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大青山遗址

坐落在茂兴湖湖畔,是金代降州城遗址。它横亘于古龙乡偏北部,为嫩江左岸二级台地。遗址地处西端制高点的青山头,海拔160余米,台地顶部平坦,以垦为耕地,南北宽600米许。从青山头西端起,向东1.5公里,一路屡见古代陶片,尤以台地边缘处为最多。西坡由北向南有四条水冲沟,除最南一条外,在沟壁、沟底都可见到手制陶片。陶器以泥质或细砂黄褐、红褐陶为主,也有少量夹砂黄褐陶。火候一般较高,陶色较纯正,质地坚硬。器形有罐、鬲、钵、碗、杯等,口沿有侈、直、敛之分,唇有尖、方、圆之别,器耳有环状、乳突钮,器底有平、假圈足及三足的。文饰多素面,有的经磨光、也有红衣陶、蓖点几何纹、锯齿附加堆纹及细绳纹。此遗址与白金宝文化明显一致,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

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出河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据史书记载,辽代天庆四年(114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颜阿古打起兵伐辽,亲率精兵3,700人,由宁江洲(今吉林省扶余县古遗址)出发,乘夜急进,偷袭降州城,大败十万辽兵。至今,大青山上白骨累累,烟痕仍存。站在大青山上,放眼望去,茂兴湖水水天一色,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湖鸟起落,百舸争游,别有一番情趣。

那达慕是蒙古族进行游乐活动的盛会。杜尔伯特县的那达慕大会历史悠久清代,这里的那达慕分为“呼苏”(旗)、“奴图克”(区)、“也拉”(乡)三级,均由蒙古族王公贵族们主持。1956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以后,决定每年秋季举行全县那达慕大会。次年第一届大会如期召开。以后每年那个时候,全县各乡镇农牧民、工人、学生、机关干部都组织代表队参加。外县市也派出竞技代表队前来助兴,逐渐形成了全县各族群众的盛大节日。现在除了全县的那达慕大会以外,各蒙古族聚居区每年也都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在那达慕大会内容十分丰富,会上除了项目赛马、射箭、摔跤三项竞技比赛及踢牛膑骨、下蒙古棋、抛、“布鲁”等三项游艺比赛外,还增添了文艺演出、大型团体操、商品交易会、田径、篮球、排球等现代体育比赛项目。

大青山遗址

距大庙西北二十华里左右就是他什海古城和行官遗址。他什海古城是辽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故里。萧思温的女儿萧绰就是我们经常在小说中听到的"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的萧太后,萧思温的孙女菩萨哥又被圣宗皇帝选为皇后,他什海名称的来历生动的记录了这位皇后的生生死死,荣辱血泪。

大青山古遗址探幽(下)

大青山古遗址探幽

(下)

文/张津友

(接上期)从青山头向东慢慢寻访,触摸着久远的古迹,顿感韵味十足。尽管玉米、高粱长势茂盛,遮住了人们的视线,但遗址上有数处隆起似有夯土版筑痕迹的土基,偶有一些古榆树点缀其中,这无疑就是古城墙了,将其串联在一起,一个周长800米的长方形城池展现在人们面前。地表散步着灰陶、布纹瓦、纺定瓷等文物残片,捡起来与青铜器时代的罐、鬲等陶器碎片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是典型的辽金时代器物,与邻近的新站镇乌拉尔基古城、民意乡他什海辽代古城的文物有异曲同工之处。

得胜村党支部书记李晓辉是个对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青年人,据他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得胜和永胜两个村的农民在犁地和打电机井时发现了大量保存相对完整的布纹瓦和纺定瓷等文物。当地群众在山脚下发现了古人类遗骨、箭矢等标本,引起考古专家关注,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物鉴定,认定这是建在大青山青铜器遗址之上的辽代古城。

