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汉阴古城墙

汉阴古城墙

古代每座城池都有城墙,本不足为奇,但历经劫难,饱历战事,一任风雨的剥蚀,能安然无恙地保存至今,仍能使我们一睹昔日“金城汤池”原貌的,却为数不多,因而就物以稀为贵了。汉阴城墙是陕南秦巴山区建筑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所以就弥足珍贵了。汉阴古城垣平面呈方斗形,旧时四城门高耸,气势恢宏,古朴雄浑,使人们有一种信赖感、安全感。我总爱在汉阴古城墙脚下溜跶,它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汉阴古城墙

汉阴古城墙,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6),初为土城,开四门,设箭楼。成化二十二年(1486),城易砖石。弘治九年(1496),扩大城区,延伸周长,四面拓宽四尺。正德七年(1512),城墙加高加厚,内外加砌砖石。嘉靖十四年(1535),环城开凿城壕,宽一丈,深五尺,补修城垣,匾其四门,东曰“迎晖”,南曰“南薰”,西曰“承恩”,北曰“拱辰”。万历四十六年(1618),扩宽城内外马道,改南门曰“朝凤”,北门曰“拱龙”。崇祯十四年(1641),培筑里城,新建西北与东北角楼及守城窝房50间,并在护城河侧筑土郭,竖栅栏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砖城,统长五百九十丈五尺,并加厚加高城墙,修城垛(女墙)七百五十二垛,北面因地僻人稀,龙岗坡水患城,不复建门。并于城门镶嵌石刻匾额,改题三门,东为“日昇”,西为“肇庆”,南为“文明”。嘉庆十八年(1813),壕旁植柳,四隅各建炮台,北城设谯楼一个,敌楼三个。同治十二年(1873),因“邑士累科,无能登桂”,为振文风,在东南隅城墙上修建了文峰塔。民国二十七年(1938),汉白公路修通,沿城北而过,遂复开北门。民国二十九年(1940),为防御日寇飞机空袭,方便城内居民疏散,于城西北角开小西门。新中国成立后的60、7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汉阴古城墙的北面和东面被毁,仅存西门、南门及西城墙和南城墙一段,共计长约800余米。21世纪之初,因扩南街,南门又被拆除,各界人士强烈呼吁,县政府拟恢复南门。

汉阴明城墙距今已有540余年的历史,和世界最著名的西安古城墙处于同时代。从明成化元年始建土城,至正德七年城墙增高加宽,内外垒砌砖石,历时47年,奠定了汉阴城墙的基本格局和规模。其城墙周长约四华里,高二丈,厚一丈八尺。之后又开凿环城河壕、扩宽城内外马道,构筑护城河土郭、城门吊桥,在城门上建城楼、谯楼、敌楼、角楼等。加之数百年来的不断修葺完善,汉阴古城墙已成为陕西县城中不可多得的城垣建筑工程。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一种古代建筑艺术,古城墙却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水平,它无声地诉说着汉阴历史的演变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明王朝建立之后,谋士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突出强调修筑城墙的意义。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要巩固江山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因而当他统一全国后,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筑城堡。汉阴古城墙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而修筑和完善的。

汉阴古城墙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战略工事,坚固经久是设计者的主要意图。其城墙的高厚象山岗般稳固。城顶宽阔,也便于在上面运动兵力,贮存物资。城墙外侧为砖面,砖面底部有基石,内侧为片卵石垒砌,中间夯土筑成。城顶外侧有垛墙,并留有垛孔、垛口,是战时供掩蔽、瞭望、射击用的。城墙内侧有城壕登城马道,战时守军车马可从城内直奔马道登城,驰骋于城墙上,迅速布防,扼守各要害部位。城周四角设有炮台,是城防的重要据点。城墙分段设有敌楼,是城防点,御敌力大大加强。城门是攻击的主要目标,因而防御设施最为完善。四城门设有吊桥,城门上有威武庄严的重檐歇山顶城楼,并设有箭楼。箭楼上有森森密布的箭窗。战时,守城士兵居高临下,凭窗射击,杀伤力很大,既能保护自己,又可以消灭敌人。四门城楼、箭楼耸峙,重楼叠阁,飞檐翘角,蔚为奇观,既是军事工程,又是人文景观。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引月河水流,古人所谓“金城汤池”,在这里可以身临其境,细细体味。

