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古城堡寨

吴起县位于陕西西北部,界陕甘宁三省边际,古时曾是边陲要地,为少数民族角逐之战场,本县境内现存的有记载的古城有17座,具有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主要有:定边城、宁塞城、白豹城、横山寨(今走马城)、鸡嘴堡、

矜戎堡(今新寨)、通庆城(今锁阳城)、绥远寨(今田百户城子)、通化堡(今琵琶城)、九阳堡(今张城子)、威边寨(今荞麦城)、镇安城(今守暴城)、把都河堡(今旧城子)、五姑城(今五谷城)、胜羌寨、怀威寨、观化堡。

古城堡寨

陕西这个县古时为边陲要地, 现有两处长城遗址, 五十九座古城寨堡

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提到吴起,就会想起战国初期楚国的“吴起变法”,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人,而是一个地方,它与前面所说的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传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后世为了纪念他,将此地命名为吴起。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起初人们听到这个地名的时候,因为吴起是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后改为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站。后来人们再次熟知这个地名的时候,是因为2010年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而名享全国。

吴起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25.1℃,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米至1809米之间,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是全国沙棘基地建设示范县。

古时吴起曾是边陲要地,境内长城遗址有两处:其中白于山以北为明长城,境内长约13.25公里;县城南为战国时期秦长城。古时不同民族、不同政权在这里群雄逐鹿、鏖战厮杀,并留下数以百计的古城寨堡,经过学者高宝军多年实地勘察,查阅、考证大量史料,最终确定吴起县境内目前尚存有古城寨堡达到59座之多。

运营人员/子卫

南城地理|王小侠:探访古村南堡寨

探访古村南堡寨

正月十三,外边冷风嗖嗖,年味尚未散去,有的地方在耍社火、有的在扭秧歌,而今年最火的要数大唐不夜城了,可是我都没兴趣。因为年前家事缠绕,情绪低落加上感冒一直没好,周末也是猫在家里。早上睡到自然醒,刚准备吃饭,接到弢兄电话:“干啥呢?哥请你去太乙宫吃娃娃鱼!”

有友召唤当然要去,可能弢兄觉得我最近心情不好需要整理一下阴霾的情绪,先生答应送我前往,车一下高速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写“太乙长安道”。车子向西直行七八百米就看到路边一个醒目的招牌“河赐馆娃娃鱼”,这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二层小楼。直走最里边的“汶水”包间,在座的大部分是以前的老友,只有三位不认识,经明心介绍,一个叫薛波,长安西北村人,公众号《长安县》的主编。一个叫明月,是北京大学的历史学博士,还有他落落大方但不善言辞的夫人,听到历史博士我顿时肃然起敬,我错过了学习的大好机会,对有知识的人从来都很看中。还有我最近关注的《长安县》公众号,里边都是高大上的文章,就上公众号的文章大家谈到了吕维兄弟最近写的《给村庄唱首挽歌》,令人感动的是弢兄说他看这篇文章流了好几次泪,今天这个饭局一是好久朋友们没在一起聚会了,二是他觉得吕维的文章写得好,和他的思想产生了共鸣,他应该鼓励一下吕维,只可惜初玄主席有事今天没到,还有许多都忙着,弢兄是长安文学界大家公认的老大哥,他当场拿来了两份打印稿,谈到文章中的句子是那么的接地气和有深度,比如旱烟“顶叶”“撕开”等词语用得恰如其分。弢兄总是很谦虚,说他不会写文章,其实不是他不会写,而是轻易不动笔,就像刚开始开车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得很快,到最后越开越慢,弢兄的文字功力还是很厉害的,就拿他写张灵甫先生的夫人王玉玲《永远的守候》那篇文章,竟然我看不出能改哪一个字。

