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浩淼秀美的保障湖北岸,绿草如茵,林木森森。蜀冈中峰之上,耸立着一座有“神秘地下宫殿”之称的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墓主人汉广陵王刘胥,为汉武帝第四子,受封广陵,他凿城兴业、开矿铸钱,开创了西汉扬州的首度繁荣。可惜,他却做起了帝王梦,幼帝刘弗继位后,他终因诅咒天子之罪被人告发,用一根绶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刘胥畏罪自杀后,汉宣帝仍让他享受了帝王级别的墓制。

汉广陵王夫妇墓于1979年发现于扬州西北郊的神居山。同年6月至1982年5月,由南京博物馆主持发掘墓葬,江苏省政府遂决定整体迁移复原于蜀冈之上。1992年5月,汉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后更名为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又称“汉陵苑”。

汉广陵王墓建筑宏大,面积约2.7万平米。墓中棺椁全部以金丝楠木为构件,墓制享用级别最高的“黄肠题凑”。墓中巨木856块,用材一千立方米,用料之多、制作之精、结构之严,其保存之完整,乃全国汉墓之最。

走进馆内,抬眼便是墙上的大幅壁画,画中觥筹交错,丝竹琴弦,记载着墓主人与群臣最后的饮宴。墓中分割为主墓室和各具功能的梓房、便房等十数间,墓前复制了“四马一车”的出游仪仗,还原了帝王般的生前享受。墓主出土的随葬品中,金缕玉衣、男女墓俑、宝剑弓戟和制作精良的漆器、陶器等琳琅满目;展窗内还陈列着地下挖掘的斧刨锯锥、盘碟浴具,无一不彰显着古代扬州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在主展厅东北,复原了同样是“黄肠题凑”墓制的广陵王后墓。2008年又增建了“异域同辉”展厅,展示的是西汉江都公主刘细君和亲乌孙的故事,以纪念从扬州走出去的刘细君。

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开放时间 门票价格

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整个建筑群范围非常大,很多游客不知道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以及门票的价格是多少,还有针对老人的门票以及学生和成年人的门票价格都有所欠缺,下面给大家分享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开放时间以及价格一览。

扬州汉广陵王墓门票成人票:25元

在去扬州之前,特意查了下汉代广陵王的平生,跳出来几个标题:

——广陵王刘胥:被女骗子忽悠的家破人亡的皇室子弟。

——最倒霉皇子刘胥:汉武帝皇子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以命祭皇位:武帝四子刘胥一辈子的皇帝梦

由此可见,这位汉代王爷的一生是一个大写的悲催,而且还是自己作出来的!也难怪,名利一诱惑,人难免昏头。

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地址:蜀冈古城遗址南缘

藏品一览:

“黄肠题凑”

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枋木的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

曲江垂钓

利用护城河水构成水榭、半厅、假山,立一块“枚乘七发”诗牌,供游人休息、观赏、娱乐。添一处可玩之处。

王后寝宫

帝王葬制有陵寝之制如西汉梁王陵为“前朝”“后寝”式。因之将展陈广陵王。王后木椁墓的展室称为“王后寝宫”。

细君思乡

此景为纪念扬州第一位和亲公主——江都公主刘细君而建,以此来宣传她深明大义,为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牺牲个人幸福,远嫁乌孙国的感人故事,缅怀她思国思乡之请。

广陵王地宫

此厅建成于1986年,是我馆的主体建筑,位于馆内的中心位置。由于广陵王刘胥的木椁墓深埋于地下24米,迁来扬州后为再现当时深埋的特点,故将木椁墓复原陈列于地宫之中,展室内还成列有该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以及有关葬制结构的文字资料。因之称为“王陵地宫”

那么,这位汉广陵王是谁?

刘胥,汉武帝刘彻的四儿子,受封广陵王,亲妈是武帝的李姬。

这位大汉王爷,长得人高马大,力能扛鼎,徒手敢跟狗熊野猪搏斗。可能是因为出身和排行的关系,刘胥年少对问鼎江山没太多指望,更多的时间沉迷于倡乐冶游,以犬马酒色为伴。

武帝死后,皇位传给了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做哥哥的刘胥开始不爽了,怎么轮也轮不到小六子呀(刘弗陵为汉武第六子)!打这儿起,他有了帝王梦。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去玩的当天,天气晴好,来汉广陵王墓博物馆的人不多,不用排队,买了票后直接进入。

此馆依山而建,从下往上看,数百级台阶上,门口左右两座门阙显得古朴高大。

据【国宝档案】上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墓葬,专家按照原来的样子,把墓葬整体迁移到了扬州,并在上面建了一座博物馆。

金缕玉衣

走进大殿,右侧的“耳室”内陈列的是广陵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不过这件金缕玉衣是件仿制品,大概真正的那件存在了南京市的省博物馆里了。

其实,金缕玉衣是用金丝把和田玉串起来作为衣服穿在死者身上,这也不是一般人去世后能享有的。导游这样介绍:“古人认为玉为山川之精华,人死后穿上玉衣,有护体不朽之功效。”

“里面的尸体还在吗?”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大家都笑了。是啊,再好的玉也不能让身体不朽,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精神不朽。

一号墓墓坑

走进地下宫殿,没有所谓的恶臭气味,反而是一股金丝楠木的香气扑鼻而来,煞是好闻。

不禁慨叹,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这些木材依旧保存良好,连带着香气都久不散去。我忍不住多吸了两口(应该不会中毒的,呵呵哒)。

随葬文物

五凤四年,刘胥因诅咒汉宣帝之事发觉,自己以绶带自缢,广陵国除。改为广陵郡。死后赐谥号“厉王”。其在位时间很长,却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不仅如此,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是一个“奇葩”。

如此一个“奇葩”人物,死后是如何获得“金缕玉衣”的赏赐的?因为以金缕玉衣的珍贵程度,是只有天子才可享有这个殊荣的,然而这个秘密就不得而知了。

工艺

建国以来,各地陆续发掘了不少汉代王侯墓葬。每座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神居山广陵王墓的看点在于木椁的榫卯结构。各种工艺反映了汉代时木工的高超技艺。

墓制结构

黄肠题凑

由图看出,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被称为“黄肠题凑”。

“黄肠”是去了皮的柏木,“题凑”则是木料的堆积方式。堆积时,木头的端头统一向内排列,一般的黄肠题凑,都用柏木制成,可这座黄肠题凑,却是就地取材,全部选用更加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金丝楠木不仅带有淡雅的清香,而且坚固防腐,历经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楠木特有的芳香。

这座黄肠题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一共用了856块楠木,每块楠木大小不一,四面企口高低错落,全凭榫卯相连,彼此紧密贴合。刚刚出土时,就连世上最薄的刀片,都无法插入。

棺椁正视图

这么多根木头插入,当真是鬼斧神工!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当初搬移广陵王墓时,各个部位都要编号,否则真难再复原。

古代战马

由棺椁室内陪葬的车马俑可观,古人出行真是蔚为壮观。

二楼俯视整个棺椁

从上面俯视

陶器

第一次见到汉代的全套沐浴工具,古人洗一次澡真的是项大工程啊!所以,古人的假期多数会叫做“休沐日”,意思就是给你时间洗澡。

广陵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品种良多,制作精良。陶器、铜器、木器都应有尽有,尤以王后陵寝里的陪葬品为多。

这让我想起了“视死如生——独特的广陵葬制”“死即永生”汉葬之风。墓葬虽然是为死者服务的,墓葬的制度与物品却体现的生者的思想及智慧。

浏览到此,我不禁开始构索汉广陵王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奢靡程度了。

生在帝王家,是幸还是不幸?

馆藏 | 湖南博物馆马王堆汉墓文物珍品欣赏 (下)

“利苍”玉印

材质:玉

年代:战国

来源: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1.5厘米,长2厘米,宽2厘米

“利苍”玉印,方形盠[l]顶,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线条均匀,字作长体横排,工整清秀,当是死者的私印。

《史记》记作“利仓”,《汉书》记作黎朱苍,指的都是利苍,说明二号墓墓主是名流千古的历史人物。利苍,第一代轪侯。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参加秦末战事、楚汉之争。汉初任长沙国丞相。惠帝时封为轪侯,食邑七百户。封地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一说在今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

“轪侯之印”铜印

材质:铜

年代:西汉

来源: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1.4厘米,长2.2厘米,宽2.2厘米

方形,龟纽,有穿孔,印面雕刻阴文篆书“轪侯之印”,方体直排,字体饱满,当是死者所封爵印之冥器。印章原通体鎏金,现已大多脱落。此印形制与“长沙丞相”铜印相同。

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原秦番阳令吴芮因率部助刘邦亡秦灭楚,被封为长沙王。吴氏长沙国辖境,北至今湖北南部,南抵今广东连县,东达今江西鄱阳湖,西与今贵州为邻。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因功受封轪侯,轪侯共传四代,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末代轪侯、东海太守利秩因罪被废。

“长沙丞相”铜印

年代:西汉

材质:铜

来源: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1.45厘米,长2.2厘米,宽2.2厘米

作方形,龟纽,印面雕刻阴文篆书“长沙丞相”四字,方形直排,字体饱满,是当时死者生前官印之冥器,龟头作昂起状,龟背刻有龟裂纹,四足及尾均刻出。龟腹下一穿孔,当是系绶带处,印章通体鎏金,但大多脱落。长沙丞相——利苍,由朝廷委任,辅佐长沙王,掌握实权,控制地方。

