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位于黑山县城北,总占地面积32224平方米,由陵园、纪念馆、101高地三部分组成。

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的著名战役,为全歼驻东北的国民党主力兵团,解放全东北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缅怀在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激励后人继承烈士遗志,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役结束后,当地政府和参战部队于1949年修建了“黑山战役烈士之墓”,1979年重修,1984年辽沈战役胜利35周年之际维修扩建成“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陵园由纪念塔、烈士墓群等组成。塔高13.5米,塔身正面阴刻楷书“黑山阻击战纪念塔”,背面刻着原第四野战军政委罗荣桓元帅的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群包括一个公墓和六个单墓,共安葬着751具革命烈士忠骨。当年参加黑山阻击战指挥的原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师长贺庆积(1909—1998年)逝世后部分骨灰于1999年安葬在陵园中。

纪念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内容分为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解放军的英勇作战、黑山阻击战、辽西围歼战、人民的积极支援、烈士的丰功伟绩等部分,现保存烈士遗物20多件,图片200多幅,形象地再现了当年战争的壮烈场面,纪念馆前还设立了国防教育专栏。

多年来,陵园以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为己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长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年清明节、“五四”、“七一”、“八一”以及全民国防教育日等节日和纪念日,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到此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在清明节期间,陵园积极创造条件,为来此祭奠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服务。在每年征兵期间,会同县征兵办公室组织适龄青年到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参军报国热情,并在新兵入伍前在此举行新兵入伍仪式,激励他们为国防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陵园先后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革命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分别于1998年12月、2004年4月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政府于2007年4月重新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成都战役烈士陵园:青山埋忠骨 英魂励后人

在蒲江县西来镇铜鼓村一说起将军沟,村民们都知道是铜鼓山下,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前的那条小河。这本是一条无名水渠,因环绕陵园山脚,村民们出于对英烈的崇敬、怀念之情,为这条河流取名“将军沟”。

4月初的蒲江烟雨蒙蒙,铜鼓村一组的新居、茶山、果园都笼罩其中。抬眼望去,成都战役烈士陵园青山隐隐,松柏苍劲。烈士陵园建于2008年4月,占地面积24.15亩,有主题浮雕、烈士墓区、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设施。

跨过位于将军沟上的石桥,走近烈士陵园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红砂石浮雕。枪口喷出火舌,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硬朗的线条勾勒出战士坚毅的脸庞。高7.5米,宽31米,总面积约为230平方米的浮雕反映了成都战役的壮烈场景。

在成都战役中,蒲江作为主战场,阻击了敌人西逃的计划,迫使5万敌军缴枪投降,取得了成都战役决定性的胜利。半山坡上墓区内,一块块黑色的碑石见证了胜利的来之不易。

记者一行拾级而上,来到了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绿草芳菲,安谧肃静,整齐排列的黑色的碑石静默无言。陵园内安葬了成都战役中蒲江境内牺牲的110名烈士。此外烈士陵园还安葬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初期剿匪、抗美援朝战争、中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参加南苏丹维和任务牺牲的以及执行其他任务中牺牲的烈士107名,共计217名烈士长眠于此。

英雄先烈永远是民族的脊梁,最闪亮的坐标。来到山顶,记者看到了成都战役纪念碑, 苍茫天幕下,黄灰色的纪念碑更显厚重。

整个纪念碑分为碑座、碑体、雕塑三部分组成,碑座用黑色大理石为底,碑体外饰当地黄砂岩,雕塑采用黄铜浇铸。纪念碑碑高8.6米,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胜利的形象。倒立冲锋枪的寓意着“止战”、“和平”,蒲江西来镇是成都战役的主战场,国民党军缴械投降之地,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千里追击、决胜决战的精神,永载史册;半副吊带钢盔象征着未见黎明曙光的遗憾。黄沙岩砌筑的碑体象征着一座残缺堡垒,更是先烈们的沉睡之地。

目前,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已建成集瞻仰、平调、游览于一体的园林式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并成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激励未来、弘扬革命优良传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忆往昔,是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看今日,是绿水青山,炊烟缭绕,安静祥和的太平盛世。每当清风吹过林间,涛声阵阵,既如壮士们对昔日敌人的低声怒吼,又像是对今日和平年代的喃喃低语。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当年战斗遗存有的被参天大树所掩盖,有的已经长满了青苔;但是,青山埋忠骨,英烈们的精神却薪火相传,转化为激励后人奋勇向前的精神财富。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蒲江县教育局官方抖音号:xdtyjy

觉得不错,请点赞吧!