吃完饭后,弢兄因为有生意上的朋友召唤先走了,剩下的文友提议去探访一下古村南堡寨村,其实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空村,村里的人已经搬离了老宅许多年,这是搬完后的底滩子,只是十几年了没有拆除保留着,现在区政府的意思是要恢复这个村原来的模样,将它打造成一个原始的诸如民俗村的样子。人们不用再出去打工,而是将这里搞成旅游景点,目的是不忘过去,因为农村在慢慢的消失,害怕以后的人们不知道以前的民居是什么样的。当我们在村子里转悠的时候,里边都是残垣断壁,偶尔空中还有原来村里的人三两个、或许四五个,他们原来就是这个村子的。新村子离这里估计也不太远,过几天他们都想回来看看,这是一种怀念,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乡愁,这里是安放灵魂的地方,他们就像看一个故人一样,虽然残破但这里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还有一个中年男人赶了两只奶羊,羊戴着大大的爆奶,看起来在家里或者别处已经吃饱,这个残垣断壁中并没有多少羊爱吃的青草,只是废旧的瓦渣滩和没有拆除的一些土坯房子,间或有个别的砖混房子,但是很显然羊有些恋恋不舍。赶羊的人说:“我没事了就想回来看看,不看老觉得空落落的,只有看了心里才会踏实一些!”尽管这里的草并不肥美。

迎面碰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我们问她是不是这个村子的人,她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来:“其实我们都不想离开这个地方,毕竟在这个地方呆了几十年有感情了,当时我们从这里搬到新村因为是在十几年前,当时只是给我们划拨了新宅基地,房子都是我们自己盖的,所谓的补偿就是几千块钱,当然不管是哪个地方都会出现不公平现象,有的家里弟兄多,是每个兄弟几千块,而有的就是总共给几千块,哎!我村子人最可怜了,有办法的都去外边打工了,像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哎!不说了,我没事了就会带着小孙子,有时孙子上学了我就一个人回来看看,我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南堡寨村共有五个生产队,有两个庙,一个是三圣宫,一个是药王庙,村子是孩子受了惊吓叫魂的地方,不在的人的魂灵有时候也会回来看看,新庄子他们不知道啊!都是熟人,我们一点也不害怕……”,这名妇女像祥林嫂一样还在滔滔不绝,明心心善,不停地问东问西,都走了还回头投去关切的目光。

同行的王长宏老师走到一面墙前问:“这是什么?”吕维急口回答:“料僵石”,看来这些问题还真的难不住农村长大的孩子。走到一间废弃的厦房内,长宏兄看到房顶上破旧的格子给我们说:“看到了吗?上面的格子是用芋子绑的,叫仰棚,这间厦子房明显的是娶新媳妇的房子,这个炕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人们就是这样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一代代地繁衍生息……”

一会儿我们走到了一间破房子里,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大家快看,这叫锅头连炕。”同行的止语说:“曾经在长安的某个村子发生过这样的惨剧,孩子小在‘笨栏子’上爬着玩呢,大人里里外外地忙着,结果找不见娃了,原来娃‘匪’得很,翻过‘笨栏子’掉在了锅盖上,过去农村的锅用的都是大锅,大锅盖分成两部分,中间有个揭锅盖的把手,结果娃掉到大锅盖的一边,结果锅盖压反了,娃掉到锅里,锅盖又盖上了,结果前后找不见的娃,锅盖一揭娃在锅里已经煮熟了。”听着简直太吓人了,汗毛倒立,你说现在的孩子多么金贵啊,啥都不干都要把娃看好,而过去,干杂活是主要的,看娃反而是次要的了,哎!谁让过去的娃多啊!