“轪侯家丞”封泥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5厘米,宽2厘米,厚1.5厘米

封泥。印有“轪侯家丞”四字。“轪侯家丞”是轪侯家的总管。封泥始于战国,流行于秦汉。战国初期的公私文书大多写在竹简、木牍上,发送时用绳子捆绑,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印章,以防他人私自拆看,其泥称封泥,而用来存放封泥的木匣称为封泥匣。由于封泥是未经烧制的黏土物,极易破损,且收件人在打开对象前需要先验证封泥上钤的印章,再将泥剥去取物,故损坏者多,保存完整的极少。因此,这件带有封泥匣与残封绳的封泥弥足珍贵。

素纱襌衣(直裾)

年代:西汉

材质:丝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衣长132厘米,通袖长181.5厘米,重49克

此件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遣策称其为素纱襌衣。《说文解字》载:“襌,衣不重。从衣,单声。”《礼记•玉藻》载:“襌为絅[jing]”,郑玄注:“有衣裳而无里。”即没有衬里的衣服。素纱丝缕极细,重量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十问》

材质:竹

年代:西汉

来源: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约23厘米

房中术类文献。全篇共101枚竹简,内容系假托古代帝王、诸侯、官吏、名医、术士互相问答,就十个有关养生保健问题进行讨论。特别指出只有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变化,注意饮食起居,坚持练习气功导引之术,特别是注意节制房事生活,重视房中养生及性保健,方能求得健康长寿。

彩绘陶钫

材质:陶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35.8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14.7厘米

盛酒器。泥质灰陶。出土于南边箱。器身合模制成。钫指的是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器表磨光髹[xi]漆,除下腹部外,周身用黄、绿、银灰三色粉绘成花纹。肩部二铺首上各绘一昂首立凤,另两侧及四角各绘一花瓣状云纹;腹部四边各绘一卷云纹;圈足四边各绘一凤纹;器盖的顶部,用银灰、朱红二色绘四蒂纹,四坡则有黄、灰二色的弦纹和波状纹。

“君幸酒”“四升”云纹漆耳杯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2.3厘米,宽27.5厘米

饮食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此种耳杯10件,杯内均髹[xi]红漆,用黑漆书写“君幸酒”三字。两耳和口沿外部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四升”二字。这种耳杯器型最大,制作精美。古时用于盛酒。据汉代《盐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故漆饮食器皿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因此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漆器也由此成了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彩绘漆盂

年代:西汉

材质:漆

口径34.7厘米,高8.3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盛食器。马王堆一号墓共出土漆盂[y] 6件。器形大小相同,造型一致,均为圆木旋削而成。器外壁以黑漆底上朱绘点纹,并以单体卷云纹点缀其间;内壁上部和底部装饰与外壁相同,但两组装饰带之间大面积涂红漆。这种构图是马王堆汉墓漆器主要漆绘装饰风格之一。

盂的外形似较深的盘,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而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时期,当时主要作饮器使用。秦以后,盂的功能和名称发生变化,既可盛水,又可盛粥、盛羹。

“君幸食”小漆盘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22.3厘米,宽27.5厘米

饮食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此种耳杯10件,杯内均髹[xi]红漆,用黑漆书写“君幸酒”三字。两耳和口沿外部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四升”二字。这种耳杯器型最大,制作精美。古时用于盛酒。据汉代《盐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故漆饮食器皿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因此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漆器也由此成了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彩绘陶鼎

年代:西汉

材质:陶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高16厘米,口径16厘米,耳高6.1厘米

烹煮或盛贮食物的器具。此鼎为泥质灰陶,出土时鼎内盛有鸡骨。器身表面涂黑色粉状物,口部绘银灰色宽弦纹和波状纹各一道,足部和耳部绘银灰色纹饰。器盖顶部用黄、绿、银灰三色绘四朵云纹,周围绕以银灰色的弦纹两道和波状纹一道。纹饰对称排列,充分展示了汉代装饰艺术的多彩变化。

马王堆一号墓木椁

材质:木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672厘米,宽488厘米,高280厘米

葬具。原置于墓坑底部的3根方形枕木上,有两层盖板和两层底板。椁室由棺室与4个边箱组成,形状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4个边箱总面积6.8平方米,容积9.7立方米,放置各类随葬品1000余件。棺室内有4层套棺,从外至内依次为黑漆棺、黑地彩绘棺、朱地彩绘棺与锦饰内棺。如此庞大的椁室,没有一颗金属嵌钉,采用扣接、套榫[sn]与栓钉结合而成。这是迄今出土保存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这种仿死者生前居室所造的椁室,代表着死者“永恒的家”。

着衣歌舞俑

材质:木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45厘米

面部丰腴,呈椭圆形,敷白粉,梳垂髻,垂髻是另外雕成再以竹钉钉于脑后,头和上半身稍向前倾,两膝略弯曲,无手。从残存的衣着观察,似着短褂,长裙。

汉代歌舞盛行一时,贵族们到处搜罗能歌善舞者组建家族乐队。墓中遣策(随葬品清单)表明轪侯家就曾拥有一支可以表演楚歌、郑舞的10个人组成的乐队。随葬的歌舞俑脸上敷白粉,描墨眉,点朱唇,身形纤巧,长袖飘飘,为典型的纤腰磬折、长袖曼舞的楚女形象。

帛书《刑德》甲本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64.5厘米,宽48厘米

帛书《刑德》的成书年代应在战国中期以后,即公元前300年以后。帛书《刑德》有甲、乙、丙三篇。甲篇用古隶抄写,无上下墨线界栏,行与行之间没有乌丝栏墨格。分上下两格,右起上格约31行文字,绘有刑德运行干支纪年表和刑德九宫图,下格约有5000余字,是关于以刑德占测胜败和刑德在六十干支运行方位记载。在干支表左侧,有“今皇帝十一年”的记载。据查证,所谓“今皇帝”也就是对汉高祖的尊称,由此也可知这篇帛书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抄成的。该篇保存比较好,文字大致可读,九宫图和干支表清晰可辨,是汉初刑德理论的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尺寸:纵31厘米,横16.3厘米;纵30.5厘米,横19.5厘米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现存最早的经脉学著作之一。《足臂十一脉灸经》一书共三十四行,有“足”和“臂”两个篇目。“足”代表下肢脉,共有六条: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泰阴脉、足厥阴脉;“臂”代表上肢脉,共有五条: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阳脉、臂阳明脉。每一条脉下均记有该脉的名称、循行过程、主病病候和灸法。十一脉循行方向全是向心的,治疗全为灸法,无穴位名称和针治记载。《足臂十一脉灸经》与同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全文体例很接近现存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论述十二经脉的部分,但又各自在其文字和具体内容方面分别有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不完备到逐渐周密完整的明显趋势。可以看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黄帝内经》之前的著作。

着衣歌俑

材质:木

年代:西汉

尺寸:高32.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一号墓出土歌俑4件,置于北边箱紧靠东壁处,两个一组,分别以竹钉固定在一木板上。同墓还出土舞俑4件。4件歌俑均两足屈膝向后席地而坐,面部丰腴,呈椭圆形,敷白粉,墨眉朱唇,着黄绢交领右衽,双袖交叉屈膝前,俑无手,发式为盘髻。

北边箱帷幔内的各种摆设,是对死者生前歌舞宴饮场景的模拟,当时诸侯、贵族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死后也要将生前种种享乐带入阴间。这4件歌俑头梳盘髻,舞俑着长袖舞衣,采用半肉雕技法,注重头部与面部雕刻,面部表情生动,并施加墨绘和朱绘,着色彩艳丽的服饰,既反映了墓主人生前歌舞升平的生活,又可考证当时人的衣着服饰及丧葬礼俗。

铜镶玉樽

材质:玉

年代:西汉

通高18厘米,口径9.7厘米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铜镶玉樽是一件运用镶嵌工艺制作的实用玉器,用来盛酒。盖顶玉片中心刻柿蒂纹,其外刻多圈云纹。器身所嵌玉片、从上至下三组阴刻花纹,上下两组为工整密集的云纹,中间一组为昂首、翘尾、张足起舞的凤纹。底部玉片外边刻谷粒纹。鋬[pn]为白玉,外表亦刻柿蒂纹。底部边缘以三个兽面小蹄足作品字形铆在器身下面的铜箍上。

这件樽镶嵌紧密,里外打磨光亮,制作精致美观。这种樽在长沙尚属初见,其纹样与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铜器的纹样颇为相似。

三号墓遣策

年代:西汉

材质:竹

长约27.5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0.1厘米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共有410枚。出土时已散乱,无编联痕迹,但遣策的排列顺序大致清楚,依次为:男、女明童、车马、各种食物、漆器、土器、其他杂器和丝织物。竹简保存非常完整,字迹清晰,简文少则一字(残简),多则二十四字。三号汉墓遣策在内容记载上大多能与一号汉墓遣策相对应,但同时也记载了不少一号汉墓遣策中所未记载的内容,如男女明童、车马、兵器以及比一号墓更丰富的乐器、衣物丝织品种类记载,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饮食、服饰、车马、兵器、丧葬礼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木璧

