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怀覃会馆

怀覃会馆

怀覃会馆

时代:明、清

地址:晋城市水陆院市场内

怀覃会馆位于晋城市水陆院市场内,坐北朝南,一进院落。

怀覃会馆占地面积1841平方米。东西长41.6米,南北宽44.2米。创建于清早期。现存中轴线上为献殿、正殿,两侧为耳楼、廊房,献殿前存石狮一对。

大殿为面阔三间,进深七椽的悬山建筑,梁架采用八架前廊式结构。献殿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的歇山顶建筑,梁架结构采用七架无廊式。

2019年10月7日,怀覃会馆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怀帮会馆

文:亓河丨图:网络

颍河从嵩山南麓汩汩而下,流过登封,便到了禹州。

公元1762年,一位背负罗盘,手握皮尺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站在了禹州城北高处。暮色中的禹州城依山带水,四通八达,城深人茂,烟凝暮紫。他不由脱口称赞道:“真乃福地也!

中年人名叫何宏瓒,时任州判。在他的倡议下,原本在密县举行的药材交易大会搬迁到了禹州,一举解决了过去山路崎岖、药物难运的困状。从此,各地药商千里迢迢,轮蹄辐辏,驰奔禹州。

这是有关禹州中药材交易历史的珍贵记录。记录文字刻在一块沧桑的石碑上。石碑珍藏在怀帮会馆内,怀帮会馆则位于禹州市城北一隅。

走进怀帮会馆,只见殿堂齐整,柱石挺拔,雕梁画栋,精巧非常。会馆落成于同治十一年三月,即公元1872年,由怀庆府巨商富贾集资兴建。会馆南北长120米,东西宽78米,总面积达9360平方米。包括照壁、山门、戏楼、钟鼓楼、左右廊庑、大殿等建筑

怀庆府古称“覃怀”,后称“怀州”,明清为怀庆府,即焦作市。纵观中国历史,商人在外建会馆的以山西、陕西、甘肃、安徽、广东等省居多,河南商人在外建会馆的只有古时怀庆府人。怀庆府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于经商。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有不少地方把怀商叫做中国的“犹太人”。但是,能与晋商、徽商媲美的怀商为何会到禹州兴建会馆?禹州何以吸引如此之多的巨商富贾聚集在此呢?这一切的缘由还要从药材说起。

禹州有“药都”之称。从黄帝、雷公隐居具茨山尝草寻药开始,先后有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圣贤移居禹州,行医采药、悬壶济世著书立说。清乾隆年间,全国22个省的药商先后在禹州城开设药庄、药行、药铺、山货行、洋货棚等。同一行业、同一地域的商人为了便于联系,互通信息,逐渐结成行帮组织,其中就有怀庆府商人结成的怀帮。

怀庆府出产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四大怀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就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薯蓣)、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自光绪二十年以后,每年有大量怀药运往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市场。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山药每年产量约一百万斤,生地年产量约一百五十万斤,牛膝年产量约二十一万斤,菊花年产量约九万斤。试想,中药材大都生长在深山老林、乡野农村、人迹罕至的地方。

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尤其采摘不易,收集不易,贩运不易。没有吃苦的思想、顽强的品质、健康的体魄和独到的眼光,成不了一名合格的药商,更不要说获得丰厚的利润了。可以说,一百多年前,一群怀庆府人正是凭着“勤劳勇敢”四个字铸就了怀商的金字招牌成功的怀商,为了发展贸易主动集资,先后在武汉、禹州、北京、天津、西安、周口等地建立了联谊场所“怀庆会馆”。

其中,以禹州的怀帮会馆在全国影响最大,享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美誉。整个大殿建在一个高0.8米,边长18 米的方形基座上。大殿的前部为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式卷棚顶。上覆孔雀蓝琉璃瓦,雕花脊,檐下无斗拱平板枋上为高浮雕牡丹图案。拜殿紧接后大殿,为单檐悬山式顶,前后出廊,殿顶以孔雀蓝琉璃瓦覆盖,两山用琉璃博风,檐下施五踩双下昂斗拱,前后檐有柱头二十四朵。平板枋上高浮雕龙、鹰及山水花卉等图案,殿内梁起七架,前后出单步梁,中柱减出一列,既扩大了使用空间,又显得开阔大气。

