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77-79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为法国本土银行,1875年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888年将业务扩展到中国。天津分行于1907年设立,主营进、出口押汇及买卖外汇。1903年曾代表法国参与五国银行团,与北洋政府签订了“善后大捐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行利用政治手段取得了在天津的外商银行的首席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国银行批准,该行一度成为办理外汇的指定银行,最终于1957年在中国停业。

此建筑建成于1912年,由比商义品公司按照法国巴黎总行提供的设计图纸建造。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内原设计房屋50间,另有地下室4间。正门面对解放北路,由正门进入室内即是营业大厅,东北侧为内院。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受到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集中了许多欧洲古典建筑装饰元素。台基采用天然石料砌筑,首层外墙水泥面层做横线条处理。门窗顶部做成不同的弧形拱,拱顶做券心石或山花造型。主入口借二层阳台形成雨棚,雨棚下做两根圆柱支撑,柱顶采用了一种变异的爱奥尼式样。

主体2-3层的墙面以红砖为主,砌筑时利用砖块的错动形成图案装饰。外窗、阳台等堆砌了各种山花等欧洲古典装饰符号,极其华丽。

屋顶采用平屋顶,女儿墙饰以西洋古典宝瓶式栏杆,屋顶转角处设三座各具特色的亭子。1976年的大地震中,这三座亭子被震毁。2009年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这三座亭子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现在这座红色的小楼里还有西洋美术馆,为这栋建筑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东交民巷消失的各国银行之——东方汇理银行

东交民巷东方汇理银行(法)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位于东交民巷西段路南34号,坐南朝北。

1900年以前,这里是民宅区,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后,民房受损,法国趁机占此用地建行,现建筑为1917年建造。由曾设计上海分行大楼的英国通和洋行设计、施工,设计人是G.McGrva。

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西邻美国花旗银行,北隔东交民巷与俄国使馆相对。

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石结构。外观具有西欧近代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但又有尼德兰古典主义的影响。整体墙面为红砖砌筑,用灰白石材做柱子和分层线脚、檐口、门窗套等。立面划分为三段式,其地下层高出地面约3米,地面以上开有明窗,增大了作为基座的底层高度;二、三层作整体处理,顶部挑檐,下有一排古典式托檐石;挑檐之上的女儿墙除在立面中部用实墙式外,两侧皆用瓶式立柱栏杆。

对外主入口位于北面和西面,南有通往地下室的出入口,东面二层有过街楼式通廊与东侧配楼相通,配楼风格与主楼相似。

东交民巷东方汇理银行建筑平面测绘图

大楼各立面造型不尽相同。北立面沿街,造型最丰富。

五开间中央以贯通二、三层的罗马爱奥尼柱式划分墙面。但非独立圆柱,而为四分之三圆的壁柱凸出墙面,且柱身无凹槽,柱头涡卷45度外伸。柱间二层窗套用石材做成巴罗克风格的小柱与折断的檐部拱形山花,小柱为罗马塔斯干式,柱身中间又夹以方形块石。中央部分两侧红砖墙以块石做隅石包角。二层窗套上部为三角形,三层窗套则为简单的直线形。底层大门与上层对应,中央三开间做成外凸的重块石门套。西立面中央部分则为罗马爱奥尼式扁壁柱划分墙面,中部柱间有三个窗,而两侧柱间仅一窗,且窗套简单,仅二层中央窗上有曲线拱。基座层两侧双壁柱下饰块石式墙面。门为下门上窗式,套以巴罗克式门套。南(背)立面则简化造型,中央部分内凹,上层无壁柱,以窗过梁弧形线角联为一体。

围墙内的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东华印象)

东交民巷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及东侧附属建筑东北向全景

此部分原为二层,其上为露天平台,但后加顶层并做成连续窗。底层中央为三个石圆拱窗套的三联大窗。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东方汇理银行旧址。(现为机关单位使用)

(未完待续)

阅读建筑 | 由东方汇理银行蜕变的光大银行大楼

在上海,有一种神奇的体验叫作:

