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布拉莫仁庙村。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70米,南北宽约520米。城墙夯筑而成,残高0.2~2米,基宽13米。四面各开一门,外加筑瓮城。东墙北段有马面四个。城内十字形街道,东西向街宽约80米,南北向街宽约70米。街道两侧有土墙。地表遗物仅有少量瓷片。

2006年5月,砂井路总管府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

景色迷人的化佛山、气候很宜人的姚安路军民总管府...细数云南楚雄值得一游的景点

热爱旅行的你,青睐的是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满是人文情怀的古迹?小编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对云南楚雄的景点盘点,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你寻找的旅行的意义~

#1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

票价:门票25人民币

开放时间:09:00-18:00

简介: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是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光禄古镇的景点。

关键词:气候很宜人 气势宏大 票价很高

#2 元谋人陈列馆

票价:门市价:5.0元

简介:元谋人陈列馆位于元谋县城龙川街,距离元谋县城7公里处。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于1985年动工兴建,1987年落成。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全称直立人元谋人新亚种,于1965年5月被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南地区新构造研究组发现。

关键词:面积很大

#3 江边红军长征纪念馆

简介:红军纪念馆是元谋县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题性建筑,位于景区西北侧,为二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683.00平方米。一楼展厅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长征途中的大记事,途经云南的重要历史图片、文字、实物和情景再现为手段,全面展示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伟大历史。二楼展厅以元谋简介、元谋儿女、红色元谋为展示内容,全面展示元谋县情和元谋历史上的革命先烈和为元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和事迹。

关键词:红色旅游

#4 狮子山风景区

简介:武定狮子山是云南省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武定县城以西,因山形象一头伏卧的雄狮,因而得名。狮子山山体南北走向,与乌蒙山遥相对望。山势由南向北缓缓斜下,山顶四周是陡峭的悬崖,从正面观赏山势,十分雄伟。

关键词:历史很悠久 环境很雅致 人有点多

#5 化佛山

简介:古木参天,谷幽路转,风光秀丽。登上主峰万佛台,楚雄、南华、牟定、姚安山川景色尽收眼底。化佛山东北部山势陡峭,登上“朝山路”九百九十九级石梯古道,可游览归元寺、白云窝等寺观。还有古花木、乌龙潭、见性林等景点。化佛山中部森林茂密,景色宜人,有九叠泉、旃檀林、塔林、宝莲寺、宝花林、绕顶寺、远宫庵、响鼓地、杜鹃山、樱花岭等景观。每年立秋,四面八方上万人会集于此,摘杨梅、采松茸、弹月琴、唱调子、跳左脚,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热闹非凡。

关键词:景色迷人 古树参天 底蕴深厚

怎么样,今天的话题还感兴趣吗?想看更多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重磅!大名府故城遗址将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附大名府故城介绍

2018年6月14日下午,县文广新体旅局与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就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名府故城址考古计划书、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进行签约,副县长石立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北京文物大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成立,公司主要开展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以及文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和文物保护新技术的推广培训。

大名府故城介绍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5-12华里处的大街乡一带。大街村鱼营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四个村庄是当时府城的四个大门,城址面积36平方公里。

大名府,旧址所在今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名县。大名府春秋时代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大名府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比开封还多,《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现在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将来一旦出土,会宛如意大利庞贝古城一样震撼。

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始建于360年,经历了9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历史上被誉为“河朔重镇”“北门锁钥”,是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宋朝时期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扬天下。其城池建制规模宏大,不逊于当时的汴京开封。1401年,漳河、卫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城墙,淤泥一丈多深,整个城池圮于这场洪水。因此城是一次性水毁,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大都保持原貌,大名府故城遗址上城廊较为明显,所有宫殿区内的坑壁上都有内涵丰富的文化层。

大名府,历史悠久,为古冀南三府(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之一,也是燕赵大地上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大名府故城址,座落于大名县城东北5-12华里一带,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占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现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庄是府城的四个主要城门。古运河在城东临城而过,是古运河岸边上一颗隐逸的历史文化明珠。

大名府故城郭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因王莽家族借其姑姑孝元皇后发展外戚势力曾获封“九侯五司马”,故称贵乡郡。公元580年,北周改置魏州。隋炀帝时,公元605年,魏州改为武阳郡,辖元城、贵乡、马陵三县。公元608年,永济渠开凿。

