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晋城文化之泽州饮食

人类从诞生起就离不开食物,人们要靠食物来充饥,慢慢的,食物的种类多了起来,制作方法也丰富了起来,食物不再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每一道菜品每一样主食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就要看他们吃什么怎么吃。

晋城文化之泽州饮食

在泽州县大阳镇有一种流传很久的上品面食——“馔面”,深受大家的喜爱,相传“馔面”源于周朝,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配料讲究;制作好的“馔面”色泽光亮透明,风味独特,口感光滑如玉,吃一口回味无穷。

范师傅是做“馔面”行家,在大阳一片小有盛名,邻里街坊、村里镇上每逢结婚摆宴席,都要请范师傅来做“馔面”,这样才能够喜庆,够面子。

制作“馔面”最重要的一步是和面,面粉选高筋粉最好。范师傅制作“馔面”的手艺是祖传的,先将“碱面”、“食盐”和 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把面粉倒入水中,加入适量的豆面,,用手将面打均匀。

制作“馔面”第二步是压面。将打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长2.5米的钢管,有节奏的弹压,这样弹压出来的面更劲道,,和范师傅一起干活的是徒弟小杨,他和范师傅一起做馔面已有十年了。

面团在木棍下,被压成平整的一层,但这时候的平整显然是相对的,上面明显有不均匀的面粉颗粒和气泡,好像一层棉被,把面叠起来,再压平,这样的过程范师傅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直到面团被压到光滑如丝绸般程度,才能算压好了,范师傅称为“面压熟了”。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上好油的面饼在阳光的照射下成金黄色,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最后黄灿灿的面饼在面盆里摆出了花瓣一样的形状,密封好放着发酵。趁这个时间,范师傅和大家一起休息一下。

制作“馔面”第三步是擀面。擀面的时候手法要到位,面要多换位置,这样擀出的面饼才薄厚均匀,擀好的面对着阳光看是透明的,且没有破损,这才称为上品。

制作“馔面”第四步是切面。切面靠的是功夫,范师傅亲自上手干活,将擀好的面皮,叠成长条,就开始切了,这样的面需要切280刀,切出面条如韭菜叶宽,每根长度都在80厘米以上。切好的面条放在专用的食盒内捂严实,不能透风。这些“馔面”是范锁喜师傅为三天后宴请客人准备的。

距离大阳镇20公里的巴公镇盛产大葱,这种大葱个大、香浓、辣烈、肉厚心实、质地细密,被称作“巴公大葱”是晋城的特产。 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当地官员隆重设宴招待。但在开宴时,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道菜。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厨师急���生智,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葱拿来一把,几刀切碎,烧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烧大葱。谁知慈禧品尝后,认为满桌菜中数这道菜最有味道。传说归传说,慈禧西逃时并未经过晋城,但烧大葱作为当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软不腻,一直流传至今。这里的人宴请宾客招待亲友都喜欢来一道“巴公烧大葱”。

把大葱切成段,只取葱白,过一遍热水,去去葱本身的呛味,然后倒进油锅里炸,要大火热油,放进去别急的动,这时候葱容易散,一定要等葱都定型再捞出来放好,选取上好的里脊肉切丝,加上姜丝蒜末放入油锅里炒,少放点料酒,加盐加酱油翻炒出锅,这时候把炸好的葱段和肉放到一起摆好开始蒸,蒸是为了出味,把大葱的香味蒸出来和肉味混合,蒸好后放在盘里,大葱这种和姜蒜一样普通辅料就华丽转身变成了一道佳肴的主角,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烧好的葱吃起来脆的很,咬一口葱香弥漫,肉因为和大葱一起蒸也感染了葱香不再有原来的油腻,整道菜恰到好处。