西南边陲的24个烈士陵园 安葬着对越反击战上万英烈的忠骨

西南边陲的24个烈士陵园 安葬着对越反击战上万英烈的忠骨

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以及之后的老山、者阴山等边境防御作战,上百万中国热血军人和广大支前民兵,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奔赴战场,英勇战斗。在长达10多年的战火硝烟中,数以万计的中国热血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老山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一位战士永远长眠在了祖国的边陲。他的妻子含泪为他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小诗《吻你,我不惊醒你》。

1986年的清明节,诗歌的全文被抄写在一条白布上,挂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的墓碑前……

吻你,我不惊醒你

吻你,我不惊醒你。

这片和煦的土地是这样安宁,

墓碑前我默默地注视着你。

我知道尽管这座坟只是生命的缩影,

但那巍然的英灵却是一个不倒的身躯。

吻你,但我不惊醒你。

这片红土地是这样的安静,

墓碑前我紧紧拥抱着你。

我知道今生的梦还没有实现,

但为和平而战,死,你却那样坦然。

吻你,我不惊醒你。

这座正义鲜血染红的长城是这样悄静,

墓碑前我给你一个深沉的吻。

我知道尽管你不再能感受那炽热的爱,

但你却没有一点忧伤和惆怅。

吻你,我不惊醒你。

这片五湖四海英灵再生的土地是这样沉静,

墓碑前我的心在呼唤你。

我知道尽管我们再不能同枕共叙,

但爱的神灵却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吻你,我不惊醒你。

这片和煦、褐色、正义的土地是这样美丽,

是你们破碎的躯体装饰了她,

是你们的热血浇灌她。

我知道你们再不能亲临其境,

但历史的丰碑却永远铭刻着你们的伟绩。

吻你,我不惊醒你。

在这片庄严的土地上将烙下--

一个普通女性的长吻,

为祝福你在这里静静的安息。

吻你,我不惊醒你,

不惊醒你……不惊醒你。

在云南、广西13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有至少24个烈士陵园安葬着这些英烈的忠骨。每一座烈士陵园都是一个凝固的热血方阵,每一个纪念碑都是一个永恒的记忆,每一个灵魂都牵动着父母亲人永远不断地眷念深情!

1.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共安葬960名烈士。

纪念碑前面躺着的坟墓被称为英雄台,他们都是被-或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烈士,英雄墓共有12冢,其中有被-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有3位,即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战斗中第一个冲上主峰阵地英勇牺牲的-烈士,生前是某部副连长;1984年7月12日坚守老山阵地英勇牺牲的李海欣烈士,生前是某部代理排长;1984年9月奉命参加袭击一二四三高地英勇牺牲的傅孔良烈士,生前是某部侦察兵。

除了他们三位外,其他9位都是有突出英勇事迹而被授予"战斗英雄"或"战地模范指导员"光荣称号的烈士。在每冢墓碑上都镶有英雄生前的画像,并刻有烈士生平。整座烈士陵园,从山脚到山山顶,共安葬着21排937名烈士遗体,其中1979年2月自卫还击牺牲的有97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有131名,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牺牲的有632名,其它战场牺牲的有77名,在轮战期间牺牲的烈士火化后由其所在部队带回内地安葬。

这900多名烈士分别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1979年对越还击作战牺牲91人,1981年收复扣林山作战牺牲123人,1984年老山作战牺牲669人,其余执行作战任务牺牲的77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不到22岁,其中最小的一个只有16岁。

2.龙州烈士陵园。位于龙州县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距县城5公里,原名自善烈士公墓,于1979年3月为安葬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烈士而更此名。

陵园共安葬2008人,其中对越作战牺牲1879人,主要为42军官兵,包括53214、53217、53247、53253、53256、33610等部队,其中有中央军委授予的斗英雄称号的李定申、朱仁义、王息坤、雷应川、曹保勤。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曾春华、李开华、张桥生、成国均、任柱恩。陵园内安葬一等功臣65名,二等功臣232名,三等功臣1007名。烈士人数为云南广西各个烈士陵园之最。

