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北响堂寺

北响堂寺

北响堂寺位于和村镇鼓山西侧,建造在半山腰石壁之上。它草创于北魏建于北齐(公元550—577年),北齐后隋、唐、宋、元、明又均有续凿。现存石窟9座,(其它小龛不在其内)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组,每组皆有以北齐为代表的一个大窟。中国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北响堂石空窟大佛洞可以与龙门石窑的宾阳洞、巩县石窟第五窟、云岗石窟的各大窟相媲美”。

北响堂寺

北响堂寺景点 南北响堂寺历史

1. 南北响堂寺历史

南京没有苍龙山,有青龙山。最有名的是青龙山失踪之谜,这也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12月12日,南京城守军各部奉命,选择撤离南京城。。

此时,一支由2000人组成的川军某团在夜色的掩蔽下,进入了荒无人烟的青龙山山区。

然而灵异的事情发生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这支队伍,两千多人仿佛一下子凭空消失了!

2. 南北响堂寺历史渊源

南北响堂寺始建于北齐皇帝高洋

3. 响堂山石窟的传说

北响堂山海拔891米,石窟位于矿区和村东,北鼓山西腰,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其中南、中、北三大窟为北齐王朝开凿。三窟中以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该窟进深11.8米,宽13米,高11.4米,置塔形柱三面开凿一大龛,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连座通高5米,佛背光浮雕塑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期间,生动活泼。

塔柱上窟壁共凿26个列龛,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塑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窟的整体部局,装饰,显示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刻艺术。

4. 南北响堂寺历史简介

唐山滦州古城

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始建滦州伊始,滦州一直是富庶繁华的中心之地,先后共有18位皇帝驾临于此,南接大海卧清波,山水相依盛景地。当你走进古城时,你仿佛看到了当年古城的繁华盛世。古城内有小桥流水,移步换景,滦州建筑古朴而独特,巍峨中流露出婉转,温柔里映衬着刚强。一幢幢美丽的北方四合院错落有致,滦州四合院无论从门楼、影壁、垂花门的式样,到院内的石雕、砖雕、木雕无一不显露出明清时的盛世盛景。堪称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邯郸广府古城

邯郸广府古城亦称永年城,位于河北省永年县东南部,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广府古城始建于春秋,明代由土城改砌为砖城。自隋末以来,这里一直是当地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古城现存两瓮城、六城门,东有阳和门,西曰保和门,南称阳明门,北为贞元门,城外有护城河和永年洼环绕。城内外历史古迹星罗棋布,著名的有弘济桥、毛遂墓、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太和堂等。

暖泉古镇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境内西部,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西古堡,这些民居全部为砖木结构,木制格窗,木雕彩绘,青条基石,白灰青砖筒瓦,房顶起脊,安制吻兽。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其粗壮厚实的木料石材,美丽精细的砖雕木刻,古朴典雅的油饰彩绘,仍显示着当年的繁荣与风采。登上堡门楼南北俯瞰,民宅民居鳞次栉比,高大齐整的起脊吻兽圆筒瓦屋顶争奇斗艳,庙宇、城楼峭拔雄劲,一派古城风韵。

张家口鸡鸣驿

张家口鸡鸣驿又名鸡鸣山驿,是位于河北张家口怀来县鸡鸣驿乡的一个驿站,始建于明朝初期(一说始建于辽金而成于元代),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驿站。鸡鸣驿城池方整,城门处墙体平面为“凹”字型,类似紫禁城的午门,前有雕花的砖石照壁,形成包围之势。古城内遍布明清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精细的砖雕和木雕。

5. 南响堂寺塔

赵邯郸故城在邯郸市。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丛台在邯郸市内。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为阅兵与歌舞而建。原名武灵台,登台纵览古城,楼阁园林,湖光山色,尽收眼帘。台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榭,以战国时燕将乐毅号望诸君命名。台北有七贤祠,内有燕赵名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的塑像。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