肇源博物馆提供

专家们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认为此城踞险扼守嫩江,是护卫辽代“春捺钵”古城“乌拉尔基”的前哨阵地,曾经与金兵有过交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果然,我们向东行走了700多米,另一座写有“二00九年六月十一日公布得胜城址”石碑矗立在高地之巅,它静静的在向人们讲述着当年古城曾经有过的辉煌。目睹文物标本和高高的大青山使我想象八百年前这里古战场是多么的惨烈,无数英雄豪杰在此拼杀,鲜血染红了大青山和嫩江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肇源博物馆提供

该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辽金时期嫩江下游左岸城池分布及其人类活动提供了佐证。

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大青山人去城空日渐颓废,直到清代中期,松嫩两江流域成为郭尔罗斯后旗包氏第三努图克的属地。

康熙年间分别在三个岗地上建了三个自然屯,分别称为“敖包得根”(现在共荣村)、“西南得根”(现在永胜村)、“东北得根”(现在得胜村)。“得根”蒙语“德古日”,意为高岗。因大青山坐落在敖包得根东北,故起名东北得根屯。

资料片:古城古墓葬遗址(刘青海/摄影)

包氏地主在大青山上筑墙建窑,凭险据守,防范外族或土匪袭击,开垦农田近千亩,在上面祭敖包,开展那达慕比赛活动,到清朝后期已发展到四、五十户的村子。

民国期间因受山上地域限制,加上生活诸多不便,已生活了二百多年的包氏家族从山上搬迁下来在今得胜村易址新建。但蒙古族后裔和大青山的情结却丝毫没有改变,视为“圣山”。

每年春季都要在山上举行祭敖包等活动,春节、元宵节都要举行祭山活动,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谁家孩子出生、升学、工作都要对大青山施礼,让山神保佑一切平安。远归的游子也要前去祭拜,感谢大山的恩惠……

李晓辉听爷爷奶奶在世时讲过,该屯最后一位蒙古头人解放前夕因躲避土改斗争逃到外省,临死时用手指着家乡的方向,嘴上喃喃发出“大…青…山……”的微弱声音,去世时家人将其遗体运回安葬在青山脚下。

大青山,饱经风霜跨越历史长河数千载,数次城池叠压,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历史遗存,见证了青铜器、辽金、清代中晚期中国三个重要历史年代,其考古价值不可估量。

如今历史的尘烟早已散去,但是岁月的时光为古遗址雕琢出绚丽的文化风景,无时无刻都在彰显出那份厚重,引发人们无尽的思索和探寻。

青岛山炮台遗址,德国侵略者在青岛建的军事基地,大炮直指海面!

红色寻访 | 青山不语 枪声犹在 ——寻访株木桥大战遗址

青山巍巍,河水悠悠。3月23日,“红土地上的初心追寻”采访组来到万载县仙源乡株木村。88年前,在这个方圆不足20平方公里的小山谷里,打响了一场湘鄂赣主力红军与国民党军的生死之战—— 株木桥大战。

万载县仙源乡株木村,株木桥大战就是在这里打响的▲

在万载县委宣传部同志的带领下

我们跋山涉水

实地采访大战遗址

边听边看

88年前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画面

似乎回到了眼前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和黄公略、滕代远、傅秋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转战万载,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4月12日,为执行中央向东南发展的指示,贯彻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一届第三次执委扩大会精神,加紧巩固修(水)铜(鼓)万(载)根据地,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和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从修水上衫迁驻万载小源(仙源)。与此同时,省军区、省保卫部、省总工会、省互济会、省反帝大同盟、红五分校、省兵工厂、总医院等数十个单位先后迁驻小源一带。 小源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小莫斯科”之称。

▲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里收藏的一份1933年4月16日的《战斗报》上登载着株木桥战役告红军中党团员书。

国民党反动政府在连续三次“围剿”中央红军失败后,1932年6月,蒋介石为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重新纠集了90个师50万兵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军事“围剿”,重点向鄂豫皖、洪湖、湘鄂赣三个革命根据地进攻。其中在湘鄂赣苏区,国民党军部署了十六师、十八师、六十二师、七十七师、廿六师、五十师(新编十师)等30个团的兵力。