汉阴城墙兼有防洪的功能。县城位于县境中部、月河上游。县城的洪水威胁主要来自城西的观音河、城南的月河和城北龙岗的滚坡水,汉阴城墙的修筑,大大提高了城区的防洪能力。

人类社会究竟何时开始出现城墙一类的建筑,迄今尚未有确凿的定论。作为防御性建筑的城墙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有一种防御外来人、兽袭击的壕沟,应属于城墙的原始雏形,只不过是凹于地面,而城墙是凸于地面。据历史记载,早在夏代,我国已出现都市城垣这种建筑形式。夏王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以夏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按照他们的需要,营造了“堂”、“室”等组成的宫殿,并构筑了我国最早的“城郭沟池”。

凝视着古斑苍然的古城墙,我不尽有怆然的慨叹。20世纪70年代后,如果汉阴古城墙建筑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它给汉阴人民带来的益处是难以估量的。遗憾的是现已大半被毁了。一部完整有形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的县城史书残缺不全了。今天,当人们住厌了水泥森林的枯燥无味的环境,自然会勾起对昔日厚重历史文化的怀念。但文物遗产是不能再生的,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但别让遗产再度变为遗憾,却是应该吸取的深刻教训。

NO.79|完整的古城城墙成了山西朔州市山阴县最受欢迎的景点

旅游领域爱好者山阴县地图

山阴地处山西省北部,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南北长66.7公里,东西宽36.5公里。山阴县境内山脉,有恒山山脉,洪涛山脉以及黄花岭。境内南北高,中间低。西北有洪涛山、高汉梁,其中以洪涛山最高,海拔1947米。南为恒山支脉翠微山,其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米,中部为大同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桑干河、黄水河贯穿其间,渠道密布,灌溉方便,但部分低洼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

1、气候

山阴县年均气温7℃左右,一月-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雨量41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30天。

2、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境内北同蒲铁路、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大)同—太(原)公路纵贯全县,交通条件便利。阳方口至集宁、应县至山阴、山阴至朔州等干线公路南北贯穿县境,还有多条支线公路有县城通往各乡镇。

3、旅游美景

3.1 万里长城山阴段

万里长城依阴山、恒山、太行山、吕梁山之势,分为内、外两支,内长城建于恒山之阴,外长城建于阴山之阳。

山阴县境内的长城属内长城,是山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它东起新广武,西接代县分红岭,依恒山之阴连接着内长城东段18个重要隘口,全长5.3公里。城墙高6.6米,底部宽6.5米,顶部宽3.5米,底部用石灰岩、青石质条石砌筑,其它用砖拼筑而成。长城依山而筑,碗蜒盘桓于山岭之上,蔚为壮观。在城墙的结合部、转折处与制高点上,矗立着一座座致楼。

巍巍长城,敌楼对峙,烽台相望,与雁门关遥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气势。山阴县境内还有汉长城。它位于旧广武城南5公里处,沿恒山山脉东西横亘,长约10公里,整体用石块无层次垒起,现已成为残迹。

万里长城山阴段

3.2 广武城

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筑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总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包括城门马面),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其尺度大小不等。城墙东、南、西三面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在解放前和“文革”当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旧广武古城是研究辽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其造型独特,别具一格。