在陵园中安葬着53214部队的副师长赵连玉,辽宁省庄河市人,1979年2月17日,他亲率一个团执行穿插任务,发挥了指挥才能,攻高平、克谅山、身经大小战斗十五次,出色的完成了战斗任务。1979年3月在回撤途中中弹牺牲,时年48岁。他是1979年对越作战牺牲人员中级别最高的。

3.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位于凭祥市至友谊关公路(友谊镇南山万通物流园旁,离凭祥市政府大约3公里),南山烈士陵园由原来南山烈士公墓、柳班烈士公墓搬迁而来组成。陵园里共安葬对越作战部队、民兵及其他时期烈士594名。

4.匠止烈士陵园。位于凭祥市区西南方向1公里处,三面环山。主要安葬着1979年对越作战阵亡的55军163师官兵、165师的部分烈士、163师组建的广西边防3师、支前民兵、部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凭祥公安局等烈士共1014人。

5.凭祥法卡山烈士陵园。位于凭祥市夏石镇322国道旁,由凭祥上石旧法卡山烈士公墓搬迁而来,共安葬着1981年5月在收复和坚守法卡山的战斗中牺牲的广西边防部队154名烈士。

1981年5月,在收复和坚守法卡山的战斗中,广西边防部队广大指战员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坚持57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从连到团规模的多次疯狂反扑,毙敌705名,伤敌513名,取得重大的胜利。

碑文:

一九八一年五月在抗击越南侵略者,收复和坚守法卡山的战斗中,广西边防部队广大指战员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坚持五十七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从连到团规模的多次疯狂反扑,毙敌七百零五名,伤敌五百一十三名,取得重大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潘宜等一百五十四名同志壮烈牺牲。他们放弃了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牺牲了父子之情,夫妻之爱和天伦之乐,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保卫了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了人民生活的安宁,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伟大诗篇,他们的英雄行为给我们军的光荣历史增添了新的光辉,他们的崇高品德永远只得我们学习。

法卡山英雄的业绩万古流芳!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6.广西靖西烈士陵园。靖西县烈士陵园位于靖西县新靖镇环河村球路屯东高坡岭上,距县城约2公里,占地面积82487平方米。是为1979年2、3月间安葬在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内安葬的1116名烈士中,大多来自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省区。

7.广西那坡烈士陵园。位于那坡县新村街,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陵园于1980年2月17日落成,安葬着1979年对越作战中牺牲的41军及配属部队的烈士952名。

8.宁明烈士陵园。位于宁明县交通局后山,现在的宁明烈士陵园是由原来宁明的北山烈士公墓、峙浪烈士公墓、桐棉烈士公墓整体搬迁而成。

烈士墓区位于陵园南端,由四大集体墓群组成,设立墓碑787座,共计安埋794名革命烈士(有一座墓为合葬墓)。主要为1979年后对越作战牺牲的烈士;其余为各个历史时期烈士。烈士墓区位于陵园南端,由四大集体墓群组成,共安埋革命烈士墓787座794位烈士。

北京籍1名、山西籍1名、吉林籍1名、辽宁籍1名、海南籍4名、云南籍6名、河北籍9名、陕西籍10名、浙江籍10名、重庆籍10名、贵州籍11名、安徽籍16名、江西籍22名、福建籍23名、江苏籍29名、山东籍33名、湖南籍47名、四川籍43名、广东籍110名、湖北籍114名、广西籍126名、河南籍151名、籍贯不明烈士16名。

9.城北烈士陵园。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城北烈士陵园位于防城区防城镇三官社区蜈蚣岭,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陵园于1990年从那良迁址于此,安葬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对越防御作战期间和其他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312名。

10.金平烈士陵园。位于云南金平县城西北角山上,占地面积44.4亩。纪念碑正面书刻:“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阵亡烈士永垂 ”大字,背面有墓志铭。在青松翠柏掩映之中,安卧着931名烈士的忠骨,他们是解放金平时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游击队员和政府工作人员129名,对越还击作战中牺牲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及民兵、民工802名。

11.蒙自烈士陵园。位于云南蒙自县城南郊的小新寨水库东侧(蒙自县红寨),始建于1979年,占地55836平方米。烈士墓区安息着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并分别在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守土卫国作战中捐躯的烈士共432名。其中安葬着290余名1979年中越战争中牺牲的13军烈士,包括跟随13军作战的20余名支前民兵,全部为云南省开远市人。