1933年3月,中央军委命令湘鄂赣主力红军迅速向南昌进发,配合中央苏区进行第4次反“围剿”斗争。3月19日,全省红军2万余人集中于万载高村一带,加紧战备训练,进行政治动员。3月底,红军开始向东挺进。国民党十六师彭位仁部成敠侠旅得知我红军主力东进,万载小源(仙源)根据地空虚,该旅及浏阳保安团3000余人,即从浏阳张家坊翻过界岭,乘机进犯修(水)铜(鼓)万(载)根据地腹地——万载小源株木桥。4月7日下午,该旅先头部队到达新市全菩岭下,遭到守备山顶的红五分校学生军和浏(阳)宜(丰)万(载)独立团的阻击后,龟缩株木桥。随后,该旅的主力在株木桥的果子园、白门楼、毛家坑等几家大屋场宿营,旅部驻扎万寿宫。敌军一到,立即占领附近山头,抢修工事,对小源虎视眈眈。与此同时,敌驻宜丰、上高的罗霖七十七师自东向西;敌彭位仁师驻万载之钟旅,一部由白良经茭湖自东南向西北;一部由大桥经清水塘自南向北,分三路向小源逼进,企图一举摧毁我中心根据地。

为保卫小源,1933年4月7日,湘鄂赣红军主力回师小源。是时,正值大雨滂沱。我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和红三师1万余兵力以罕有的急行军速度,骤行一昼夜,行程一百六七十里,于1933年4月7日晚到达小源,进入卫戍区的边界。守卫在边界上的赤卫队员非常高兴,拥在路边,给路过的红军战士送水、掌灯。

▲万载县仙源乡株木村,当地的居民指着对面的山头说:”当时红军就是从那个山头下来突袭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的。”

当晚,在省委机关驻地小源月山下王家大屋,召开了有省委、省苏和省军区及各部队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最后决定在株木桥歼灭来犯之敌,并研究了具体作战方案。决定:总指挥部设株木桥之北面制高点九龙山九龙寺;红十六军攻击南面的神岭寨;红十八军占领湘赣交界的界岭,负责堵击敌人的退路;红三师自东向西攻击敌人;各路游击队和赤卫队担任外围侦察、警戒;省苏主席王显德负责后勤、支前工作。一切布置就绪,各路红军进入战斗准备。

4月8日黎明,天下着毛毛细雨。这时,被敌占领的凤竹埚、雷公坳、烂泥冲、黄狗埚、大郎冲等均在我军包围之中。当总指挥部燃起了三堆大火,发出向敌人进攻的讯号时,红十六军和红三师从南北两方发起冲锋。红三师一连的战士,沿着一条水沟,仰攻占据大郎冲的敌军。前面的一位排长中弹牺牲了,后面的继续冲上去。红十六军七师七团攻击雷公坳前沿阵地,击败了敌军1个营,缴获了3挺马克沁重机枪。

▲“战斗是晚上打响的,当时红军就是乘着下雨摸黑走水路,从这个株木桥下通过夜袭国民党军队的。”听着株木桥大战故事长大的当地居民十分乐意分享这些战斗故事。

红十八军一开始连战皆捷,夺回了三个小山头。一五四团攻下了白门楼,缴获了6挺机枪。但当该团三连抢夺了第4个山头时,敌人加强了火力,截断了三连与兄弟连的联系,只能困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前方的枪声越来越紧,后方的支前工作也越来越忙。株木桥地区是我党开辟较早的苏区之一。红军的阵地紧连着苏区的人民,山上山下,支前群众人来人往,有的在田边路旁临时搭灶煮饭烧水;有的捧着干禾草厚棉被来回奔波,准备接待前方送来的重伤员;赤卫队员没有到火线参战的,都参加了担架队、运输队。在小源镇上的临时包扎所里,一些义务“医务人员”在为伤员包扎伤口、煎药喂汤……为了这次战斗,近万名群众担任外围站岗放哨、宣传鼓动、救护伤员、烧水送饭等支前任务。