  学步桥在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据文献记载,原为木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桥。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谓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燕国寿陵的少年前往学步,不但没有学会赵国的步法,反而连自已固有的步法也忘记了,弄得不会走路,只好爬了回去。

  回车巷又称蔺相如回车巷,在丛台区。

  左权墓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南艾铺十字岭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安葬在涉县石门村。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郸。

  响堂寺石窟*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窟。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迩。和村东石窟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邺都(今临漳县),一是晋阳(今太原市)。响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此营造宫苑,凿窟建寺。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响堂寺

  北响堂寺石窟在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之腰和村东。山势高峻,多峭壁悬崖。石窟筑于山壁,分南、北、中三组,每组有一大洞。共9洞。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宽13.3米,深12.5米。坛上坐佛高近4米,肌肉丰满,线条柔和,面部虽经千年风日侵蚀,仍圆润光洁。刻经洞内外壁上满刻经文,旁有石碑,记北齐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唐邕写《维摩诘经》等4部经书的经过。笔锋犀利,刚劲挺拔。

  南响堂寺石窟第七号窟外景。第七号窟为北齐时所凿制,窟前雕出华美的仿木建筑窟,表明这是一座外貌模仿佛塔的洞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黑龙洞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神麇山北麓的滏阳河边。又称龙洞珠泉。石洞深邃,洞下深潭,其色黛绿,清泉从岩缝喷涌,因有龙泉之称。与鼓山的广胜泉、滏阳泉及八字漳等汇流,为滏阳河的发源地。或谓泉水从沙际上涌,状如釜中水沸,故名滏水,又因位于鼓山南段(一名釜山)之阳,故名滏阳。洞前山峦映翠,河柳成荫,殿阁若隐若现。

  武安市

  舍利塔在武安市东门里。砖砌八角十三层,高40米。此塔造型玲珑,外观挺秀。塔始建于北宋,历代均加修葺。

  磁山遗址*在武安市磁山镇东南约1公里的名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500年。发现有长方形直壁窖穴、组合器物坑、圆形半地穴式房址等遗迹。窖穴内的粮食经鉴定为粟。出土遗物有大量手制陶器、石器和骨器。磁山家鸡骨胳为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家鸡。以其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被命名为“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石磨盘、棒,1978年出土。

  定晋岩禅果寺在武安市活水乡寺沟村东。始建于东魏,后唐天成年间(926-930)重修,以后历代多次维修,增修。位于一峡谷内,东、南、北三面为悬崖峭壁。现存有乌龙桥1座,单檐方塔3座,石塔14座,另有石造像5尊。塔均为砖结构。

  明修城隍庙在武安市内。

  东魏石刻北丛井造像碑在武安市西27.7公里阳邑镇。

  战国古城遗址在武安市固镇村及邑城镇。

  汉代冶铁遗址在武安市固镇村。

  店子古城遗址在武安市东宋二庄乡。

  万年古文化遗址在武安市南庄晏乡。

  北安庄古塔在武安市东南北安庄乡。

  东大河古文化遗址在武安市东南北安庄乡。

  石塔在武安市西北活水乡。

  三世佛像在武安市西北活水乡。

  法华洞石窟在武安市西石洞乡。

  南岗古塔在武安市南崔炉乡。

  天青寺大殿在武安市南崔炉乡。

  牛洼堡遗址在武安市崔炉乡。

6. 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

1、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又称赵邯郸故城遗址,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敬候从晋阳迁都邯郸,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国为秦所破,邯郸作为赵国国都历经八代王侯,延续时间长达158年。汉代为赵王刘如意的都城。汉以后逐步衰废。

2、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属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又称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

5、娲皇宫及石刻

娲皇宫位于河北邯郸涉县,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景区。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组成。

娲皇宫依山就势,巧借天然,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

7. 北响堂寺图片

娲皇宫位于邯郸涉县索堡镇的东北侧,距离涉县县城车程约11公里,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祭祀女娲的古建筑群。娲皇宫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年间,是在太行山东麓的唐王山山腰上悬空而建,经过历代修葺扩大的建筑群恢宏壮观。如今的娲皇宫主要是明清建筑,不过这里还有北齐年间的摩崖刻经和石窟遗址,非常值得参观。

