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于1962年5月5日正式开馆,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黑龙江省图书馆发挥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存储信息、文献整序和满足社会需求等各种功能,是展示龙江人文资源、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全省上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信息枢纽,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课堂,营造全省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地。

黑龙江省图书馆

历史沿革

追溯省图书馆的发展沿革,还要回到1905年。当时的黑龙江将军署学务处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创办了一所图书馆,这是最早的省图书馆。1954年原黑龙江省与原松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由原来的齐齐哈尔市改设在哈尔滨市。于是,原黑龙江省图书馆便更名为齐齐哈尔市图书馆。1957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哈尔滨市筹建新的黑龙江省图书馆。1961年,8600多平方米的馆舍竣工。

随着时代的发展,黑龙江省图书馆原有的馆舍面积以及所提供的传统服务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广大读者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新建一所现代化的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唤。新馆工程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00年5月破土动工,2003年10月新馆落成,工程概算为1.7亿元。新馆坐落在哈尔滨市的长江路216号,馆舍占地总面积27 894平方米,建筑占地7 6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 000平方米,道路绿地占地20 252平方米。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作为我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我省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馆藏资源

省图书馆开馆时有藏书80万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目前已拥有藏书264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97万多册;古籍14.2万余册;报刊50.6万册;缩微制品380件;视听资料2万余件。馆藏的重点是本省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类文献;参考工具书和检索性期刊的收藏比较完备;由于地缘关系,省图书馆还藏有大量俄文、日文资料;收藏地方文献有近万种,集中反映了东北地区和我省地矿地貌、物产资源、工农业生产和风土人情。馆藏善本书385种6602册,其中后唐卷轴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宋刻本《通鉴纪事本末》、元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韵府群玉》、明刊本《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新镌古今大雅南宫词纪》、清乾隆刊本《大清一统志》等都属馆藏珍品。省图书馆自1980年起,与日本、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朝鲜、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15个图书馆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获得了这些国家的新出版的书刊文献。

场馆规模

建筑结构

新馆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的模数设计,使建筑内部达到了广泛的适应性,为使用和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建筑主体为图书馆的对外开放的服务区。分别设有:读者服务大厅、多功能厅、文献借阅、报刊阅览、地方文献检索、电子文献阅览、网络查寻、微型影院、语言学习等各项服务设施,并为自习读者、少儿读者、残障人群也特设了服务区域,共计20多个借阅活动场所,总阅览座位1400余个。中央大厅为共享空间,玻璃穹顶,光线和谐而充足。各层之间有回廊连接,走廊直线距离长达80余米,两侧迂回,上下环绕,形成了大厅中独特的“文化长廊”风景线。

主体

主体建筑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造型各异的圆形建筑。西侧为展厅,面积为700平方米,可为社会提供经济、文化等各类展示服务。东侧为报告厅,面积为700平方米,设有350个坐席,并配有同声传译设备,可为各类会议、学术报告提供高品质的演讲场地。定期在���举办的“龙江讲坛”发挥着品牌效益,作为“市民课堂”,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大量听众。位于报告厅后面的三层裙房是办公区,这里除办公之外,还设有部分教学用房,可供社会专业施教提供场地;新馆另设有读者餐厅、水吧,可为到馆读者提供及时便捷的餐饮服务。

天梯

它是一张纸,一座图书馆中最基本构成单位——书的组成

分子。这张纸记录了文字与印刷的历史,也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们由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在甲骨文刻字来记录人的活动,在羊皮、及竹片上 书写历史与-,人们每一项书写媒介的改变都表明人类文明进入到了新阶段。

它是一把曲尺、一把弯曲的曲尺、它由各种文字与图画刻出当时人类进步的每一个过程。从绳结到纸张,再到数字技术,这把尺不但连接过去,也延伸到未来。

它是一部天梯、在雕塑的顶部,它螺旋上升的DNA模型是我们的预测:将来的图书资料会以生物芯片的方式进行储存,也可能在生物智能芯片上,知识会以我们未知的方式储存,加工以至深化,最后以更奇妙的方式给人类带来惊喜,DNA应用与研究应该是人类探索未来最便捷的天梯。

它是一朵浪花,在知识的方舟下面,红色的浪花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让人们有更多更好的技能去生活和改造这个世界。

它是一只天鹅,展翅欲飞,恰似黑龙江省的地图的形状——天鹅。如果人们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那么也能像天鹅一样飞到理想的高度。

