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兴贤书院

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里三市街之籍溪坊(现兴贤村)。

兴贤书院

中文名:兴贤书院

所在地:福建武夷山

建立时间:南宋

建造人:胡宪

中华民居•聚焦中国书院复兴 ‖ 从岳麓书院到道林书院——推动书院复兴,我们在路上

岁月悠悠,往事悠悠。我与书院结缘,还得从八年前说起。2011年9月,我踏入长沙岳麓书院山门,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2014年6月,我应邀赶赴杭州敬一书院,开始了一场关于书院复兴的探索,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怀揣着一颗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我走过了浙、皖、湘三省数百个乡村、小镇和城市,参与筹建和创办书院十余家。

岳麓书院正大门的悬挂着一幅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指楚地人才辈出,而岳麓书院更是英才汇聚。

唐西园:湖南邵阳人,先后求学北京、游学金陵、问道岳麓,曾于杭州、长沙两地高校任教三年,于宁波、南京地产企业及邵阳政府部门任职三年,后致力于乡村建设和书院复兴。现为湖南美丽乡村科技发展公司运营总监,兼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创发集团战略和品牌顾问。

最初的种子

我的家乡在湖南邵阳,是雪峰山下的一个小山村。

雪峰山古称“梅山”,是湖南的父亲山。雪峰山南北绵延八百里、东西纵横两百余里,北抵常德市桃源县境内桃花源及益阳市安化县一带,南抵邵阳市城步县境内大南山一带,西面蔓延至怀化洪江市、会同县、沅陵县一带,东面延伸至长沙宁乡市境内大沩山一带。

雪峰山自古以来以奇险著称,被世人称为“荒蛮之地”。在北宋“开梅山”(即指将中原政治制度与文化移植入雪峰山区)以前,雪峰山区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开梅山后,这里的巫傩文化依然在乡野流传不衰,并赋予了湖湘文化以厚重而神秘的底色。

杭州富春书院梨花苑

在童年的记忆里,雪峰山下到处都是古老的民居、祠堂、庙宇以及风雨桥。犹记得,我上小学时学堂就设在古老的唐氏宗祠内。祠堂共有前后三进院落,中间的享堂和戏台都在,东西厢房被用作教室。整座祠堂古香古色,门窗上的雕刻虽然已上了包浆,但依然透着精美。一幅幅略显斑驳的楹联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耳濡目染间,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认同感、亲近感。其实从那时起,就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并不断发芽生长,直至推促我最终投身于推进乡村文化和民间书院复兴的事业当中。

杭州桐庐县荻浦村申屠氏宗祠

问道岳麓 传承国学

2011年9月,我有幸考入千年学府、享有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美誉的岳麓书院攻读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问道岳麓三年,我全面了解了岳麓书院发展至今的曲折历程,领略了书院建筑和园林景观之美,深入研究了孔孟、程朱(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二王(王阳明和王船山)之学,探索了儒家思想和古典自由主义学说对话之可能。

岳麓书院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成立至今,曾经三毁四建(曾分别于南宋末年、元末及明末时期被毁,均又重建),抗战初期还被作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的办学场所,后迭遭四次长沙会战,被破坏殆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正式重建。恢复重建时,书院内的建筑均由湖南大学柳肃教授主持设计。重建后,书院基本恢复了清代全盛时期的规模。1988年,岳麓书院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又随同岳麓山等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

岳麓书院二门悬挂着门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意指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

岳麓书院时务轩是为纪念清末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筑的纪念性建筑。轩内嵌有梁启超《时务学堂故址》碑。

事实上,在岳麓书院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之前,因坐落于岳麓山脚,一直都饱受文化传承和景区开发之间的矛盾煎熬。多年前,为防止岳麓书院沦为单纯的旅游观光景点,时任院长陈谷嘉不得不与景区管理处斗智斗勇。好几次,他都与管理处员工起了正面冲突。所幸,在陈谷嘉院长的努力坚持下,挽救了岳麓书院,并在各方支持下恢复了岳麓书院的教育功能,筹备成立了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

从陈谷嘉院长主持设立,到经朱汉民、肖永明两任院长不断优化提升,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已逐渐发展为培养本科到博士后各阶段学术人才的教育基地,并已然成为宋明理学、湖湘文化研究的重镇以及中国书院研究中心。我们欣喜地看到,岳麓书院在逐渐复兴。