京娘湖是一处面积宽广的山间水库,湖水碧绿,周围环绕着太行山典型的赤红崖壁地貌,景色非常壮观。游客来此可以乘船游湖,也可以登上湖边的山岭观景拍照。而且京娘湖传说还是著名的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典故的发生地,可以在此参观关于京娘主题的景点,了解传唱千年的美丽传说。

响堂山石窟又名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西南侧的峰峰矿区,是国内著名的佛教石窟,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石窟。佛窟造像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年间,经过历代修建规模盛大,现存有16窟佛窟和众多佛像,是华北地区访古游玩、拜佛祈福的一处胜地。如今游玩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北响堂山两处,两处相距约15公里,另外北响堂山石窟附近还有一处水浴寺也被称为小响堂石窟。

广府古城又称永年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侧,距离邯郸市区的车程约20多公里,是一处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城。如今的古城建筑主要建于明代,保存完好,风格古朴大气,而且古城四周环水,有风光优美的芦苇荡和荷塘,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游客来此可以参观古老建筑、探访名人故居,还可以拍摄湖水环绕的城墙景色,是邯郸周边访古游玩的好去处。

8. 响堂寺的历史

娲皇宫位于邯郸涉县索堡镇的东北侧,距离涉县县城车程约11公里,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祭祀女娲的古建筑群。娲皇宫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年间,是在太行山东麓的唐王山山腰上悬空而建,经过历代修葺扩大的建筑群恢宏壮观。如今的娲皇宫主要是明清建筑,不过这里还有北齐年间的摩崖刻经和石窟遗址,非常值得参观。

京娘湖是一处面积宽广的山间水库,湖水碧绿,周围环绕着太行山典型的赤红崖壁地貌,景色非常壮观。游客来此可以乘船游湖,也可以登上湖边的山岭观景拍照。而且京娘湖传说还是著名的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典故的发生地,可以在此参观关于京娘主题的景点,了解传唱千年的美丽传说。

响堂山石窟又名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西南侧的峰峰矿区,是国内著名的佛教石窟,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石窟。佛窟造像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年间,经过历代修建规模盛大,现存有16窟佛窟和众多佛像,是华北地区访古游玩、拜佛祈福的一处胜地。如今游玩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北响堂山两处,两处相距约15公里,另外北响堂山石窟附近还有一处水浴寺也被称为小响堂石窟。

广府古城又称永年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北侧,距离邯郸市区的车程约20多公里,是一处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城。如今的古城建筑主要建于明代,保存完好,风格古朴大气,而且古城四周环水,有风光优美的芦苇荡和荷塘,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游客来此可以参观古老建筑、探访名人故居,还可以拍摄湖水环绕的城墙景色,是邯郸周边访古游玩的好去处。

9. 南响堂寺好还是北响堂寺好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鼓山南麓。其中千佛洞最为壮观,窟内最引人入胜的是顶部的杰作,重点是看它的顶部,窟顶微隆,莲花浮雕和一组飞天图,极其生动加上保存完好的色采,仿佛活灵活现,堪称是南响堂出石窟群中最耀眼的光芒。

10. 南北响堂寺历史由来

你是单指西柏坡和邯郸比,那我选择邯郸。而柏坡是革命圣地有苍岩山等景点,那邯郸就太多了,向西京娘湖,朝阳沟,涉县娲皇宫,129师遗址。向东魏县水城,大名府等。向北有黄梁一梦,吕仙词,永年广府古战,太极之乡等。向南六千年的磁州窑,黑龙洞,南北响堂寺等。