漫步整个会馆,画角飞檐,姿态优美,灵秀活泼。木拱彩绘,端庄肃穆,古拙持重。一个线条、一笔画痕都活灵活现,既高雅不俗,又充满了人情世味、时代气息。可以想象的是,眼前这栋建筑的主人怀商,早已不是当年推着小车贩卖药材的小商贩了。

经过纷繁的、巨大的、跨国的贸易往来锤炼,他的胸襟能容四海,眼界超然物外。在会馆筹划奠基之时,他已经绘制好了蓝图,要打造一所无与伦比的建筑,昭示怀帮的实力和地位。用一张崭新的面孔,来迎接四方宾客,八方朋友。

大殿各间大额枋上的浮雕“商旅入城”、“高土贤隐”、“骆驼商旅”、“商旅歇马”是怀商艰苦奋斗的历程。殿内绘有金色卷发男女头像和西洋建筑风景画,是怀商跨国贸易的绝佳见证。所有建筑用砖均全部刻上“怀帮”二字。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豪和张扬啊!他想通过建筑来告诉世界,扎根故乡,放眼世界才是成功的真理。

时光荏苒,怀帮创造的辉煌早已“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作为中医药文化历史繁荣见证的禹州怀帮会馆,却历经百年风雨,坚固如磐,并且日久弥新。

这里已成为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重要组成部分。四处林立的脚手架上,工人们在修梁垒柱,描龙涂凤,精心施工。照壁、山门、戏楼、曲径楼、西门楼、大殿拜殿、东西厢房的修复工程已完成,琉璃瓦重新焕发了莹莹神采,屋脊兽恢复了往日的骄傲肃穆。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古老的怀帮会馆在天地间,散发着不可名状的肃穆和恢弘。沉甸甸的建筑犹如一座丰碑,崇高伟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追寻怀药文化,看汉口药王庙宏伟壮观的怀帮会馆(上篇)

几天前,记者与博爱县从事怀药文化研究的两位朋友聊天时,获悉他们刚刚造访过位于武汉汉口的怀帮会馆遗址。如今,新安街药帮巷一带的老街区大部分已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会是高楼林立的新型社区。

联想到11年前,记者曾数次赴武汉考察汉口药王庙遗址以及周边怀药文化遗存,寻访到大量的史料和当事人访谈记录,虽然每次都整理有文字,但多数未能见报,只存放在博客里。日久天长,这些图文资料大部分遗失了,十分可惜。现将仅存的一部分文字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2007年秋天,焦作日报曾计划推出“搜寻怀药文化、重铸怀商辉煌”寻访古代怀商故事和文化遗迹的新闻行动,第一站选在武汉。2007年10月13日,记者邀请几位研究怀药文化的朋友同行,上午从焦作出发,当天就赶到了汉口。

寻古探幽 实地考证

儿时曾听老人讲:“紧走慢走,三天走不出汉口。”如今行走在汉口的大街上,依然能感受到这江城的一部分是那样的大,那样的繁华。

当时,依靠两年前曾来这里采访的记忆,傍晚时分,记者找到了位于硚口区新安街的怀帮覃怀会馆遗址。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经商议,武汉的怀庆药商捐施银两,在此处购地25亩,修建了一座药王庙,覃怀会馆即设在庙内。

