遭受人为破坏,就与“阉龙卵”的传说有关……

▲椎子林花香令人陶醉

▲游客兴致勃勃地在椎子林采风拍照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云游四海的大师路过此地,大为惊叹根竹嶂的山势地形,称巨石乃龙脉之颈,此地乃帝王之风水宝地,只要葬上一口风水墓,必会育出一代帝皇。村民信以为真,随即按大师的指点行事,谁料真的震惊了当朝皇帝。皇帝闻讯,连忙派重兵摧毁了风水墓,并把巨石锯断。突然,晴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鲜血从巨石涌出,血流成河。连续三年,山上都流着血水,方圆数里的百姓庄稼颗粒无收。“龙脉”就此被“阉”,村民称之为“阉龙卵”。从此,因惧怕上天怪罪,再也没人敢在山上葬坟,也没人敢上山伐木,而在四周建了不少庙宇,以此保护当地平安。

不过传说归传说,年轻一代村民介绍,根竹嶂自然环境得以有效保护,关键在于当地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号召封山育林,村集体自发成立了护林队,村民自觉成了护林人,椎子林因此有了自由生长的环境。

春去秋来年复年,这里便形成了花的海洋、动物的天堂、椎子林的温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成为北部湾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者/戚照)

▲漫山遍野都是不知名的野花

▲椎子林古树参天

▲根竹嶂——原始次生椎子林自然生态区

客家传统小吃―兴国鱼丝,不是米线也不是面条,独特的Q弹韧劲!

兴国鱼丝又称与你相思,是兴国县别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而当地农村里还有另一个叫得最普遍的名字叫“群鱼”,如果用客家话叫出这个名字,大人小孩都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道菜。

很久很久以前,兴国县有位聪明的女子,嫁给了一位船工为妻。因为丈夫经常出门在外,为让他不贪恋外面的繁华世界,不忘家,便仿效制粉干的方法,以鱼肉和薯粉为原料,精心制成鱼肉粉丝,并取名为“与你相思”,让丈夫带着在路上食用。丈夫每吃到鱼丝,就会想起家中的娇妻,所以,总是按时回家与妻子欢聚,决不留连在外。左邻右舍的女人们,纷纷向船工妻子取经,兴国鱼丝的做法也流传开了。

因为“鱼丝 ”与“余思”谐音,意即我思念你。所以,至今兴国老表出远门,家人都要煮碗鱼丝饯行,表达“游子在外,永远思家”之意。旅居海外的同胞回乡探亲,回去时也要带上几包鱼丝,以便经常品尝到家乡特产,寄托怀故思乡之情。

兴国手工鱼丝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品。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和任何人造化学物质的传统食品,有益智、营养、美容保健、降血压之功效。

鱼丝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用草鱼剔除头和骨,将鱼肉剁成肉酱,掺拌适量薯粉,做成大块,做好的原料就像北方的家中和面粉一样,只是里面是鱼肉和薯粉,颜色也较暗,原料准备好后,将其铺在一个竹子编制的箩筐上,然后把箩筐放在烧开水的大锅中,加热蒸熟,并晾干至不粘手时,把它切成丝条,最后晒干储存。烹调时用鲜肉汤或鲜鸡汤伴煮,适当配料,还可油炸、凉拌。

今天拿到了心心念念的鱼丝,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在厨房里捯饬出来这一道“鱼丝三吃”,做法并不复杂,有油炸鱼丝、酸汤鱼丝和三色炒鱼丝,口感都很不错。作为从没见过鱼丝的北方代表八爷表示很喜欢,如果你也想要吃吃看,就仔细看下去吧。

用料:干鱼丝250g、香葱适量、芝麻适量、五香粉适量、香菜适量、姜1块、榨菜适量、红尖椒1个、油适量、香油少许、醋适量、生抽适量、高汤1碗、彩椒1个、鸡蛋1个、大蒜2瓣、盐少许、淀粉少许

步骤:

1.油���鱼丝:锅里放入两大勺油,大火加热,判断油是否够热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根干净无水的筷子插入油锅里,如果冒出很多细密的泡泡说明油温差不多够了,转小火,如果你担心手太慢也可以暂时把油锅离火。

2.干鱼丝直接放入油锅中,大概十秒左右鱼丝就炸好了,需要动作非常快,所以建议新手一次放两三片。鱼丝整片膨胀变白就可以夹出来装盘了,如果你和我一样放的油不够多或者没有小锅导致油层比较浅的话,要注意看看鱼丝两头翘起的地方是不是还没变色,用筷子调整一下方向就可以了。

3.鱼丝本身有鱼肉的鲜味和盐味,所以其实不调味就很好吃了,我撒了一点儿葱花、熟芝麻和五香粉,又是一种风味。放凉了之后就可以开吃啦,不过油炸鱼丝比较上火不宜多吃哦。

4.酸汤鱼丝:葱白和葱叶分别切末,香菜叶和香菜杆分别切末,姜切末(留两片),尖角切成辣椒圈备用。

5.干鱼丝泡清水10分钟,洗净。烧一锅开水放入两片姜片和鱼丝,中火煮10分钟左右将鱼丝煮熟,此时鱼丝全部散开、颜色微微变浅,指甲掐无硬芯,捞出鱼丝沥水备用。

6.煮鱼丝的时候可以调好汤汁,小半勺盐、小半勺糖、一汤匙生抽、一汤匙半醋、几滴香油,再加入少许葱白和香菜杆末,倒入半碗煮开的骨头汤或者鸡汤(如果没有的话开水也可以),搅匀。

7.将煮熟的鱼丝放入汤汁中,撒上榨菜末、葱花、香菜末和辣椒圈,爽口的酸汤鱼丝就做好了,如果你爱吃辣,可以加入花椒油、辣椒油做成红油的酸辣鱼丝也很好吃。

8.三色鱼丝:香葱切末,香菜杆切长段,彩椒切丝,蒜瓣切片,姜切丝(留两片),鸡蛋打散加入少许水淀粉,平底锅小火煎成蛋皮后切丝。

9.和前边的做法一样,干鱼丝泡清水10分钟,洗净。烧一锅开水放入两片姜片和鱼丝,中火煮10分钟左右将鱼丝煮熟,捞出鱼丝沥水备用。江西老表的私房美味——鱼丝三吃的做法 步骤9

10.平底锅烧热放少许油,蒜片和姜丝炝锅,倒入香菜杆和彩椒丝翻炒1分钟,放入鱼丝和蛋丝用筷子拨散翻(用锅铲容易断),放入少许盐和半勺生抽翻炒均匀出锅(鱼丝本身有咸味所以盐要减量)。

小贴士:

很多吃货朋友们都开始问我,什么鱼丝?鱼丝怎么吃?鱼丝有腥味么?鱼丝其实很类似那种有韧性的红薯粉丝,不过因为主料是鱼肉所以更鲜滑Q弹,大家可以把它当做红薯粉丝大胆的处理就可以啦,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意吃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60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