年代:西汉

材质:木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木璧为仿玉风格的随葬明器。自古以来,玉璧一直是古代贵族“礼天地,聘会盟,赠君子,配富贵”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作用。玉璧还是一种财富的代表,同时又是历代贵族死后财富和高贵的象征,所以玉璧就成为了他们主要随葬品之一。先秦时期流行真玉璧随葬,至战国以后有用玉璧随葬的也有用木质璧替代的,谓之明器。一号墓共出土木璧三十二件,有素面的木璧,也有涂金粉和涂银粉的谷纹木璧。

矢箙(f)、箭

年代:西汉

材质:木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矢箙带箭杆通高68.5厘米、矢箙高45.4厘米

矢箙为装箭用具。木质,作梯形扁平盒状,上面两侧伸出两根尖状木柱,用朱、黄色绘三角纹、云纹。扁盒上部钻孔12个,并穿绳,作为固定箭杆之用。矢箙内盛箭杆12支。《周礼》有“仲秋献矢箙”的记载。中原地区的矢箙以竹木为原料,形制较短;边疆游牧民族的则以兽皮为材料,形制稍长。使用时多佩带在身侧。箭的镞[z]端向下放置,箭在箙内排成一排,羽端露在箙外。南北朝以后,少数民族的盛矢器具——胡禄(装箭用的小箭筒)大量引入中原,在喜好胡风的唐代更是风行一时。

锥画漆弩机

年代:西汉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70厘米

木质冥器。弩臂木制,两侧锥刻云纹,髹黑漆。弩是一种远射程兵器。秦以前的弩长度只有52厘米左右,此弩大大加长,射程就更远。汉代弩的射程一般在一百二十步至二百步之间,约合167-278米。弩有先进的瞄准装置,有臂张、蹶张、腰引拉弓法等。

兵器架

年代:西汉

材质:木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89厘米、宽35厘米

冥器,木质方形板,下有木架。板两面均漆绘,为黑地、朱边,中用红、黄、绿等色漆绘云气纹,粗犷有力。正面有三排弯形木钩,上排一个居中,中下排各两个。出土时中排钩上置带鞘角质剑一把。古代文献中称兵器架为“兰锜”。张衡《西京赋》中说:“武库禁兵,设在兰锜。”李贤注引《魏都赋》刘逵注说:“受他兵曰兰,受弩曰锜。”即是说,放置弓弩的称锜,而放置其他兵器则统称之为兰。该兵器架为首次出土,这使我们知道了剑不佩带时的放置方法。

帛书《却谷食气》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帛书《却谷食气》出土时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合抄在一幅帛上。是一篇充满道家思想观念的养生学著作,因残破厉害,行数和字数颇难确定,现存可辨识的字计270多个,缺损字数也在200余字左右。其内容大致包括却谷和食气两部分。却谷是不吃谷物而吃代用品,食气是呼吸有益于人体的气,属于古代气功的一种,它是一种结合呼吸导引以求却病养生的方法。书中除提出了具体的呼吸方法和要求外,还就一年四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因素对于人体产生的各种影响加以阐述,反映了我国汉代以前气功导引的已有成就。本书原缺书名,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根据其内容特点命名为《却谷食气》。在现存的汉魏以降道家古籍中仍可看到有关以却谷食气之法进行养生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竹笛

年代:西汉

材质:竹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一支长21.2厘米,一支长24.5厘米

出土时盛放在漆书盒靠边最狭长的条形格内。竹质,一端有竹节封口,一端开口。封口一端其侧有长方形吹口。开口一端起依次有六个洞眼,周围削成平面。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用天然竹材制成。笛子历史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的骨笛。

《杂禁方》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宽1厘米,长23厘米

本书为古代技书,其内容是以厌禁为主的方术之法。共11支竹简,共百余字。本书原缺书名,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根据其古禁方的内容,命名为《杂禁方》。本书虽非医术,且涉及迷信之事,但作为与古医书同时抄录并出土的文献,仍有其相应的史料价值。(注1厌禁: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注2方术:一是指古指关于治道的方法;二是指中国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

帛书《刑德乙》

年代:西汉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长84厘米,宽44厘米

《刑德》乙篇以隶书书写,有较完整的墨线外框,朱丝栏分隔图、表之外的文字。右起上半部绘有朱、黄、墨3色相间彩绘的刑德九宫图和干支纪年表;右起下半部和左边均为朱丝栏墨书隶体字,共5000余字,部分文字有朱点起首,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刑德运行规律的解说和对“刑德九宫图”的诠释,以及关于以云气、风、雨、雷等天文气象占测战争胜负吉凶的规定。该篇是研究汉初刑德思想理论的重要资料。干支运行表中“丁巳”一栏中有“孝惠元”的记载,可知汉惠元年是丁巳年,而不是丁未年,对校正历史纪年具有重要价值。本篇的抄写年代即可定为孝惠元年(公元前194年)前后,这也为确定帛书中同类书体抄本的抄写时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木犀角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25.6厘米

木犀角是一种丧葬用品,为犀牛角之冥器。因犀牛为稀有动物,所以贵族们常用木质犀角作为随葬明器,以此作为墓主人财富的写照和象征,它主要流行于汉代。

《阴阳十一脉炙经甲本》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长30.5厘米,宽19.5厘米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紧连着书写。《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共37行,原无篇名,亦无章目,据其内容可分为足巨(太)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足巨(太)阴脉、足少阴脉、足厥阴脉、臂巨(太)阴脉、臂少阴脉等十一节,且以阳脉在前,阴脉在后。十一脉的循行径路、病理征候和灸法的描述,比《足臂十一脉灸经》进步和丰富得多,如其中有关“动病”和“所生病”等病候的记述,无疑是中国医学古籍所见最早的了。

篆书《阴阳五行》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3020厘米

篆书《阴阳五行》,又名《式法》,现装裱成39页大小不等的帛片。该帛书内容主要是关于干支、二十八宿、天一运行的记录和有关方位、四时、月令、择月等方面的占验,其内容非常丰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阴阳五行》方面的抄本之一,是研究汉初阴阳五行理论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

《出行占》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3020厘米

《出行占》内容是讲不同时日、时段出行时的各种吉凶、宜忌事项,性质与《日书》相类。一般属于占卜人行程已定,出行前先问方向的吉凶,再问出行结果、道路是否吉利。古人出行多择吉日,出行占卜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其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后来的阴阳家又将之与天干、地支、五行连在一起,把一年中各日分成吉与凶两大类,编出何日宜何日忌的说法,故民间有“逢吉方行,遇凶则止”的箴言。

《刑德》丙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大页:5020厘米,小页31.519厘米

《刑德》丙篇抄写在一幅宽48、长约82厘米的帛上。因残破太甚,已很难拼合和句读。现存原物共揭裱为18页残片,从残存的片段文字看,其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位于帛书右上方并列的三个图,均见于帛书《阴阳五行》乙篇;第二部分是位于三个图下方及左侧共约73行文字,内容虽包括有刑德占方面的信息,但更多的是与《阴阳五行》乙本的相近的东西。而该篇全部用朱文书写,栏格则全是黑色的乌丝栏,外围有很粗重的墨线边框,这种较为奇特的形式是否别有含义,尚待研究。

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高50厘米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却谷食气》和《导引图》抄在一幅高约50厘米、长约100厘米的帛上,现装裱成一幅卷轴保存。前段为《却谷食气》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后段为《导引图》。《却谷食气》末了,紧接着抄录《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两书笔迹一致,中间不另分行,且相接处有缺损,见不到区分标识。《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仅存18行,中间残缺较多,但首尾较完整。叙述十一脉的顺序亦为先阳脉,后阴脉,即足巨(太)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足巨(太)阴脉、足少阴脉、足厥阴脉、臂巨(太)阴脉、臂少阴脉。脉名可作分段的标识,此外别无篇名。内容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基本一致,故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根据其内容将其定名为《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帛书《杂疗方》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30.520厘米

《杂疗方》单独抄在一幅高24厘米帛上,有40块断片,现揭裱为4页,现存文字约79行,大约有45条医方,其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

(1)益气补益医方,共2条;

(2)壮阳、壮阴的诸医方,共20条;

(3)产后埋胞衣方,共2条;

(4)“益内利中”的补药方,约有3条;

(5)治疗“蜮”虫及蛇、蜂所伤医方,共8条;

(6)主治不详的若干残缺处方,共7条。

由于这些内容涉及面较多,故帛书整理小组将其定名为《杂疗方》。

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高25.2厘米

帛书《老子》甲本及卷后佚书合抄在317厘米的长卷上。文中不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其抄写年代当在刘邦称帝(公元前206年)之前。《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包括《五行》、《九主》、《明君》、《德圣》四篇。帛书出土时残破,文字多有缺损。

《五行》篇紧接着《老子》甲本抄写,其内容主要是阐述聪、圣、义、明、智、仁、礼、乐等道德规范,是失传已久的关于“思孟五行”理论的重要文献;《九主》主要内容是记述伊尹论九主的言论,故又称其为《伊尹•九主》,所谓九主即法君、专授之君、劳君、半君、寄主、破邦之主二、灭社之主二;《明君》篇主要是阐述贤明君主的几大要务;《德圣》篇的内容主要是融合儒、道两家的思想,对“五行”观念进行综合性的发挥和阐述。指出凡具备仁、义、礼、智、圣五行的君子,就会“德心起”而达到天人感应的“玄同”境界。