岳麓书院讲堂内悬挂的“学达性天”匾额是清朝康熙皇帝为表彰书院对于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而御赐的。

岳麓书院御书楼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为当今最古老的书楼之一,楼内藏书超过10万册。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岳麓书院的复兴完全得益于官方的支持。实际上,岳麓书院的复兴一直都是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主导和推动的。在教育系统层面,岳麓书院也已完全融入了湖南大学,并作为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而存在。

岳麓书院二门(背面)门楣上悬挂的牌匾上书写着“潇湘槐市”四个字 , 意指当时书院人才辈出的盛况。

民间书院的复兴探索

2014年6月至今,我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文化和民间书院复兴的探索实践。这期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杭州敬一书院等多地的探索实践

2014年6月初,我应邀赴杭州主持敬一书院院务。敬一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坐落在西湖中的孤山上,由时任浙江巡抚赵士麟主持创建。敬一书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立德育人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杭州西湖孤山敬一书院

2014年6月至12月,在宁波天海基业集团的赞助和支持下,我在敬一书院就会讲、培训、文创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尝试和探索。当年9月28日,在众师友的协作下,我们正式开启敬一书院的复兴行动,并重启了中断百年的祭孔典礼仪式。典礼活动当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亲临现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形成了较大社会影响。只是遗憾的是,到11—12月间,因杭州G20峰会筹备工作需要,西湖景区进行清场整顿,敬一书院的复兴行动就此中止。

尽管敬一书院的复兴行动被迫中止,但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从未放弃,而是一直在努力前行。事实上,2014年6月毕业后,我同时也在杭州的另两个地方进行民间书院的复兴探索。我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师友在桐庐县环溪古村筹办耕读私塾,在富阳区东梓关村筹办富春书院,均取得较好进展。

杭州富阳区东梓关村

2015年7月开始,我独自进驻桐庐县荻浦古村,在杭州心远公益机构的支持下,与众多乡贤们合作开办孝义文化传习班,并举行江南游学团活动。2016年1月,我们与荻浦村的退休干部、老师们联合创办了村刊《世德之家》。2016年4月23日,我们共同发起并成立的荻浦乡村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们的文化乐园。如今,三年来,该馆的藏书已累计达上万册。

杭州桐庐县荻浦乡村图书馆

第二阶段: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弘浩书院的成功创建

2016年11月,我加入华夏幸福基业集团。此时,我作为前期拓展总监进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参与到了小岗改革小镇、农创小镇的创建工作中。我带领团队与凤阳县本地干部、乡贤合作,联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在凤阳县委、县政府及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发起创办了以“弘扬沈浩精神”为主题的小岗弘浩书院。

杭州桐庐县荻浦村保庆堂古戏台,始建于南宋时期,于明成化年间重修。

2018年4月23日,小岗弘浩书院正式开院。凤阳县委、县政府多位领导亲临现场,出席了开院仪式。弘浩书院规模较大,内设书画室、琴室和茶室等,是村民们的重要阅读和休闲场所。我们还与安徽财经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乡村(小岗)振兴研究院,开办了小岗乡村振兴讲习所。我们先后在书院内举办了十余场乡村振兴讲座和乡村文化活动,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并引来了中央和地方媒体争相报道。

小岗弘浩书院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自然有赖于小岗村本身的政治品牌效应。当前,弘浩书院已成为小岗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张新名片。2018年10月,我还代表弘浩书院赶至洛阳,参加了洛学书院首次会讲,并发起成立全国乡村书院联盟。

杭州桐庐县荻浦村乾隆御赐“孝子”牌坊,是乾隆皇帝为表彰荻浦村孝子申屠开基而立的。

第三阶段:返湘筹建清水书院和道林书院

2018年12月,我回到家乡邵阳,和自家兄长一起,在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湖南“长寿第一村”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租下三幢古民居,开始筹建清水书院。该书院在筹备工作中得到了新邵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明确表示要将其作为未来全县干部的研学基地。目前,书院的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拟计划于2019年湖南省秋季乡村旅游节期间开院。

