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龙船调

利川市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清江上游,是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县级市。利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为“有利之川”、“大利之川”,故名“利川”,素有“银利川”、“贡米之乡”称号。利川历史悠久,境内自然景观奇特秀丽,风光优美,有古遗址15处、古墓葬18处、古建筑33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7处。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湖北利川最美的六个旅游景点吧。

一、腾龙洞风景区

龙船调

腾龙洞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南郊,距利川市区约8公里,是一个面积巨大的溶洞,主洞口大身长,形若巨龙起舞,故名腾龙洞。这里是中国已探明的最大溶洞,在世界已探明的最长洞穴中排名第七。景区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点组成。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其中大小支洞300余个,全长约五十多公里,目前被开放、可以供游客游玩的约6公里,是集山、水、洞、林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腾龙洞内有5座山峰,10个大厅,水洞旱洞相连,终年恒温,空气流畅。洞口呈纺锤形,高50米,宽57米。洞分干、水两段,小洞数百个,有流连厅、教场坝、石林晶山、龙宫宝殿、流水鸣琴、百沙胎等六个分景区。亿万年的地壳变化,使得洞内形成了观彩峡、白玉石林、三龙门等洞中景点。洞内瀑布喷泻如练,暗河涛声似雷,湖泊烟雾缥缈,回廊曲折蜿蜒,龙宫幽邃神奇,龙云桥凌空飞架,地井晶莹夺目,石塔千姿百态,石幔无处不有,规模宏大,景观壮丽,气势非凡。

二、大水井景区

大水井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白杨坝镇水井村,地处利川市区北部,距利川市区约48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崇山峻岭横亘千里,幽谷跨水越涧,景色十分秀美,被誉为“土家民居的交响乐”。进入庄园便是翘角凌空的朝门庑殿顶和高高悬挂于门楣的“青莲美荫”四个大字。庄园建筑富有土家特色,后面真有一口水井,供应整个庄园。

大水井景区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五庄园三部分组成,占地10000余平方米。李氏庄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全部建筑按八卦而建,共24个天井,174间房屋,没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木骨架,回廊彩檐吊脚楼,环环相扣,下雨天到庄园的任何房间都不会湿脚。李氏宗祠修建于清道光年间,精美的木雕石刻、别致的彩瓷浮雕精彩纷呈,灿烂辉煌。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这也正是大水井名字的来历。

三、龙船水乡

龙船水乡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凉务乡,地处利川市区西部,距利川市区约14公里,因著名土家民歌《龙船调》起源于此而得名,是利川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华中地区最浪漫、游览项目最丰富的旅游目的地。龙船水乡包含水莲洞和三渡峡两大风景区,景区内山水灵秀,四季苍翠,顺清江泛舟而下,江水碧绿如缎,风光秀丽,春意盎然;两岸山峰耸峙,波光峰影,丛林相映,沿途远可见四周青山绿树,近可观两岸田园人家,水乡风景尽收眼底。

龙船水乡恬静幽雅,充满诗情画意,至散水换舟入水洞。水洞里充斥着天然景观与人工造型,主要有五洞四桥三厅一亭一宫,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景致奇特,采采各异,水洞宁静谧然,奇特诡谲。水莲洞有旱洞2000米,有大佛洞、观音洞、舒心泉、樨牛洞等景点,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景物维妙维肖,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齐全,石柱、石笋、石花、石幔别具一格,或晶莹如玉,如灿烂如金,或粗如浮屠,或细如粉丝,恰似人间仙境。

四、佛宝山

佛宝山原名福宝山,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汪营镇境内,距利川市区约30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属巫山余脉,境内植被众多,有大小山脊30条,大小河流29条,自然湖泊5座,是清江和郁江两江的发源地。景区融悠久的土苗文化、厚重的佛教文化于一身,完美地保留着自然山水本色、云海景观、恐龙时期食物生态链、珍稀植物园、负氧离子养生区、藤蔓倒伏原始生态形状,景区内山峰逶迤、峡谷巍峨、水源丰沛、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佛宝山景区由幽峡、峭壁、森林、大瀑布、碧水、原木栈道、3D玻璃栈道、绝壁栈道、负氧离子养生区、吊桥、云海、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峡谷大漂流等景观和极限运动体验组成。景区集绝崖3D玻璃栈道、洗肺养生徒步、运动拓展、精品民宿、滑雪滑草、汽车露营于一体,简直集齐了各种网红元素。全长5.8公里、总落差260米、长达1.5小时的闯滩亲水漂流,3D绝壁玻璃栈道,网红悬崖秋千,步步惊心等娱乐体验项目令游客流连忘返。

