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清河胖头鱼

清河胖头鱼

胖头鱼即鳙鱼,又叫花鲢、包头鱼、大头鱼、黑鲢,是淡水鱼的一种。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

2012年3月28日,“清河胖头鱼”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公告,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河县:为有源头清水来

每日甘肃网官方帐号

为有源头清水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近日,记者走进洮河与广通河交汇处的广河县经济开发区,随处可听到各个厂区机器的轰鸣声。这其中,有一个厂区的声音与众不同,那是水波翻滚的哗哗声。记者凑近一看,一个庞大的反应池中,未处理的稠黑液体在上下翻滚,释放出的大小气泡堆积在水池中央。另一个反应池中,青绿色的污水从不同的渠道中穿过,随着水流缓慢地向渠道尽头涌去。

这里是广河县经济开发区中新建的一所工业污水处理厂。

广河县经济开发区近几年发展如火如荼,逐步形成了以皮革毛纺、建材物流、电子商务为主的特色产业,现有入驻企业47家,其中皮革企业就有6家,毛纺企业5家。

制革产业是一个产生大量工业废水的行业,存在着排污量较大、污水成分复杂的特点。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做好污水治理应该责无旁贷,但斥巨资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怎么算都是一个赔本买卖。因此,长期以来,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是“各自为营”,安装简易污水处理设备,经过预处理后排放。处理过的水勉强达标,离“安全、清澈”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一项项最严格的排污标准出台,倒逼地方政府、企业行动起来。

企业不愿做,政府担其责。2017年,广河县紧抓水污染治理难点痛点,集中资源力量,投入1.45亿元,为经济开发区建设一个具有日处理2万吨能力的污水处理厂,该厂已承担起开发区内较大的4家涉水企业排放污水的处理任务,年内将实现开发区涉水企业全覆盖。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高秀东告诉记者,仅凭肉眼无法确认污水处理是否已经符合最严标准。他带领记者来到监控中心,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工业污水从进水到出水的每道工序都得到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一个重要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

记者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在沉淀池这道工序中,进水COD为202.98毫克每升,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出水COD已降至48.72毫克每升,处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50毫克每升以下。

不仅仅是COD,包括出水的磷含量、氨氮含量等多项数据都在大屏幕上实时记录。“这些数据与临夏州生态环境局、省生态环境厅、国家生态环境部实时共享。达不到排放标准,每个环节、每个时段、每个部门都有记录。”高秀东介绍。

与工业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的,还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年5月,广河县三甲集镇已经完成20.13公里污水收集管道建设,三甲集镇水家村、陈家村、沙家村、东关村、上集村等5个村的沿街村庄、商铺、住宅小区及康家易地搬迁小区的生活污水都被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

三甲集镇餐饮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知名的“河沿面片”、手抓羊肉成为美食爱好者们竞相“打卡”的目标。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小镇街头的环境卫生却令人失望。其中一家餐厅的负责人马德录告诉记者,前几年,沿街餐馆的厨余污水都是直接倒在路边的管道里,时常发生堵住下水管道的情况。

“那时候,下水一堵,污水就漫到大街上了,四处横流,臭气熏天。环境这么差,来咱这儿的客人咋还有食欲呢!”马德录说道,“现在修了专门的管道,污水有地方倒了,路面干干净净。环境卫生好了,给咱广河也挣面子,游客也越来越多了。”

河北清河有一座油坊古镇,古迹众多,曾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

京杭大运河,3000里行程,2000年兴废,它曾是封建王朝的命脉,却终究在交通方式飞速更迭的年代中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一条大运河流淌的是多少年的时光和记忆,自然,它其中的每一段都有着各自的身前身后事。

在河北邢台市清河县的历史上,经其而过的大运河有两条,其中一条便是如今县境东仍存在的京杭大运河。明代至民国初年,清河油坊镇码头舟来船往,商贾云集,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以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人们誉为“北方的小上海”。

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卫运河畔的大运河油坊码头,是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重要码头,现存码头6个且保存完好,主要有客运码头、百货码头、运粮码头、运盐码头、运煤炭码头等。

墙砖几经修复,已显出沧桑的痕迹。曾几何时这里满河船桅、纤夫盈堤,沿岸纤夫启航的号子声声动十里。小船划向大船,大船靠向码头,游商走贩的吆喝声此起彼应,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曾经的油坊古镇内店铺林立,并有多家出名的老字号。明清之交,山西人还在油坊镇建起“山西会馆”,会馆内设有戏楼。在大运河的流水声中,清河也迎来了她的黄金年代。“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管相喧阗”便是对其最贴切的描述吧。

一河之隔已是山东地界,如今,运河上建起新桥,站在桥边,可以想见在几千公里的河道上,历朝历代所发生的故事。虽然已不再是交通要道,运河的水仍在默默流淌,运河的风景依然阔人心胸,悦人耳目。