广武城广武城

3.3 王宪武墓

王宪武(王家屏之父)墓,位于山阴县北周庄镇北周庄村南1千米。墓地东西长30米,南北宽400米,分布面积1.2万平方米。时代为明代。地面现存砖砌仿木结构建筑“纶褒堂”、“礼器库”。纶褒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顶部为横向拱券,前檐明间辟石质拱形门洞,门两侧各辟石质拱形窗一个,门洞上方石雕匾额一方,-“纶褒堂”檐下四周砖雕斗栱54朵由南向北内树依次一字排列石碑5通,分别为明隆庆六年敕命碑、明万历七年敕命碑、明万历十年诰命碑、明万历十四年诰命碑、明泰昌六年赠诰碑。碑文记载王家屏官级从明隆庆六年的七品递升至明泰昌元年的一品,历次升迁后为父母加封爵位之事。碑全为青石质。

“礼器库”面宽三间进深两间,顶部为横向拱券,前檐明间辟石质拱形门洞,门两侧各辟石质拱形窗一个,门洞上方石雕匾额一方,-“礼器库”檐下四周砖雕斗栱44朵,室内无遗存物件。墓地原存的封土均已夷平,据历史照片可知墓地曾设石羊、石马、石虎等,现已无存。该墓石碑于2001年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宪武墓

3.4 杨莫岭森林公园

杨莫岭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庄乡地处山阴县东南部,东邻应县,西连本县后所乡,北毗本县古城镇,南接忻州市代县。距朔州市50公里,距大同市80公里,距太原市200公里,距首都北京400公里。

杨莫岭森林公园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坡区,地质古老,属恒山剥蚀断块高中山区,太古界变质火山岩沉积岩地层,中、北部为平川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气温8.3℃,地下水源十分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30天,主要动物有13目,25科,主要植物有42科、90属、195种。境内泉水涌现,溪流不断,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极具开发价值。南部山区的省级生态公园杨莫岭森林公园原生态自然景观富有,山高水长,风景秀丽。

3.5 瑞云寺塔

瑞云寺,位于山阴县沙家寺村。塔身上承顶座,座身上刻仰莲,再上立刹尖。寿塔古朴简单,是研究元代墓塔的重要实例。砖塔,创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总高约11米,外表楼阁式样,其建筑风格、造型、体例和早期塔完全不同。最下施砖砌塔座,不施须弥座式,上挑出塔檐。二层各面设佛龛,内置木雕佛像,盘膝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其雕刻水平较高,线条流畅自然,比例协调,是明代木雕佛像中较好的作品。塔的三层、四层、五层不设佛龛,上檐挑出砖雕椽飞、连檐、瓦口等。通体不用木材和斗拱。每层之间相距较大,立面形象简朴平整,稳固庄重,对研究明代砖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6 化悲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化悲岩寺,名曰碧岩禅寺,又名化悲庙,俗名羊驮寺。位于山阴县后所乡辛立庄村西南3千米处,距县城35公里。始建于北魏时期,几经沧桑,几度重修,漫漫的历史给这片神奇的土地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凡民间庙像,这里几乎应有尽有,正如民间传说“人无全人人,化悲庙有全神神”。

化悲岩寺,座落在翠微山东麓西侧山腰,大自然以其卓越的天赋,煞费心机地安排这一处胜境,寺院依山傍水,寺内石洞别致相连。“孤松独石”、“听响滴脆”、“两山夹一楼”、“百里鸣钟”、“二泉映月”、“朱砂洞”、“碑岩晚照”、“佛灯长明”这八大景观更使人流连忘返,触发思绪,其宏伟、壮丽之势,较浑源悬空寺略胜一筹,故有北岳“恒山庙”之称。