12.云南河口水头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距离河口县城235省道5公里公路边槟榔寨水头水库旁,始建于1979年4月, 河口水头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8亩,2005年重修。陵园里长眠着358名烈士,是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支前民兵以及1995年特大洪灾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

13.蚂蟥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距离河口县城5公里235省道公路边蚂蝗坡的山头上,与水头烈士陵园一路之隔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下。园内烈士数量:烈士数量:剿匪牺牲烈士18名,对越作战牺牲烈士22名,其它时期牺牲的烈士79名,合计119名。

越南籍华侨1名、吉林籍1名、辽宁籍1名、天津籍1名、河北籍1名、江西籍1名、浙江籍1名、陕西籍1名、河南籍2名、山西籍3名、广西籍3名、重庆籍4名、湖南籍4名、江苏籍6名、籍贯不明5名、无名烈士13名、贵州籍13名、四川籍14名、山东籍14名、云南籍30名。

烈士所属单位:解放军滇桂黔边纵、民兵、第二野战军13军某部、公安部队、解放军6705部队、解放军7751部队、解放军7753部队、昆字135部队、昆字714部队、解放军0282部队、解放军1103部队、解放军0059部队、解放军37是、38师、42师、昆明军区独立师、昆明军区独立5营、空军556部队、35203部队、35205部队、35206部队、35207部队、35210部队、35211部队、35212部队、35213部队、35217部队、35254部队、35533部队、35556部队、云南省军区独立师。

烈士数量:198名,其中对越作战牺牲84名,解放初期剿匪无名烈士13名、籍贯不明5名、浙江籍1名、湖北籍1名、辽宁籍1名、河北籍1名、广东籍2名、重庆籍2名、江西籍3名、山西籍4名、湖南籍4名、江苏籍4名、四川籍5名、广西籍6名、河南籍7名、山东籍8名、贵州籍17名、云南籍114名。

文山烈士陵园纪念塔铭:

公元一九八四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文山州烈士陵园。以志全州各族人民对先烈的缅怀。文山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追溯至十九世纪下叶,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为反抗内外敌人,争取自由幸福,无数先辈碧血沃劲草,铁骨凝春华。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八年之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文山洒嘎龙、小塘子、马关八寨、富宁七村九弄、麻栗坡边境农民武装暴动。抗战八年,文山一批爱国健儿,奔赴前线,与日寇血战。一九四八年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一纵队及以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一、四支队转战滇东南,驰骋文山。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边区纵队与野战大军会师百色,追歼残敌。一九五零年文山全境解放,历经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参加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一九七九年始,连续数年,自卫还击,防御作战,铸就老山精神。盘江龙腾,君山虎踞,八城骥飞,六诏麟屯。壮乡百岭,春风永驻,浩气长萦,地灵人杰。天泰民强,日新月异。数古来青史,为先辈所谱;看今日盛世,为英烈所创。先辈之伟业,与天地长存,先烈之精神,与日月同辉。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立

15.南疆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西畴县城东郊花果山,1984年建,占地15亩,陵园内安葬着在者阴山作战中牺牲的209名烈士。

烈士陵园里安葬的烈士所属单位有:

35105部队、35106部队、35107部队、35108部队、35302部队、35546部队、35554部队、35908部队

陵园内共安葬有烈士209名:

其他时期烈士5名、抗日、解放战争烈士12名、对越作战烈士132名【者阴山战斗牺牲的烈士111名,老山战斗牺牲的烈士21名】

越南籍1名【参加中国革命牺牲】、江苏籍1名、辽宁籍1名、福建籍1名、广西籍1名、河南籍1名、湖南籍1名、江西籍1名、浙江籍2名、广东籍2名、陕西籍3名、湖北籍3名、籍贯不明5名、河北籍8名、重庆籍9名、四川籍15名、贵州籍49名、云南籍105名。

16.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位于广西南宁。园内安葬的烈士中,包含37名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及81年法卡山收复战中牺牲的烈士。他们都是战时负伤后送南宁303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全部安葬与这里。

17.云南河口小南溪烈士陵园。南溪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河口县大南溪镇沿209省道至古林箐乡县道三岔路口,拐入县道沿古林箐乡方向前行1.5公里公路右侧。陵园始建于1979年2月,由35218部队修建,距离河口县城25公里,占地面积28亩。

烈士数量共550名。(小南溪烈士陵园原葬烈士269名,重修后把河口桥头、新店、老卡烈士陵园烈士迁葬至此,烈士人数增至550名)

