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方城县博物馆

方城县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是一座集收藏、陈列与研究为一体的国有文物陈列馆,馆藏文物1945件,其中珍贵文物619件,所藏文物上起中生代的古生物化石,下至近现代革命文物,尤以汉代、宋代文物著称,分铜、陶、瓷、骨、木、牙、玉等11大类。新馆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展览面积2618平方米,自2016年11月开放至今,累计接待观众量达40万人次,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方城县博物馆

方城县博物馆位于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占地3697平方米,原本是纪念西汉廷尉张释之的祠堂。始建无考,元、明、清三代先后复建重修,现存建筑物飨殿三间,祠堂三间,后寝三间。张释之葬于县城西北两公里的胡岗村旁。其任廷尉期间,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赞语。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均予以高度评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门前十五级台阶拾阶而上,跨过朱红色的大门,一座整洁、幽静的祠院就展现在眼前:正前方是明弘治六年御立"汉廷尉祠记碑",碑高两米有余,宽约一米,碑底赑屃昂首(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之长子形似龟,好负重)、碑端盘龙碑帽中"汉张廷尉祠记"清晰可辨,碑之左右及前方三尊石狮自成三角;西北侧坐北朝南的单檐硬山、柴瓦勾檐、前后联体的三间古式卷棚建筑就是祠堂大拜殿,殿内原供人们瞻仰的张释之塑像已在文革中毁之;西侧有画廊,廊下是图文并茂的张释之生平及相关事迹展述;东侧是馆室,南侧是展厅。游目四顾,青松翠竹,花木掩映,房舍古朴,祠碑雄壮。

蒲城县博物馆:漫步“蒲城碑林”之中

在蒲城县博物馆之中,收藏着将近400件石刻文物,包括大量的石碑、雕刻和墓志铭等。它们被摆放在蒲城文庙的明伦堂和东西两侧的石刻室内,种类繁多,气势恢宏。因此,这里被誉为“蒲城碑林”——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在明伦堂的大门上,悬挂着张文彬书写的“蒲城碑林”四个大字。在明伦堂的右前方,矗立着一件高大的石经幢,原本摆放在蒲城县保南乡敬母寺村的寺院内,被称为“敬母寺经幢”。目前,它是陕西现存最大的石经幢。

20世纪80年代,在明伦堂前方的东西两侧,分别修建起两座石刻展室。其中,东侧的石刻展室摆放着铁钟和造像等文物53件(组);西侧的石刻展室内摆放着经幢和石碑等珍贵文物。

在东侧的石刻展室内,有两件分别铸造于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和成化十九年(1483)的大铁钟;在西侧的石刻展室内,有一件高大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雕刻于金代承安三年(1198),通高353厘米,面宽21.5厘米,直径60厘米。

在东西两侧石刻展室的墙壁表面,镶嵌着很多蒲城县出土的墓志铭,以唐代的墓志铭为主,涵盖各个时期墓志铭。其中,以隋代《苏孝慈墓志》和唐代《金仙公主墓志》最著名。

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苏孝慈墓志出土于蒲城县苏坊镇兴隆村西南20米处,字迹清晰,结字严谨。它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品,被视为唐代欧阳询楷书的先声,为蒲城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74年,在蒲城县桥陵镇武家村东100米处,发掘唐代金仙公主墓时,出土一合金仙公主墓志。

走进明伦堂内,周围石碑林立,迎面的正中间是唐代高力士神道碑。此碑原本竖立在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高力士墓前,为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唯一的一座陪葬墓。过去,碑身断裂,只剩下上半截;1963年,高力士墓冢旁边的窑洞坍塌,在土中发现了残存的下半截。两截石碑拼接起来,高405厘米,宽142厘米。

在高力士碑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立着金代至民国时期的记事碑,包括清代《重修大兴寺碑记》、元代《蒲城王氏祠堂碑铭》、明代《创建北武当山龙河观记》、明代《邑丰阳建龙河观记》等;元代《创建英济王庙碑记》、清代《重修观音堂碑记》、金代《大金故奉信李公碑铭》、民国《胜利台碑》、清代《人物造像碑》。

