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AAA级旅游景区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无锡市东南部,位于无锡新区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区域内,紧依泰伯渎,东临漕湖,南傍望虞河,因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美好传说发生于此地而得名。公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公园融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为一体,是富有生物多样性的野生种群繁衍栖息地、颇具人气指数的休闲游乐胜地。

园内河泊连片,草木成荫,舟楫摇曳,禽鸟翻飞,令人心旷神怡。公园提供餐饮、会议、茶吧、卡拉OK,以及自助烧烤、野外拓展、野外垂钓、湖面荡舟、真人CS、自行车等户外拓展功能设施,是您体验乡野风趣、感受自然、疗养身心的理想场所。

作为中国吴文化博览园的特色景点之一,该湿地公园将建设六大功能分区、两大特色旅游线路,可坐古朴摇橹,学吴侬软语,听吴地民歌,享水乡风情。还可以江南始祖泰伯治水、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爱情故事的历史背景为线索,进行陆路旅游,体会梁鸿湿地的水利、农耕、土桥、农居、爱情等吴地文化。在2011年10月于无锡召开的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上,梁鸿湿地公园等12处试点湿地公园升格为首批正式国家湿地公园,与杭州西溪湿地并驾齐驱。

游玩线路

梁鸿湿地游玩线路:獐子观赏区→和平鸽广场→桥→香樟林→袁家湾→水西巷→鹤来庄→荷花池→鸿昇阁→水竹坊→梁鸿水坊。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锡梅路与占桥路交会处

类型:湿地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30。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打造江南水乡的农耕野趣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邹笛)江苏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更有“太湖明珠”的美,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无锡的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在继承无锡本身的江南水乡韵味的同时,更兼有其“天然去雕饰”的野趣。

作为首批国家湿地公园之一的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东邻漕湖、鹅真荡,西望太湖,南傍望虞河,北接伯渎港,联系着太湖流域几大重要湖泊及河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太湖以及太湖流域水环境曾一度恶化,太湖蓝藻、水华频发并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甚至爆发饮用水危机。

然而在经过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湿地修复工程后,如今的梁鸿湿地公园则已经不复之前的杂乱无章,而是成为一个河泊连片、碧水蓝天,草木繁茂、曲径通幽的自然生态景观园区。

塑造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无锡市鸿山街道东部的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内,已建成区面积约2000亩,水域面积较大,区内水系发达,是典型的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湿地。拥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三大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动植物资源,景观优美,富于野趣。

在江苏省发改委太湖治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梁鸿湿地公园开展了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投资800万元对约800亩湿地进行必要的恢复。如塑造浅滩地形恢复沼泽湿地,为涉禽提供栖息地和觅食场所。在缓坡、塘梗等浅水区域放置芦苇,经过芦苇自身的分蘖和根状茎的繁殖,恢复以芦苇为建群种的沼泽湿地;退渔还湿工程中将各鱼塘间塘梗全部挖开,将原有鱼塘群则打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底部有高低起伏的水体,以满足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位的不同要求,构造多样化生物生存环境。

工程建设中还人工建造了部分生态岛,以增加公园内的自然景色。利用塘梗土和塘底淤泥在大湖中堆积形成一个岛屿,岛屿结构形状是根据不同的风向、水流、土壤分布条件进行施工的。岛屿为生态排桩结构,在岛屿周围打上两层木质防护桩,防护桩顶端固定生长基质,恢复睡莲、芡实、荇菜、水鳖等浮叶植物群落。同时对湖滨带挺水植被进行恢复。

以湖滨带斜坡上和构筑的水下暗堤为生境,构建挺水植被带,重点选取观赏价值高的挺水植物,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季相变化,构建单种群或共生群落,如恢复荷花群落、千屈菜群落、再力花‐花叶水葱群落、黄菖蒲‐慈姑群落等。水面以上构建灌丛湿地带,主要包括蔷薇、金钟花、三棱草等。

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浅水区营建浮叶、沉水植物群落,在深水区营建漂浮植物群落。包括芡实、荇菜等,沉水植物为苦草、菹草、狐尾藻等,漂浮植物为浮萍、槐叶萍等浮叶植物。

打造江南水乡的农耕野趣

芳草萋萋,小桥流水。修建好的公园内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江南农村的野趣,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湿地。湿地公园依傍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泰伯渎,流传着千年历史的稻作文化。公园附近居民延续着千年的农耕文化,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耕种方式呈现出一种鱼米之乡的乡野之趣。

在沈家里、车家里建设果基鱼塘,其余地方仍然种植水稻;运用大地艺术设计稻—苇种植的星彩田,一大六小的七个圆形自然湿地像星星点缀在水稻田中,中间为芦苇湿地、两侧对称为千屈菜湿地、黄菖蒲湿地、香蒲湿地,通过这些自然湿地对区内农业污染进行净化,实现湿地农业“零排放”。在北头湾的稻田投放蟹苗,建设蟹田等。

鸿山自古以来水网密布,很多百姓以捕鱼为业。梁鸿湿地公园建成以来,带动了一部分农民就业,比如公园里面的摇橹船,就是由当地的渔民来摆渡。俗话说:“舟泊无锡莫拍曲,船过梁鸿莫唱歌”。水上游线重点打造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吴歌十八湾,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歌大王”张浩生、“江南刘三姐”唐建琴领衔团队打造。

