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国父墓

"国父墓"旅游景点介绍 国父墓(QUAID-E-AZAMS MAUSOLEUM)又称“真纳墓”,是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uhammad Ali Jinnah)的陵墓,位于卡拉奇市中心,建于1970年。墓顶冠以巨大的半圆形曲面,四周是白色的围墙,大理石砌成的台基呈四方形,伊斯兰风格的方形白大理石陵墓主体屹立于棕榈树和各色鲜花之间。整个环境清新幽静,给人以庄严、圣洁之感。

Quaid-e-Azam Mausoleum

必去理由:卡拉奇最有名的地标之一

国父墓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巴基斯坦[Pakistan]

景点所在省、州:信德省 [Sindh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卡拉奇 [Karachi]

实地走访,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墓园,致敬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师

明庐说三国:舍马救父显忠孝,凭吊曹昂墓

南阳是一个让曹操悲痛欲绝的地方。

▲连环画:战宛城

南阳,古称宛。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与驻守宛城的张绣发生一场战斗,史称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在这次战斗中,曹操长子曹昂,爱将典韦及侄子曹安民命丧宛城,成为曹操一生永远无法弥补的痛。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人,曹操长子。

曹昂的母亲刘夫人原是曹操正室丁夫人的侍女,随丁夫人陪嫁至曹家,成为曹操爱妾,生有曹昂、曹铄二子。但刘夫人产子后因病已故,后曹昂由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养成人,丁夫人视为己出。曹昂自小聪明伶俐,性情谦和,为人生性稳重,待人宽厚有礼节,行事素有章法,虽生母刘氏早亡,但自小生活在曹操嫡妻丁夫人的膝下,从庶子成为嫡长子,曹操也十分喜爱他,一直把他当作继承人培养

曹昂二十岁时即举孝廉。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据《后汉书•顺帝纪》阳嘉元年诏:“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大意为顺帝阳嘉元年之后,除“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外,孝廉察举的年龄被限定在四十以上。曹昂二十岁时即举孝廉,既说明曹昂的出类拔萃,又说明曹操早就为曹昂未来从政做好了准备,换言之,曹操在曹昂身上寄予厚望。宛城之战曹操特意将曹昂带在身边历练,足见其用心良苦。

▲南阳宛城遗址

得到曹昂宛城阵亡的消息,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又常常哭着骂着数落曹操。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后来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分手。以曹操脾气之暴躁,为人之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何况曹操还让丁夫人改嫁,不让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她父母也不敢。就是敢嫁,也没人敢娶。

一直信奉“宁让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曹昂英年早逝,让他一直活在内疚中,以至于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让曹操心烦意乱,曹操每次午夜梦醒时,都会梦到曹昂,醒来之后,都是默默垂泪,然后低声叹息。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一病不起,这时他已六十六岁。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曹操在临终前说过:“我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唯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脩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

曹昂墓位于今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苏庄村,当地人又叫“锁庄”。

▲资料图片:曹昂墓

穿过南邓国道在村东南,一片遮天蔽日的林中,一座大冢堙没其中,若不是当地人做向导,谁曾想到这里竟是三国枭雄曹操爱子埋葬之处。向导惋惜道:“这座冢原来很高大,有南北两处墓门……只可惜落得现在这样荒凉。”拨开大墓上的杂草,还能看到汉砖围起的圆形券拱,旁边有一个明显的盗洞,随手还可拾起瓦片和残破的汉砖。此墓经过千年岁月,已淹没在黄尘古道中。当1800多年后,我们站在曹昂墓前,面对荒草与悲凉交织的景象,心中总会无比地激荡和感喟。

▲曹昂舍马救父

宛城之战中,曹操在逃亡过程中,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亡,据《魏书》记载:“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语》亦记载:“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此时此刻,曹昂深知失去三军主帅的曹操,对全军意味着什么?于是,曹昂早将个人生死及锦绣前程置之度外,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父亲曹操,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

古人云:忠孝不能双全。而曹昂却做到了,做得淋漓尽致,做得感天动地。

历史记载中,南阳仅有曹昂墓。可以试想,落荒而逃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去处理曹昂的后事。曹昂墓也许是当地百姓在宛城之战后,感念曹昂忠孝,将曹昂就地掩埋。也许是曹操占领宛城后,感念及愧对曹昂,而厚葬于此。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千百年来,曹昂舍马救父的故事,在南阳大地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连环画:宛城之战

宛城之战规模不算大,未能改变北方之局势,但对于曹氏家族而言,影响却是极为深远。“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曹昂是曹操的长子,如果宛城之战中,曹昂不死,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将是曹魏未来的主人,或许不会有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

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昂为丰悼公,后进爵王号为丰悼王。其侄曹睿继位后,追尊曹昂为愍王。曹丕曾常说:“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家兄指曹昂,仓舒指曹冲,意思也很明白,如果我哥哥在,该是他做我这个位置的。毕竟曹昂无论从品德、宠爱还是地位,都是最佳人选,可见曹丕还是有些自知之明。

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站在曹昂墓前,眼前已经没有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鏖战宛城的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恍惚中,历史深处,迎面走来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让人心痛,让人落泪,让人叹息。

作者简介:李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访古寻踪卧龙岗》,散文随笔集《像格桑花那样活着》。

国殇墓园 腾冲音韵​| 瞻仰中国远征军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全称“中国远征军国殇墓园”,又称“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腾冲市区西南一公里处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雪阳先生云贵高原之行最主要的瞻仰目的地。