烈士所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8师、云南边防公安3团、云南边防公安4团、云南边防公安12团、云南边防公安75团、35110部队 、35111部队、35210部队、35211部队、35212部队、35215部队、35216部队、35217部队、35218部队、35253部队、35286部队、33304部队、35301部队、35302部队、35303部队、35300部队、35548部队、35901部队、36005部队、89302部队

烈士数量:550名

陕西籍1名、天津籍1名、福建籍1名、黑龙江籍2名、重庆籍3名、江西籍4名、河北籍4名、广东籍5名、湖北籍5名、安徽籍5名、湖南籍5名、无名烈士6名,江苏籍7名、山西籍15名、四川籍24名、籍贯不明28名、河南籍32名、广西籍40名、山东籍59名、贵州籍101名、云南籍202名。【小南溪烈士陵园原葬烈士269名,重修后把河口桥头、新店、老卡烈士陵园烈士迁葬至此,烈士人数增至550名】

河口县小南溪烈士陵园纪念碑文:

南疆荡寇 英烈志略 祖国南疆,百花吐艳,庄(?)绣锦,山河壮丽。边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为四个现代化日夜辛勤。可是越南当局不顾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规劝和警告,肆无忌惮骚扰和侵犯我国边境,丧心病狂杀害我边民,严重地损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可忍,孰不可忍。伟大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欺凌。二月十七日,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惩罚越南侵略者。刹时,红河岸边、怒火熊熊,南天长空、千钧霹雳,我部广大指战员和参战民兵,肩负祖国的重托,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以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插似钢刀,攻如猛虎;打得越南侵略者丢盔弃甲、望风披靡,毙其数千,生俘数百。辉煌战绩振奋人心,国威军威更添辉煌. 我们的战士,不愧是人民的英雄战士;我们的部队,不愧是有光荣战史的部队。在这次自卫还击战中,仅我部就有三千六百多人和五百多个单位荣立战功,一个连队被军委授予“钢刀连”称号;一人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一个排被云南边防部队党委授予“夜老虎排”称号;五人被云南边防部队党委授予“英雄”称号。他们在纷飞的弹雨中,艰辛的环境里,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倾注对祖国的赤诚,不愧是祖国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战绩,将永远铭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激励人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英勇奋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业绩长存

18.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位于马关县仁和镇省道209公路旁,距马关县城大约25公里。始建于1951年,1979年扩建,陵园里原安葬有35213部队【41师122团】烈士290名,重新修整完毕后的马关县仁和镇烈士陵园由原马关都龙烈士陵园、筴箐寒烈士陵园、小坝子烈士陵园搬迁合并而成,所安葬烈士人数达到555名。【马关县仁和镇烈士陵园烈士墓与文山市烈士陵园烈士墓部分有重复。】

烈士陵园里安葬的烈士所属单位有:

滇桂黔边纵、解放军105师、解放军107师、解放军13军37师、解放军13军38师、解放军205团、解放军公安3团、解放军文山军分区、马关县民兵、砚山县民兵、都龙边防站、35036部队、35206部队、35210部队、35211部队、35212部队、35213部队、35215部队、3592部队。

湖北籍1名、陕西籍1名、上海籍1名、江西籍2名、重庆籍2名、安徽籍2名、浙江籍3名、河北籍6名、广东籍6名、江苏籍9名、山东籍15名、河南籍17名、山西籍17名、湖南籍20名、四川籍24名、广西籍27名、籍贯不明-革命烈士52名、贵州籍63名、云南籍267名。

19.马关县马白烈士陵园。马关马白烈士陵园于1951年建成,现占地18617平方米,位于马关县城海子边社区,现园内安葬234冢墓穴。烈士墓穴218冢(无名烈士6名), 其中一冢墓穴为5人合葬墓穴。中共党员91名,共青团员51名,不明身份76名。 按部队职务划分:团级干部1名,营级干部4名,连级干部17名,排长13名,战士183名。烈士中获荣誉称号的4名、一等功6名、二等功35名、三等功57名。

烈士地域划分:云南省110名,贵州省44名,广西省9名、四川省8名、山东省7名、河南省6名、湖南省6名、江苏省4名、安徽省3名、山西省2名、重庆省2名、河北省1名、吉林省1名、江西省1名、浙江省1名、黑龙江1名。不知籍贯的12名,涉及到上述16个省区的88个县市。218名烈士其中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有82名(其中一名参加朝鲜新昌里牺牲),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有136名。