市内丛台,赵苑,龙湖,南湖,北湖,学步桥,回车巷等等太多好玩的了。

11. 南响堂寺简介

36路/30路/26路 → k5路 → 峰峰矿区2路 4小时 75.1公里 邯郸 步行 680米阳光鑫域广场站 上车36路 (或 30路 26路 62路 ) 3站高铁站(北)站 下车 步行 320米高铁站(南)站 上车k5路 12站铁道桥站 下车 步行 180米铁道桥站 上车峰峰矿区2路 12站东和村站 下车 步行 4.6公里北响堂寺

响堂寺旅游建设 响堂山寺庙

1.响堂山寺庙

在潍坊旅游很多地方都适合自驾,只要想去没有到不了的地方。现在帮您介绍几个自己感觉不错的景点。



潍坊临朐沂山风景区。沂山又名海岱,素有“小泰山”之称,是潍坊著名的5A级景区。由于沂山独居鲁中,巍然耸立,山峦叠翠,群峰林立,松茂林密,还有很多泉流相映成趣,使其风景更为绮丽。自古便是名人墨客的好去处,众人倾慕其雄伟奇秀,咏出了不少诗句题词,文化遗迹也颇为丰富。现为国家5A级景区山东沂蒙山旅游区(沂山景区-龟蒙景区-云蒙景区)核心景区之一。



青州泰和山景区。他拥有独特的天然胜景,雄浑的山势、奇特的地址、灵秀的湖水、壮美的瀑布。天门、七峰联翠、看山狐、百鸟谷等更是容纳历史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山、湖、泉、林、瀑、洞、花、岩一体的绝美自然景观。



井塘古村。这是一座“石头城”,依山而建,是一座历经600余年沧桑风雨,依然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还有明代古树10余棵,经历风吹雨打而屹立不倒;这里也是电视剧《红高粱》的取景地之一。他的城墙用青石砌成,每隔30多米修建一处城堡(炮楼),向人们展示着明代古村自卫防御功能,是山东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古村落,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古村之一。

2.响堂山石窟的传说

峰峰村现存最早的记载,见于水浴寺石窟外东南侧的两个同名经幢《皇帝万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根据张林堂主编的《响堂山石窟碑刻记总录(壹)》(外文出版社,2007年),其中一个经幢刻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十月十六日,在捐建者名单中,记载:“冯俸村,邑人赵旻、辛旻、且珪、张斌……”;在另一个刻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年)三月的同名经幢中,两次记载了“冯俸村”,其一载:“冯俸村陈远讲唯识……”其二载:“冯俸村陈远……”

据此,峰峰村至少建于1032年以前,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村。

3.响堂山寺在哪里

1.甘肃敦煌真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效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选像51000余躯,大小窟龛252个,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后历经多朝朝连续大规模营造400多年之久,成为中国石刻艺术宝库。现存有窟龛2345个,告之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以大量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经、文、教寻领域的发展变化,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重庆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6.甘肃省酒泉市榆林窟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城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

7.河北省邯郸市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始建于北齐年间,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响堂寺分南北两窟,相距15公里,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3400尊。窟内石雕精美,构思巧妙。其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图亭中楼依山而筑,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8.甘肃省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汋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9.新疆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位于与库车毗邻的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塔格山,洞窟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悬崖上。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五—七世纪为最盛期,至八世纪末逐渐停凿,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10.河南省巩义石窟寺

巩叉石窟寺是继龙门石窟之后,北魏时期的又一座伟一的佛一艺术宝库。它位一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黄河,面向伊洛。石窟雕刻始于宣武帝(元恪)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以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代较多。石窟寺有石窟五处,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座,摩崖大佛三尊,大小石窟共7743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品。

4.响堂寺在哪里

丛台区是河北省邯郸市的一个区,是一座千年古城,三千年未改名字,有煤炭,钢铁,陶瓷等资源。太极拳之乡,成语故事之都,滏阳河畔,太行山鹿,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黄粱梦,吕仙祠,南北响堂寺,还有飘香的丛台酒,学步桥,回车巷,美丛台,广府老城,磁州府

5.响堂山石窟寺

位置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

要乘火车抵达邯郸市后,再乘车前往峰峰。

然后从峰峰前往石窟,石窟分为南响堂和北响堂,都值得游览。

6.响堂寺景区

响堂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南响堂和北响堂,相距约15公里,各有一座砖塔,南响堂离峰峰市区较近,我们先去南响堂.