3.7 广武汉墓群

广武汉墓群在朔州市山阴县西南,旧广武与新广武城之北,共有288座。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平川,从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罗棋布。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全国之首,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在汉墓群南端修建了广武汉墓群保管所。现在广武墓群虽然未发掘,但从墓群西北端被水冲塌的四座墓室看,为砖室墓,出土的文物有陶壶、陶罐、陶钵、陶奁及五铢钱等,从墓的形状和出土文物考证:当为东汉时期。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期,此地50余年战事不断,阵亡将士大多就近理葬。坟土堆的高低大小,依死者生前的官衔而定,等级严格。墓冢越大,显示墓冢主人官职越大。整个汉墓群占地7.5平方公里,现已标定墓冢294座。236号是最大的墓冢,占地4亩,高约20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汉代墓群,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武汉墓群广武汉墓群

3.8 山阴千佛寺

千佛寺位于山阴县下喇叭乡榆树洼村西南3公里处。有佛龛55个,佛龛里有数百个姿态各异、大小不同的佛像,故名千佛寺。创建年代大约在北魏,崖壁上有明嘉靖年间的石刻,题为:耸岌高峰极翠峦,白云洞里最堪观。千佛崖下西方境,别是人间一洞天。

千佛寺有深奥莫测的古洞和妆雅朴素的摩崖石刻群,它背靠巍峨雄伟、突兀耸立的奇崖绝壁。山梁上,山花烂漫,草木葱茏,香气四溢;幽谷中,怪石林立,泉水涓涓;青松翠柏盘根错节,云雾缭绕,景似仙境。

4、特产美食

4.1 山阴荷藕

荷藕学名为莲藕,又名荷、芙蓉,其果实称为莲,根茎称为藕,花称为荷。荷藕的营养价值很高,藕中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野生莲的莲子还含有焦性儿茶酚、过氧化酶、游离氨基酸、新绿原酸、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粗纤维、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价值很高。荷藕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脆嫩可口,风味独特,既可生吃,也可熟食。由藕加工制成的藕粉形如霜雪,白似鹅毛,素有“鹅毛雪片”之美誉,味醇可口,清宜补人,是老人、婴幼儿、病后体弱者的滋补食品,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又有益血、开胃、调理的功效。

4.2 山阴油炸糕

油炸糕是山阴县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以油炸糕为上等食品。这里的油炸糕面软、油香,炸出来的油糕皮脆里嫩,绵软可口,并且配以精致的豆馅、土豆馅、韭菜,更有风味。

山阴油炸糕

4.3 山阴燕麦

山阴燕麦是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的特产。山阴燕麦是山阴特色农作物,在山阴被称为是莜麦。

山阴燕麦是山阴特色农作物。燕麦,又名雀麦、野麦,禾亚科,燕麦属。燕麦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带稃型的为主,常称为皮燕麦。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的为主,常称裸燕麦。裸燕麦的别名颇多,在我国华北地区称为莜麦;西北地区称为玉麦;西南地区称为燕麦,有时也称莜麦;东北地区称为铃铛麦。

山阴燕麦

4.4 山阴胡油

含油量高达48%,油质亚油酸含量高,干燥性能强,具有广泛的轻工用,食用气味芬芳,久存不坏,生食不腻,炸食烟雾小,染色快,是食品工业的理想油品。

山阴胡油

大家好,我是阿牛,一直爱好旅游的我,已经写了不少游记,先把山西所有县的景点一一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的喜欢,欢迎转发评论,我会即时回复大家。

秦时阴山筑楼堞,汉时大漠置要塞:内蒙古境内的古长城如此壮观!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是全国长城分布最重要的省区之一,调查总长度7570公里,包括战国赵燕秦、秦、西汉、东汉、北魏、北宋、西夏、金、明等多个历史时期,分布于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区境内。

内蒙古将境内长城保护纳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5年内重点完成以下盟市长城的保护工作。

呼和浩特市

明长城

包头市

战国赵北长城、秦汉长城

巴彦淖尔市

秦汉长城

乌海市

秦长城、明长城

阿拉善盟

汉长城、明长城

鄂尔多斯市

战国秦长城

赤峰市

战国燕北长城

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

金界壕

乌兰察布市

明长城

完成12个盟市重点区段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对面临严重自然灾害威胁的重点段落和位于重要交通路线、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区域的长城节点,分期分批开展抢救性保护工程,基本排除严重威胁长城的隐患。