帛书《脉法》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长30.5厘米

帛书《脉法》是古医家传授弟子应用灸法和砭法的一种民间教材。全文仅300余字,出土时已严重残损,漫漶难识者近半数,帛书整理小组乃根据原文首句的“以脉法明教下”而命名为《脉法》。这里所说的“脉”,它既有后世医书中的“经脉”之义,也有血脉(血管)之义。它是目前所见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和确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虚实补泻概念的古医籍。

帛书《阴阳脉死候》

年代:西汉

材质:丝帛

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长30.5厘米

帛书《阴阳脉死候》百余字,原无篇名,帛书整理小组据其内容定其名为《阴阳脉死候》。这篇帛书主要论述在三阴脉与三阳脉疾病中所呈现的死亡症候及有关理论,认为三阳脉属天气,主外、主生,三阳脉病一般不至于死,其中只有折骨裂肤,才有死的可能性。三阴脉属地气,主内、主杀,其病多为腐脏烂肠,常易引起死亡。此外,文中还引述了一些养生理论及根据脉象而决定治疗方法等内容。

黄杨木梳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墓)出土

长8.5厘米、宽5厘米

梳妆用具。出自辛追墓的单层五子奁内。马蹄形。19齿。古人用梳梳理头发,以篦清除发垢,梳、篦总称为“栉”。《说文》称:“栉,梳、篦总名也。”《释名》称:“梳,言其齿疏也;篦,言其齿细相比也。”黄杨木自古是制梳首选,《本草纲目》载:“其木坚腻,作梳剜印最良。”

黄杨木篦

年代:西汉

黄杨木篦

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墓)出土

长8.5厘米、宽5厘米

梳妆用具。出自辛追墓的单层五子奁内。马蹄形。篦齿比梳齿细密,这把木篦宽度只有5厘米,却有74根齿,黄杨木是一种质地非常坚硬的木料,用它进行雕刻是相当困难的,此篦雕刻之细密均匀令人难以想象,这说明西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

长柄大竹扇

材质:竹

年代:西汉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柄长176厘米、扇面宽45厘米

以细竹篾编成,扇面边缘包素绢。扇柄裹黄绢,柄的上部劈成两半夹住扇面并用锦条捆牢。大扇又称“障扇”,用于仪仗中遮阳挡风避沙。

小竹扇

年代:西汉

材质:竹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柄长52、扇面宽22厘米

竹扇内侧缘用细竹竿作骨,延伸缘骨并用竹篾编成管状的柄,再裹以锦条。小竹扇用来扇风取凉,若出行时遇到熟人不想打招呼,也可用扇遮挡面部,所以又称为“便面”。

错金铜弩机

年代:西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长15厘米

上刻铭文“廿三年私工室”,为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制造。它可能伴随利苍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称为弩,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弩机是我国兵器史上最古老的瞄准机动装置,它是以弓为基础,加木质箭槽托等发展而来,但与弓相比,射击时更具稳定性,通常用于防御和伏击。

角质短剑

年代:西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长78.8厘米

此剑器形完好,外套剑鞘制作精细。汉代人佩剑,一为防护,二是做装饰之用,在官员和文人中尤其如此。汉初社会的游侠习气,也使得佩剑之风更加盛行。

小铜鼎

年代:西汉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

通高4.8厘米,口径6.5厘米,耳高0.5厘米,足高0.3厘米,耳宽1.2厘米,重137克

口微敛,深腹,竖耳,圜底,小蹄足。上腹饰凸弦纹三周。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它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利苍作为轪侯,有权利享用铜鼎,但此鼎器形甚小,显然非实用器,应是作为明器使用。

铁夯锤

年代:西汉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

口径6厘米,高6.3厘米,底径5.2厘米,厚0.5厘米

遗存在墓坑填土中的筑墓工具,发现在距坑口深3.6米处。作圆筒形,用双合范铸造。在近口的上部有一圆形小洞,当是插销钉之用。

玉璧

年代:西汉

材质:玉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

内宽7.4厘米,外宽4厘米,厚0.4厘米

马王堆汉墓出土玉器极少,只在利苍墓中发现数件,且大多为小饰件。此璧是其中最大的1件。玉璧在古代有多种用途,既可以作为祭天的礼器,又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可作为佩饰器和丧葬器。此璧出土于二重棺头挡挡板之间,当为丧葬用器。

角质箭镞[z]

年代:西汉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长5.3厘米、宽1厘米;长5.7厘米、宽0.5厘米;长5.3厘米、宽0.9厘米;长5.3厘米、宽0.9厘米

角质三棱形镞,尾端可插入杆内。利苍之子墓出土12枝箭,杆似为芦苇,前端涂黑漆,尾端涂红漆,尾端有羽,残留的羽毛可见。利苍之子墓中出土了很多兵器,他生前是一名武将,曾参与指挥朝廷征伐南越国的战争。

“君幸食”漆耳杯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长18.6厘米、宽17.8厘米、高3.6厘米

饮食器,因两耳像雀之双翼,亦称“羽觞”。杯内涂红漆,内底黑漆书“君幸食”三字,耳背部朱书“一升半升”四字,测得实际容量为420毫升。辛追墓出土漆耳杯九十件,其中五十件漆书“君幸食”,四十件漆书“君幸酒”,可见其用途有明确的分工。

彩绘陶盒

年代:西汉

材质:陶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高14.5厘米、口径19厘米、内径15.6厘米、腹径18.9厘米

盛贮食物的器具。盒呈扁圆形,子母口,器盖表面磨光涂彩,用蓝、绿、银灰三色绘弦纹、波状纹和云纹,出土时器内盛小米饼。秦汉彩绘陶较为常见,是彩绘陶发展的一个高潮。彩绘陶色彩绚丽、充满浪漫情调,品种有壶、盒、碗、炉、奁等,主要用作明器,常绘有几何纹及人物、动物等纹饰。

黄釉印纹陶罐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高38厘米,底径17.7厘米,口径17.5厘米,腹径29.5厘米

食物盛贮器具。大口短颈,深腹平底,上部拍印席纹,下部拍印斜方格纹。该罐出土时内有鱼骨。

“牛脯笥[s]”木牌

年代: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长8.9厘米、宽3.7厘米、厚0.3厘米

食品竹笥标牌。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了101枚木牌,吊系在竹笥之上。木牌的形状大都是顶部为半圆形,以墨涂黑,并有两个系绳的小孔。下部为长方形,有墨书文字,用以标识竹笥内所盛之物名称。该墓出土了大批记录食物的遣册和木牌,相当于现在的食单或菜谱。这木牌出土时系在竹笥上,以毛笔隶书“牛脯笥”三字,表明其所系竹笥内盛放的为“牛脯”。“脯”是肉干的意思。

雕衣女侍俑

年代:西汉

1973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高37厘米、肩宽8.5厘米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8年)

利苍之子墓共出土4件雕衣女侍俑。此雕衣木俑衣着是雕琢而成,墨绘眉目、朱绘双唇,所雕衣着内为交领右衽长袍,外为对襟长襦,面料纹样似彩绘刺绣,衣缘纹样同该墓所出绒圈锦相似。马王堆三号墓遣策有“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的记载。据研究,美人是指依据墓主人生前宠爱仕女模样所雕成的四件木俑,这件木俑着装为“楚服”还是“汉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这种对襟半袖长襦,款式较为特殊,与马王堆汉墓所出的大量彩绘立俑形式不同。

竹熏罩

年代:西汉

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高21厘米、底径30厘米、口径10厘米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3年左右)

竹、绢熏香用具。使用时,将香料放入熏炉内焚烧,以竹篾编成、外蒙细绢的竹熏罩,罩在熏炉上,缕缕清香通过细绢均匀散发。古人用其熏香衣物、驱逐秽气,杀菌消毒,改善室内空气。如熏烧特殊的香料还能镇静安神,帮助睡眠。辛追墓同时出土了陶熏炉和竹熏罩,出土时炉盘内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和藁[go]本等香料药物。焚香之俗在先秦时即已形成,史书有“越人熏之以艾”、楚人“熏以椒桂”的记载。

玳瑁樽

年代:西汉

1973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通高13.9厘米、口径8.5厘米,重165克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8年)

盛酒器。古时称有足者曰“樽”,无足者曰“卮”。玳瑁为非晶质体,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具蜡质至油脂光泽,其制作的用品较为珍贵。此玳瑁樽造型精致,盖及腹壁采用玳瑁,底为木胎。盖、身的口和底的边皆用铜条扣包,它与鎏金嵌玉铜樽同出于利苍墓,是利苍身份的象征。

玳瑁璧

年代:西汉

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外径14厘米、内径4.3厘米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3年左右)

出土时放在内棺盖板上。玳瑁自古以来就是吉祥长寿、辟邪纳福的象征,深得历代皇室贵族、富豪人家乃至广大民众的喜爱。马王堆三座汉墓都出土有仿玉风格的玳瑁璧。此玳瑁璧系在T形帛画的顶端,接近死者头部的地方,这种用璧方式有其特殊用途和象征意义,有学者认为其为死者魂魄提供特殊通道,引导魂魄离开尸体升天成仙。

木杖

年代:西汉

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长1.32米,宽1.2厘米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3年左右)

从辛追墓的非衣上可以看出,辛追生前要执杖出行。医学专家对其骨骼进行了全面检查,她生前应该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所以此木杖可印证帛画上辛追形象的真实性。