“烧大葱”不仅味道鲜美,且由于葱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等物质,大葱中所含的“烯丙基硫醚”能刺激胃液的分泌,还可以增进食欲。同时常吃大葱对感冒、风寒、头痛疾病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三天过去,盆里的馔面已经放到位了,一大早,范师傅家就聚集了很多客人,他们都是范师傅请来的,家门口修路时,这些邻里村民都帮过忙,范师傅特意做“馔面”用来宴请他们。浇馔面的菜是花菜,花菜是用豆角、蒜苔、海带、油豆腐、胡萝卜等材料切丝过水后,调制而成,鸡蛋饼是用来招待素食的客人。

锅里的水烧开了,范师傅把准备好的面条下到沸腾的水里,,煮熟的面条在凉水中过两遍,捞出来放在碗里,面在碗里要搁浅一点,浇上用鸡肉、胡椒等调料熬制的高汤,再浇上花菜,一碗地道的“馔面”就可以享用了。虽说是宴请,但不用主人动手,大家各自捞面,浇菜,这叫自在。院子里随便找个地方,站着的,蹲着的,边说边吃,活生生的一幅食客图。

以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种繁多,花样百出,风味迥异。如果说馔面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那酸菜黑圪条可以算上是一道家常的面食了,做法也是各有特色。

下村养老院,是段旭耐老人一手操办起来的,虽然她已退休多年,但依然闲不住,养老院的老人们,都爱吃她做的饭,尤其是“酸菜黑圪条”。 在过去生活很困难的年代,人们没钱买白面,为了在贫困中吃出幸福的生活,就拿高梁面做面条,又因晋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卤配以黑圪条。撒上香菜、芝麻、也可加入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粱面特有香味胜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爱,越吃越香。

酸菜历史悠久,一直是北方居民喜欢的一种越冬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腌制酸菜的习惯,可谓是“处处酸菜皆养人,���了古人养今人”。养老院的酸菜是段旭耐亲自腌的,菜也是她自己种的,在养老院自己种的菜园里,段旭耐专门挑选叶子大而肥的萝卜缨满满的拔了两筐。回到院里,段旭耐开始切缨,这是一种特制的切萝卜樱的工具,段旭耐从小就见老人们用它,这种工具切起来还真是方便,她说这东西她小的时候就有了,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把切萝卜缨子变成了像流水线作业一样的工作,有了它的帮助,两框萝卜樱一会就切完了。

切好的萝卜缨在滚烫的热水中烫,烫到表皮发蔫为好,捞出来过凉,再将水分挤干,放在腌制酸菜的缸里,萝卜洗干净,爆成萝卜丝一起放进缸里,放入适量的食盐封口,腌制24小时,就可以食用了。精心腌制的酸菜, 乳酸杆菌将蔬菜中的乳糖分解,大部分由乳糖转化成乳酸而使蔬菜变酸,同时腌制好的酸菜中含有酯,酯是一种特殊的香气的,因此,酸菜是因为香才好吃而不是因为酸才好吃。

“酸菜黑圪条”的面条最好是手擀面,用白面和高粱面,也可以少放一些豆面。酸菜要用蒜炝锅后,炒熟,放一些豆腐、豆芽,粉条,做成打卤的酸菜。煮好的面条浇上酸菜,别急,没有放芝麻盐的酸菜黑圪条是不能上桌的。把芝麻放锅里炒,炒熟了用蒜臼子碾成末,加上盐就是芝麻盐了,撒在面里,香气扑鼻。敬老院的老人们已经已经按耐不住,一人一碗在院子里吃开了,他们说如果没有老段院长这碗酸菜黑圪条这里就不能叫下村敬老院。微风徐徐,岁月静好,老人们脸上流露出的那份满足,那份恬淡,如碗里的黑圪条,细腻,绵长。

一碗酸菜黑圪条让老人们吃出了家的味道,段旭耐说吃饭就是看人,谁做的做给谁,它永远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一碗面里有感情,有习惯,有味道。

Hash:0a29f655df483749013546f179662ca45b355223

声明:此文由 骑驴观景走四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63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