同时,深入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探索不同材质长城遗存的保护管理办法,确保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科学化、常态化。

巴彦淖尔市境内的秦长城,该段长城为公元前214年蒙恬所筑阴山秦长城的一部分(郭韦铭/摄)

在阴山深处,一道由石块筑成的长城,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东西相望不见首尾。

在乌拉特草原,两条近乎平行的长城向西北方向延伸。

在狼山山口,古代军事要塞高阙塞“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

在额济纳绿洲、苍茫戈壁,居延边塞、烽燧若隐若现。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道道古老的长城,便是2000多年前的秦汉长城。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秦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抗匈奴而筑。秦始皇将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长达5000余公里的长城。后来汉武帝又派卫青进行修复。秦长城为汉朝维修沿用,故称秦汉长城。

东西相望不见首尾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甘肃省岷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今阴山),逶蛇而北。”这里的“河”指黄河,河南岸为阴,北岸为阳,所以阳山为黄河北岸之山。

阴山秦长城遗址航拍图

“我区考古工作者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乡北面的阴山中,发现一段长度为250公里的秦长城,称为小佘太秦长城,保存相当完好。”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

小佘太秦长城东与固阳秦长城相接,西至阴山之狼山山口,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东西相望不见首尾,气势非常壮观。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内蒙古中部山脉阴山考察过战国、秦汉长城,他在《水经注》中这样描写阴山的长城:“沿溪亘岭,东西无极。”今以此语形容小佘太秦长城,非常贴切。

这段秦长城高3.5米,底宽4.1米,顶宽1.5米,就地取材,全部用石片、石块砌成,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条状、长方形石块,中间夹杂少量自然石块,采用层层交错叠压的方法垒砌而成,内外壁面规则整齐,横断面为梯形状四边形。在山脊或山沟转角处常有外贴壁,显得格外险峻。在长城南侧较为平缓的山脊上,有土筑眺望台。每隔0.5—1.5公里在较高的山顶上筑有烽火台,并筑小城障以屯戍。“这段长城一直沿用到西汉,汉武帝时曾经对长城加固维护,之后这里的长城一直为汉朝军队驻守。至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与王昭君和亲后,边庭烽火平息,汉朝军队从这里撤走,此后便未使用。”王大方介绍说。

在小佘太秦长城北侧600米处,已发现70余幅阴山岩画。岩画中刻有牧羊人、狩猎人、北山羊、猎犬、马、驴等。这些古老的岩画刻绘在石英脉岩石上,被称为“红墙”,它与黑色的石长城并行由东向西延伸。

在包头市固阳县秦长城附近也发现了百余幅阴山岩画,有北山羊、骆驼、驼鹿、舞者等,这些岩画多以简练流畅的线条勾画。其中一幅岩画中有一只山羊,其长角弯曲,身体肥壮,短尾上翘,呈静立状态。还有一幅岩画中牧人策马前行,举臂向后,像是在呼唤身后的山羊,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这些古老的岩画为研究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提供了大量翔实、珍贵的直观资料。

一场春雨过后,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以东的色尔腾山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沿着崎岖山路,来到位于固阳县北7公里处的秦长城遗址,只见长城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

包头市固阳县秦长城遗址(阿荣/摄)

这段秦长城长120公里,横穿固阳县3个乡镇,城墙由石块垒筑,高2-3.8米,宽约2.5米。

拾阶而上,草丛中的一段段褐色矮墙若隐若现。走过一段山路,来到固阳县九分子乡,这里有一段保存较好的秦长城,墙体多以黑色、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当年筑长城的工役和驻兵把附近的山石一块块切割下来,磨平后干砌成墙。每块石片重的约30公斤,轻的约5公斤。据了解,这些石片、石块原本是青色或黄色,现在表面已蒙上了一层黑色、褐色的氧化物。