据史料记载,当时药王庙的建筑宏伟壮观,耗资巨大。庙门坐北朝南,门前是药帮二巷,西连凤麟禅寺。庙门前是一对白矶石狮子,石狮子身高两米余,宽一米许。进山门,有钟楼、鼓楼各一座。两旁各有一碑亭,碑上记载着修庙的经过。接着是戏楼,戏楼两旁是看楼,楼上为女座,楼下是男座。卷棚分设两边,卷棚前的石台阶中间是甬道,甬道两边有白矶石雕花栏杆,杆柱上有许多石狮子,张牙舞爪,活灵活现。前面有一水池,池中鲤鱼闹莲,汉白玉卧龙栩栩如生。卷棚两边还建有两个配殿。正中是大殿,六角六个狮头,栩栩如生。大殿和卷棚周围挂有48盏牛角宫灯,珠子、丝须挂满周围,金碧辉煌。大殿神龛内供奉药王孙思邈的牌位,墙壁上挂有许多名人字画。大殿两厢设有更衣室,为朝拜者提供方便。大殿后有大阁,大阁两侧为东西花园,东花园有火神殿、假山、鱼池、凉亭,西花园有各种奇花异草。再往后便是保寿桥。庙内、庙外还修有许多药商住房和存放药材的库房。

如今,昔日的药王庙已经变成了一所财经学校,除了部分墙体外,原有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唯有一些汉白玉建筑构件和残片堆在院子一角。

睹物思人 感慨万分

学校门岗李仙华当年68岁,她在这里生活了40余年。据她回忆,药王庙的山门和大殿的大门都是圆形的,建筑材料大多选用的是石材。山门外的两只石狮子,一只在“文革”时被破坏,另一只如今被移到了汉阳铁门关的城楼下。

正当大家思忖着怎样让这些不够文物级别的东西“回归故里”时,李仙华又讲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儿:几年前,民工在整修房屋时,将原来药王庙破损的木制神龛卸下来,准备烧火做饭用。她看到后,立即把神龛救出来存放在院内的胡同里。

大家赶紧过去查看,发现神龛的框架还在,虽然破损严重,但木雕的花纹保存完好,只是被风雨侵蚀得十分严重。

交谈间,李仙华又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史料上不曾记载的情况:如今院角堆放的几块带有游云和龙爪的汉白玉残片,不是房子上的构件,而是原来院子中间一尊卧龙石雕的一部分。

抚摩着几块巨大的汉白玉柱础,大家纷纷议论道:“武汉覃怀会馆往日的繁华虽然已经荡然无存,但面对先人曾经的辉煌,我们又怎能小富即安、止步不前呢?”

最后大家决定,要想办法把这些得不到保护的东西弄回焦作:“看到这些古代怀商辉煌的见证,焦作的当代怀商应该会热血沸腾的。”

巷子得名 皆因药帮

清晨,从汉口银丰宾馆11楼窗口向南望去,远处的长江大桥和龟山电视塔尽收眼底,近处被高楼大厦包围的一大片棚户区,就是老汉口曾经最繁华的区域,其中有那么几条以药帮命名的巷子便是我们此行的重点考察之地。

明清时期,怀庆药商拥有自己的组织,叫怀帮,其前身叫怀货庄。怀帮是怀庆药材商人全行业负责人经过会议研究,订立帮规而成立的,所有怀庆的药材商都是怀帮的成员,对内统一价格、分配利益,对外协调关系、反抗欺凌。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汉口的各大商帮供奉的偶像不同。山陕帮供奉关公,两湖帮供奉禹王……而怀帮则供奉药王。怀商“杜盛兴”家的药材堆放的巷子叫杜家巷,该药号资金达60万两白银。怀商“协盛全”买下一条巷子叫全济巷,药材堆积如山,占用资金100多万两白银。如今,在新安街一带的药帮一巷、药帮二巷、药帮三巷、药帮大巷、怀安里等地名,都是因当年怀帮及其他药帮占据而得名的。而现在有些怀药文化研究者把汉口“药帮巷”称为“怀帮巷”的说法,则是不准确的。

离开宾馆,记者带领大家赶到汉阳铁门关的城楼下,参观了从药王庙门前移过去的那只石狮子。虽然是时隔两年后的再次拜访,但这只石狮子依然是那么安详地蹲在晴川阁的门外,默默地注视着长江岸边的龟山。当年,怀帮每逢农历四月廿八和八月二十,便在药王庙前组织药材大会。药王庙内大戏助兴,大宴宾朋;药王庙外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怀商“杜盛兴”为图吉庆,命人在龟山上扬起名贵的朱砂放风筝,映红了长江上空,谓之“红风放风筝”。