明伦堂内的东西两侧,对称竖立着三排石碑,以各个时期的记事碑和墓志铭为主。体量较大的石碑竖立在地面上,体量较小的石碑镶嵌在墙面上,密密麻麻,数量众多。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墓葬内出土的小型线雕石刻,包括唐代惠庄太子墓出土的墓门和金仙公主墓出土的棺床底座等。线条细腻,级别较高,体现了唐代皇家的气度。

在明伦堂内东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明代王进德书写的四个大字:廉、忠、节、孝。每个字的高度约两米,占据单独的一方石碑,体现儒家的道德思想,一气呵成,大气磅礴。王进德是蒲城县坡头乡桥陵村人,一生倾心于书法研究,深得李邕的书法之道,造诣高深,字体浑厚,苍劲有力。

蒲城县历史悠久,留下丰富的古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保护田野文物不受侵害,蒲城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先后将县城和乡村的100多通石碑搬迁至文庙明伦堂内,逐渐形成这处“蒲城碑林”。

咱易县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易县博物馆开馆啦!(内有一大波靓照)

广告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博物馆,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最高配置。

——马未都

从前生活慢,而今车马喧。于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一家静谧的博物馆,是每一位“刷馆”爱好者最为惬意的事情。

对于文艺爱好者来说,每到达一座城市,都要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一座城市吸引全世界游客的目光,不仅需要自然美景,往往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吸引力,如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戏剧院,历史遗迹等。

如果要问你

易县这座城市的文化载体如何体现?

那么,现在要告诉你的是,

这个答案应该加入新的元素了

易县博物馆

2017年12月6日上午,易县博物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宝东,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洪强,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赵立柱出席开幕式。邀请友邻单位北京正阳门管理处主任关战修,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刘海明主任,天津市博物馆副馆长裴伯林,廊坊市博物馆馆长吕冬梅,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曾素梅,涿州市博物馆馆长杨卫东出席开幕式。易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开幕式。

易县县长刘杰主持易县博物馆开馆仪式

保定市人大副主任、县委书记杨义宝致辞

北京正阳门管理处主任关战修致辞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致辞

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宝东宣布易县博物馆正式开馆

兴建易县博物馆,是易县委、县政府落实中央、省、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展示易县优秀历史文化,助力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举措。易县博物馆是燕文化的集中代表,是对易县历史文化高度浓缩和概括,是易县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易县博物馆位于县城西部,112国道南侧,建筑为矩形三层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展陈面积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博物馆以易县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陈列为基础,贯穿易县8000年的历史,展线500多米,展出文物500余件(套),其中仿制9件(套)。

易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04年北福地史前遗址发现成果居“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2005年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可考证的人类历史始于8000年前的北福地史前文化,隋朝开皇元年置州,十六年置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国君择易县建都,史称“燕下都”。

基本陈列为易县通史展览,以“易水长歌”为展览主题,采用实物、图版、雕塑、场景复原等展览艺术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展示手段。

基本陈列分为“先民足迹、燕国风范、郡县之制、雄关福地、气壮山河、梦想起航、易州流风、易州遗珍”8个部分,还设置有序厅、临时展厅和互动区域。

河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之一

周二到周日可以参观,周一闭馆。

易县博物馆地址:县城西部,112国道南侧

当然,进馆参观需二代身份证,都是免费的!!

祝贺易县博物馆开馆,约起!