西汉彩绘漆屏风

年代:西汉

高62厘米,宽58厘米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方形屏板,下装横出屏足。髹漆彩绘,正面红漆地上以浅绿色油彩绘简约纹样,中心绘有谷纹璧,周围绘几何方连纹,边缘绘菱形图案。背面黑漆地上用红、绿、灰三色油彩绘云纹和龙纹,龙作飞腾状,绿色龙身,朱色鳞爪,云纹缠绕,呈腾云之势,边缘绘菱形图案。体量较小,制作亦比较粗糙,可能是仿实用屏风而作的随葬明器。这是目前所见保存完整的汉初彩绘漆屏风实物之一。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100幅宋画,太高清了!!!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湖南博物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馆藏|湖南博物馆马王堆汉墓文物珍品欣赏 (上)

云纹漆盆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11.5、口径37.2厘

来源: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

盛水器。旋木胎。外髹黑漆,内髹红漆。器内黑漆上彩绘凤鸟、云纹图案,构图精致巧妙。

“君幸食”小漆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3、口径18. 2厘米

来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盛食器。旋木胎。盘内髹红漆,盘心在黑漆地上朱绘卷云纹,卷云纹中间以朱漆书“君幸食”三字,口沿朱绘波折纹和点纹,口沿内朱绘线纹和B形图案。盘外髹黑漆,近底部朱书“一升半升”四字。

漆平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3.6、直径48.9厘米

来源: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盛食器。旋木胎,盘内髹红漆和黑漆各二组,黑漆地上朱绘变体的云龙纹,并以漩涡纹组成龙的须角和鳞爪,口沿上为波折纹、点线纹,内外壁为鸟头形图案,整体笔法工整。外底朱书“轪侯家”。

云龙纹大漆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13厘米,口径72.5厘米

来源: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沐浴承水之器。旋木胎。体型大,盘内髹红漆,外髹黑漆,内外壁和口沿均黑漆上朱绘几何鸟头纹;盘内髹红、黑漆各两组,红漆上无纹饰,黑漆上朱、灰绿二色绘云龙纹,以漩涡纹组成龙的须角和鳞爪;内圈云龙纹外有二条较窄的几何形鸟头变形纹带。外底黑漆上朱书“轪侯家”。色彩有明有暗,十分协调。整个器物光亮如新,纹饰清秀华美,是西汉前期漆器的代表性作品。

《木人占》

材质:丝帛

年代:东汉

抄于幅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其内容分上下两块排列,上面一块开篇就绘有9行99个不规则的图形,这些图形以方形为主,间有变形的匡形、梯形、三角形、井字形、十字形等,每个图形内都有少则1字,多则8字的文字注释,大多是“吉”、“大吉”、“大凶”、“小凶”、“不吉”等有关吉凶的占测语。在这些图形的左侧和下面,分别写有59行占语,因为文字字迹较虚,颇难认准其字形,仅就其依稀可辨的那些文字来释读,可知其占语大都是占测方位吉凶的。且在图形的下方,列有20多行关于方位占测的诠释语。该帛书还有部分相人术的内容。

《昭力》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共14行,约930字。篇首无墨丁,但篇末空一格有标题"昭力"二字。其内容主要是讨论君、卿大夫之义,借之而阐发师卦九二爻辞、六四爻辞、大畜卦九三爻辞、六五爻辞和比卦九五爻辞、泰卦上六爻辞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所阐发的爻辞义理则全是儒家色彩很浓的政治思想。

《缪和》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篇首有墨丁,篇末空一格有标题《缪和》二字,但无字数统计。帛书间有残缺,现存68行,共5000余字。其内容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来阐述易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缪和、吕昌、吴孟、张射、李平等人问《易》的记录;一方面是纯以“子曰”的形式解《易》和以历史故事来阐述易理,其中引述了很多历史故事,这是迄今所知以史证《易》的最早著作之一。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为补正《吕氏春秋》、《贾谊新书》、《说苑》等历史文献提供了可靠的新材料。

《要》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篇首顶端有残存的墨丁,篇尾有标题:“《要》,千六百卌八”,可知此篇原本就以《要》命名。全文现存22行,1700余字。内容主要是借易理以阐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定位而后求”的重要性,记载了孔子晚年与子赣(贡)论《易》之事,着重叙述了孔子晚年好《易》的原因,此外还记叙了孔子对其门人弟子讲叙损益之道的内容和哲理。

《易之义》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开篇的顶端有墨丁为记,共约45行,约3000余字。主要内容:一是阐述了阴阳乃是《易》之要义,即所谓“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这也是此篇所着重阐述的主要内容;二是对《周易》的许多卦义进行陈说;三是指明占、数、卦、爻所产生的原因,其文字与今本《说卦》的前三章基本相同;四是着重对乾、坤两卦进行分析,其中对一些卦名的解释,与今本《系辞》下的一些章节基本相同。总之,这篇古佚书主要是对阴阳关系在易学中的重要性、重要作用的阐述,其思想有较多儒家思想的倾向。

《系辞》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共47行,约3000字。开篇处有长条形墨丁。其内容与通行本《系辞》基本相同,但不分上下篇。全篇包括通行本《系辞上》(缺少第八章)和《系辞下》的部分章节,且文字上多有不同。通行本上篇中除增入了“大衍之数”一章外,其余章节次序与帛书本全同。通行各本下篇则比帛本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章节,这部分增入的章节多见于《易之义》或《要》中。此外,帛书《系辞》中有不少文字是与现通行各本不同的。这是《周易系辞》最早的抄本之一,它对校正通行本《系辞》,了解汉初《周易系辞》的本来面目,研究《系辞》和《周易》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均具有重要价值。

《二三子问》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共36行,约2500字,开篇处有长条形墨丁。张正烺先生曾据其内容名之为《二三子问》。其内容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分别对乾、坤、鼎、晋、屯、同人、大有、谦、豫、中孚、少过、恒、解、艮、丰、未济等卦的卦、爻辞进行了颇具儒家政治哲学色彩的解说,尤其是大部分解说都冠以“孔子曰”,更有很浓厚的儒家色彩。

《周易六十四卦》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周易•六十四卦》与《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用很有规律的汉隶共同抄写在宽48厘米、长约85厘米的帛上,上下界栏为粗墨线,帛上画有直行朱丝栏界格。《周易•六十四卦》共93行,约5000字,帛染朱红,字以墨书,比较完整地抄录了《周易》即《六十四卦》全文,每卦开头均绘有卦图,与通行本比较,主要是卦序、卦辞、爻辞有许多不同,是《周易》最古的抄本之一。对校勘订正通行本《周易》、研究《周易》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周易》中所蕴含的思维模式、人生哲学及其所推演的象数理论,都深深地影响甚至支配了中国乃至中国文化圈内各国人士的思想习惯及人生态度。

彩绘陶鐎壶

材质:陶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10厘米,腹径18厘米,把手长6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陶鐎壶一件,出于东边箱。彩绘,直口,平唇,矮颈,三矮足,无盖,体扁圆。肩部置兽首形流,腹部装管状把手。灰色胎,手制。通体涂白粉,再绘以红、黑二色的粗弦纹。该壶造型简朴,为生活中的实用器,属于温酒用器。温酒时使用文火慢慢将酒温热。据《玄应音译》卷中记载:“鐎,温酒也,三足有柄。”此件陶鐎壶正符合史书记载。

竽律衣

材质:绢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衣长28.2厘米,上宽17厘米,下宽14.5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二十五弦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等实物,以及和木俑附在一起的乐器模型钟、磬、筑。竽律衣为“信期绣”淡黄色绢缝制。上部三边加有绛紫色绢缘。在距顶部10厘米以下部分垂直缝成十二个长短不等的小筒,以便依次存放竽律管。竽律十二支均墨书周制律名,分别装在竽律衣的十二个筒形袋中。竽律最长一支为17厘米,最短一支为10厘米。同竽管一样,是用刮去表皮的竹管制成。各管均中空无底,制作较粗糙,壁厚约1.2毫米,保存基本完好。从各管尺度和音高来看均与汉制不符,律管有误装、律名有误标现象。因此,我们推断这套竽律不是实用的乐器,而是为随葬制作的明器。

彩绘立俑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俑高45.6厘米,头长8.2厘米,肩宽8.3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土了101件彩绘立俑。其神态、服饰、发式基本相同,大小也差不多。系以一木料雕刻出人形和衣着轮廓,然后敷白粉为地,墨绘眉目,朱绘两唇。以红黑二色彩绘除衣着纹饰。衣着为长袍,全部为交领右衽,广袖曲裾,有少数领口稍向外翻。袍缘绘出黑底红花织锦,袍上花纹除有七件为菱形纹外,其余全部为云纹。曲裾向右后方包裹转至左前方,然后以朱带拦腰系住,即所谓“右衽”。两手垂拱于袖中。头顶作发髻。头顶均插一竹签,竹签长5—7厘米。