同行的一位收藏界朋友,根据石狮子身背两只小狮子的特征,判断这是一只雌狮,并依据狮脚和底座上不同的图案,解读出“荣华富贵,代代相传”和“松鹤延年”“年年有余”“和气生财”“平平安安”等内容。他说:“怀帮的崛起,除了质量信誉和诚实经营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相宜 摄影报道

主编:王晨光 统筹:王 鹏

责编:赵晓晓校审:王盈燕

见习编辑:靳岩 

跟着文字去趟远方,来看现存最大的怀帮会馆……

怀帮会馆

2007年秋,焦作日报曾计划推出“搜寻怀药文化、重铸怀商辉煌”寻访古代怀商故事和文化遗迹的新闻行动,第一站选在武汉,第二站选在禹州。有关汉口药王庙的图文在此前两期的《焦作晚报》周末版上已刊登,现将从武汉返回河南禹州实地采访禹州怀帮会馆的记录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历史造就水陆码头

2007年10月15日,在对药帮巷一带当年怀商使用过的石门、石礅进行拍照和登记后,记者一行便告别古镇汉口,踏上返程,按计划前往怀帮的另一处辉煌之地——中原禹州。

汽车疾驰在京珠高速公路上,连日的阴雨没有妨碍我们的行程。看着车窗外田野里泥泞的小路,令人联想到古人靠推独轮车、挑担南下汉口的艰难,自然就理解了怀帮走水路贩运大宗货物的想法。

打开地图,你很容易明了怀帮聚集禹州的缘故。在那里,傍城而过的颖河经过周口、阜阳、淮南等商埠,一路向东南直通江淮一带;禹州向西南不远就是汉水的上游,货物可由此走水路经南阳、襄阳抵达汉口。当年,位居中原腹地的禹州,其区位优势近似于今天的铁路、公路枢纽——郑州。怀庆药商经营“四大怀药”,向江南地区转运货物,禹州势必成为南下的第一站。

自古以来,禹州就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江西樟树并称“四大药都”,来自各地的药商汇集于此,而这里又临近怀庆府“四大怀药”原产地,怀庆药商自然会把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根据地和水路码头苦心经营。

此外,怀川人的血性在禹州人的心里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载,周安王五年(公元前397年),怀川人聂政刺死韩相侠累,毁容自杀,后人为彰其侠勇,于阳翟(今禹州)筑冢纪念,史称“聂政台”。记者这次专程来到聂政台前,凭吊了这位侠肝义胆的怀川先辈。据《禹州市志》记载,古时禹州“每年二三月间,商家云集台下,山货、药材、土布入市经营,帐篷稠密,驮载辐转,货殖尤多矣”。史料证明,早在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禹州便成为药材汇集之地。

怀帮会馆显示富有

到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各地药商结帮而至,并在禹州筹建栈驿。为了便于联系、互通信息,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在禹州的各地商帮不惜重金修建会馆。自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相继建成怀帮、山西帮、十三帮、江西帮四大会馆。据碑刻记载,禹州怀帮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落成于同治十一年三月。其东面是山西会馆(早已拆毁),西边是十三帮会馆。怀帮会馆在建筑艺术上雄居禹州各会馆建筑之首,享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美誉。其中以怀帮会馆和山西会馆最为雄伟壮观,十三帮会馆占地面积最大。

虽然以前看过有关禹州怀帮会馆的一些文字和图片资料,但是到实地后,记者还是惊呆了:在汉口对昔日药王庙的凭空想象,一下子在眼前复活了。

“怀帮会馆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应该归功于曾经在这里的驻军。‘文革’期间,‘破四旧’的人不敢在这里胡来。”据设在怀帮会馆里的禹州市文物管理处时任领导丁保臣介绍,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怀帮会馆原名覃怀会馆,因为怀帮在本地名气较大,结果就约定俗成叫怀帮会馆了。怀帮会馆坐北朝南,现存建筑区南北长120米,东西宽78米,总面积达9360平方米,目前是全国药商会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会馆。