融合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与国内其他湿地公园相比,梁鸿湿地公园不仅拥有得天独厚江南水乡自然环境,更是坐拥吴地3200年文明,农耕文化、水利文化、桥文化和水文化等吴地文化精华尽显其间。梁鸿湿地依傍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这里的山水间还徜徉着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恩爱故事,淮海义庄钱氏家族一门七院士的传世佳话。

梁鸿湿地立足净化水质、生态屏障的总体定位,在加强湿地生态修复、保护湿地的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同时,通过建设“六大功能分区、两条特色旅游线路”,有机结合生态与人文景观,开展集文化展示、体验、宣教、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复合生态旅游。

六大功能分区,即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湿地展示区、管理服务区、湿地农业区。两条特色旅游线路,一是特色水上游线:坐古朴摇橹,学吴侬软语,听吴地民歌,享水乡风情。二是泰伯治水、梁鸿孟光举案齐眉陆路游线:以江南始祖泰伯奔吴开挖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爱情故事的历史背景为线索,充分展示梁鸿湿地水文化、湿地农耕文化和湿地爱情文化,打造出了富有魅力的“吴地文化寻根之旅”、“吴地农耕体验之旅”。

田鹀,红隼,小鸦鹃...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里居然有这么多珍稀鸟类!

在刚刚过去的国际爱鸟日

高新区收到了一份“厚礼”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2018年度鸟类调查报告

出炉啦!!!

这份长达81页的专业鸟类调查报告

是无锡首个系统、持续的

湿地公园鸟类年度调查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于2011年10月正式入选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全国首批12家国家湿地公园之一。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鸟类的天堂。野生鸟类已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最直观、最重要的生态指标之一,也是检验湿地建设好坏的指征。

去年,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委托第三方对园内鸟类开展调查,希望通过专业、持续的鸟类调查,掌握公园内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的野生鸟类资源状况,从而为持续改善公园的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范围为一期工程1333亩,调查时间自去年1月至12月。根据鸟类活动情况,每月1次调查,共计12次。

大家一定很好奇

调查的结果吧

咱们梁鸿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

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份

调查报告吧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2018年度鸟类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8年1月至12月

调查范围: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一期,面积1333亩

调查内容:公园环境分布状况和鸟类活动特性

调查结果:共记录到10目30科115种鸟类,占无锡市鸟种数量的35.7%,单次观察最高纪录为发现58种鸟类。

按居留型分类:共有留鸟40种、冬候鸟35种、夏候鸟20种、过境鸟20种。

按生态类群分类:共有鸣禽65种、涉禽26种、攀禽12种、游禽7种、陆禽3种、猛禽2种。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鸟种1种

田鹀(w):由于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近年来包括田鹀在内的各种鹀类数量有所下降。然而在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内,冬季田鹀的数量非常多,尤其是在湿地公园南部的果园、荒地生境中。这也说明了梁鸿湿地完好的生境对濒危鸟类的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

红隼:留鸟,喜欢捕食田鼠。

小鸦鹃:夏候鸟,喜欢芦苇丛生境。

鸳鸯:冬候鸟,在保育区水塘中发现。

日本松雀鹰:过境鸟,在湿地体验区的大树上发现的,推测是迁徙季短暂停留。

无锡地区罕见鸟类多种

紫背苇鳽

大沙锥

普通秧鸡

红喉姬鹟

锡嘴雀

罕见鸟类有大沙锥、普通秧鸡、紫背苇鳽、红喉姬鹟(wng)、锡嘴雀等,其中,紫背苇鳽(jn)在无锡是首次发现。这些鸟类的发现为调查和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

看看资深观鸟人“脉动”老师

所拍的一手素材吧

大自然的魅力尽在其中!

常见鸟类的增加和不常见鸟类的出现,指示了梁鸿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良。而梁鸿湿地鸟类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生境的多样化、管理的科学化。

园方也表示,今后他们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鸟类进入湿地公园栖息。

部分图文来源:江南晚报

视频由受采访者提供

肥城康王河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是泰安市第一家正式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情况的通知》。

肥城市康王河湿地公园

顺利通过试点验收,

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是泰安市第一家

正式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一起了解下咱们肥城的

国家湿地公园

↓↓↓

12月31日,记者从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发展促进中心了解到,我市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属黄河流域东平湖水系,规划总面积892.19公顷。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生态功能表现突出。

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的补给当地的地下用水,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改善整个肥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公园植物隶属于50科111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48科109属126种。

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优势科。湿地公园代表植物有芦苇、菖蒲、香蒲、莲、菱、水葱、刺儿菜、艾草等。丰富的湿地资源为湿地内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以及充足的食物供应。湿地公园内 共有维管束植物129种,有脊椎动物21目44科108种,其中,鸟类7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 ,分别是小天鹅、白琵鹭、白尾鹞、苍鹰、红隼、游隼、雕鸮、纵纹腹小鸮;保育区河道内芦苇等湿地植被保存较好,景色优美,并为众多水禽提供了栖息地,有大量黑水鸡及赤麻鸭等水禽在此栖息。

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自2014年底批准试点建设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成立湿地公园发展促进中心,经过5年的保护与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湿地用水充分保障,主体水质明显改善;湿地恢复工程科学合理,无外来有害物种进入。

今后,我市将以康王河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为契机,继续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整改措施落实力度,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真正成为河流湿地恢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典范,打造美好肥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91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