戴冠木俑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俑高79厘米,头长14厘米,肩宽19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共出土两件戴冠木俑。此件出土于南边箱,另一件出土于东边箱。二俑的刻制及服饰完全相同,躯体系以一木料雕刻成,头部用半肉雕技法,琢磨精细,口鼻耳眼端正,无手。躯干仅刻划轮廓。冠、履及颔下小木条系用竹钉附着。衣均残破,从残存的部分来看,系深蓝色菱纹罗绮袍,长可掩足,广袖,领、袖及衣襟皆锦缘。足上附木雕男式圆头鞋。头顶后部向上斜冠一板,板长12厘米,宽8厘米,两侧边棱稍高,板面刻划纹。板下又附一梯形平板。冠两侧有墨绘带直达下颔,与附着于下颔的小木条相联结。这种冠戴与帛画中同墓出土的“T”型帛画中的九个男子的冠戴形式相同,均为长冠。头顶墨染为发,前额中间分开,再由脑后挽至冠下梳成髻。面部清瘦,墨绘眉目,朱绘两唇。两袖系以细竹条支撑,交叉于腹部。这两件木俑形体高大,神态肃穆,冠戴服饰不同于其他木俑,似有一定身份。专家们推测他们可能是轪侯家的管家。

“聂敝(币)千匹” 木牌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8厘米,宽4.6厘米,厚0.2厘米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101枚木牌,“聂敝(币)千匹” 木牌,木牌的形状都是顶部为半圆形,以墨涂黑,并有两个系绳的小孔。下部为长方形,有墨书文字,用以标识竹笥内所盛之物名称。木牌则吊系在竹笥之上。

镜衣

年代:西汉

材质:丝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直径32厘米,深36厘米

出土时,分别置于五子漆奁(lin)和九子漆奁(lin)中。两件镜衣的形制相同,均为筒状。其中一件较完整,“长寿绣”绢底,筒缘用绛紫色绢,并絮以薄层丝绵。另一件残损较甚,已不能量其尺寸,尚可看出底部为起毛锦和绣品各两片相间拼成,筒缘用绢。

针刻纹漆奁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直径11厘米,高5.9厘米

化妆奁盒。单层五子漆奁中的五个小奁之一。五个小奁分别盛放化妆品及花椒、香草等植物。该奁为夹纻胎,盖里外中心部分针刻云气纹,并加朱绘,盖边缘及器身近底处针刻几何纹,并朱绘点纹。针刻工艺即用锥或针在未干透的漆膜上镌刻纹饰,遣策称“锥画”,俗称“针刻”。此技法在战国时已经产生,至汉代时更发展为在刻划出来的线缝内填入金彩,称之为“戗金”工艺,使其产生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这代表了汉代髹饰工艺的发展水平。

彩绘猫纹漆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口径27.8厘米,高6.2厘米

盛食器。旋木胎,盘内黑漆地上画三猫一龟,类似近代写生线条。猫用红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朱绘耳、须、口、眼、爪、牙和柔毛,画面特别突出了猫大睁的双眼和长尾巴以及乌龟的长颈,形象颇为生动。三猫一龟的周围以红色和灰绿二色绘云纹。盘口沿朱绘几何图案。画面整体呈同心圆的形态向外扩展,构图讲究对称。龟代表长寿,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祥瑞,与龙、凤、麟并称“四灵”。猫与龟的组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16.9厘米,高4.4厘米

饮食器。斫木胎。椭圆形,圆唇,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即“请君饮酒”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遣策称为“小具杯”。耳杯或称羽觞,其名之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据汉代文献《盐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漆器因此也成了特权和财富的象征。

彩绘漆奁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直径23.5厘米,高9厘米

盛食器。夹纻胎,盖微成圜形,内髹红漆,外髹黑褐色漆,用黄、灰、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器身内髹红漆,外髹黑褐色漆。出土时内盛饼状物。遣策所记“食检(奁)一合盛稻食”即指此。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饼类食品有稻食、麦食、小米等,反映了汉初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物的栽培情况,也可据此推测当时上层社会的食谱。

漆匜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8厘米,宽23厘米

盥洗器。斫木胎,外底朱书“轪侯家”三字,并隐约可见烙印戳记“成市草”,表明该匜造于汉代著名漆器生产中心蜀郡成都。匜壁画有四只翩翩起舞的凤鸟,勾勒简洁、曲线流畅,画面清晰利落,情趣盎然。造型单纯自然,很像水瓢。

双层九子漆奁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20.8厘米,直径35.2厘米

梳妆奁。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底板厚5厘米,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

具杯盒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19厘米,宽16厘米,通高12.2厘米

漆盒呈椭圆形,斫木胎,即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具杯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器内及盖内髹红漆无纹饰。器身及器盖均髹黑褐色漆,再以红漆和黑漆绘云纹、漩涡纹和几何图案。底部光素无纹饰。上、下口沿均以红漆书“轪侯家”三字。

盒内装小耳杯七件,其中六件顺叠,最后一件反扣。反扣杯为重沿,两耳断面呈三角形,恰好与六件顺叠杯严密相扣。七件小耳杯与马王堆出土的其它耳杯形制相同,均为斫木胎,椭圆形,两侧耳呈月牙形,圆唇、小平底。杯内髹红漆无纹饰,中以黑漆书“君幸酒”三字,两耳及外壁髹黑漆,两耳及口沿外部朱绘菱纹和绳纹组成的几何图案。

云纹漆盒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腹径20.6厘米,通高18厘米

旋木胎,系取一大小适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可能是剜凿出来的,胎质较厚。漆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盖顶有一圈高约1厘米的凸棱,器底有凸棱似的圈足。器表髹黑漆,器内为红漆。盖顶中心以红色的线条勾勒出三只凤鸟,凤鸟作反首回盼、相互呼应的姿态,鸟身羽毛细如发丝。整个图案组织严密对称,线条流畅。上盖四周和器身腹部均朱绘鸟形图案。盖内和器内均以黑漆书写“君幸食”三字,外底部以红漆书写“六升半升”四字。出土时,漆盒内装有饼状实物。

漆绘云纹匕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柄长36.4厘米,斗宽8.5厘米

斫木胎,系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作簸箕形,斗内红漆无纹饰,背面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组成的云纹。长柄,柄端和柄中间各有朱绘宽带纹一道,其余为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柄的背面为黑地无纹饰。

古籍中凡言鼎必兼及匕,在考古工作中也经常发现匕与鼎共出,或匕置于鼎中,可见匕与鼎的关系密切,是用来舀取鼎中食物的工具。

漆绘龙纹勺

年代:西汉

材质:漆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柄长53厘米,斗径7.8厘米

竹胎,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以竹节为底,成筒形,柄为长竹条制成,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连接。斗内髹红漆无纹饰,外壁及底部黑漆地上,分别绘红色几何纹和柿蒂纹。柄的花纹分为三段,靠近斗的一段为一条形透雕,上为浮雕编辫纹,髹红漆;中部一段为三条形透雕,上有浮雕编辫纹三个;柄端一段为红漆地,上面浮雕龙纹,龙身绘黑漆,以红漆绘其麟爪,龙作奔腾状。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勺仅为两件,且在长沙地区的战国和汉代墓葬中很少发现这种竹胎漆器,实为珍贵。

朱地彩绘棺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

朱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通体内外髹朱漆。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

盖板上绘有对称的二龙二虎相对图案,二龙首相向,居于画面中的上方,龙身各自向两侧盘绕,尾伸至左右两下角。二虎相背于二龙之间,分别攀在龙首之下,口啮龙身。龙为粉褐色,用赭色勾边,身披鳞甲而有三角弧形斑纹,斑纹内填以绿色。虎为赤褐色,形象写实,尾部加饰流云。盖板的周缘,饰赭黄色勾连雷纹。

头挡主绘一座图案化的高山,山作等腰三角形,顶立于画面中央,山的两侧各有一鹿,昂首腾跃,周围饰以缭绕的云气纹。

足挡画面的主题为双龙穿璧图案。白色的古璧居于画面中央,有两条带酱斑的藕色绶带将其自上而下地拴系,绶带的末端分列在画面的下侧。两条蜷曲的龙穿璧而过,龙首相向于璧上方的绶带两侧,龙身为粉褐色,披鳞甲而有凤羽,巨目利牙,虎爪蛇尾,双角较小。龙的旁边加饰以藕白色的云气纹。

左侧面周边饰菱形云纹,正中绘一座赤色的山,两侧各有一粉褐色龙,龙首相向于山的上方,龙身均呈波浪起伏状。左侧龙首之后,有一带酱黑斑纹的赤褐色虎,虎身向左,张口回首,其旁加饰云纹;龙尾之前,有一带云形花斑的藕褐色伏鹿,鹿首向左,两角粗壮,四足翘举。右侧龙首之后,有一朱雀,呈展翅欲飞状;龙尾之前,有一粉褐色的仙人,头发斑白,两手攀龙身。

右侧面的边纹也为菱形云纹,画面为繁复的勾连云纹。

朱地彩绘棺上的龙、虎、朱雀和鹿,都是我国古代所谓的“瑞兽”,被列入“四神”或“四灵”。头挡和左侧面上所绘高山,应该不是一般的山,而是所谓的仙山。

锦饰内棺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02厘米,宽69厘米,通高63厘米

锦饰内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四层,棺内修朱漆,棺外髹黑漆。盖棺之后,在黑漆层外面,横缠了两道宽12厘米的帛束,每道六七层。然后在棺的盖板和四壁板上,分别粘贴一层带菱形勾连纹的贴毛锦。壁板外所贴菱花贴毛锦的周边,又加饰一条宽12厘米的铺绒绣锦,中间又横贴一道,即贴成“日”字形。

黑地彩绘棺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56厘米,宽118厘米,通高114厘米

黑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棺内涂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马和人,笔画草率,勉强成形。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了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以及穿插其间、形态生动的许多神怪和禽兽。