登高远望,每隔约1.5公里有一座烽火台,立于视野开阔的山巅。在距离烽火台不远处的高地上,有房子坍塌后留下的石墙遗迹,是驻兵的哨所。史料中记载的用木料、泥土、毡做的房顶早已不复存在。走近一座烽火台,看见许多黑色的石块上有箭簇穿透后留下的四方小孔,是古战场的遗迹。

秦长城的遗迹,由宁夏伸到内蒙古后,沿狼山东,经固阳县北部的西斗铺、银斗、大庙等地,过武川县南部的南乌不浪等地,沿大青山东经集宁北,由兴和县北部进入河北省。这些秦长城大多蜿蜒于山岭之上。

从秦长城的遗迹可以看出,它的修筑方法是因地制宜,山地多用石块、石片或土石混筑,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石砌长城遗迹保存尚好,土筑城垣多数毁坏,而土石混筑的城墙,由于多年风雨的侵蚀,如今只留下路基状痕迹。

军事要塞与汉外长城

“由于秦长城是‘因边山险,堑溪谷’修筑的,所以阴山南北通行的山口,便成为重要的防地。如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山口是河套平原东部和包头西部通往山北的要冲,秦汉时期是五原郡(秦时称九原郡)的西北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塞。如今,在相当于秦汉时期朔方郡、五原郡的区域内,穿越狼山的公路所经的山口主要有乌盖、石兰计、乌不浪、阿贵等。”常年从事先秦、秦代历史地理等研究的唐晓峰教授介绍说。

高阙塞遗址

历史上著名的北方军事要塞高阙塞遗址位于乌拉特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那仁乌博尔嘎查的一个台地断崖之上,地表现存古城由南北两个小城组成。北城略呈方形,城墙用较大鹅卵石垒砌而成。南城为长方形,城墙较窄,曾出土了汉代的铁釜、铁甲片和箭头等。南北两城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有关专家推断,北城为赵武灵王所筑之高阙,而南城应是汉代沿用时扩筑的城池。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高阙塞作为军事要塞,秦汉时期的多次战争都以夺取此要塞为目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胡人。”《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以卫青为大将军,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

对于高阙塞的地形及军事价值,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及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上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

高阙塞后来也多为历代诗人骚客吟咏,如明朝诗人卢楠诗云:“高阙塞头战旗横,居延川里少人行,黄沙欲渡李陵墓,明月长悬苏武城。”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庐朐。” “庐朐”指阿尔泰山南麓某地。“塞外列城”即修在塞外的长城,被考古学界称为汉外长城。因“塞外列城”为汉朝光禄勋徐自为所筑,又称光禄塞。汉外长城修筑了并列的两条,分南线和北线,南线由今包头市达茂旗新宝力格苏木向西沿伸,进入乌拉特草原,在乌拉特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宝音图苏木、乌力吉苏木西北境,逶迤进入蒙古国境内;北线由今达茂旗红旗牧场向西北延伸,进入乌拉特草原,在乌拉特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宝音图苏木、乌力吉苏木转向西北,由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格、呼伦陶力盖西北,进入蒙古国境内。汉外长城在草原大漠腹地,多为夯土而筑,个别地段就地取材用石头砌垒,或外砌石内填土,如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一段北线长城即用戈壁滩上的片麻岩和石块交错砌垒,至今保存完好。

两条汉外长城筑有若干座城障塞亭及烽燧,乌拉特后旗境内较著名的城障有朝鲁库仑、青库仑、乌兰库仑、再根胡图克库仑、蓿亥古城等。朝鲁库仑是蒙古语,汉语意为石头城,是乌拉特草原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代古城,基本呈方形,四面城墙长约126-128米,南城墙保存完好,墙基宽5.5米,墙顶宽2.5米。城内筑有马道,有数个房屋遗迹。