今年以来,我们开始着力在长沙宁乡道林古镇创建道林书院。道林古镇是一座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为商贾重镇,人文底蕴深厚,素有“小南京”之美誉。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数亿元致力于打造占地1380亩的“乡土中国”主题景区,力求恢复乡土记忆,展现绝美乡愁。在这里,将新建起部分仿古院落,并修缮部分古建筑,其中就包括了道林寺。

长沙宁乡道林古镇大门

道林寺,始建于六朝时期。初唐书法家欧阳询曾书“道林之寺”四字为额,谓道林“为道之林也”。名如其实,历史上的道林寺确是一大文人讲习之所,与后来的岳麓书院一起成为长沙著名的问道求索之地。因此,长沙自古有“道林三百众,岳麓一千徒”之说。正是基于此,我们决定将道林寺改造成道林书院。我们集合了长沙、杭州两地的高校、政府及民间力量,共同参与道林书院的办学体系设计。不久的将来,道林寺将以“道林书院”的新身份重新面世。

从官方主导到民间推动,从岳麓书院到道林书院,中国书院复兴其势已成,并渐在全国各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我们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共同推进乡村文化和中国书院复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振兴。

长沙宁乡千年道林古建筑群落

撰文/唐西园

供图/张建龙 吴倩元 孙江云 屈海瑞(部分)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4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粤秀书院的先贤们

广州书院史话(16)

康熙四十六年(1707),赵宏灿走马上任广东、广西总督。清代初期的总督署,沿明之制,设在肇庆。赵宏灿在肇庆时已复建端溪书院(名天章书院,乾隆时恢复端溪旧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总督署迁回广州,赵宏灿又打算在广州开办书院了。刚好内阁学士满丕来粤主考乡试,接任广东巡抚,原巡抚范时崇擢升浙闽总督。交接之际,三个人一商量,都有此意,便决定共同捐资,利用双门底旧盐司署作院址,创办粤秀书院。

粤秀书院位置,在昔日番山西麓,与药洲相邻,今越秀书院街。创设后雍正、嘉庆、同治三朝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葺,最初的平面结构,已不可知。现在人们看到关于粤秀书院的种种描述,主要是出自咸丰年间梁廷枏所撰《粤秀书院志》一书。

据梁廷枏描绘,书院前有旷地,为考课甲乙观录、启馆时官员列队、诸生迎送的场所,左右有两座隔栅,左额题为“成德”,右额题为“达材”;两石狮子对立,左面有井,水清冽可饮。经过嘉庆二十五年(1820)的重修后,书院东西宽约30米,南北长约125米,由中、东、西三部分建筑组成,中路为四进院舍,前为大门,二座大堂,三座讲堂,后座为御书楼。大门悬挂满丕题写的门联:

化洽唐虞之盛,宣五教以抚十州,敬敷自远

道承邹鲁之传,奉诸儒而登一席,矜式为先

大门与大堂之间,为一庭园,植满梧桐、柳树,每逢春风吹拂的季节,桐花遍地,柳絮飞园,榕翳成阴,红棉似火。庭中有一木坊,额书“撷秀育英庭”。过庭而入为大堂,檐匾额书“敦诗说礼”,左右楹帖为:“诵六经圣人之书,因文见道;萃五岭俊才之选,主善为师。”升阶而入,后柱堂匾书“通经致用”映入眼帘,柱联为:“读古人书,当思其中有我;应天下之事,选须此内无他。”缓步再入,抬头可见一块庄严的额匾,题“匠成翘秀”四字,左右楹帖为:“十六字以接心传,继往开来,仰儒风于昭代;五百年而生名世,居仁由义,敷圣教于遐方。”

书院西斋有五贤祠,祀周、二程、朱、张五子,以张九龄、崔与之、李昴英、陈献章、湛若水、方献夫、霍韬、黄佐、海瑞、庞嵩、何维柏等人配祀。这些名字,在广东文化史上,都是光芒四射的。

讲堂前两翼为排舍,上堂阶正中横匾题“明体达用”,左右柱联为:“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报国。”讲堂是诸生听讲和考试的场所,立屏上书白鹿书院学规十八条,其主要内容是:一、严朔望之仪;二、谨晨昏之令;三、居处必恭;四、步立必正;五、视听必端;六、言语必谨;七、容貌必庄;八、衣冠必整;九、饮食必节;十、出入必告;十一、读书必专一;十二、写字必楷敬;十三、几案必整齐;十四、堂室必洁净;十五、相呼必以齿;十六、接见必有定;十七、修业有余功,游艺有适性;十八、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