走进国殇墓园,几千块墓碑从山底排列到山顶,组成一座小山,这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开辟的战场。在这里,长眠着中国远征军的死难烈士。在这里,让人想起那些入缅作战,长眠在异国他乡的远征军将士。在这里,还有滇西抗战纪念馆,以及相关遗址。在这里,是为抗日战争以来国军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县城,故让人魂牵梦绕。

国殇墓园主体建筑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在《腾冲县志》记载,腾冲于1942年5月10日沦陷,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冲城为攻坚之战,美军轰炸机协同作战,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将士在攻城与巷战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了40余昼夜,尽歼踞守县城日军。战况惨烈,硝烟蔽日,全城夷为瓦砾。在光复腾冲战役中,共歼日军4000余名,远征军为国捐躯9168名,同盟国美军官兵阵亡14名。

忠烈祠前“碧血千秋”刻石为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正门上悬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立柱悬挂何应钦及20集团军将领的题联。忠烈祠后为相对高度31米的圆锥形小团坡。山麓有于右任所书“天地正气”石碑,墓园落成日尚未收复全部河山,“地”字留一竖。

在小团坡自下而上碑石林立,刻有当年攻城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碑下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3168位英灵。

在小团坡顶部是“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刻有集团军总部撰文的“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概要”。

回走至大门入口旁侧,有“倭冢”1座,内埋敌尸1具,昭告侵略者必败。

据介绍,中国远征军之所以入缅作战,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迫切需要。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时扩大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美、英、荷、加、澳等国均对日宣战。中国也于12月9日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中国抗日战争结束了长达10年的独立对日作战局面,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二是英国希望中国军队入缅抗击和阻滞日军。英国在欧洲敦克尔克大撤退,英伦三岛岌岌可危。1942年2月16日,仰光告急,英军向中国求援,请求中国军队入缅,以掩护英军向印度撤退。

三是保持滇缅公路畅通的需要。滇缅公路是抗战时期中国对外的四大国际通道之一。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另外3条国际通路均被掐断或停止,而中国的军需及多种民用物资,90%以上依赖进口。宋子文说:“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的滇缅路,我后方军民无异固守孤城,坐以待毙。”

远征军入缅作战共两次。第一次是1942年2月至6月,入缅先锋部队是第200师,师长是戴安澜将军。戴安澜率第200师千里跃进,于1942年3月8日进驻缅甸重镇同古,接替英军防务并掩护其撤退。从3月19日开始到3月30日撤出,第200师官兵伤亡极大,但取得歼敌5000余人的战绩,使日军受到侵缅以来最为沉重的打击。第200师的英勇善战,震惊了日军,为中国军队赢得了赞誉。遗憾的是,该师终因弹尽粮绝且三面被围,被迫于3月30日放弃同古。5月16日,部队在转移过程中遭日军重兵伏击,在突围时,戴安澜将军胸腹部中弹负伤,不幸于5月26日壮烈殉国。一代名将,就此魂断异国他乡。

1942年4月中旬,英军7000多名官兵被日军两个联队包围于缅甸仁安羌地区,向中国远征军告急求援。4月17日,第66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命令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刘放吾团经两昼夜激战,歼敌1200多人,击溃日军主力,于4月19日成功救出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多名英军,百余辆汽车、千余马匹。这是中国远征军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仁安羌一战,刘放吾团以少胜多,击退数倍于己之敌,救出九倍于己之友军,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二战史及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光辉战例。

第一次入缅作战尽管取得了仁安羌大捷等胜利,但由于应战仓促,指挥系统混乱,招致战局态势不断恶化。1942年5月初,日军侵占整个缅甸并侵入云南境内,截断了远征军的退路。加上气候炎热,疫病流行,远征军陷于绝境,遂分两路向印度和云南撤退。一路为第5军新38师及新5军军部、新22师,分别于5月及7月撤入印度。在撤退途中,部队穿越纵深达480公里的不毛之地野人山区。部队粮尽药绝,官兵饥病交加、死亡累累。另一路新5军第96师向滇西后撤,辗转行军于山高路险、毒蛇猛兽出没的野人山区。全师入缅时9000余人,仅撤回3000余人。出征时的10万中国远征军,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拼杀,有6万将士永远地长眠在异国他乡。这是抗战以来各次战役中死伤最多的一次。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中国请美国帮助在印度培训10万中国军队,在滇西装备30个师。1942年7月,中国向美英提出联合反攻缅甸方案。退到印度的中国远征军部队经过补充组成了中国驻印军,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在云南的远征军经过补充整训,先后有10个军和1万多名军官,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用上了美式装备。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北。经过1年多的战斗,取得多次胜利,并乘胜向滇西畹町推进。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从滇西开始发动反攻,经过8个月的浴血奋战,连克日军重兵防守的滇西重镇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地,最终夺取了胜利。1945年1月,远征军在云南把日军赶出国门,与驻印军在畹町胜利会师。

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甸、滇西的反攻作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近30万名中国官兵,英勇顽强,舍身忘死,虽付出伤亡67000余人的巨大牺牲,但力克强敌,夺取了反攻战役的完全胜利。这不仅是抗战史上最早进行反攻作战的重要战役,是中美英三国军队唯一一次共同对日作战,而且是中国最早驱敌出境的胜利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国殇墓园,是“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九千烈士的灵魂栖息地,1945年6月建成。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国殇墓园自80年代修复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强烈的震撼力、感召力为海内外所共崇,前来拜谒凭吊者络绎不绝。

来 源:雪阳印记【腾冲音韵 】

作 者:周 雪 阳【雪阳印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17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