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龙江书院开院两周年纪念活动

人民网哈尔滨9月28日电 9月28日上午,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朱砂启智慧开笔破童蒙”——龙江书院开院两周年纪念活动。

在“朱砂启智慧开笔破童蒙——龙江书院戊戌开笔礼仪式”中,十位5周岁的幼童在亲友老师的见证下,完成了人生第一礼。“开笔礼”(亦称“开蒙礼”、“破蒙礼”)是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被称为人生四大礼(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婚礼)之一。龙江书院结合时代的特点,古为今用,并有所创新地举行开笔礼仪式。正衣盥洗、朱砂启智、开笔习字、拜孔行礼等仪式流程,使孩子们在传统庄严的开笔仪式中,领略尊师孝亲、勤学上进的优秀传统。

活动还特邀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哈尔滨市古琴研究会会长、龙江琴社社长、龙江书院古琴授课教师李树果讲授《孔子与古琴》。李树果细致耐心地讲解了古琴的悠久历史与传承,讲述了专注学琴的故事,并现场弹奏古琴名曲《韦编三绝》《文王操》,希望参加开笔礼的孩子们向孔子老师学习,勤奋读书。

书香传递经典,阅读浸润人生。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书院作为省图书馆全新打造的传统文化服务空间,将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龙江地域文明做出贡献。(焦洋、李万华)

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书院古诗词吟唱亲子夏令营就要开营啦

最是书香能致远,至乐何如诵好诗。为提升青少年的国学修养,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对诗词的欣赏水平,龙江书院特于暑假期间面向社会公众开办 “古诗词吟唱亲子夏令营”活动。活动以讲解古诗词基础知识、教授经典古诗词吟唱为主,面向6-12岁儿童家庭,特别邀请“黑龙江省优秀全民阅读推广人”及“全国百名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刘冬颖教授的博士生任梦一授课。通过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使学员普遍掌握5余首经典古诗词的内涵与吟唱曲调,并着汉服学习中华礼仪。

授课教师:任梦一,黑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学文献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冬颖教授,是刘冬颖老师古诗词吟唱教师团队成员,新媒体平台“风雅弦歌”主编,多次参与古诗词吟唱乐曲视频制作和吟唱音乐会活动。

课程内容

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授课地点

黑龙江省图书馆 龙江书院国学讲堂(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216号)

招生对象

1. 6-12周岁读者,需1名家长陪同。

2. 招生人数:活动公益免费,因场地有限,招募20个亲子家庭,额满为止。

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 :7月18日、19日8:30-11:30 13:30-16:30

2、报名方式 :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学生可以是户口本)、近期一寸免冠照片到省图520室登记报名,领取听课证。

3、咨询联络:0451-85990563 石凤老师

本文转载自“黑龙江省图书馆”

主编|任梦一

副主编|胡永杰

责任主编|仲艳青

风雅弦歌

公众号ID:ifengyaxiange

古诗词|古乐谱

吟诵吟唱|品读赏析

还原古人歌诗乐调 传播古典诗词之美

主办: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

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书院第二届“竹海听风”竹笛新年 音乐会成功举办

2020年1月20日下午,省图书馆龙江书院第二届“竹海听风”新年音乐会在省图书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音乐会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序幕,龙江书院公益课学员、民乐爱好者、广大省图读者齐聚一堂,在优美动人的乐曲声中共同欢庆2020新春佳节的到来。

音乐会上,竹笛、洞箫、巴乌、葫芦丝、古琴、陶笛等乐器共同诠释民族音乐之美,寄托对新年美好的祝福。来自龙江书院、银秋笛萧工作室、龙江琴社、冰城知音陶笛社的演员们及民乐爱好者,为观众带来了《花好月圆》《欢乐歌》《森林狂想曲》《京调》《春到湘江》等耳熟能详的竹笛乐曲,以及《竹楼情歌》《大鱼》《卧龙吟》等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经典曲目,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欢快活泼的音乐,让观众们沉醉其中。

近年来,省图书馆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尤其是龙江书院的开放,更是体现了省图书馆将古老书院与现代图书馆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民族器乐,推广传播笛箫艺术,2019年龙江书院首次开办竹笛公益课程,除日常授课外定期组织学员参与龙图听琴雅集,让学员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的底蕴,提高了学员欣赏国乐的水平,带领学员感受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厚重与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化生活,激发公众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更多精彩瞬间

编辑:王雪红

审核:张春春

龙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74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