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绥中碣石宫

碣石宫位于绥中县城西56公里处的止锚湾海滨,距山海关15公里,长10公里。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水清澈见底,水浅波轻,海滩宽阔平缓,白沙细腻无泥,海中无礁石。海滨浴场的海底坡缓,距岸边百米之外海水仅齐胸深。

绥中碣石宫

止锚湾东侧的海域浅水区,海底坡度更缓,水拂脚面,极适于儿童游玩。在距岸边200余米的海面之中, 耸立着三块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约20余米。民间传说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处.每逢落大潮, 从岸边到礁石隐约现出一条巨石铺就的海中栈道,可直达礁石脚下。在姜女坟的东西两侧海岸,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东侧叫红石砬子,西侧叫黑石砬子(又称黑山头),象两条巨龙静卧在海中,构成似"二龙戏珠"(海中礁石)的独特景观。近年来,经过考古发现证明,姜女坟就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 魏武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红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对的石碑地都发现了秦汉皇帝巨大的行宫遗址。

1994年,辽宁省开始在此兴建旅游渡假区。这里将陆续兴建国际一流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度假酒店和别墅等度假娱乐设施。

绥中东戴河历史文化旅游攻略之碣石宫、孟姜女庙

在绥中地区沉淀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尤以与碣石和长城相关的文化最为丰富多彩。全县文物古迹多达114处,经济区的浅海内矗立着著名的碣石奇景,历史上有五位帝王先后巡幸于此,并多留有诗篇。碣石对岸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行宫群遗址——碣石宫,秦始皇在此建宫驻跸,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动人传说。

东戴河处北温带位置在北纬40。据1986到2000年记载,年平均气温为9.8℃;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历史最高为39.8℃;极端最低气温-25.2℃,历史最低为-26.3℃。相比三亚热带海洋,这里是避暑的圣地,夏天在东戴河,夜晚不用开空调。

辽宁东戴河新区淡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滨海公路两侧河网纵横,湿地密布,海鸟繁多,金丝河、九江河、强流河三条河流在经济区内汇入渤海,生态环境极其优越。

另外,来这里有玩的同时,小编也要提醒大家一下哦---到了夏季,来东戴河旅游的朋友特别多,如果想玩两三天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定好农家院哦,在这里小编为你推荐一下-----德元农家院,以免来的时候措手不及找不到住处。这家店的李老板人真的很好,那天正好是我生日,登记入住时老板看到了,祝福我生日快乐,没成想时间不长就送来了好多当地的水果和特产,让我特别的感动。在这里我只想说------真的谢谢你“德元农家院”祝你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据老板说如果做火车过来还能免费的到车站接人,大家说人是不是很细心?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辽宁绥中姜女石秦汉行宫遗址

辽宁绥中姜女石秦汉行宫遗址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墙子里村南正对姜女石礁石的渤海岸边一块高敞开阔的台地。因该地曾立有一清代的石碑,故名石碑地。1982年辽宁省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台地上发现一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秦汉宫殿遗址,命名为石碑地遗址。1984—200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碑地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发掘。

姜女石遗址由石碑地、止锚湾、黑山头、瓦子地、金丝屯、周家南山遗址组成,占地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面海的三处遗址建于岸边高台地上,以石碑地为中心,止锚湾、黑山头为两翼,恰如一宫两阙,俯瞰大海;各遗址前海中高耸矗立着自然礁石,构成门阙;遗址与海洋融为一体,极其雄伟壮观。

姜女石建筑群的布局、朝向、功能组织都体现了对地形的考虑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制高点的控制,将自然礁石、岗地纳入建筑群结构,对海湾景观的控制,对大范围地理关系的掌握等,见证了秦时人们对自然强烈的控制欲望和对地理知识一定程度的掌握。同时姜女石遗址保存有较完整的建筑群遗址、精美的建筑细部遗迹、大量建筑构件,作为皇家礼制建筑,其中融入了规划者的等级观念、布局理念;反映了成熟的建筑技术。遗址对研究秦代建筑技术与规范、皇家建筑礼制乃至后世皇家工程建筑制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石碑地遗址全景

井窖

沐浴设施

坍塌瓦件堆积现状

夔纹大瓦当

夔纹大瓦当

空心砖

十大考古新发现证书

该遗址1999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大遗址展示园区之一。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消息来源/辽宁省考古研究院 消息推送/《锦州文化》新媒体平台 图文编辑/林江 责任主编/张佳鹏