来源:易县旅游

编辑 | 热小点

校对丨热小宇、热大大

免责声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易县热点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请仅作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寿县古城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已出土文物是省里之和

寿县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许多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息。许多名人墓葬,诸如春秋蔡昭侯、孔子高徒宓子贱墓、战国楚考烈王墓、赵大将军廉颇墓、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墓、西汉淮南王刘安墓、唐代韩愈在《送董召南序》中极称孝贤的董子墓以及清末状元孙家鼐墓等,也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古老的文化一直在这里绵延不断。 在新建的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直观地展示了古寿春数千年的文明史。奇伟瑰丽的春秋蔡侯铜器、精美独特的战国楚器、造型各异的汉代陶质施釉模型以及唐宋木雕明清彩瓷等所展示的特有的艺术魅力,无不给人以极高的审美愉悦。寿州碑廊嵌有名人刻石数十方,其中元代赵子昂的《问政山歌》、明代董其昌的行书条屏以及清代梁巘的代表作《重修报恩寺碑记》等,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品。

寿县城鸟瞰

一、在寿县李三孤堆出土很多战国文物,例如楚王熊肯釶鼎,楚大鼎都馆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楚王熊肯釶鼎,通高38.5厘米、口径67.5厘米、流长12厘米、腹深14厘米、足高30厘米。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此釶鼎是战国后期楚国宗庙祭祀礼器,圆腹直壁,平底,流口外伸,方耳外撇,三蹄足。腹部光素无纹,腹的上部饰一周凸弦纹,弦纹上端附方耳,下端紧挨着三蹄足,足根部高浮雕兽首纹,蹄足高峻雄壮,是为楚国末期青铜鼎的典型风格。口沿外壁镌刻12字“楚王盦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

楚王熊肯釶鼎

关于铭文楚王熊肯的“肯”字,也有释成“前”字的,二释皆云通“元”。对楚王熊肯,诸家释意不一,然其出土地点在寿春楚王陵(今寿县李三孤堆),故多以楚顷襄王东迁国都至寿春后继承王位的考烈王熊元当之。此鼎如匜置流,自铭为“釶鼎”。青铜器中匜的自铭一般作“也”或“釶”,是祭祀时用以浇水净手的用具。岁尝的“尝”字,《尔雅?释天》云:“秋祭曰尝”。证明此鼎是楚王专为宗庙祭祀制作的重要礼器。

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于1933年被盗掘,致使第一手宝贵的考古研究资料遭到破坏,由于当时社会压力和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大部分出土物得以保存下来,根据相关调查材料统计,保存下来的出土器物达710余件,熊肯釶鼎就是其中幸存者。这批器物现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寿县楚器群为研究我国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青铜冶炼史的发展,以及楚文化研究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

二、安徽省寿县城西门内侧出土春秋时期蔡昭侯墓。

春秋时期蔡昭侯墓。位于安徽省寿县城西门内侧。1955年5月,寿县治淮民工在城西门内北侧取土加固城墙时,发现甬钟两件,即行清理发掘,出土各类文物584件,有青铜器、金叶、玉器、骨器、漆器等。其中青铜器486件,玉器51件,金饰12件,骨器28件,残存漆片与陶片6件,砺石1件。青铜器中较大的鼎多达44件,最大的通高69厘米、口径62厘米、腹围197厘米。

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金饰、骨器、漆皮等,其中青铜器486件,最为突出。礼器百余件,器物主要有鼎于鼎、鼎升鼎、列鼎、鬲、簋、簠、敦、豆、方壶、尊、盉、缶、鉴、盘、匜、甬钟、镈钟、钮钟、钲、錞于等。随葬物品如鼎、钟、鬲、豆、方壶、鉴、盘、尊与编钟等都置于墓坑北部;墓坑的东南隅除车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铜器、骨器;西部以兵马器为多,也有一些小铜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长方形小坑内有绳纹陶器碎片,可能是给陪葬者的。蔡器与楚器虽然国别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却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春秋时期,在江淮汉地区的诸侯,经过长期征战,频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从而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

寿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部分青铜器镌有铭文,其内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国周旋于吴、楚两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蔡侯盘与尊的铭文各有92字,为蔡侯嫁其姊与吴王时铸;吴王光鉴有铭文52字,是吴王之女嫁蔡时所赠。在蔡侯钟上铭文82字中,有"辅佐楚王"等词句。由此可知,蔡国一方面与吴国结成姻亲以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讨好于楚国,而最后仍为楚所灭。

寿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9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