▲在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展示的株木桥战役态势示意图

1933年4月8日下午两三点时,在红军猛烈攻击下,外围的敌军全部被我军歼灭,敌人龟缩在株木桥镇和凤竹埚顽抗。红军的总指挥部也从九龙寺搬到下面的肖家山。

红军紧缩了包围圈,双方相隔不及200米了。红军连续发起了几次攻势,但由于指挥不当,均失利了。这时,天正下着倾盆大雨,土法制造的武器弹药被大雨淋湿了,不能发挥作用;敌军遭到沉重打击后,缩短了战线,集中了火力,使红军攻击增加了困难,形成了一个对峙的局面,再强攻就要付出更大的牺牲。于是,红军总指挥部下令停止强攻,各部严密监视敌人。

这时,从高村和鸡冠石传来了情报:国民党军七十七师罗霖部和十六师彭位仁钟旅部,正冒着风雨向小源推进,与红军相距不到100华里。在这紧急情况下,前线总指挥部立即做出决定:全体总动员,天亮前全歼株木桥残敌;在战术上决定由各部选拔300名富有夜战经验的连、排以上干部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编成挺进队(敢死队),为了便于夜间分辨队员,一律把帽檐推到脑后,裸露左臂,手提马刀,腰拴手榴弹,都不带枪。挺进队队长由红十六军七师一团二营营长高立三担任。下分5个小队,均由当地赤卫队员担任向导。

1933年4月8日深夜11点钟左右,雨已停,整个株木桥山村显得特别宁静漆黑。挺进队在前锋桥头集合,随后,挺进队分成五路向敌军重兵把守的凤竹埚、万寿宫前进。

1933年4月9日凌晨2点左右,各路挺进队先后摸至敌军阵地。这时“轰”的一声巨响,红军扔出了第一颗手榴弹,打破了夜空的静谧。接着,成批的手榴弹从四面八方飞向敌群。顿时,爆炸声、喊杀声震天动地。随即,挺进队员们从泥泞的山坡上、水沟里,一跃而起,抽出马刀冲向那烟雾弥漫的敌营,进行近战。敌人从梦中惊醒,张皇失措,不辨东西,有的自相残杀。红十六军九师七连一战士,奋勇杀敌,一气消灭了18个敌人。混战两个多小时,敌旅长受伤。敌人孤军无援,遭此重创,士气低落,即收拾残兵突破红军包围,向浏阳张家坊望风而逃。红十八军奉命追击数十里,即调队返营。

前来“剿匪”的罗霖、彭位仁钟旅等两路敌军听说成部的惨败,无心恋战,匆忙打马回朝。

此次战斗,我军打死敌军600多人。击毙敌团长1名、营长2名、连长8名,缴获步枪1750多支,重机枪13挺,子弹7000多发,手榴弹100多枚,其他军用品不计其数。当天,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为此在小源召开了祝捷大会。人们从五六十里外赶来参加,敲锣打鼓,鸣铳放炮,热闹非常。

▲万载县仙源乡修建了工农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烈士。

株木桥大战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规模最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斗。青山不语,枪声犹在。如今,株木村早已归于平静,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往日战火硝烟的场面,听不到枪炮轰隆声。但是,株木桥大战遗址,向后人传递着不灭的革命理想和信仰,激励着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无往不胜。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来源:刘新圳 周碧娇 记者徐宝金/文 记者刘继刚/图 宜春市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编辑:彭芝慧;编审:王小卫;监制: 熊妍华、章芳)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微信号:zhangfang309

大家都在看

➯ 全国“最美”!宜春2个!

➯ 征求意见!宜春这个地方要变样了!4种风格由你选~

➯ 接地气!“鲜”味十足!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63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