南响堂砖塔高约三十余米,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内部可攀登,各层出单檐,檐下施斗拱,现存的塔顶为仰莲座形式,座上部分应已非原物,估计原塔刹部分已失.在塔心室的内壁上嵌有一块清嘉庆年间维修此塔的碑刻,称此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从古塔外观看,一、二两层的塔砖风化严重,与上面几层区别明显,应该是清代维修前的旧物.

南响堂石窟分上下两层,共有石窟七座,窟内佛教造像雕刻精美,只是大部分已残缺,很多佛头、佛像流失海外,令人遗憾.

7.北响堂寺景区

. 邱县少林寺武术学校邯郸市邱县B. 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邯郸市磁县C. 北响堂寺华北武校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D. 中共馆陶县金刚武校支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

8.响堂寺现在开放吗

1.邯郸园博园门票初一到初八免费,游乐场免门票,项目单独收费。

2.磁县考古博物馆永久免费。

3.丛台、南北湖、龙湖、赵苑、滏阳、赵王城遗址公园等公共公园。

4.沁河源景区,郊野公园。

5.复兴区观岭山天路。

6.涉县圣福天路、云中天路,开放道路,春节期间照常开放。

7.涉县“小壶口瀑布”,红旗渠南,洛丝潭、天桥断。

8.涉县中国古村落原曲村,青泉寺、静因寺。

9.峰峰(武安)鼓山野线(响堂寺景区北边)。

10.磁县溢泉湖旅游景区。

11.磁县如意湖公园、开河码头。

12.大名府古城。

13.邯郸市内回车巷、慈禧行宫、学步桥遗址及郊县西孙庄廉颇墓、前羌村蔺相如墓。

14.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遗址、赤岸村将军岭。

15.邯郸市内大乘玉佛寺。

风雪响堂常乐寺

公元1143年的某个冬日,在通往鼓山的驿道上,一主一仆缓缓地行进着。这驿道北有鼓山,南有神麇山,自古便为连通晋冀的交通要道,“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便是指它。

此刻,这位主人在马上抬起头来,隐隐地看到了十几里外鼓山脚下现出了一片廊屋高殿,他的内心顿时生出阵阵的喜悦,这漫漫的长途就要行至终点了。当他盯着遥遥的远处时,脸上忽然有了几丝清凉的湿意,举头仰望,漫天的雪子先是若隐若现,接着细密,渐渐成了鹅毛雪片……

西风漫卷着雪花打在他的脸上,有些生疼,他紧紧了身上披着的大氅,将布帽檐压得更低些,继续前行。在这样的旅途,雪于一般人看来可能是种障碍阻隔了,但在这个人看来却似乎是上天有意的助兴:雪中的鼓山如泼了墨的山水,可遇而不可求,随缘就分,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人,叫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丛井人,金太宗天会十年,二十五岁的胡砺当朝科考名列榜首,状元及第,轰动一时。他文章写得行云流水,时人纷纷效仿,天下皆闻,人称元化格,后官至宣奉大夫,刑部尚书,上护军安定郡开国侯。

1143年,行进在这条路上的胡砺,已是三十六岁,处于河北西路漕司属官任上,他此行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山响堂寺,这座古寺位于鼓山西麓,分上下两院,上院有建于北齐的皇家佛窟九座,尤其大佛洞,雕刻造像堪称绝美,蔚为奇观;下院名常乐寺,取自佛教的涅槃四德—常乐我净,规模宏廓、香火鼎盛,被誉为“河朔第一寺”。

胡砺对于响堂山早有歆慕,但年少时,远走北地,终日修学,无意于山林之乐,终不曾至此一游。再往后,一入宦海,身不由己,又远去乡闾,二十年间,想到响堂山,“未尝不形于梦寐也”。无疑,响堂寺成了胡砺心里一个待解的结,待圆的梦。此次因事回乡,正好了此长达二十余年的夙愿。