我们几个走走停停,一会儿谈着啥叫“三火头”,啥叫“四合院”,啥叫“门房”,啥叫“厢房”,一会儿谈着啥叫“椽子”,啥叫“檩条”,啥叫“担子”啥叫“栋梁”,栋是栋,梁是梁。啥叫“照壁子”,啥叫“神龛”,啥叫“窑窝”……吕维兄弟发现了一块“花瓦”爱不释手,我说都成两截了拿它还有什么用?他随即就放下了,可走了好远却让他直后悔,还好最后他捡到了一个洋瓷缸子,上边写着“东方红”,爱不释手。长宏兄说:“哈哈,这原来是人家给娃接尿的。”吕维兄弟说,我管它是接啥的?只是今后再也没有这东西了,留下做个念想而已。大家就这样走着聊着,一会儿谈论着三圣宫到底供奉的谁啊?有人说当然是“刘关张”,而明心说,我觉得好像还不是“刘关张”。“药王庙”当然是供奉的孙思邈了。偌大的一个村子,长长的一个巷子,我们再走着,有个别的人却在朝里边走,这些人里边有的是城里人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像看看房子,还有几百年的皂荚树,洋槐树,但大多是对这里有感情的人,到这里来凭吊、怀念。而这时候的北大博士明月好像一个考古学家一样蹲在一角,对着某个角落在发呆,我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也许是在聚焦“三农”问题,在思考农村的未来……

冷风再次袭来,我们不得不往回走,雪下大了,脑子里还不时的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儿时农村生活的场景,也许是出现了幻觉,突然耳畔就传出了一声吆喝:“卖豆腐来,剩下一块豆腐了……”

作者简介:王小侠,笔名南山一尘,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作协理事、外联部主任。出版有散文集《点亮心灯》、散文合集《脉散秦川》,曾获多个文学奖项。

本平台为文学爱好者服务,属于公益平台。作者文责自负,所涉及法律责任,与本刊无关。

走进鹤游坪——世界最大山寨式古城堡

内容摘要:垫江的鹤游坪,是世界最大山寨式古城堡。主城堡位于重庆垫江县坪山镇(南部区域中心)和鹤游镇之间,其城垣遍布重庆市垫江县坪山镇、鹤游镇、白家镇、包家镇等乡镇。……

鹤游坪位于鹤游坪大城内又有小城,小城内又有石寨和碉楼。这种城中有城,寨中有寨的格局,在国内其他地区是十分罕见的。今天,我们踏上了探访鹤游坪的第一站——白家镇湖滨社区。

道不尽的残垣断壁,说不完的寨卡沧桑。从紫气门卡到永平寨,记录着不同时期的文化,也承载了人们用坚韧、勇敢谱写出的一段段历史记忆。一路探访,那厚重的城门、高耸入云的古树,将人们带回了过去的岁月。

紫气门卡易守难攻

构筑起第一道防御

紫气门卡居高地而建,城门石质拱形,城墙由岩石砌成,门上匾额构图讲究,朵朵祥云飘绕其间,几只蝙蝠姿态各异,灵活自如地在云中翩翩起舞,中书楷体“紫气门”三个大字,阴刻平雕。城门上端墙面,一株高大古榕掩罩,清风送爽,浓荫蔽日。门前悬崖百丈,门后沃野千畴,与对面黄草山遥相望。

刘兴文介绍,该卡建于清代嘉庆七年(1802),位于鹤游坪东部岩轮边沿,为三十六道大卡之一,城门名曰“紫气门”,寓“紫气东来、呈祥纳瑞”之意。因大卡位置地形如农耕所用的犁头,故又名铧头嘴。1954 年狮子滩水电站建成后,便是如今的长寿湖,曾在这里摆渡去对岸寨垭口,人们又将铧头嘴称为铧渡嘴。

据记载,紫气门卡是涪陵地带越过飞水洞山峡进入鹤游坪的必经之路,所以也成为了永平寨的第一道防御门卡。其城门高3米,宽2.5米,可容数十兵丁防守。铁皮木门,昼起夜闭。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站在门卡前,一股清风拂来,让人倍感凉爽。俯瞰,广袤的田野一览无遗。然而,昔日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只留下些残墙断壁淹没在杂草丛中,默然无语。

巍巍古寨雄踞坪南

依山而建气势磅礴

越过紫气门卡,约一公里路程,便到了永平寨。站在远处,放眼望去,巍巍古寨雄踞坪南,绵绵城堡坐镇山岗。寨子依山而建,地势高陡,寨墙基座和墙体下半部分均用岩石砌成,寨子被高高的寨墙环绕,气势磅礴。