20.云南富宁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部,建于1979年,距县城3.5公里。陵园总占地36亩,现园内安葬104名烈士。其中,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剿匪牺牲烈士6名,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光荣牺牲41名,1980年后在边境执行对越防御作战光荣牺牲2名,为维护社会稳定光荣牺牲的人民警察和民兵4名。

富宁县烈士陵园纪念碑文:

“黎笋集团上台以来,越南当局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侵我边境,杀我军民,弄得鸡犬不宁。自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起,奉命奋起自卫还击。战斗开始,我军民以边疆为家,以艰苦为荣,表现了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们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虽死犹生,英明与天地同在,浩气与祖国共存!青山埋英雄,人民伴忠魂,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先烈遗志,把祖国边疆建成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堡垒!

21.云南屏边大龙树烈士陵园。位于屏边县城西面,距城中心0.6公里,始建于1976年4月,1979年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10.2亩。园内安葬着为屏边解放和剿匪斗争、中越边境作战中牺牲的烈士,以及和平建设时期贡献青春的同志185名,共139冢。其中解放屏边牺牲烈士38名,边境作战牺牲烈士86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病故人员12名,47名无名烈士集体墓1冢,无名烈士墓2冢。

烈士所属单位:屏边各单位、民兵、13军38师、35231部队、35233部队、35234部队、35519部队、35548部队、35549部队、35551部队、80506部队、87073部队、89736部队、蒙自军分区警侦连、114兵站。

22.崇左烈士陵园。位于广西崇左市沿山路,背靠自治区级的龙峡山森林公园,占地15530平方米,绿化占地9600平方米。 陵园修建墓碑有105座,里面安葬1979年以后阵亡的烈士和1979年2~3月间阵亡的官兵和支前民兵共129名(来自15个省、自治区,48个县、市的烈士)。

湖北籍1名、江苏籍1名、江西籍1名、河北籍1名、内蒙古籍1名、辽宁籍2名、吉林籍2名、贵州籍2名、四川籍3名、山东籍4名、河南籍5名、广东籍5名、无名无籍7名、湖南籍10名、广西籍55名。

23.水冲子陵园。屏边县水冲子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屏边苗族自治县城东郊,距城中心0.5公里,省道235线公路旁。1979年扩建,占地面积42768平方米,分为东园和西园两部分,西园与东园互为一体,隔山遥望相对。西园安葬着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牺牲的烈士428名,其中有战斗英雄李水波烈士、徐泽贵烈士、吴勇烈士、刘建荣烈士、刘增武烈士、吴成良烈士、王国军烈士。

烈士陵园里安葬的烈士所属单位有:

35036部队、35223部队、35227部队、35228部队、35229部队、35230部队、35231部队、35234部队、35235部队、35239部队、35240部队、35241部队、35242部队

陵园共安葬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烈士429名

上海籍1名、天津籍1名、浙江籍1名、江西籍1名、籍贯不明2名、江苏籍5名、河北籍7名、陕西籍9名、安徽籍15名、山西籍16名、山东籍20名、湖北籍22名、广东籍23名、河南籍31名、贵州籍34名、重庆籍49名、云南籍51名、四川籍141名。

24.开远市三台寺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乐白道办事处玉来村东卧龙坡,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约7400平方米,安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开部队在剿匪、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约182名烈士,“雷锋式的英雄”施加伟亦安葬于陵园内。

烈士所属单位:

各单位、解放军各部、炮4师5团、13军、14军。

24个烈士陵园,10000多名烈士。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但我们知道这其中的份量!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是想让现在的孩子们能够看到,就在不远的年代,曾经有这样一批热血儿女,为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他们永远静静地躺在西南边关。

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的年纪

也许,他们的面庞难以被忆起

也许,他们的名字很少再被提起

但历史的丰碑上永远铭刻着他们的伟绩

正是一批又一批这样优秀的儿女

才挺起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钢铁躯体!

【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错漏以相关部门资料为准。】

土左旗青山烈士陵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我市土左旗青山烈士陵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名录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记者了解到,我区有6处入选。

据了解,我区的6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分别为: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把什村的土默特左旗青山烈士陵园、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女儿山的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位于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东山的抗联英雄园、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的巴彦汗日本关东军毒气实验场遗址、位于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的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的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99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