生徒的课本,无非是四书、五经、诸史,以自学为主,把自己的读经日程,详作笔记,如有疑问,亦记在质疑册上,由山长定期检查,书面批答。山长每月开讲六次,抽阅生徒的质疑册,进行解疑释惑。诸生各抒心得,贯串义蕴,明白宣讲。书院中的御书楼为图书馆,向生徒开放,可以随时向监院、教官取阅,登簿注明,阅后缴还。粤秀书院的藏书相当丰富,据道光初年的统计,经、史、子、集共有286部、1574册、6224卷图书。

学制初定三年肄业,但实际上后来是每逢科年即举行甄别,相沿日久,又变成一年一甄别。对于生徒的年龄,倒也没有什么限制,有一位叫梁锦的生员,八十多岁在粤秀书院肄业,官府还特意送给他米一石、肉十斤,以旌其耄而好学。

因为书院完全是为科考铺路,所以生徒能否合格肄业,实则以科考成绩为准。生徒每月考课三次,以制艺帖诗为主,要求“以清真雅正为宗,绝去肤庸之习”。其中初三为官课,由督、抚及各司、道大吏轮流坐课,命题、批卷;十三和廿三为馆课,由山长主持。考题和科考的命题、格式都相同,俨然是科考的“模拟试”。采取末位淘汰制,三次考课成绩都在后五名的,正课生降为外课生,附课、外课生除名;三次皆优秀者,外课升正课,附课升外课。书院设有膏火和考课奖赏,作为养士之制。教学的宗旨,一言概括之,就是培养“处则为正士,出则为良臣”的正人君子。

书院的一院之长,宋、明称为山长,清代乾隆时规定改称院长,但习惯上仍沿用山长之称。朝廷对山长与生徒都有严格的要求,从乾隆元年(1736)的上谕可见:“居中讲习者,固宜老成宿望,而从游之士,亦必立品勤学,争自濯磨,俾相观而善,庶人材成就,足备朝廷佐使,不负教育之意。该部即行文各省督抚学政,凡书院之长,必选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皇朝政典类纂》)

粤秀书院的首任山长,是番禺人梁无技。梁无技,字王顾,号南樵,贡生出身,从来没有中过举,除了闭门读书,便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前明遗民来往,在诗词中常流露出忧愤哀曼之声,其中一首很著名的《念奴娇》,便是为遗民王邦畿之子蒲衣子而作,字字句句,都透着刻骨的悲感:

柳丝无力,恨东风、又放残春归去。

旧病新愁谁忍见?别浦离亭烟树。

蔓草无言,零花有泪,寂寞空庭雨。

碧云方合,玉鞭遥指何处?

梁无技对“孔孟诗书如败箨”的现实,至为痛心,平生唯以兴灭继绝为念。他与大儒陈恭尹、陶窳、何衡、何绛并称“北田五子”,往来于白云之巅,珠水之滨,日夕相谈,无非是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之事。君子之交,有如“凤皇相鸣于山脊之上”,令多少后辈士人遥羡不已。

粤秀书院的第二任山长梁学源,号壶洲,广东顺德人。梁氏原是顺德望族,但到梁学源父辈时,家道已中落,他年少时随伯父在梧州做木匠,曾因无法按时为当地学宫赶制装考卷的木箧而遭到掌掴与辱骂。他愤而将斧子掷入河中,指天设誓:“我若终生贫贱,此斧下沉,否则请斧浮起!”斧子竟然浮出水面。他从此发愤读书,以清远籍生员参加乡试中举,康熙三十六年(1697)中进士,官拜知县。

梁学源最初受聘于岭南义学,他每次给生徒出题时,都会自作一艺,以示程式,供生徒参考,很受生徒欢迎。梁无技去世后,粤秀书院聘梁学源执掌书院,当时他正托病辞官,欣然允诺,悉心传道,文章为时人传诵。