五、苏马荡

苏马荡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药材村,地处长江南岸,东距利川市区约58公里,西距重庆市万州区约42公里,海拔1500余米,面积29平方公里,有“中国最美小地方”之美誉。苏马荡在土家族语言中是“老虎喝水的地方”的意思,景区内森林密布,凉爽宜人,宁静自然,风情独特,是人们休闲、度假、纳凉的绝佳去处。每年五月,这里的银花杜鹃、红杜鹃、紫杜鹃、白杜鹃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堪称百里杜鹃长廊。

苏马荡至今仍保持着我国最具原始生态特色的土家族村落,村里人口不足500人、大自然惠予她原始、自然、古朴、奇特和美丽,她以其“古、秀、雄、奇、幽”成为天地间灵性山水的绿色生态家园,成为天地间最为厚待生命的温床,堪称森林中的伊甸园。十里长廊是在苏马荡一带临山而建的山路带,因为山中杜鹃花海,又名杜鹃长廊。长廊参观和长廊步道是免费的,它早已融合在苏马荡人的生活中,是大众健身之地,充氧之地,登高之地,亦是寻药之地。

六、鱼木寨

鱼木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地处鄂渝交界处,距利川市区约61公里,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山寨,有“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美誉。相传古代马、谭两大土司交战,鱼木寨因地势险要,谭土司久攻不下,数月后守寨的马土司扔下活鱼挂在前来攻寨的谭土司帐前树上,谭土司叹道:“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从此,此寨得名鱼木寨。寨中有100余户居民,大都是土家族,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建筑习俗。

鱼木寨四周皆是绝壁,悬崖如削,铁壁三层,螺峰四座,仅有一条2米宽的石板古道直通寨门。寨楼突兀于崇山峻岭中,两面悬崖万丈,中间门仅容一人通过。山东西和北面的悬崖绝壁上,凿有古栈道3段。寨内有古墓群、古碑林、古栈道、古寨门,至今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关险道惊心动魄。这里关卡雄奇,道路艰难逼仄,两条下寨道路全以条石修就,石级陡窄,特别是亮梯子及三阳关手扒岩二段,堪称天险。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俗别有风味。

对于湖北利川最美的六个旅游景点你怎么看,欢迎发表意见和评论,我们一起讨论。

湖北利川龙船水乡景点价格 湖北利川龙船调 龙船调

1. 湖北利川龙船调

《龙船调》(Dragon-boat melody,原名:种瓜调)是一种民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中文名

龙船调

外文名

Dragon-boat melody

主要荣誉

被评委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原名

种瓜调

发源地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一带

基本简介

《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


2. 湖北利川龙船调安置房

《龙船调》是小调而非山歌。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利川灯歌是利川土家族逢年过节,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它发韧于清初,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末,灯歌在利川日益兴盛,花灯有“前八出”、“后八出”及“杂灯”等多种。《种瓜调》在湖北省西南部的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3. 湖北利川龙船水乡

叫水帘洞,又名龙船水乡,位于利川市凉务乡境内,距市城十二公❓,去水帘洞乘船顺清泛舟而下,江水碧波如缎,风光秀丽,春意中盎然,也可由三渡峡逆游而上,两岸山峰耸峙,波光峰影,丛林相映,充满诗情画意。水帘洞宁静谧然,奇特诡谲,景物唯妙唯肖,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


4. 利川 龙船调

民歌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5. 湖北利川龙船调的故乡这句话有没有错

利川市代表性民俗风俗:條萊垍頭

1、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2、利川土家服饰:史书称之“溪布”或“峒布”,本地称“家机布”或“龙头宽布”,衣着颜色基本为青、蓝、白三色;




3、土家婚俗“过礼“:土家族十分重视婚姻嫁娶的礼仪,婚俗中的陪十姊妹、发亲、拜堂、闹洞房等习俗,都展现出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情。





利川为县级市,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为主。


6. 湖北利川龙船调公园在那个位置

利川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300至1600毫米,日照时数1409.2小时。

境内生物、矿产、水能、风能资源丰富。现有维管植物191科、557属、103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3种,二级保护树种12种,三级保护树种13种。境内盛产坝漆、黄连、莼菜,也是地球上的珍稀孑遗树种水杉树的发祥地,因此利川被誉为坝漆之乡、黄连之乡、莼菜之乡、水杉之乡。有野生动物100余种,主要粮食作物10余种,家畜家禽10余种。矿产资源门类齐全,已初步探明有43种,111处矿点,天然气、卤水、煤炭、生物礁、石膏、石灰石蕴藏量较大。