处理一些生活琐事也会不小心踏进一段故事里

今天的阅读建筑栏目

我们要带大家走进外滩29号

——中国光大银行大楼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它都被人称为东方汇理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位于外滩29号,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不多的由法国人出资建造的大楼。它于1875年由法国社会实业银行、巴黎商业银行、巴黎荷兰银行等联合发起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1899年该行开设上海分行,起初位于当时的上海法租界内,1911年由通和洋行设计,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建造了这栋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楼高21.6米,但只有三层,平均层高达7米以上,这让它成为了外滩建筑中的平均层高之首。

大楼的建筑立面作三段式的划分,正立面底层的门窗处理成高大的拱券,入口拱券内有一对塔司干式柱,楣部为希腊式楣构和巴洛克式涡卷 ;中部设有两根通贯二、三层的爱奥尼式壁柱,二层正中的窗户则采用帕拉蒂奥式组合。

二楼窗外有廊式阳台。整个墙面的窗框设计不尽相同,使均衡的立面透出一丝寓动于静的艺术效果。大楼顶部出檐较深, 檐口饰以精致花纹。营业大厅的玻璃拱顶天棚,使得室内有了极佳的采光。这种样式也为当时上海的许多银行建筑所常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东方汇理银行申请歇业,上海市房管局接管了大楼。外滩 29号也由此更名为“东方大楼”,长期为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上世纪末,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成为了大楼的新租户。

抗战时期,大楼一度为美国领事馆租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楼又被日军强占,底层由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使用,楼内还设有德国领事馆 ;直到1950年,大楼历史上最动荡屈辱的岁月才告一段落。1951年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便设立在这座大楼里,后来市文广局也在此办公。

如今的东方汇理银行已经成为外滩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我们走进这里,就仿佛能听到曾经的传奇故事。

周边打卡推荐

上海外滩星空错觉艺术馆

位于十六铺水岸B2层的上海外滩星空错觉艺术馆,共包括:遇见梵高、雾时之森、紫藤隧道、许愿屋、光之旅等展览主题,带给游客全新的震撼与体验。

地址:中山东二路531号B2层

营业时间:10:00-22:00

票价:120元/人

Bund Bowl外滩保龄餐厅酒吧

位于东山二路575号B1层,是一家娱乐性极强的复合功能俱乐部配备全球最先进的Syns保龄球积分系统,球道灯光可随时切换荧光模式,还拥有儿童保护装置,老少皆宜。

地址:中山东二路575号B1层

营业时间:

周日至周四:13:00-24:00

周五至周六:13:00 - 02:00

参考价格:300/h

最后小编还要给大家一点温馨提示

光大银行大楼开放银行业务办理

不过不开放参观喔~

部分信息来源于:乐活外滩

东华流韵|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麦加利银行旧址

北京东城有一条饱经风霜、写满故事的胡同—— 东交民巷。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东交民巷道路两旁入目皆是各式西洋建筑:红顶的小洋楼、神似“凯旋门”的西式门楼、哥特式风格的教堂与玻璃花窗、天使雕像……漫步在这条巷子中,不仅能感受到浓浓的异国风情,更是仿佛看到了这里曾经的历史。

麦加利银行旧址

该建筑位于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东交民巷甲39号,是二十世纪初英国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的一处代表性商业银行,建造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期大楼应不晚于1915年;第二期为1918至1919年。200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银行大楼是麦加利银行北京支行旧址,此处用地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之前,应为大清礼部衙署所在。麦加利银行来华经营,初以英国、印度、澳洲、中国之间的贸易汇兑为主,兼发行钞票;实际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就已参与对清政府输入外贷,较为知名的项目如 “克萨借款”,其金融渗透地位仅次于汇丰银行。 参考《北京近代建筑史》,该支行设立于1915年,大楼是由英商沈德工程司的建筑师沈德(Charles Thunder)和肖氏(A.j.m.Shaw)合作设计。

建筑现状结构复杂,平面布局曲折又不规则,总体趋近曲尺形。其各部分体量、建筑风格、立面手法互不一致,由东向西分布,且各段沿街逐渐向北退缩,但内部结构却联为一体。这种情况往往反映着,建筑可能不是一期就建成;或者说,在某些特定历史环境,初期建筑曾经收纳、改造周边其它建筑,甚至在彼此原本间隔的空隙,加以扩建、接驳构筑,拼合为现状这样一组联合体。