盛唐时期,大名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成为政治、军事重镇和农业经济、商品贸易中心,是大名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武阳郡为魏州。此时魏州只有十三万多人,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中期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已增至一百一十多万人口,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会。大诗人李白沿运河游历,看到魏州(大名府)的繁华、富庶,欣然提笔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魏郡接燕赵,美人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公元696年9月,武则天下诏令天下勇士十万之众抵御契丹,10月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武则天急调狄仁杰到魏州任刺史,狄仁杰到任后,立即遣散民众,敞开四门,净水洒街,契丹兵不敢进攻,连夜退兵。狄仁杰巧施空城计,使魏州人民免遭了一场战火的杀戮和洗劫,劳苦功高。魏州人民为报狄公恩德,于神功二年(公元698年)为其建造生祠及祠堂碑。现在我们仍能见到的“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已经历一千多年的栉风沐雨,它仿佛在向世人诉讲着狄仁杰手拈胡须,挥洒退契丹的那段历史事实。

明清大名府古城

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魏州设魏博节度使,并置大都督府,与成德、卢龙、淄青号称“河朔四镇”,魏博居四镇之首。当其盛时辖贝、博、魏、卫、相、磁、洺七州。从公元763年,田承嗣为第一任魏博节度使,直至唐朝灭亡的一百多年,除田弘正时归附朝廷,魏博始终不受朝廷节制。魏博节度使们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交替更始,当时民间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语。足以说明其势力的强大。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节度使驸马都尉田悦称“魏王”,置百官,抗唐命,改魏州为大名府,以府为都。此乃大名府名称之始。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间,魏帅乐彦桢就西城外河门旧堤筑罗城,对大名府城作了较大扩建和维修,周长八十里,号“河北雄镇”。

五代时大名府故城成了军家必争之地,先后被梁、唐、晋、汉、周占据,给这一带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曾把大名府故城定为都城。李存勖建都时“筑城高达三丈有奇,并门楼、敌台、戌辅、女墙悉如制新”。

北宋初年,结束了五代的社会动荡局面,社会逐渐稳定下来,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了抵御北方强悍的民族—契丹(后称辽),在大名府故城这座边陲重镇,修建宋代的北京,在北宋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正如《宋大诏令》所言:大名“实当河麓,席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隐然北门,壮我中夏。”宋太宗、宋真宗亲征讨伐契丹时,都曾驻跸大名府古城督战。史志上记载大名府有“枢毂中原,襟带齐鲁”之势,“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域,被誉为“畿辅八府之首”、“河朔重镇”,甚至有“昔谓帝不得,不帝,王不得,不王;滑贼据之令天下不安”之说,可见大名府足具“固形势以控扼天下之枢”的重要性。北宋名相寇准督阵大名府时曾出楹联赞:“东郡股肱今佑辅,北门锁钥古天雄”。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改大名府为北京,作为东京(今开封)陪都,以示仁宗若契丹南侵,必御驾亲征之决心。钦定北京后,朝廷耗资巨万,由宰相吕夷简主持,对大名府故城做了较大改修和增建。在改修外城后,又增建了宫城,置百宫,宫殿略如都城,建有四殿十四门并两座水关。建筑形式和规模都非常壮观宏大。宫城称内皇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建门五。外城为京城,周长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建门九。又引漳入卫掘一小河西渠(今引河)贯穿全城,并修建水关,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把大名府故城建成为御敌“铁壁”。南宋时,大名城故城随着朝廷衰败有些萧条,此时女真族强大起来,灭辽建金南下攻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刘豫在此降金,建都称帝,国号“大齐”。元朝在此置大名路,省级行政机构。明朝仍置大名府,领开州及元城、大名等十县。

随着历史的发展,北宋以后,大名府故城失去了往日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黄河、漳河、御河(卫河)不断泛滥、於积,多次为患大名,使大片良田荒芜;元世祖时,“会通河成,河始全入于淮,不经府境”。水利与水利交通与唐宋大为逊色;金元以来,数罹兵燹,多有残毁。诸多因素迫使历经9朝1042年,七为都城的大名府走向衰落。明建文三年(1401年)河决漳卫,洪水淹没大名府故城,从此,运河岸边的一颗明珠被尘封,同年在艾家口重建大名府(今大名城)。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埋于地下1—5米,保存完好,只有少数取土层地层遭到破坏,在取土坑内时常发现井、灰坑、建筑构件及排水设施。故城址现存两处重点保护区,即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址。