黑地彩绘棺上的花纹,除盖板四侧边缘满饰带状卷云纹外,五面的四周都有宽15厘米以流云纹为中心的带状图案。盖板和左、右侧面的云气纹均为六组,上下两列,每列三组;头挡和足挡上的云气纹则均为四组,上下两列,每列二组。在画面上出现最多的,是一种面部似羊非羊,似虎非虎,顶竖长角,兽身有尾的怪物。这种怪物,往往衔蛇操蛇,也有袍服人立的,但四肢似猿,手足不分。过去在长沙、信阳等地的楚墓中,曾经发现有口吐长舌、头有鹿角、两手操蛇的木雕怪物,一般认其为辟邪的镇墓兽,形象与此不无相似之处。楚人既“信鬼好祀”,江湘又“多怪神”,当时的统治阶级梦想死后升仙,在棺上图画许多“载蛇”的怪神是很自然的。

黑地彩绘棺上所绘的百个图像中,有怪神、怪兽、仙人、鸾鸟、鹤、豹,以及牛、鹿、蛇等十余种形象,其中怪神或怪兽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神怪和禽兽形态各不相同,描绘得栩栩如生,变化多端,在云气间安排得十分得体,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熟练的技法,是研究当时绘画艺术的重要材料。

云纹漆鼎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28厘米,口径23厘米

此件漆鼎为椭圆球形,盖是球面形,上有三个橙色的环形钮,盖与鼎身用子母口套合,鼓腹,底略呈圜形。器口附两平直耳,有三个兽蹄形足。鼎的表面髹(xi)黑漆,器内髹(xi)红漆。口沿绘有一道菱纹图案,盖和器身绘红色和灰绿色的涡卷纹和方连纹等组成的几何云纹。足部用朱漆绘兽面纹,两耳云纹。鼎底部均朱书“二斗”两字,表明该器物的容量。

云纹漆钫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52厘米,腹边长23厘米

这件云纹漆钫(fng)为直口平唇,口沿部分有一领圈,鼓腹,圈足。有盝(l)顶式盖,盖顶上有四个S形钮, 这是作为一种装饰。器表面髹(xi)黑漆,器内髹(xi)红漆。盖顶朱绘云纹组成的“米”字形图案,橙黄色的钮。领圈朱绘鸟头形图案,其下为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肩部为菱形图案,腹部绘二圈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圈足上绘朱色凤鸟形图案。器外底部均朱书“四斗”二字。使人惊奇的是漆钫与漆锺一样出土时器内均残存酒类或羹类的沉渣。

另外,漆钫(fng)的圈足外有戳记,字迹模糊不可辨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发现有烙印戳记的共计一百多件。它是在素胎上先烙印后涂漆,所以字迹比较模糊。将这些戳印互相对照可以认出有:“成市草”、“成市饱”、“中御饱”、“南倻国”等字样。不同戳记往往出现在一件器物上。这些戳记是说明产地和生产作坊的。“草”在汉代与“造”相通,古籍中常以“草”代“造”。 “饱”是指上漆的器物。“成市”即指成都。这说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有不少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

云纹漆锺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57厘米,腹径35厘米

漆锺(zhng)有一个硕大的腹腔,里面髹(xi)红漆,外表髹(xi)黑漆,在它的颈部饰有鸟形图案,口沿和圈足上朱绘波折纹和点纹,肩部和腹部饰有三圈朱色和灰绿色的云气纹和几何图案,盖上绘有云纹,并有三个橙黄色纽。线条流畅、洒脱。外底部正中书有“石”字,“石”为汉制120斤,相当我们今天的27斤。经实测其容量为19.5升,像这样大的漆锺一般是用于宴会场合。漆锺为旋木胎制成,其胎质较厚,给人以造型稳重牢实之感,要制作如此大的一件旋木胎漆器非常的困难,可谓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云纹漆案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通高5厘米,长78厘米,宽48厘米

漆案的胎骨是利用刨、削、剜、凿的方法制成,这种制作方法称为斫(zhu)木胎。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二件形制、花纹相似的漆案,案内髹(xi )红、黑漆为地,黑漆地上绘红、灰绿色组成的流畅的云纹,底部红漆书“軑(di )侯家”三字,表示这件器物属谁所有。其中一件出土于椁室的北边箱,出土时,案上完好地放有五件小漆盘,盘内盛有炭化或腐烂后的牛排等食物及一套竹串,另外,还放了二件饮酒的漆卮和一件漆耳杯,耳杯上放有一双箸。有趣的是,与案在同一个边箱的文物,西为漆屏风、漆几、绣枕及一些美容用品,东部则是侍俑、歌舞俑等照顾主人生活或为其排解寂寞的“奴婢”,而该箱室的四壁,还张挂了丝织帷幔。无疑,该箱室是轪(di )侯夫人生前日常生活场景的模拟,这件漆案则是摆在她座前的盛放食物的家具。

五个小漆盘盛有不同的食物,漆卮(zh )为饮酒和饮水器,箸(zh)为竹筷。先秦时期,人们进餐时大部分用手取。到秦汉时开始使用竹筷,东汉饮食时使用筷子就更加普遍。这种轻便的小型食案在汉代墓葬中出土颇多,为陈举进食而用,类似托盘的作用,为了便于当时人们“席地而坐”进食器具低矮才适宜的习俗和便于“举案齐眉”,所以漆案具有案面较薄、造型轻巧、四沿高起构成了“拦水线”防止汤水外溢、墓葬中与食具同出等特点。

博具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博具盒边长45厘米,通高17厘米

博是古代一种争胜负、赌输赢的游戏。先秦时期已经流行,汉时尤盛。据目前考古发掘报道,已出土30余件古代博具实物(包括冥器),其中7件出自战国、秦代墓葬,20多件出自两汉墓葬。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这套博具,较为完整。可贵的是,能够与同墓出土的一份“遣策”(登记随葬品的简册)记录相对照,使我们了解到博戏用具的一些情况。主要有:博局(棋盘)、其(棋子)、筭(sun)(筹码)、采或焭(qing)(骰子)、刀、削和小铲等,并且用博具盒盛放。这套博具精美异常,放置在特制的漆盒内,有1件方形髹(xi)黑漆木博局,用象牙条嵌出方框和曲道。12根象牙箸状长筹码,30根象牙箸状短筹码,12枚象牙大棋子,18枚小棋子,1件小木铲,1个象牙削刀和1件环首角质刻刀。博具盒平面呈正方形,盒面上施用所谓“锥画”技法装饰,即针刻出飞鸟及云气纹,其间还朱漆描绘几何纹。博局即玩六博的棋盘,亦呈正方形,上用牙条镶嵌出中心及四周方框,作L形或T形的十二个曲道及四个飞鸟图案。盒底设有长方形、方形和椭圆形的小格以放置棋子等物品。博戏要掷采(即骰子),但盒内没有发现骰子。后来,在清理中,在一件双层六子漆奁(lin )中见到了骰子。骰为球形十八面体,木质、髹(xi)深褐色漆,径4.5厘米,正适合放在博具空出的小格里。骰子十八面体,除十六面分别刻出一至十六数字,其中相对的两面,一面刻篆文“骄”字,另一面刻“妻畏”字。补上这一枚骰子,可以确认这是一套博戏用具。

漆屏风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通高62厘米,宽58厘米

一号墓出土的这件云龙纹漆屏风为斫(zhu)木胎,长方形,屏板下有一对足座加以承托。屏板正面红漆地,绘有一条巨龙穿梭在云层里,龙首上长着两只长耳,龙身绿色,朱绘鳞爪,作飞腾状。边框饰朱色菱形图案。屏板背面用朱地彩绘几何方连纹,以浅绿色油彩绘,中心部分绘有谷纹璧。据墓葬中的遣策记录,原屏长5尺(折合现在1.2米左右),高3尺,此屏风是为随葬而制作的冥器。

绢地“长寿绣”丝绵袍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袖通长232厘米,身长130厘米

服饰。曲裾,交领,右衽。素纱里,绢地“长寿绣”面,内絮丝绵。缘边为迄今所见最早的起绒织物——绒圈锦。其面料“长寿绣”是在绢地上用朱红、金黄、土黄和绿四色丝线绣成。穗状流云间填以土黄色的云纹。单元的一端,有朱红色的一个像头状花纹和两个如意状花纹,另一端有朱红和土黄色的如意状花纹各一个。因随葬遣策自名这类刺绣图案为“长寿绣”,故名。

白色纻麻布

年代:西汉

材质:麻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64厘米,宽41厘米

衣衾用料。平纹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麻布有粗细之分,细麻布的织纹较细,每厘米经密34—36根,纬密30根,幅宽有51厘米和20厘米左右的两种。根据《仪礼•丧服》郑注“布八十缕为升”的记载,按幅宽51厘米计,细麻布幅面总数达1836根,应为二十一至二十三升。而按照《仪礼•士冠礼》“爵弁服”郑注的说法,古代制作弁冕(bin min,泛指汉官服式)所用最细密的布为三十升,可见马王堆出土的细麻布之精细程度。