据介绍,怀帮会馆原总占地15亩,从南到北,由大门、影壁、山门、戏楼、钟鼓楼、左右廊庑、大殿和拜殿等建筑组成,如今大门早已被禹州一中校园占据,影壁与校园院墙贴在一起,会馆只好向西边的街道新开了大门。

记者先围着戏楼转了一周,发现这个在图片上不显眼的建筑大有讲究:从前面看,是面阔五间、单层明柱、假重檐(旧制只有皇家建筑可用重檐)的会馆山门;从后面看,则是面阔三间的戏楼。戏楼顶部属九脊八坡歇山顶单檐建筑,用彩色琉璃瓦覆盖。

戏楼向北数十米是东西廊庑,这是两座东西相对、面阔五间的两层配房。再往北行是拜台,拜台前面的一对两三米高的石狮,据说是从大门外移过来的。其中雌狮微皱眉头,咧嘴欲笑,肚子下面的小狮子蹬得它直痒痒。再往后是拜殿和大殿建筑。记者用步量了一下,拜殿面阔五间计24步,进深8步。拜殿檐下嵌有透花人物、鸟兽及历史故事浮雕。紧挨拜殿的是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计16步,殿内雕梁画栋,遍施彩绘,显得金碧辉煌。

文化建设高人一筹

禹州民间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谚语,近几年在各媒体和学术刊物上广为引用。然而,一些不明就里的研究者却想当然地误传为不如怀帮一个“店”。其实,你到实地一看,就不言自明了。

十三帮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落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茯苓帮等十三个商帮集银共建,占地20亩。会馆建筑分为庙院、中配院、会议所三部分。庙院位于会馆西侧,建有九龙壁、铁木旗杆、山门、钟楼、鼓楼、戏楼、东西廊房、拜殿、大殿和配殿。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与怀帮会馆同期创建的十三帮会馆如今已经破败得不像个样子。整个院子面积虽然不小,但所有建筑都是偷工减料。砖砌的戏楼早已垮塌,戏台如今已经变成了住户的菜园子。

再回到怀帮会馆的院子里一看,十三帮差的岂止是“一个殿”?单看怀帮会馆的每一处建筑都能显示出怀帮在营造上的实力。可能刚竣工时,禹州百姓只看到了两家会馆在大殿精美设计上的差距,如今经过时间的磨砺,就连商帮文化上的差异也彰显无遗。团结求实、诚实守信的怀帮,焉有商战不胜之理?

一边听着丁保臣的解读,一边审视着怀帮会馆拜殿屋檐上的5幅木雕,记者的思绪飘进了画面中:正中的“十八学士登瀛洲”,讲述的是唐朝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学士”登临仙岛瀛洲的故事,它反映了怀商崇尚文学、企盼长生的愿望,也暗含着怀药可以健身长寿之意。靠左边的“商山四皓”(《怀庆府志》上好像有“商山四皓”是咱怀川人的说法),虽然表现的是汉初的4位著名长者,但暗喻着“四大怀药”历史悠久,食之能使人年老不衰。靠右边的“高士贤隐”,描绘的是“竹林七贤”寄情怀川山水的场景。最左边“商旅歇马”中的八骏,或打滚,或吃草,或蹭痒,或鸣叫,神态各异。而最右边“骆驼商队”中的10匹骆驼正托运着怀药、丝绸等货物西行,小伙计牵驼,老掌柜殿后,有呼有应,活灵活现。大家恍然大悟:“看来咱怀商的生意早就通过丝绸之路做到中亚和欧洲了!”

丁保臣指着绘有金发洋人和西洋风景画面的大殿檐额说,怀帮当时已涉及国际贸易,正如史料上所载,药材生意“内至全国二十二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及)高丽(今朝鲜),北际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皆舟车节转而至”。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相宜 摄影报道

主编:王晨光 统筹:王 鹏

责编:赵晓晓校审:王盈燕

编辑:靳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87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