大漠孤烟居延塞

“汉武帝时,在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海附近兴筑了张掖郡北面的外长城,通称居延塞或居延边塞。主线自额济纳旗东北部向西行,再折向西南行至居延海西南方时,与居延海东南向西南方延伸的支线汇合,再沿弱水向西南延伸,进入甘肃金塔县境内,全长约250公里。”王大方介绍说。

黑河自甘肃省金塔县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称弱水,亦称额济纳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居延海。

循着额济纳河向北,便进入广袤的大漠戈壁。曾几何时,这里是白草连天的绿洲,汉朝在此建起了对垒匈奴的要塞。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天,“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这是汉朝的军队第一次到达居延。

20世纪70年代,居延考古队在对肩水金关遗址的试掘中,获得一枚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简,说明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过居延”之后,汉朝便开始在居延地区屯兵经营了。

在光禄勋徐自为修筑“塞外列城”的汉太初三年,汉武帝时名将路博德“筑居延泽上”,《汉书武帝纪》作“筑居延”。《史记大宛列传》的记载略为详细,汉朝“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汉朝于太初三年在居延地区设置了居延都尉府,系统性地修筑军事障塞。

居延都尉府是西汉时期居延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隶属于张掖郡太守管辖,下设军事建制主要有三大候官,分别为北部一线的殄北候官、西部一线的甲渠候官、南部一线的卅井候官。每个候官下辖若干部,部下设若干燧。

南线汉长城(乔志杰/摄)

在2007年以来开展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内蒙古长城调查队对居延边塞作了全面调查。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调查资料,居延地区的汉代遗存,除隶属于三个候官的障城、烽燧、天田等遗迹外,位于居延绿洲之中的汉代遗址主要有古城5座、障城1座、烽燧24座。5座古城遗址分别为K688城(一名雅布赖城)、K710城、白城、K749城、绿城,1座障城为红城。结合史料记载,这些遗址应为遮虏障、居延都尉府、居延县和居延侯官等多个行政、军事建制的治所。

据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负责人张文平介绍,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期间,在居延地区发现了白城,其规模与K710城、K688城大体相同,平面大致呈方形,边长近130米。这3座城池大致呈一条直线分布于古居延泽的内侧,K710城居中,其他二城分列左右。K710城四角有角台,南门外有方形瓮城,而其他二城均无角台、瓮城。这种130米见方的古城,是“塞外列城”沿线古城的标准形制,在汉外长城沿线古城中也极为常见。

到西汉昭帝、宣帝之时,居延地区大量建筑障塞,殄北、甲渠、卅井三个侯官的塞防体系趋于完备。在这种情形之下,遮虏障三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减弱,K710城、K688城均演变为军事屯田城。K710城西50米处有一条南北向的水渠,城内有很多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盘。此外,城内还见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方形坑,应为储粮窖穴。

王莽时期,北地边郡及其烽燧亭障遭到匈奴的破坏。到东汉光武帝时,重振边郡,但随着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徙,东汉在居延地区设立张掖居延属国。“烽火候望精明”的居延塞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

居延边塞,曾是历朝历代引兵出征的前沿,和平岁月又是互通贸易、友好往来的门户。居延边塞曾车马不断,人流不绝,因而也引得诗人们千里之外奔居延,吟咏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边塞诗句。在众多踏上居延大地的边塞诗人中,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在居延边塞大同城简陋的军帐里,秉烛写下《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这以后的日子里,诗人从肩水金关到居延城外,从龙城古道到居延河畔,又写出了《出塞作》等描写居延的边塞诗。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刘欢

考古确认吉林东团山遗址存在不晚于东汉的城墙

经过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年多的考古发掘,确认位于吉林市的东团山遗址平地城部分存在不晚于东汉时期的城墙。