黄褐色对鸟菱纹绮地“乘云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39厘米,宽34厘米

服饰用料。该绣品以绮作绣地,图案为纵向的连续菱纹,再在菱纹内填以横向的花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菱花。图案中几何纹、植物纹和动物纹相互交替分布。对鸟飞翔在朵朵云气之中,瑞草花卉枝叶蔓生,菱形耳杯纹连续紧扣。线条配置匀称,画面生动活泼。刺绣花纹主要为朱红、浅棕红、橄榄绿三色丝线绣出带有眼状的桃形花纹和云纹,遣策称之为“乘云绣”,寓意“凤鸟乘云”。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以绮为绣地,织纹和绣纹交相辉映,更显华贵。专家研究推测,当时应有提花束综装置的织机才能达到织造要求。

烟色菱纹罗地“信期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54厘米,宽40厘米

服饰用料。该绣品线条细密,绣工精致,以菱纹罗作地,绣花和织物菱花相互辉映,层次丰富,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刺绣是在已织好的丝织物(主要是绢)上,以细针牵引各色丝线,绣出流畅而细腻的花纹。湖南地区的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有悠久的历史。马王堆汉墓出土刺绣或许是湘绣的滥觞。其中一号墓随葬“信期绣”物品19件,其中单幅3件、完整衣物10件、棺内的残衣袍6件。图案用朱红、棕红、深绿和金黄等丝线,绣成流云、卷枝花草和长尾小鸟等图案。变形长尾小鸟似燕,寓意“似燕归来”,故遣策称这种纹样为“信期绣”。

朱色菱纹罗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75厘米,宽48厘米

服饰用料。朱红菱纹罗的朱红色为矿物染料朱砂染成,图案为瘦长菱形,两侧各附加一个不完整的较小菱形,虚实两行相间排列,形状与俯视的耳杯相似。文献记载的“七彩杯纹”或即指此。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丝的国家,以“丝国”著称于世。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就是“丝国”的实物见证。罗是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最早出现于商代。其织造技术比较复杂,上织机时需要有提花束综装置和绞经装置相配合,并需两人协同操作,一人专司绞综和下口综踏木,并投杼工作;另一人专司挽花,才能织成这种罗孔清晰、花地分明的菱纹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单幅的罗10幅,与其他单幅丝织物一样,分别用2至5根不等的细荻茎为骨干,从两端向中心卷合,以象征成匹的绢帛。除朱红色外,还有香色、烟色等,图案全为菱纹。出土衣物中,有6件绵袍、1件夹袍以罗为面料,由此可见罗为当时非常时尚的服装面料。

丝履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26厘米,头宽7厘米

履即鞋。此件为轪侯夫人所着之履。履面以丝缕编织,底用麻线编成。这种鞋当时较为常见,东汉以后大兴,贵贱均可穿着。《孔雀东南飞》即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等诗句。其制唐宋元明清历代相承,经久不衰,并沿用至近代。

绛紫绢袜

材质:丝

年代:西汉

尺寸: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来源:底长23厘米,头宽10厘米

此袜齐头,靿(yo,袜筒)后开口,开口处并附袜带。以绛紫绢缝制而成,缝在脚面和后侧,袜底无缝。袜面用绢较细,袜里用绢较粗。袜带是素纱。

袜在古代通常作足衣解,一般写成“襪”。如《释名•释衣服》称:“襪,末也,在脚末也。”更早的时候,则写成“韤”或“韈”,《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韤而登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文王伐崇,至凤黄虚,韈系解,因自结。”《说文•韦部》:“韤,足衣也”。马王堆一号墓329号竹笥内共出土2双相同的袜子,为汉初弥足珍贵的服饰实物。

绢裙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87厘米,腰宽143厘米

此件为西汉时期的衬裙,一般穿在直裾、曲裾衣服之内。用4幅上窄下宽的绛紫色绢缝成,上部加缝裙腰,裙腰两端加长作裙带。

裙在古代叫做“裳”,亦作“常”。因着在下体,又称“下裳”。与上衣组成套装。裙的起源较早,《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因其宽大,可以缠绕在身,作为贵族服饰有类似于裤子的功能。

绮地“信期绣”香囊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50厘米,底径13厘米

此件为西汉贵妇随身携带的香袋。上部为素绢,下部用黄色绮地“信期绣”缝制,底为几何纹绒圈锦,腰有系带。内装茅香,遣策称其为“香囊”。当时妇女用香料以辟邪、避虫叮咬、祛恶、避秽等,这些香料多被装在身边携带的香囊内。辛追遗体出土时两手握类似的绣花绢面香囊,囊内盛香草。古楚地的习俗有“昼配香囊,夜用香枕”之说,该墓出土4件香囊,内盛茅香、花椒、辛夷等香料,另外还出土1件填塞佩兰叶的药枕,可印证此说。

淡黄色组带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145厘米,宽11厘米

组带为用左右两组经线交叉编织的带状双层织物。当时的衣服没有纽扣,罗地“信期绣”绵衣、印花敷彩纱绵衣等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均要以腰带系结,这种丝织的腰带当时称为“大带”,以带钩相扣或打结,打结后两端下垂,叫做“垂绅”。该组带放置于九子漆奁中,可见为墓主人生前服饰常用之物,可能就是系结绵衣类长衣的大带。

铺绒绣残片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41厘米,宽13厘米

一号墓内棺的装饰绣品。用朱红、黑、烟三色丝线在褐色绢上绣出黑色斜方格纹,格内再绣红色和烟色的树纹。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平针满绣绣品。铺绒绣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纱绣针法的一种。以素纱作底,用彩丝在纱底上刺绣出花纹。绣满纱底,不露地子的叫“铺绒”。

绢地茱萸纹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34厘米,宽35厘米

用朱红、土黄、深土黄色丝线,在绢上绣茱萸花。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茱萸纹也就成了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图案。

黄棕绢地“乘云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42厘米,宽38厘米

用朱红、棕红、橄榄绿等色丝线,采用锁绣法,在黄棕绢地上绣出飞卷的流云,云气中隐约可见露头的凤鸟,寓意凤鸟乘云。 “遣策”称之为“乘云绣”。

绢地“长寿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残长12厘米,宽31厘米

其以绢为底,用浅棕红、橄榄绿、紫灰、深绿等色丝线,在绢地上绣出变形云纹、花蕾、枝叶及似鸟的头部图案。“遣策”称之为“长寿绣”。

绒圈锦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残长40厘米,宽30厘米

绒圈锦,或称起绒锦、起毛锦,是三枚经线提花并起绒圈的经四重组织。这种锦花型层次分明,圈大小交替,纹样具立体效果,因而外观甚为华丽。其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织造工艺高超,它是这批汉代丝织物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绒圈锦是采用提花装置和双经轴机构的织机,利用“假织纬”起绒工艺,在锦面上形成丰满美丽的大小几何纹绒圈的一种丝织品,它代表了汉代织锦工艺的创新与发展,突出地反映了汉初的缫纺技术。绒圈锦的绒经由四根一组的变化重经组织组成,相当于底经的五倍,使用了双经轴和提花装置,并科学地利用起绒纬工艺,使织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立体效果。

朱色菱纹罗手套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4.8厘米

手套,直筒露指式。掌面朱红色菱纹罗,正裁,缝在拇指上下。指部和腕部均为斜裁,是用宽四分之一幅的素绢,按螺旋方式缝合成筒状,再折为两层,所以手套的上下两口都没有缝。拇指部分是另加的,口和上侧有缝。掌部上下两侧各饰“千金绦”一周。千金绦中间为篆书白文“千金”字样及明暗波折文,“千金”指其值抵千金,十分昂贵。绦俗称绦子,是用两股丝线,相互编织成各种图案和文字的花纹而成,常用作装饰的丝带。

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45厘米,宽10.5厘米,高12厘米

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的北边箱,长方形,出土时内部填塞佩兰叶。两端的枕顶用起毛锦,上下两面为茱萸纹绣,而两个侧面则用“长寿绣”香色绢。上下和两侧面的中部,各有一行绛红线缕钉成的四个十字形穿心结,每个结都是横线压竖线,两端也各有一个十字结,以便约束枕内填塞的草芯。

羽毛贴花绢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81.5厘米,宽42厘米

羽毛贴花绢是先将绢砑(y)光和上浆处理,再用红、黑等不同的颜色绘出菱形图案作地,然后分别顺贴桔红、青黑二色羽毛,两色羽毛之间又贴宽2.8毫米的绢条组成菱形勾连纹。中央的柿蒂形花饰,则是用贴有羽毛的绢片另外附加的。图案四周边缘饰0.9厘米宽的绦带框边。显得层次分明,色彩斑斓,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用来装饰内棺,象征着为死者披上一件羽衣。

黄色对鸟菱纹绮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64厘米,幅宽51厘米

对鸟菱纹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其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10046根,是汉代纺织工艺的新品种。图案由细线条雷纹组成的四方连续菱纹,再在菱形花纹框内嵌着植物花草和鸟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菱花。全幅六组,每个菱纹长6.2厘米,宽4.8厘米。一个花纹循环单位宽5.18厘米,宽6.2厘米,一花经线数约518根。织造技术相当复杂,专家研究推测,当时应有提花束综装置的织机才能达到织造要求。图案中几何纹、植物纹和动物纹相互交替分布。对鸟飞翔在朵朵云气之中,瑞草花卉枝叶蔓生,菱形耳杯纹连续紧扣。线条配置匀称,画面生动活泼。一号墓出土三幅绮,其中一幅为对鸟菱纹绮。另出土的香囊、枕巾、竽律袋以及辛追遗体包裹外层,都用绮缝制。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湖南博物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65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