7. 利川《龙船调》探秘

体裁: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在湖北省西南部的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内容: 《龙船调》分为咒怨、选瓜、骂神、融冰四场,咒怨讲的是土司制度下,因为土司老爷的专横,享有初夜权,人民都很痛恨土司老爷,诅咒土司老爷生女儿且孤独终老;选瓜讲的是土司的女儿幺妹和鞘公的儿子瓠子在女儿会再见钟情;骂神讲的是幺妹和瓠子不顾诅咒决定相守在一起,结果瓠子却命悬一线;融冰讲的是幺妹以身融冰,感动天地,瓠子觉醒,两人终于在一起。整个故事一波三折,配上歌舞表演,真的是非常的精彩。


8. 利川市龙船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劳动教育基地的6大重要环节

(1)全面调研,厘清问题

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三大类别,劳动教育的主体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劳动教育的施行更是需要场所、经费、人才、交通等多方面的协同,因此,在新建一个劳动教育基地之前的调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新建一个劳动教育基地前的调研工作,具体包括摸清相关主体(学校、学生、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

主管部门及有关配合部门(教育局、文旅局、交通局、共青团、妇联、 财政局、发改局、电视台报社等融媒体)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实施动态和对劳动教育工作的设想;

相关社会机构(旅行社、艺术类培训机构)在劳动教育方面可介入的可能性;

适宜开展劳动教育的各类场所(农庄、特色小镇等、青少年宫等)的场地经营者对劳动教育的认知、需求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基本情况;

劳动教育相关的从业者的基本情况;

周边高职院校、专科院校及本科院校的专业情况,为人才供给做筹划;

梳理所在地区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研判劳动教育基地的特色主题。

例:就利川劳动教育基地的打造而言,方案组通过研究,专门制作了内容评估表,以便精准的策划劳动教育基地的核心内容。

(利川市劳动教育内容评估表(节选))

(2)量身定制,标准先行

劳动教育基地如何建设、标准和规范是什么,截止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出台,为了打造好一个劳动教育基地,方案组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与管理规范》等相关基地建设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出台的320意见,先行探索劳动教育基地在选址上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方案组多轮的比对、模拟、测评,首先从经营内容、工作流程、安全保障和接待规模四个方面提出准入条件,以劳动评价、建设条件、配套设施和周边资源4个大类和15个亚类,为利川量身定制了“利川市劳动教育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利川市劳动教育基地选址评价标准表(节选))

(3)紧扣特色,三级布局

利川龙船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劳动教育的谋篇布局中,一方面充分调动并发挥其在旅游资源及空间场所方面的优势;

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利川市具有产业特色的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呼吁其为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贡献应有的社会主体力量。

在选址评价体系完成后,方案组结合全域考察的实际情况,根据利川四大产业类型和教育资源布点图,选取了42个考察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并进行评价,最终选址了5个劳动教育基地和23个劳动教育场所,构建了以劳动教育基地为中心,以体验场所为支撑,带动周边社会企业和农户的“基地+场所+学校”的三级劳动教育布局体系。

为利川市提供了能够覆盖全市域的、各有特色的、适宜分学段使用的基地模式。

比如,在布局特色上,以具有恩施州示范效益的白鹊山民宿带为例,依托民宿布局新型服务性劳动教育基地,面向利川市高中一二年级和中职学生,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其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该基地主要以服务劳动和学工劳动为核心,通过导游、管家、客房、餐饮、民族歌舞表演、室内设计与布置等一系列服务型职业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4)一处基地,多处用途

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外教育的三大课程体系,严格来说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分支课程,但并非完全被包含的关系,三者侧重点各有不同。

综合实践教育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和社会责任担当,强调再学习和创造能力,研学旅行被称为行走中的课堂,更强调教学空间的广阔和学生视野的开拓,而劳动教育则有着更深度的

利川市在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方面与发达地区以及宜昌、荆州、武汉等省内其他已在先行的城市相比,已明显出现滞后性,在本次劳动教育基地的策划方案中,方案组成员本着统筹兼顾、高效利用、集优补差的原则,以劳动教育为主、兼顾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功能,构建以社会劳动教育带动学校和家庭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利川模式。

(5)劳动教育,课程支撑

《意见》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因此,对利川市5大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策划的主题,着力点都放在体力劳动和动手实践上,同时也对城区的劳动教育基地和乡镇的劳动教育基地差异化的进行了劳动体验的设计。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