《医碥》的其中一个版本

在粤秀书院的历任山长中,还有一位奇人,就是雍正八年(1730)的进士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他虽然做过知县和知州,有良好的政声,但他却不是以做官出名,也不是以儒学成就传世,而是以一位善于望闻问切的神医身份,留芳青史。乾隆十五年(1750),他辞官归里,应聘粤秀书院主讲。

何梦瑶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切的同情心,他的诗集《掬芳园诗钞》几乎散佚殆尽,只剩下一首《丁未纪事》,描写一位母亲因饥饿不得不丢弃儿子时那种痛苦不舍的心态,写得情真意切。虽只一首,亦足见诗人的菩萨心肠。也许正是这种慈悲心,令他成为一代名医。他的精湛医术,坊间有口皆碑,都说他“其方无不百发百中,服其剂无不奏效如神”,简直是华佗再世,被誉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

何梦瑶一面悬壶济世,一面执掌粤秀书院,讲圣贤学问。他所写的《医碥》一书,两百年间,不知被翻刻过多少次,今天在越秀山五层楼上,还陈列着何梦瑶的肖像及《医碥》刻本,供后人瞻览。碥者,碥磴也,峻险山路的石级。指引人们学习医学的门径,是为《医碥》;而他在粤秀书院设教,则可以称之为“儒碥”了。

在何梦瑶之后,由杭州名士杭世骏出任山长。杭世骏,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从小读书便十分用功,是出了名的大书虫,连睡觉也睡在书堆中。《道古堂集》形容:“堇浦于学无所不贯,所藏书拥榻积几,不下十万卷。堇浦枕藉其中,目睇手纂,几忘晷夕。”

杭世骏像

雍正二年(1724)杭世骏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质问高宗皇帝“天下巡抚常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也。何内满而外汉也?”差点被砍了脑袋,朝中有人替他求情,高宗骂道:“这种狂士,只能收卖废铜烂铁!”杭世骏被革职后,回到家乡摆了一个地摊,竖一布招,大书:“奉旨收卖废铜烂铁”。相传高宗下江南时,杭世骏在杭州迎驾,高宗问他:“你以何为生计?”杭世骏回答:“开旧货摊。”高宗听不明白,问道:“什么叫开旧货摊?”杭世骏说:“就是把买来的破铜烂铁摆在地上卖掉。”高宗听了大笑,御笔一挥,亲题“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给他。在这个故事里,杭世骏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狂士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杭世骏在乾隆十六年(1751)官复原职。翌年在粤秀书院出任山长。他满腹经纶,词曲书画俱佳,以经学教子弟,津津谈艺,令人如坐春风。

粤秀书院开办后,虽然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修葺过一次,但毕竟年代久远,日渐残破。嘉庆八年(1803),九十三岁高龄的粤秀书院,由知府吴骞重修,聘请大诗人宋湘出任山长。

宋湘是广东梅州客家人,字焕襄,号芷湾。出身贫寒,但从小勤奋读书,年纪轻轻便在诗和楹联的创作中,崭露头角。他27岁便到广州就读粤秀书院,人们评论他的诗才:“襟抱豪迈,下笔具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从真性坌涌而出。”(清光绪《嘉应州志》)他的课艺文章,常在书院引起轰动,以为是古人写的。嘉庆四年(1799)宋湘中进士。嘉庆六年(1801)春,宋湘应惠州知府伊秉绶之邀,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今惠州西湖滨的惠州中学,即丰湖书院故址。

宋湘像

宋湘在粤秀书院肄业,后来又任书院山长,成为一段儒林美谈。他具有山里人那种豪爽性格,胸襟开阔,磊落英爽之气,常于文字、言语间横溢而出。批阅诸生课业,见有写得工整的,便拍案叫绝,喝彩不已。他只做了一年的山长。嘉庆十年(1805)散馆返京。离开粤秀书院后,宋湘又做过云南的曲靖知府。当时曲靖有许多地方还很贫穷,宋湘便拿出自己的俸银,购买木棉教当地妇女纺织。没几年,家家户户都响起了机杼之声,生活得到改善,大家对宋湘感激不尽,把纺出来的布叫做“宋公布”,并建宋湘生祠奉祀。

