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考古学博物馆

介 绍 考古学博物馆内展示有石器、陶器及壁画,还有波尔多地区的古迹及古老农具等,更为有趣的是,这里还展示葡萄酒桶的制造过程,以及专人解说古老酿制葡萄酒的方法。

法国波尔多

考古学博物馆

河北大学中国史、科学技术史、考古学考研2019报录比,文物与博物馆最简单!

本文作者:杜阿妹

河北大学中国史、科学技术史、考古学考研16-19年分析,文物与博物馆最简单!

河北大学中国史专业:专业属于低门槛的专业,国家线一般是315-325分,一般上录取总分低的专业,招生人数偏多的专业,也是很多考生的首选。但是考这个专业要注意以下问题

(1)跨专业考生容易选择,因为学习起来简单,但是录取分数线低不一定好考,因为这个专业属于河北大学自主命题的专业课,判卷出题存在很多风险。所以有时候分数下来了感觉有失公平。建议跨专业考生优先选择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2)报考人数相对来讲在130-200区间,录取人数还是挺多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专业2020年国家线不会再涨预计是325分,专业课300考240+属于高分,英语45.政治55,此专业研究生稳上!

(3)相对来讲历史学院与宋史中心的判卷标准是不一样的,是两个部门不同的人士判卷,所以历史学院的专业比宋史中心的中国史容易考。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4星

河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此专业每年需要调剂,全国来讲也是冷门专业,不是出题难判卷严,是报考的人数太少了,所以也是历史专业的首选。但是就业难上加难的专业。过国家线就可以被录取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2星

河北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2019年第一年招生,生源不足,2020可能是热门专业,2020报考人数预计20-30人。2019年宋史中心科技史专业总招生计划7人,无推免计划。进入复试9人(含调剂5人—),最终录取人数7人,录取名单中初试最高分352,最低分325.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2星

河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19年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总招生计划8人,无推免计划。报名人数11+,进入复试10人(含调剂5人),最终录取人数9人 (一批补录1人)。 录取名单中初试最高分416,最低分330.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1星

1

2

3

蓝颜

功。

4

4

官方网站

致敬守护 |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

【搜狐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在展柜中解封历史的场所,还是我们记录当下、探索未来的一种方式。在这里,空间在重组,生活在调色,年龄、身份不再被界定……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搜狐文化特别策划了“致敬守护”系列,选取九家各有特色的博物馆,讲述馆与人的相遇,致敬他们的坚守。愿你推开那扇门,凝视,聆听,由此了解过去,观映未来。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大学博物馆,为北京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大学提供文化支撑,在学校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北京大学学生的艺术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是展现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风采的展示窗口与文化交流平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奉行“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始终为校内师生与校外公众提供活跃思想的展览活动,体现深度人文关怀,关注前沿学术课题。建馆近30年来,陆续举办多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力的考古学特展,如“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特展”、“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特展”等;同时每年还推出“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遴选国际范围内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互鉴;馆藏西方版画成就中国最为完整的西方艺术典藏系列之一。在这里,古今融汇、文明交流,考古与艺术并举,为校内外观众提供高水平的文化盛宴。

“动人心漩——马家窑彩陶纹样的当代性探索展”展厅,拟蛙蚊彩陶与当代艺术装置对望

“千山共色——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特展”展厅,汇集新疆地区出土70件组珍贵文物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展厅复原展示反山20号墓及随葬品

“十九世纪的吟游诗人——馆藏德拉克洛瓦版画展”展厅,将西方大师版画与同题材中国古代文物对比

延伸阅读:荐展 | 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

YT榜单 | 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一生钟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赛克勒先生,是一位美国医学博士,同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慈善家,1986年在他和夫人的慷慨帮助下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作为中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

赛克勒先生

赛克勒夫人

2018年5月27日,吉利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的展览项目成了这座25岁的博物馆的庆生礼物。14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正在这里展出。回顾建馆的25年,YT在此甄选了北大赛克勒博物馆最令人难忘的10场展览,看看这座考古博物馆里都展出过哪些艺术佳作。

2008年

艺韵

原创版画的珍宝:

毕加索、马蒂斯及其他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原创版画

美国版画理事会认为“原创版画是艺术品”。原创版画是“艺术家将自己创作的画作,刻在金属板、石材、木材或其他材料上,目的是为了制作版画”。一些杰出的西方画家,从丢勒、伦勃朗到毕加索、马蒂斯都创作了原创版画。与绘画不同,版画可以批量印制。这既让画家获得额外收入,又使他的作品被更多的艺术收藏者所接受。本次展览展出了巴布罗毕加索,治布拉克,亨利马蒂斯,安德烈德朗,乔治卢奥,拉乌尔杜菲,马克夏加尔,约翰米罗八位公认的现代西方最杰出画家的画作。

