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伪满哈尔滨-厅为东北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的伪满-机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3月1日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满哈尔滨-厅系统土崩瓦解。哈尔滨解放后,日伪统治时期助纣为虐、作恶多端的伪-受到了正义的审判,哈尔滨-厅建筑被人民政府接管。1948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座革命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该址正式开馆。1999年1月10日这座三层楼房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从此,这里成为人们缅怀先烈、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伪满洲国哈尔滨-厅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标 |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展览厅旧址:万千往事终随风

博物馆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一直是人们通往大千世界最便捷的「一扇门」。推开这扇门,你可以轻易地跨越距离、穿越时间,欣赏全人类的智慧与艺术成果。

而在历史上,却有侵略者曾以博物馆为文化殖民的工具,大肆宣扬殖民主义。只是博物馆本就应是向公众提供知识和教育的「中立之地」,一旦沾染上殖民主义色彩,就注定会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就是最好的例子。

193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在这片土地上扶植起了伪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

为了不断地壮大与稳固这个政权,进而完全地控制东北,日本采取了各种方法为其「丰满羽翼」——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也是其中的一片羽毛。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展览厅旧址

(20世纪40年代)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隶属伪满洲国民生部,博物馆初期展品主要接收自「满铁」教育参考馆所藏藏品,汇集自然科学标本资料和社会科学民俗文物6万件。

1939年7月15日,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正式开馆。据说当日的开馆仪式发出了850多张招待票,然而来者仅52人。

如此冷清的开馆仪式,似乎从一开始就昭示了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最后的命运。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设立后,就以放电影、办讲座、开音乐会等各种形式开展活动,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当时,日本战事已经开始吃紧,建设博物馆馆舍的款项迟迟得不到落实,博物馆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展出,于是租赁了裕昌源大厦一楼进行展示。

展厅分大小两个,占地690平方米,陈列展分为动物、地理、矿物、地质和物理五部分,同时在展览中无孔不入地宣扬殖民主义,妄图从文化上奴化东北人民,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而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霸占东北地区的美梦。

1945年8月,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随日本战败投降而解体。直到该馆解体,在筹划中的新馆址也因缺少资金一直没能建起来。

如今在长春市南关区长春大街496号,还能看到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展览厅旧址建筑,现在由吉林省供销宾馆使用。

这些年来,其一楼的商铺换了一批又一批,许多顾客常常来此光顾,却鲜少有人知道这栋建筑背后的故事。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这个名字,也早已淡出了世人的记忆,不再被人提起。

来源:吉林大喇叭

吉林省长春市伪满洲国日伪军政机构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新民大街。北起解放大路,南到新民广场,1446米长。1933年建成后,取名“顺天大街”;1946年国民党时期改为“民权大街”;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民大街。不但是伪满皇宫的中轴线,还是伪满国都的政治中心“中央大道”。大街两侧,矗立的历史建筑十余栋。除日伪军政机构旧址外,文化广场的南端,坐落着地质宫。伪满时期,地质宫所在的位置是作为溥仪的正式“皇宫”来修建的。1938年9月动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财力紧张而停工,只完成地下部分。1953年,在原来基础上,修建了这座绿色瓦顶、宫殿式建筑。因为是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故名地质宫。

吉林大学地质宫

伪满军事部旧址1

伪满军事部旧址2

伪满军事部旧址3

伪满国务院旧址1

伪满国务院旧址2

伪满司法部旧址1

伪满司法部旧址2

伪满经济部旧址1

伪满经济部旧址2

伪满交通部旧址1

伪满交通部旧址2

伪满综合法衙旧址1

伪满综合法衙旧址2

伪满民生部旧址

伪满外交部旧址1

伪满外交部旧址2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1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2

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旧址1

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旧址2

伪满中央银行旧址

伪满总理官邸旧址1

伪满总理官邸旧址2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

苏军烈士纪念碑1

苏军烈士纪念碑2

苏军烈士纪念碑3

苏军烈士纪念碑4

苏军烈士纪念碑5

史海钩沉:伪满洲国兴农部旧址,每一处都充斥着东北人民的血汗

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大自然对东北最宝贵的馈赠。经过早期的开拓与耕耘,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东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安居乐业。

农业生产避不开天灾,可东北的农民也没能避开人祸。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开拓海外市场,暴力地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日本侵略者也将魔爪伸向了地大物博、沃野千里的东北。

早在1906年12月,日本就在东北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开启了对中国东北长达四十年的侵略性经营。其中,农业资源就是满铁搜刮的重点。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满铁在东北各地建立农事试验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从日本国内招聘农业专家来调查农业基本情况,通过农业试验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或从国外引入良种,在各地区普及合适的农业品种。

尽管满铁的举措在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在为经济侵略服务。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了伪满洲国这一傀儡政权,并逐步建立了伪满大八部。从经济、军事、司法等多方面编织了一张阴谋的巨网,企图将东北收入囊中。伪满洲国兴农部,就是从农、林、牧和水产等方面侵吞东北资源的工具。

伪满洲国兴农部最初的前身是实业部,由张燕卿担任总长,后改名为产业部。

1937年,伪满洲国产业部为了推行产业五年计划,以县旗为单位成立“农事合作社”。农事合作社是一个综合性农业组织,其职能包括农产品的检查、储藏、加工及销售;建设农业仓库;接受储蓄及与农业金融相关的资金融通,设立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实际上就是农产品交易的统制中心。

日伪当局在设立农事合作社时,企图以指导农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一类冠冕堂皇的说法粉饰太平,但事实是无法被掩盖的。

通过在各地建立农事合作社,日本布下了控制东北农村地区的网络,企图增加对东北农村农产品和特产的掠夺,掌握东北农村经济的命脉。

1940年,在伪满洲国经济和产业两大部的推动下,“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合并,成为了“兴农合作社”。

兴农合作社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经济的统制,对东北农民的剥削也更加地变本加厉,几乎完全是在野蛮掠夺农产物资,给广大东北人民带去了极大的伤害。

兴农合作社是日伪统治者的强行掠夺机构,完全适应于战时体制下的经营,其影响范围扩及农民生产、生活全部领域,是日伪统治者无孔不入地控制东北农村的得力工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陷入战争泥潭的日本对物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也对农产品等资源越来越重视。在此之后,兴农合作社几乎一手操控着伪满洲国的农业金融。

1940年,日伪当局对中央农业机构进行了整改,原有的产业部解体,其工矿业部门移交经济部进行管理,农业部门则独立出来成立了兴农部。

兴农部主要负责保证日本在战争过程当中关于农产物资上面的需求,同时从全局管理伪满洲国境内的农业生产与流通工作。兴农部继续压榨着东北人民的每一滴血汗,成为了难以摆脱的枷锁。

长年掠夺性的农业生产,不仅造成了东北农业资源的大量流失,还使得土壤的地力损耗严重,残酷的剥削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深重伤害。

在不断的抗争中,东北人民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日本战败投降后,曾经的伪满洲国兴农部旧址先后由国立长春大学和东北大学所用,后来成为了现在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学楼。

从此围绕着这栋建筑的不再是充满剥削的阴谋,而是朗朗的读书声。东北也将在新生力量的崛起下,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部分资料来源:《日伪时期兴农合作社研究》《日本在东北的农业科研活动与农业统制》《伪满洲国农产品流通研究》《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研究》。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十八

编辑:马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73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