粤秀书院的历任山长,可以稽考姓名的有39位,大都是一些清真雅正的儒士,他们以自身的实践,为后辈士子树立了“处则为正士,出则为良臣”的榜样。

张家口最早兴办的书院

书院,旧时士子讲学之所,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唐玄宗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讲学于其中,为设书院之始。宋时庐山有白鹿、衡阳有石鼓、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有应天、长沙有岳麓四大书院。元时,各路、州、府并设学院,明清时尤为盛行。《清会典》载:“京师设立金台书院,每年动拨直隶正项银两,以为师生膏火,由布政司详请总督报销。直省省城设立书院,直隶曰莲池,山东曰泺源,山西曰晋阳,河南曰大梁,江苏曰钟山,江西曰豫章,浙江曰敷文,福建曰鳌峰,湖北曰江汉,湖南曰岳麓、曰城南,陕西曰关中,甘肃曰兰山,四川曰锦江,广东曰端溪、曰粤秀,广西曰秀峰、曰宣城,云南曰五华,贵州曰贵山,皆奉旨赐帑,赡给师生膏火。奉天曰沈阳,酌拨每学学田租银为膏火,令有志向上无力就师各生入院肄业。书院师长,由督抚学臣,不分本省邻省已仕未仕,择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柳诒徵撰《中国文化史》)由上引文不难看出,京师首办书院后,各省、府兴办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兴盛起来。究其原因,一是各官府奉旨拨款,经费有保障,贫困者也可求学;二是各书院师长全是择聘品学兼优者并待遇优厚,还有当时社会名流学者不断地入院讲学。从而形成尊师重教大办书院之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私人办书院的现象。无论创办者是私人或官府,一般都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书院大多采用学生个别钻研、相互答问、集众评解与先生讲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也常议论时政。

书院教育至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后改制为学堂,前后共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张家口历史上先后举办的书院有22处之多。大都建于元、明、清三代,以清代居多。其中办得较多和较好的主要有蔚县、宣化、怀安和阳原诸县。较为有名的书院有宣化的上谷书院、柳川书院,蔚县的文蔚书院、蔚萝书院、玉泉书屋,阳原的弘州书院、东川书院、龙泉书院,怀安的养正书院和文昌书院,涿鹿的保极书院、涿鹿书院以及张家口的抡才书院。

1.蔚县暖泉书院 暖泉书院位于蔚县暖泉镇,占地2亩,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书院。建造者是元代工部尚书、建筑专家王敏。王敏,蔚州暖泉人,传说他原为木匠,心灵手巧,技艺非凡,在建筑实践中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他参加宫廷修楼建阁,在手脚架上行走如飞,被皇帝发现,龙心大悦,破格提拔为甄用监丞,掌管皇室仓库出纳之事。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年—1367年),升为工部尚书。王敏一生勤奋好学,特在家乡建立书院,培养后人。暖泉镇中心有一股奔流不息的暖泉,“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故云暖泉”。泉水发源处有一石池,池东西两角各砌一石洞,当地人称之为“龙口”。泉水经东西龙口相向而出,环镇缓流,注入壶流河。池内锦鳞游泳,雏鸭浮沉,堡外绿荫披拂,稻麻飘香。暖泉书院的妙处就在于把书院与泉水有机结合。书院以泉水为胜,大约是想体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寓意。书院内有亭翼然,泉水直通亭内,亭内砌有一八角形井,井内泉水淙淙。凉亭上有一副对联:“五六月中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凉亭之凉与书声之朗。书院东北角筑有魁星楼,三层砖木结构,登顶远望,南山美景尽收眼底,此情此景更使书院学子增添了刻苦学习、发誓夺魁的雄心壮志。元代,蔚州一带为中书省所管辖,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暖泉书院的创办开创了张家口地区书院先河,对后世区域教育事业和书院建设都有很大影响。

2.景贤书院 宣化古为民族纷争之地,境内广设屯兵戎守之所,重武备轻文治。自元代起,才在城内设景贤书院,当时仅仅是和宁王康里脱脱在其宣德别墅中延师训子的私家书房。

3.保极书院 在涿鹿县城里的城隍庙,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八年(1580年)改为学社。

4.上谷书院 明洪武至正统年间,宣府城内立“社学”,明嘉靖七年(1528年)将“乐乐堂”改为上谷书院,仍为官宦富绅子弟训教馆所。清顺治以后战事暂息,武备渐疏,尚文之风应运而起。