2009年

寻找西藏的心灵——朱塞佩图齐藏地考察摄影展

朱塞佩•图齐是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在藏学界、东方学界具有崇高的国际声望,他于1926至1954年间先后在喜马拉雅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进行了八次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自科研考察伊始,图齐就注意到,由于漠不关心和疏于管理等原因,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遗产岌岌可危。因此,他萌生出一个想法:尽力留下这些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或许是保留对它们记忆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图齐考察途中拍摄的照片多达上千张,本展览只选择了一小部分。跟随图齐的镜头,我们领略到巍峨的雪山、高耸的峡谷、奔腾的江河,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僧俗百姓、地方官员,以及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历史变迁已不复存在的佛寺塔廊、壁画塑像。

2010年

从戈雅到马奈:19世纪西方的印刷画

原版印刷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创造了精妙的图像,刻在金属薄板上就称为蚀刻画,刻在石板上就称为石版画,亦或是为方便印刷而刻在木头和其他材料上。本次陈列展出了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和美国21位艺术家的50幅原版印刷画。

2011年

山水情怀与城市记忆

17世纪风景画家中有两个迥异的流派,描绘理想化自然的画家,例如法国画家克劳德 洛兰,和刻画现实的画家,例如荷兰画家伦勃朗 凡 莱茵与雅各布 雷斯达尔。这些大师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都有呈现。

2012年

浮华与市井──十八世纪西方版画

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十八世纪著名西方艺术家的作品。第伯柯尔特创作的《公众散步在皇宫花园里》和托马斯‧罗兰森(1756-1827)创作的《沃克斯霍尔花园》可以说得上是这个世纪中两幅最著名的蚀刻版画。这次也展出了一些不甚知名但极好的画家的作品,例如让•雅克•德•布瓦修(1736-1810),他生于里昂一个贵族家庭的,却选择描绘低下阶层的生活。提及由埃德姆‧布沙东(1698-1762)等艺术家创作的题为“巴黎的呼喊”的系列版画,历史学家丹尼尔‧罗什写道︰“在君主制衰退的年代……,小说及叙事画证明了当时对于展示一般人民的现实生活有着强烈的需要”。

2014年

毕加索时代 与西方版画大师同行

20世纪,毕加索给西班牙17世纪的诗人路易斯贡戈拉的诗集做过插图,在这次展览中,有艺术经纪人安博洛伊斯•沃拉德和出版商埃尔伯特斯吉拉委托的许多艺术家的书。接受斯吉拉的建议,毕加索为奥维德的《变形记》,受沃拉德的委托,毕加索还描绘了蒲丰的《自然史》中讨人喜爱的动物。这次展出的版画是北京大学的访问教授唐纳德斯通先生捐赠给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斯通教授是西方艺术史的专家。这次他把自己珍藏的版画捐献给了博物馆,让观众们有机会欣赏多位艺术大师的作品。

2015年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

良渚文化的兴起,在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和早期文明进程中扮演着一个十分特殊的角色。同距今5000年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相比,玉器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物质成就,它不仅是体现聚落规模和等级的标识,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更是社会信仰和精神领域的主要反映。而“权力”和“信仰”,是解读这个远古时代的两个关键词。

2016年

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

音乐是一种随演唱、演奏立即消失的“时间艺术”。在缺少存储手段的古代,虽然无法留下当时的真实声响,但仍留下了众多足以展现中国古代音乐面貌的音乐文物。中原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贯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本次展览从数十年来河南省出土或征集的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还原一段飘扬千年的壮美鸣奏曲,带观众领略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2017年

人与自然的瑰宝:从提香到伦勃朗——文艺复兴与17世纪西方版画

从拉斐尔、提香到伦勃朗、鲁本斯,本次展览是北大赛克勒博物馆的第十个西方版画展,展览为大家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主要艺术家的作品。

2018年

融汇:国际艺术与文化

参展艺术家阿南迪塔达塔(Anindita Dutta)作品

参展艺术家E.V.戴作品

《融汇:国际艺术与文化》展览即“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该项目旨在把国际上不同背景的有才华的艺术家引荐给赛克勒博物馆,举办内容丰富、耐人寻味的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了鲍蓓、崔岫闻、E.V.戴、阿南迪塔达塔、马克福克斯、安妮塔格莱斯塔、尼古拉斯埃雷拉、玛丽亚姆纳杰德、托尼斯科特、泰祥洲、徐冰、展望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 E N D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88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