同时今年的发掘中在城址内发现大量“夫余国”时期遗存,为探索“夫余国”早期王城问题提供了线索。

东团山遗址平地城的南城墙墙体

东团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永安村,西侧紧邻松花江,由山城和平地城两部分组成。山城位于遗址西北部的一座椭圆形山丘之上,现存三道城墙。

平地城城址位于山城东南侧的台地之上,平面形状为椭圆形, 根据以往调查结果,认定城垣周长105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南段在地表可见,高出城外地表5至6米,高出城内地表约1米,其余城墙地表不见。西北侧依山体形成天然屏障。

目前,东团山遗址的山城部分保存较好,平地城内由于多年的耕种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次改变耕种作物,破坏比较严重。

东团山遗址的三维高程模型

“夫余国”是中国西汉至东晋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在以往的历史学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扶余国”的早期王城很可能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带。

随着东团山遗址的发现及工作的逐步深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界倾向于认为东团山遗址平地城部分为“夫余国”早期王城,但尚缺乏充分的考古学证据。

对东团山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多家考古机构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

2001、2002、200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山城部分,确认了山城的始建年代为高句丽时期,对山城内的地层堆积等问题有了初步认识。但平地城的年代及性质等问题尚未解决。

考古专家认为,要确认东团山遗址平地城是否为“夫余国”的早期王城,尚缺少两条有力的考古学证据:首先,城址始建年代是否可到夫余早期即西汉时期;其次,城址内是否存在夫余早期的高等级建筑。

考古人员修复东团山遗址的出土文物

为了深入研究东北古代“夫余文化”并配合大遗址保护工程,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于2015年7月启动了东团山遗址平地城的发掘工作。

本次发掘工作的主要目标为确认平地城的始建年代,同时为解决城址的性质问题提供线索。

经过2015到2017三个年度的发掘,考古人员确认了该城址城墙的存在,明确了南城墙年代、结构及建筑方式等问题,同时结合勘探和局部解剖,确认了南城墙及东城墙南段确切位置。

在对城址的西侧边缘进行踏查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存长不足10米的西南侧城墙,其筑造方式及城墙土质明显与南城墙不同,需进一步进行发掘确认其年代。

在城址内发现了大型建筑遗迹并出土了典型的夫余文化遗物。

南城墙墙体平夯部分

东团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王聪馆员说,在2017年的发掘中,在叠压于城址南城墙之上的地层及遗迹中出土了年代下限不晚于东汉时期的遗物,因此可以确认南城墙的该城址的始建年代不晚于东汉时期。

同时通过叠压于城墙之上的地层的堆积形态以及出土的尚未腐烂的木构件及其他有机质遗物,确认该城址在东汉时期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快速的毁弃过程。

其后在东汉至辽金时期被继续利用,表现为对城内的不断堆垫、平整并加高城墙。目前尚未发现辽金以后对该城址的使用迹象。

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对南城墙的局部解剖,明确了南城墙的结构及建筑方式。

南城墙城内一侧下挖古河道形成基槽,外侧则直接起建于生土之上,整体黄土平夯,局部黄土堆垫。

此外,通过对以往发现的疑似为南门址的豁口进行了发掘,确认其并非门址,而是晚期破坏城墙形成的豁口。

南城墙堆垫部分

在近年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在该城内发现了大型夯土台基、磉堆、础石等建筑迹象,同时也出土了一些瓦、花纹砖等建筑构件,说明城内原应存在高等级建筑。

东团山平地城内发现大型建筑遗址

王聪说,近年的发掘可以明确东团山平地城遗址的始建年代不晚于东汉时期,城内发现的夫余遗存较为丰富,且存在建筑台基、砖瓦等建筑遗存,说明城址具有较高的等级和地位。

但限于目前发掘面积有限,同时受到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从严谨的学术态度出发,城址的性质还需进一步的考古工作逐步确认。(新华社 周长庆 张博宇 图片均由考古队提供)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97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