5.玉泉书屋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魏象枢、周之秀、张晊创办了玉泉书屋,设于蔚县城西南10公里浮图村南玉泉山上。山半有寺,寺北角有楼。魏象枢同社友周之秀、张晊登玉泉山读书,一年时间,学业大进。清代李周望也曾在此读书。魏象枢任尚书时,曾返玉泉山作《忆书屋》诗云:“古寺连书屋,登临接梵台。人归多见日,客入始衔怀。树里雕飞过,峰高鹿下来。不知云去后,几处又花开。”

6.蔚萝书院 清顺治三年(1646年),县地方绅士与知名人士筹集资金,创办蔚萝书院,乾隆四年(1739年)改为乡义学。

7.弘州书院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由清南路通判陈天栋创办,院址在阳原西城西门外。道光六年(1826年)知县孟封续办;同治六年(1867年),知县寅康将书院迁至城内东街文庙(今实验小学址)。

8.涿鹿书院 在州治(涿鹿城)西原分巡皋司行署,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建。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改名为新州书院(院址在今县实验小学处)。书院办学经费主要靠学田地租,年收租粮54石。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60多年间,该书院共考中进士、举人10人。

9.敬一书院 清乾隆三年(1738年),怀安知县薛天培在怀安城议建“敬一书院”未果,学子在孔庙明伦斋房就学。翌年,知县朱暎捐俸修崇圣祠、建“敬一亭”。又过了一年,年教谕曹运捐资建成,每年拨给地租60石为书院经费。

10.养正书院 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杨大昆捐俸,将左卫城东门内原卫学旧址改建为“养正书院”。

11.文昌书院 乾隆十一年(1746年),“文昌书院”建于怀安城文昌阁,东西厢房为肄业所,不久即废。同治七年(1868年),知县邹振岳以本地久无书院为憾,遂倡四周捐金至4000余两,在原书院旧址旁购一处住宅,重建文昌书院,余资发商得息,为书院办学经费。同治八年(1869年),将义学田划归书院,新入官地也为书院学田,共计2589亩。同治十年(1871年),又得房地价430吊,均作为书院经费。治八年(1869年)柴沟堡义学故址也改为文昌书院。书院立有22条规章制度,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入学,十月解馆,书院山长由绅董延请外籍人担任,地方官不能参与。山长年薪200余两。住书院就学者每月由书院资助一斗米,解馆后愿留书院继续肄业者,斟酌给予补助。柴沟堡、西洋河一带,读书者每年三月初一到怀安城文昌书院参加考试,其余不论官课、斋课考试,均将试题寄往柴沟堡文昌书院,考试后将卷封上送怀安城文昌书院校阅。