站在寨门前,依稀可见大寨门上用楷书刻的一副楹联:“雄踞坪南如磐石固,险塞川东似泰山安”。寨门上方的匾上有“咸丰七年又五月初十立”题记。

“寨门上的对联在‘文革’期间被人毁坏了,你们现在看到的是2009年5月被当地村民修复后的。”寨里老人周万全告诉记者: “以前这里还有厚厚的木门,外面包了铁皮,非常结实,还能防弹。有土匪攻寨时,十几个人用滚筒树都很难撞开。”

在大寨门的右下角立着一块碑,上面介绍了永平寨的基本情况:永平寨修建于清代咸丰七年(1856)。古寨占地 10亩,外寨占地面积 40 亩,内寨墙高6.30米,厚3米,长100余米,上有垛口,以防止强盗入侵。寨墙寨门保存比较完好。大寨门高 3 米,宽 2.44 米,深5.80米。小寨门高2.94米,宽2.20米,深3.60米。

何拔父子十年建寨

保卫家园企盼太平

据资料显示,清代嘉庆年间,鹤游坪出了一个大富绅,就是居住在缘柏山的何拔。何拔的祖先是在元代至正年间, “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广省(今湖北省)麻城县迁到鹤游坪的。经过历代经营,创业有成,到了何拔这一代,已拥有3000多石地租的田产。

何拔经营土地和酒,赚了不少钱,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了鹤游坪上的第一首富。民谚云:发财不过绿柏山,荒凉不过雀儿山。

到了清代中叶,白莲教起义造反,引发战乱。何拔为了保卫家园,就和儿子何南亭商量,筹划修建石寨,以求安居乐业。何拔父子为了选一个风水宝地做宅基,先后请了十几个阴阳(风水师)先生,在他的土地范围内四处进行踏勘。最后选定在距绿柏山一里之遥的东面岩楞上。

永平寨的来历

据说那里是个“青龙抢宝”的祥瑞宅地。石寨就布局在龙头上,石寨大门就是龙的口,坐东向西,近对大鹤坝,远对明月山。一切妖魔鬼怪都可以被龙吞下,保证寨内永远人丁兴旺,财源滚进不衰。

何拔父子独自出资修寨,花了不少钱粮,从清代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七年(即公元1848--1857 年),经过 10 年工期,终于把寨建成。为图永久太平,何拔父子将石寨命名为“永平寨”。

大寨历经烽火岁月

威立高台原始自然

然而,永久太平,却未能如愿。大寨门两边的墙上分别题有《永平寨序》和《永平寨赋》,上面记载了永平寨经历过的烽火岁月。

民国初年,军阀范傻儿的队伍驻扎在鹤游坪,这些兵名团暗匪,到处抢夺民财,吓得白家场一带的富绅,都跑到永平寨躲藏。于是,范傻儿的部队,将永平寨团团围住,企图用困死的办法,逼寨内人就范。。

范兵一直围了三个月,寨内的人就用平时贮存的粮食,利用水塘里的水生活。若范兵爬寨墙侦察寨内的防守情况,寨内人就用土炮射击。

永平寨

更有趣的是,寨内有人献计,为了迷惑范兵,在十分缺水的情急下,就把小便收集起来,再把衣服放在小便中浸湿,挂在城墙上晒,布下疑兵阵,让范兵误以为寨内还有充足的水源。范兵围困三月后,只得悻悻撤兵。就此,永平寨人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精神也留在了一代又一代永平寨人心中,勉励他们前行。

永平寨

为更好地保护永平寨古建筑,2006年3月14日,县政府发布通告,将永平寨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古寨依然威立于高台上,容姿平静,山环水绕,原始而自然。这里的往事,也显得斑驳,留给世人的只有无限遐想与感慨。

来源:垫江日报

掌视垫江 综合编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94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