高度为四层的银行大楼是其主体,应是最早施工的部分,系比较典型的欧洲新文艺复兴风格。它沿新大陆街与东交民巷交叉的拐角处纵向分布,平面基本呈现一字型;整体以近代防火红砖砌造,地上三层复加阁楼,采取复古式的折面屋顶,斜面在各间位置设有老虎窗,基座下方可见半地下室的外窗;其底层壁柱、挑阳台、门窗套、挑檐等处采用白色隅石装饰;底层大窗凹凸有致、上半部采用半圆形拱券,同时以 吉伯斯框缘(Gibbs surround)来修饰弧面; 二层挑阳台由涡卷式牛腿承托,并安装弧线状雕花的铁艺栏杆;二、三层窗套与窗下墙用石材联成整体,强调立面垂直划分的连贯性;二层窗上饰以高浮雕三角山花,三层窗上饰以朴素的平直线脚,营造立面自下而上质量的轻弱化;屋顶由方棱形挑檐石支撑水平挑檐。大楼入口设有二处。主入口位于建筑东南转角处,进入宽大的门厅后,经楼梯间登楼。从东立面看,大致划分为十二组开间,自北向南第五、六组的墙面并联,如壁柱一样向外凸出,顶部又单独作一个共用的折面小屋顶,像是为强调这部分作为“门脸”而刻意设计,入口就设在第五间。楼内二、三层与阁楼,皆以小规模办公室为主。

大楼西侧,贴建着不同平面的二层建筑,均带有一层地下室,立面构造、窗套及线角装饰相对简化许多,大多为四坡顶、直坡无举折。在这部分体量的东南部,立面嵌有一块 “1918-1919”字样的纪念浮雕。

注释1: 麦加利银行(The Chartered Hank of Indin Australia and China),意译“印度、澳洲和中国特许银行”,是英国皇家特许的殖民地银行,专门经营东方业务,又名 “喳咑银行”。 其总行始设于1853年,位于伦敦。咸丰八年(1858),麦加利银行在上海始设的分行开业;此后在北京、天津、青岛、汉口、广州、福州、香港等地也置办了分支机构。因上海首任总经理名为约翰麦加利(Johe Ma Ckellar),故以他的华名作为中文行名、赓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除上海分行由政府指定经营外汇业务,其它在华内地分支机构均暂停营业。

注释2:沈德(Charles Thunder),生卒年月不详,英籍建筑设计师。二十世纪初来华,原在 天津水固工程司(Adams.Knowles&Tuckey.Architects and Engineers)任职,1905年从水固工程司辞职,转赴营口独立创业,开办沈德成固工程行,承接在华建筑设计和测绘工程,其后成为英国建筑师学会会员。约在1913年前后,沈德成固工程行迁往北京执业,改称沈德工程司(Shen tek kung cheng ssu),事务所曾设在东单原观音寺胡同,沈德的事业发展一直活跃至二十年代末。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在北京外城珠市口西南一带建设 “香厂新市区”,该街区是近代首次引入西方建筑及管理理念,以 “新”、“奇”、“特”而出名的规划区,建筑大多普及西式电梯、暖气等前卫基础设施,其中著名的香厂仁民医院,就是沈德于1916年施展的又一力作。

注释3:克萨借款,即1895年中方向英方借取的一笔100万镑外债。有关史料记载:第一次应偿之款,于是年九月以前到期,维时国库空虚,无从筹措,闰五月初六日(即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由户部向 克萨(指英国贵族金融家Ernest Cassel,麦加利银行前身“克萨银行”的创始人)订借英金一百万镑,年息六厘,十足交款(实际为九五扣),借款期限二十年,以海关债票作抵。 由此,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中国所欠外债成为英国资本输出的有效工具。按协议约定的偿还财源,英国金融影响了中国的关内铁道敷设经费;福州造船厂运营经费;山东、山西和云南的盐税及厘金,就连江苏清赋银也遭受了盘剥。

来源:东城区文旅局文物科、东城区文物管理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91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