运河边上的木质栈道让这一片水和依水而生的人们更加亲近,走在栈道上,行于水之上,运河唤起人们的遐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立于运河老堤上临风而望,宽阔的河道依然有昔日运河奔腾流淌的影子,平地涌清澜,丹霞映白帆。

益庆和盐店为大运河油坊码头存盐货场,是清代道光年间由山西蒲州商人所建,占地近十亩,遗址现存道光年间盐店账房5间,都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距今已有近200的历史,大概是清河县境内现存最早的房屋建筑。

1940年前后,益庆和盐店因被抢及战乱等原因,元气大伤,处理完剩余的食盐后,便关门歇业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益庆和盐店原址成立了储运站,仍经营盐等物资。京杭大运河,流过了多少岁月和故事,它们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也是每个普通人耳濡目染的文化精神的源头活水,是时光停留的琥珀。对于清河人来说,因为有了京杭大运河,便有了生气和灵动,故乡曾经是水乡,处处好风光。(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到河北清河县探访世界最古老的大运河邢台段,6个码头保存完好

绵绵细雨中,我在邢台清河县油坊古镇,探访了世界最古老的大运河邢台段。京杭大运河是当今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眼下仍在使用。

清河段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河的开凿、使用过程中留下了众多的运河遗存,鲧堤、险工、码头、贝州古城,记载着运河的重要和昔时的辉煌。

历史上的大运河有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两条,隋唐大运河始于隋炀帝大业年间,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元代世祖至元年间,两条大运河都流经清河。

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建成了历史上的隋唐大运河。

元朝,国都变迁到北京,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去弯取直,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大大缩短了距离,由2700多公里缩短到1790多公里,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卫运河,是清河与山东夏津县的界河。大运河经油坊镇北上。境内长度18.9公里,宽度660—1200米,途径12个村,由油坊镇二哥营村入境,北至渡口驿村出境。

清河因运河而兴。唐代诗人王维诗里描述清河城: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油坊古镇因有油坊码头,迅速发展,明清时成为大运河沿岸著名的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交流中心。据油坊镇北王庄《王氏家谱》记载,明建文四年(1402年),山东寿光县大王庄人王守中、王充德、王明德三人迁居广平府清河县王家庄(今油坊镇北王庄),永乐时,王充德在村南开设榨油坊,再后李姓迁此定居,逐渐发展成村,“油坊”遂成村名。明朝中期后,随着大运河航运发展,油坊因处于水陆要道,商贾云集而称为油坊集。清朝中期油坊集改称油坊镇。往来商船把煤炭、食盐、日杂百货运到油坊,把粮食、棉花等农副产品运往南北各地。

南通北达的油坊码头。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漕粮都经大运河输送到北京,油坊码头成为漕船经过和休息地,油坊码头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明末后兴盛,南达洛阳及江淮,西到长安,北通幽燕。是大运河上较有名气的水陆码头和物资的集散交流中心,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以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

油坊码头分布在油坊镇东部、运河西岸,全部青砖砌筑,由北向南分别是:煤炭码头、百货果品码头、渡口码头、粮食码头、运盐码头等。6个码头的总长为933.8米,高10.2米,保存完好。码头全部由青砖砌筑,分布于油坊镇东部、运河西岸。油坊镇是当时的货物的集散地,客商云集,商家林立,众多“老字号”声名远扬。

现运河上保存的油坊码头遗迹,为明后修建,创建年代无考,据现存遗址并结合史料分析应为清代中期后建,油坊码头驳岸、护岸均用青砖砌筑,不仅使码头坚固耐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堤防抗击洪水的能力。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水运设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物证,对研究运河历史、水运史也有重要价值。

油坊码头益庆和盐店是大运河旁有名的盐业批发零售集散地,清道光年间由山西蒲州商人置地建造。盐店东靠大运河码头,西临南北大街,占地近10亩,20余间仓库经常装满食盐,散盐垛还堆放在院子里,日销量3万余斤。每天各地来购盐的大车小辆,络绎不绝,威县、南宫、平乡、广宗、邱县、曲周等各地均有。

盐店遗址今存道光年间盐店账房5间,清代建筑风格,距今已有近200的历史。还有山西会馆、盐砣、压船石等物。

清河县东临京杭大运河,北依黄河故道清凉江,曾为郡、国、州治所,为一方繁盛之地。各地名吃相继在此落户,经过融合传承,形成了许多清河特色的名吃。

这些诞生于码头的特色美食,以菜豆腐、八大碗、空心挂面、武氏烧饼为代表,“八大碗”包括鸡、鱼、猪肉、牛肉、羊肉、藕夹、豆腐夹、鹅脖、红烧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鸡蛋、海带丝、面筋等十五种菜,荤素搭配,融入清河饮食文化精髓,成为流传至今的地方特色菜肴。

武氏烧饼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名“炊饼”,又名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油而不腻,口感柔和,入口即融,鲜香可口。清河以及油坊美食独具南北交汇融合之美,形成了油坊特色的码头饮食文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45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