12.柳川书院 清雍正元年(1723年),废社学,倡义学,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宣化县城内开设柳川书院(现宣化一中处)。张家口地区书院办得较早而且较好的是宣化的柳川书院。据《宣化县续志》所记,在乾隆为宣化府鼓楼题写“神京屏翰”四字匾额的11年后,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口北道良卿知府张志奇便奉命与知县黄可润“率同名属绅士捐建学舍七十余间”,创建了这座古城的最高学府——柳川书院。当时书院规模相当可观。“前辟门,门之内为讲堂,五楹。后堂二,规此列舍。堂后有楹,左有射圃厩一,井三……舍东为奎阁,西凿池。”“栋宇凤骞,门庭日豁。”“截而度,窃而邃,廓而有容,落成之日,见者悦而闻者欣”。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想象到当时这座学府屋舍整洁,楼阁高耸,池塘掩映,气氛肃穆的情景。因“宣城集关外之秀,而柳川又为宣府之秀”,以及明代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身经百战后凯旋而归,途中暴死于柳川河旁,有人为其立碑于此,故“柳川书院”的含义是十分深刻的。“柳川”二字既表明了广大人民对这座塞上学府的由衷喜爱,又反映了人民对这座学府寄予的厚望。柳川书院建立之后,不但促进了上谷古郡“文教圣德”风尚的形成,而且也为莘莘学子开辟了进一步深造的场所,所以一时四方之士来游学者络绎不绝。不少仁人志士皆在此以白鹿洞、岳麓、莲池书院为典范,聚徒授学,传播大道,培育良才,广植桃李。正如张志奇在《征建柳川书院启》一文中所说的:“育骊黄于上厩,用期他日腾骧;植杞梓于邓林,蓄备清时栋梁。操骊而得珠,树彼词坛;处囊而脱颖,培植良才。”“翔鸾鹤于紫塞,哕出高岗;长桃李于青蹊,香生空谷。”(引自《宣化县志艺文类》)柳川书院之声誉、气势以及办学情景与培养目的,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在柳川书院执教者,多是“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的鸿儒、硕士与学者名流。如曾担任过柳川书院董事的清贡生宣化府的赵秉忠先生,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学者。他学识渊博,秉性刚直,志趣高洁,给学生以良好的陶冶和感染。继赵秉忠之后的董事是清贡生刘秉文先生,他学富五车,多才多艺,治学有方,成绩卓著,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爱戴。在柳川书院任教者,除了本地区的名儒贤才以外,还招纳了不少外地学者,以至于学院之声誉日隆,而学子之来者日多。如广西临桂县人龙继东先生曾任清之户部主事,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被贬从教。还有直隶盐山人刘若曾先生,光绪乙丑进士,因为官不合时宜,宁愿弃官就教,为国育才,其高风亮节,誉满乡里。在柳川书院集聚的许多名流学者,为张家口地区培养了大批的英才。如宣化深井堡人刘化南就是柳川学生,后考得咸丰辛酉科拔贡,受内阁中书,后转吏部候补主事,颇有政绩。

13.文蔚书院 蔚州知州靳荣藩鉴于全国各地“培植人才,自学宫而外,省府州县多有书院”,为培养蔚地人才,筹集资金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蔚县城书院街今县人民武装部处创建文蔚书院,又名荣藩书院。书院山长(主讲)与教习的任用以及学童的招收等均由州府审批。书院占地15亩,建有四合院式院落9处,计房100余间,有专供生童学习、住宿的“六斋”,即率性斋、修道斋、诚心斋、正义斋、崇志斋和广业斋。有为山长及教习办公用的院子一处,另外两院则为库房、厨房及藏书室。书院以考课为主,兼作科举的预备场所。院中设山长一人,由德高望重、学识较高之士出任,除主持讲学外,还兼领院务,其他教习来之塾师,须考试合格方能聘用,学童大部分由各地私塾转入。书院学制不定,学童入学年龄无严格限制。讲授主要内容有四书、五经、性理、习字等。每天课程分为诗歌、习礼及读书三类。教学方法以学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教习讲学为辅。每月一次小考,称月考;年终一次大考,称岁考,均由山长命题。书院经费由“原设地十六顷十五亩,岁入米谷等租七十五石;房二十一处,岁入房租钱三百千;续捐生息本钱九百七十千,岁入钱六百五十八千”解决。文蔚书院延续126年之久,“士之歌朴颂菁莪者,每出其中”,在蔚县教育史上有较大影响。

14.东川书院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知县窦士达创办,原址在阳原东城文庙,同治五年(1866年)迁至玉皇阁西。书院设山长,主持院务及教学工作。入院学生,由县学官考试录取,主要学习科举考试必修的课程。

15.龙泉书院 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知县杨春华创办,院址位于阳原西城海子堰。

16.抡才书院 伦才书院建于光绪四年(1878年),坐落在张家口市堡子里书院巷,由察哈尔都统穆图善和万全知县尹开先邀集满汉商绅捐资而建,是惟一一座保存完整的近代书院。书院坐北朝南,内有房50多间,两侧有跨院,院内主体建筑为正堂,堂内供奉着孔子的牌位。大门外两侧墙上镶嵌着两块石碑,碑顶有二龙戏珠,雕刻精致,极为美观。书院规模可观,其门第闳俊,东西耳房平列整齐,中间三进过厅,上房各五楹,内外两厢房各三椽。其办学宗旨是为末代王朝挑选人才,让学生们“朝夕而聚诵”,任教者皆当代名流,曾盛极一时,远近闻名。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存钱利息、税捐和公产三个方面。

八股废除后,科举制度被新学所替代,抡才书院更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学校。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666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