天色渐渐暗下来,雪依然未停,且越下越大,地上已是白茫茫一片,映照得已然暗淡的天色似乎又渐渐明亮起来。在掌灯时分,胡砺叩响了响堂寺下院——常乐寺的大门门环。

常乐寺的住持是位法号师彦的僧人,师彦将胡砺迎进寺院。

雪依然下着,又紧又密,为风裹挟着打在窗纸上,簌簌作响。东厢房里生着泥炉炭火,炉上煮着一壶老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师彦和胡砺两人在东厢房谈至深夜方各自歇息,至于他们谈了些什么,我们自然无从知晓,但师彦告退后,胡砺那夜却失眠了。他听着北风的呼啸声,想着第二天的拜谒石窟寺,心里有着些许的激动。毕竟,这曾是他年少时的夙愿。他早已了知山上有着圣迹,也有着奇观。可是,这雪一直下到第二天的辰时,仍未停歇。

胡砺开门所见,地面的雪已经尺厚,近在咫尺的响堂山为雪覆盖,一派晦昧,无所观览。山路湿滑,公务又难脱,看来鼓山是登不成了!迟疑再三,胡砺只好拜别了师彦,带着遗憾离开了常乐寺。但胡砺与常乐寺的缘分并没有就此打住。第二年春,师彦在镇阳又遇到了胡砺,这次相见,师彦详细讲了鼓山之灵异与常乐寺兴废之本末。又过数年,胡砺以左谏议大夫奉使江南,又于滏阳驿见到师彦并长谈。不得不说,两人果真缘分不浅,抑或惺惺相惜,自然生出了更多的机缘。1157年秋,此时的师彦,筹募款项,已经重建了大雄绀殿,落成了三世佛像。他遣人专程送信给胡砺,盛邀胡砺撰写一篇《重修三世佛殿碑记》,胡砺当即不假思索地应允了。

一千年后,当我将目光从这块字迹渐渐漫漶的《重修三世佛殿碑记》上移开时,心里有着温热,也有着感动。温热于师彦的挚诚,感动于胡砺的爽直。

此时,天将迟暮,有雪花在山间不知不觉地飘洒,仿佛一千年前那场铺天盖地的雪再次来袭,但又分明不同,因为我找不到那彻夜烛光映窗的东厢,甚至连残墙都找寻不到踪影。大雄绀殿自然也已不存,所幸三世佛还端坐在空荡荡的三级台阶之上,然而它们都没有了头颅,只是静静默坐着。碑文中那新落成的碑和石佛仿佛瞬间就不可救药地苍老了,衰朽了,只有文字背后的内容还鲜活着,一如昨天刚刚写就,笔墨未干,可时光分明已经兜兜转转经历了千年。

我用手抚摸着三世佛中间的那一尊——释迦牟尼佛的手印,不禁有一种渺小与宏大的交响在心头冉冉响起……几百亩的常乐寺如今残破着,空洞着,唐代的经幢,宋代的石阶,普贤的骑象,文殊的坐狮……无一不模糊了最初的模样。

这一切的萧瑟,难道只是时光的凌虐?只是风雪的洗劫?

显然不是,因为佛像的头颅是被齐齐切断的,石塔、石阶上隐隐曾被火炙火烤。隔着漫漫时光的堆叠,依旧难掩当时的剧痛,偌大的寺院除了石像,石阶,石塔……竟然再无一块当时的青砖,无一根当时的梁木……

我身旁的导游,细细给我讲了个中缘由。

1946年,常乐寺早已荒废多年,于是,鼓山脚下的一个教书先生便带着他的学生,将常乐寺干脆拆除尽净,所有砖石、梁檩,都做了学校教室建设之用,也许终究心中觉得此事不妥,为了掩盖真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一个月黑如墨之夜,又加放了一把大火,彻底让常乐寺没有了回天之力。

听着这个故事,我不禁哑然。想这个教书先生,应该不是传统的先生,想必是颇具五四革命精神的一个所谓的“新文化人”。显然在这场新旧文化的对撞中,新文化占了上风。然而,常乐寺真的会就此消亡吗?