城墙遗址。铁窗口村东南村东南地表保存一段城墙高6—7米、宽15—17米,长约140米,保存较好(插图336);红寺、菅庄之间断续有三段城墙,最长者约180米,高6—7米,宽4—10米,其余两段较短,长约10米,高约4—5米,宽约10米;南门口、孔庄一段城墙遗存地表已不明显。这几段城墙都能看到明显的夯土层,土质坚硬,附近随处便能看到瓷片、陶片及当年的砖石,城墙表面种植农作物。

大街遗址。包括大街、御营、双台三村及双台村北宫殿区遗址,全部埋地表以下3—5米。遗址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0米,面积约4.5平方公里。1米以下即可发现丰富的文化层,建筑遗迹明显,宫殿区遗址遗存有丰富陶瓷等文物残件。大名府故城址未进行过发掘,群众取土时不断发现唐、宋、元、明时期的陶瓷残件,曾出黄釉注壶、青瓷碗、白釉黑花罐、白釉黑花灯型器、石刻神佛像、石刻、旗杆座等附属文物。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优于其它废弃的城池。现大名府故城址上城廓明确,无大型企业,村庄稀疏,尤其宫殿区遗址地表均为耕地,与城下城的汴京(北宋京城开封)相比,开发大名府故城,条件更为优越,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大名府故城是中国最具有发掘价值的北宋都城,若对之进行发掘,必将填补我国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项空白。

近期以来,大名县立足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考古发掘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倾力打造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宋文化展区,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创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大力推进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名府故城保护开发项目。

大名府故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旅郑州】“你我来打卡,骑行游管城 ”启动仪式暨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线路一日游线路发布会

(来源:郑州电视台广告部)

今天上午,“你我来打卡,骑行游管城”活动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启动。

本次活动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电视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馆协办。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调研员 龚伟、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三级调研员 邵会文、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 马勇、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 李岚、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宣传推广处副处长 梁秀清、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郭新嘉、郑州电视台商都频道总监 刘迪前来参加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调研员 龚伟首先致辞,他表示“你我来打卡,骑行游郑州”这一活动围绕打造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形象,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为主线,以绿色出行、健康出行、快乐出行的形式,充分宣传展示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旅融合发展成果,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文旅融起来、产业兴起来、文旅品牌亮起来,让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为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郑州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调研员 龚伟致辞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 马勇表示作为“你我来打卡,骑行游郑州”活动的第一站,管城区优势明显。管城的历史古老且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和老城区,辖区文物资源200余处,4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中,郑州商城遗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为郑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国“八大古都”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奠定重要的文化载体支撑。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 马勇致辞

现代的管城,除了商业和产业带来的经济上的突飞猛进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体验质量,更是一体化的把环境各方面都打造出特别魅力。行走在管城街头,从设计风格别致的引导牌到干净整洁的中央绿化带,从优雅舒适的街区公园到干净整洁的街道。我们每日生活的城市,正在一点点悄然发生着改变。我们相信,行进在时光里的管城区,正在进行一场惊艳的“蝶变”。也希望通过此活动,能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管城,爱上管城。

郑州商城遗址公园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郭新嘉现场发布了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一日游的线路,首站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随后依次打卡郑州陇海马路北三街、郑州鸟虫篆艺术博物馆、郑州国香茶城。据了解,该线路所设置的四个景点,均在《2020年郑州市首届十佳地标打卡地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单位”,是广大市民参与投票并认可的郑州地标,并向大家推荐管城区值得的一游的更多地方。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郭新嘉致辞

商代都城遗址

启动仪式后,骑行队伍沿着一日游所设线路,进行了骑行打卡,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感受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

陇海马路北三街

在陇海马路北三街感受文化与生活的交融。

郑州鸟虫篆艺术博物馆

在郑州鸟虫篆艺术博物馆,观非遗文化传承开笔仪式,感受古文字的独特魅力。

国香茶城

在国香茶城品茶、观茶艺表演,学习紫砂壶制作。

不少骑行爱好者表示,在骑行中可畅享管城回族区之美,感受郑州厚重的文化旅游底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78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