策划方案结合利川的地域特色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实情,提出了主题性和系统性的建议。

以其中面向小学低年级和中学一二年级的南坪稻香田园劳动教育基地为例,课程研发部以4种体系、6类内容为纲要,构建了“劳动与生产、劳动与生活、劳动与生命、劳动与文化”共计4项系统课程,用以指导基地在具体设计方案中的功能布局和空间设计。

利川稻香田园劳动教育课程框架

(6)全新构建,运营机制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分别承担着基础、主导和支持作用,对于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家庭教育比较缺位、社会教育不那么丰富的利川市而言,如何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并行的教育赛道中,让劳动教育别开生面而用到实处,确实面对着人力、财力等各种困难。

经过近三个月的研究、摸索、比对,方案组成员拟定以作为社会主体的利川市龙船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率先在基础设施投资、基地运营保障上围绕劳动教育工作,构建全新的保障机制,以“五位一体”的开发模式,发挥优势,补足短板。

(利川市劳动教育基地“五位一体” 开发模式)

于此同时,为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可行,方案组在策划中针对基地运营、项目管理等专线机制还制定了企业“1+4”运营体系。

以“劳动教育基地运营公司”为中心,构建劳动教育基地规划管理运营、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输出、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出和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四大运营板块,服务学校和家庭劳动教育,形成一套利川市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

除此之外,还设有政府“1+N”管理体系、基地“1+3”组织架构以确保从机制体制上全面保障劳动教育基地的实施工作。


9. 湖北利川龙船调公园

建议龙船水乡,很值得游玩。

江水两岸青山如黛,画舫在宽阔的江面随波荡漾,沿途,远可见四周青山绿树,近可观两岸田园人家,水乡风景尽收眼底。船上可坐可躺,可娱乐、可嬉戏,一江春水一江歌之余,还可以到水面体验一回精彩纷呈的水上娱乐项目。


10. 湖北利川龙船调智能校服

利川。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利川灯歌是利川土家族逢年过节,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它发韧于清初,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末,灯歌在利川日益兴盛,花灯有“前八出”、“后八出”及“杂灯”等多种。《种瓜调》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广州最美“龙潭景” 八十龙相会200桌龙船饭迎客 龙船调

广州很多村落都有“龙船景”,要说最靓的莫过于海珠区龙潭村,在水网环绕古桥古祠古榕间,近八十条龙船巡游,别具一番古韵。今天(8日)是农历五月初四,传统的“龙潭景”从上午持续至下午,中午摆了200桌龙船饭,还连续20年在全国首创推出龙潭端午龙船纪念封,十分有纪念意义。

龙潭景享有盛名,全市各村近八十条飞龙前来探亲,尽管非节假日还下雨,依然吸引了上万市民前来观看。

龙潭村位于海珠区中部,海珠湿地一期就在龙潭村对面,村里河涌交错,是典型的珠三角水乡,村内的古建筑群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桥古祠古书院林立。龙潭村老书记何礼谦介绍,龙潭村的端午风俗已延续了上百年。当龙船经过桥底时,桥面上的人要避让,以表示尊敬。

上午开始,龙潭涌边锣鼓声声,络绎不绝的飞舟踏着鼓点纷沓而来,龙潭涌两岸聚满了前来“趁景”睇龙船的市民,还有很多从港澳前来的摄影发烧友举着长枪短炮捕抓飞龙的英姿。岸上的村民忙着招呼各村的客人。

为了准备中午的千人龙船饭,现场空地上搭起了做龙船饭的大棚,几十个大厨忙碌着。中午时分,200多席龙船饭一字排开,欢庆节日。

中午时分,龙潭村内200多席龙船饭一字排开,蟠龙鳝、河虾、白切鸡、烧鹅、烧肉、芋头扣肉、发菜蚝豉、炒鱼丸、鼎湖上素、腰果丁等十多个菜式,丰盛无比。

著名民俗学家、中山大学博导叶春生说,广州地区龙船竞渡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衍生出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如“犒标”、“食龙船饭”、“洗龙舟水”等等,丰富成一种独特的龙船文化,包含着和亲睦族,村与村之间、宗族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龙潭村是省集邮示范基地,全国首创,从1997年开始连续20年每年龙舟节都有专门设计发行一套限量纪念封,今年的纪念封主题是“灵猴献瑞 巨龙腾飞”,吸引了集邮爱好者收藏。(广州日报记者廖靖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83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