翻阅资料,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常乐寺可谓几经劫难。相比之前,那个先生所造成的伤害其实就像经历大盗后又遇到了小偷,根本也就算不得什么。

历史上,中国的皇权统治有的尊佛教为国教,有的则一脚把佛教踩在脚下,再使劲地搓溺到地底深处,究其原因无外乎彼时佛教是助力了他们的统治?还是妨碍了他们的施政?如果是后者,佛教就会面临被禁绝,被消灭。历史上,佛教屡遭最高统治者铁拳捶打,不仅在汉地有三武一宗灭佛,在藏区也有朗达玛灭佛。响堂山能逃过历史上的数次灭佛运动吗?显然不能。

在常乐寺的东北一处古时枯井里、西北的田地下,八十年代曾发现许多断掉的佛头,从年代看,这些佛头极有可能就是毁坏于那几次灭佛运动。除此,三十年代,一个叫李聘三当地人勾结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也千方百计盗取响堂山石窟寺的文物,并倒卖到日本。为什么这两个人能走在一起,一查方知他们都曾留洋日本,且还是同窗、同乡,再沆瀣一气也就不难理解。一个是当地乡绅伪县长,一个是大总统的儿子,当地百姓惹不起,又不想文物流失海外,就拿出了鱼死网破的劲头,宁可玉碎的勇气。为不让袁、李的图谋得逞,乘着夜色忍痛将还未被窃取的佛头砸碎或撬断,进而藏匿起来。

2012年,一座当地村民早已废弃的老屋在一次大雨后,墙皮脱落,几颗佛头竟然裸露了出来,这想必就是当年对付袁、李的施计和作为了。当然,除了破坏废灭,历史上多个朝代也俱有修缮重建,但常乐寺以至山上的石窟终究逃不脱兴废的轮回,逃不过佛说的成住坏空,像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兴兴废废、兜兜转转间,就走到了今天。

想至此,远处传来荡来荡去的诵经声,导游指着不远处一座庄重肃穆的禅院说,那是以常乐寺原型复刻建造的响堂寺!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袅袅升起的香火,看到了香火之上灰沉沉的天空,看到了天空之上有雪在洋洋洒洒……

我将目光重又移向了那块落寞的石碑,再次咀嚼那一行行模糊的文字,读过一遍后,我像发现禅宗的某个机锋背后的隐喻一般,一下愣在了那里,但又不十分确定——一个疑问从心头陡然升起——胡砺那次为雪所阻之后,是否再来过响堂,到过常乐寺呢?碑文未记,史书不载,所能做的只是臆测,终究这成了一个千古不解的谜题。

我大胆地想,此后,也许胡砺是不曾再来的。

碑文最后有这么一段“噫!三世佛见于浮屠氏之说者多矣,故学佛之徒以像示人,然佛者觉之称,非色、非声,无形可拟;非名、非数,无相可观;非去、非来,不胶其用;非久、非近,不拘其时。”既然如此说,那又何必再去?这句话,似乎透露了胡砺的思想,进而也隐含了他所给出答案。是啊,该知道的,住持师彦已经对他说尽,而写重建大殿碑文时,他应该也早已参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谛,明白来与不来,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内心的自在。

但我终究还是希望胡砺能来,尽可轮回转世,尽可物是人非,但最好还是在一个飞雪的冬日黄昏,他能如多年前一样一步踏进这风雪中的常乐旧寺,忽然有种久违的感觉袭上心头:庭院寂静,雪已铺展了一层,将所有残败统统遮掩,三世佛依旧端坐、近在咫尺的鼓山苍黄晦昧……这里,似曾发生许多故事,但又似乎什么都未曾发生过。时光一瞬,万事寂然。

作者:白晓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07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