探秘秦皇行宫,以呤沧海碣石

千年沧桑兴亡,浮生一梦终了。

北戴河区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商、周时属 孤竹国;公元前664年,孤竹亡,地属 燕国;春秋战国时属燕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经此攻辽东,掳燕王喜,燕亡。经千百年兴衰,沧海桑田,北戴河如今的模样更值得我们去探访,体会。

秋风爽,秋意浓,这个初秋的清晨,我走入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科幻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记忆犹新;不知流逝的是时间还是我们。种种迹像表明,流逝的是我们……秦始皇东巡,是秦碣石行宫的组成部分,是秦始皇建国门的地方。

时光跨越千年,我们只能观望那些古人留下的痕迹,沧海碣石,秦皇行宫。对时光的不舍,对权位的贪恋,那些帝王祈求长生之术,在秦始皇时代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时间终究是把他们带走了,或者他们是随着生命的痕迹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途经现在的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并派人入海求仙。秦皇岛因此得名,并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又称“金山嘴古城遗址”,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的秦皇岛市。1986年至1991年期间,考古专家对秦行宫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4大组14个单元的宫殿建筑基址,先后出土有云纹瓦当、柱础石、菱形纹空心瓦砖等大量建筑构件和盆、甑、豆、釜等众多文物遗存物,遗迹有建筑基址、窖穴、井、水管道、灶等。遗物有瓦当、水管、井圈、盆、鉴、甑、瓮、豆、罐、釜等。遗迹遗物都表明当年此曾有大型建筑群。据推测这里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临“碣石”所在地,与绥中墙子里(即石碑地)同类遗存一样,通过专家论证和对照史料记载印证了这是一处秦代皇帝东巡的行宫遗址,使“秦皇岛”得名传说有了确凿证据。

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展区主要反映秦皇岛悠久历史、秦始皇东巡的历史脉络。再现当年秦代王室东巡驻跸宫殿的规模、制式。

呤今颂古,月缺月圆,顺着渤海这条海岸线,滋养着无数生命,也为无数故事奠基了土壤。始皇三十二年,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到碣石,“刻碣石门”,在今金山嘴筑行宫。

汉高祖一十三年,北戴河联峰山、金山嘴一带,已经成为渤海海域沿岸三大军港之一。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以后,于夏四月北寻海上至碣石,在此筑“汉武台”。207年秋,曹操北定乌桓后,沿辽西走廊回师,傍海来到临渝古碣石境地,赋《观沧海》。

隋朝大业八年,礼部尚书杨玄感等受命督运军粮船队,从太原仓、洛口仓和黎阳等地启程,顺黄河、永济渠分头入渤海湾经临榆关碣石海港转至白狼水海口(隋改渝水为白狼水)的望海屯。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九月班师,十月入临渝关,并“次汉武台、刻石记功”。到宋金时期,碣石海港因地处宋辽之间,受战乱及宋对辽的海禁影响,航运日渐稀少。至1173年,碣石港传统海运终止。

沧海桑田,时光带来一切,又带走一切,只是总会留痕,留有那些完好的或破碎的文字或物件以供后人猜测遐想这些遗迹遗物当年用途或来历。

秦皇行宫博物馆内陈列着遗址挖掘出来的物品,钱币,器具。脚步缓慢向前,走着看着,有文字说明,有实物静静置放在阵列柜内,它们曾经拥有自己的主人,如今一切尘归尘,土归土,隔着冰冷的玻璃,我亦触摸不到先人的温暖或痕迹。

时逢秦皇岛开埠120周年,时光将这些年清晰记录着,从繁荣走向繁荣,向海而兴。迎接秦皇岛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家康养地,生态北戴河。始皇当年选择在秦皇岛渤海湾将徐福送去求仙,也证明这片海域的广阔与水产的丰盛。

时光是个好东西,可以带走一切,时光是无情的,将一切全部掠夺。而留给世人的是这些不会言语不会诉说的器物,让如今的世人用猜测,结合历史,去想,去猜测,去揣摸。

只是这片海,依旧迷人如初,吸引千万游客年复一年奔赴来此,北戴河,康养之地,生态之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50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