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天一总局

走进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可以看到一座时隔至今近百年的中西合璧式四合二层“南洋”风格楼房建筑,大门顶上一块“天一总局”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既是侨乡历史的见证,也是考证我国邮政金融和华侨发展史的产物,如今已越来越广泛地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兴趣。

“天一总局”全称“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系由旅居菲律宾华侨郭有品于公元1880年(清光绪六年)在其家乡(时称龙溪县流传社,即现在的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创办的。初办时称“天一批郊”。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扩大为四个局、设总局于流传社,外设厦门、安海(晋江)、吕宋(菲律宾)等三个分局。1896年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1902年改为郭有品“天一汇总银信局”。天一总局的设立,专为海内外华侨和侨属办理书信投递和钱币汇兑接送,提供服务和方便。

“天一总局”的“天一”取自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即“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合一”,用“天”作为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达郭有品创办侨批局的仁爱之心,也缩短了海外侨民与家乡眷属的万里之隔。

天一总局

天一总局旧址的“苑南楼”始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后经购地扩建,于1921年又建成北楼和“陶园”(花园)。以北楼作为“天一总局”的办公业务经营大楼。“天一总局”总建筑面积4495m2,整座大楼别具“南洋”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结构优雅大方、雕花刻栋、古色古香。北楼向西并列是三进式大厝,两旁紧栓双边雨屋、屋后紧连“宛南楼”,北楼与宛南楼之间有钢筋混凝土天桥连接。原来的“陶园”占地3000多m2,建有亭台、楼榭、假山、猴洞、鱼池、花圃、石砌小道曲径通幽、群花争艳、草木显秀。在当时农村之中可谓鹤立鸡群、一花独秀。

岁月桑沦、时代变迁,“天一总局”遗址历经百年,虽貌非昔比,但作为见证历史的时代产物,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说说天津卫——赤峰道上的天津电报总局

中国首条出现电报线路是 1871 年,由英国、俄国及丹麦敷设,从香港经上海至日本长崎的海底电缆。由于清政府的反对,电缆被禁止在上海登陆。后来丹麦公司不理清政府的禁令,将线路引至上海公共租界,并在 6 月 3 日起开始收发电报。

其实早在1863年,英、法公使就向清廷建议引入电报,结果可想而知,直接被拒。但上海的英国利富洋行老板雷诺为了做生意,不惜一搏。1865年,雷诺出资一万两白银,花了一个月,在浦东到黄浦江口拉了一条电报线,长21公里,光电线杆就立了227根。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就这样诞生了。很快,消息传到了新任上海道台丁日昌的耳中。雷诺并未在意:自己有英国背景,事已至此,谁敢追究?可惜他遇上的是丁日昌。丁日昌是洋务派官员,熟悉洋务,人送绰号“丁鬼奴”,最擅长收拾“洋鬼子”。听闻洋人私设电报线,丁日昌起初大怒,但很快冷静下来,于是,他心生一计。他派人告诉附近居民,说这条电报线吸人魂魄、坏人风水,暗示官府早就看不顺眼,闹点儿事也不会追究。恰好,当地有一人得病暴死。早有怨气的居民怒火喷发,暴力拆迁,一夜之间就把227根电线杆拔掉,各自扛回家去了。雷诺听闻此事,暴跳如雷,又无可奈何。

1871年,丹麦大北电信公司将电线从吴淞口顺着黄浦江直接架进了上海水域。清朝官员来查,大北公司振振有词,这是海线,没有违反在陆地上架线的规定。这场官司打了许久都没结果。1873年,大北公司借口海线经常被过往船只碰断,又架设了一条16公里长的旱线。先例一开,其他外国公司纷纷效仿。为了抵制西方侵略者在中国领土架设电线的企图,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正式提出自行敷设电线。

1879年(光绪五年),沙皇俄国强占伊犁,并派军舰进入我国领海。为沟通军情,清政府派李鸿章多次与在我国开设电报局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交涉,由中国出钱,委托其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在天津鱼雷学堂教习贝德思的协助下,这条长约四十英里的电报线路5月间开始使用,这是中国大陆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1880年9月16日(农历八月中旬),初尝新技术甜头的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以电报有利防务、便利通信为由,奏请铺设天津至上海的陆路电线,以使南北声息相通,所需费用则由北洋军饷筹垫。在李鸿章为首的一批大臣的努力下,慈禧太后经不起“忽悠”,终于恩准,由国家经营电报业,这是慈禧为数不多的英明决策之一。

在那个龙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地址为老城厢东门内大街45号杨家大院。10月,又在天津设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任命盛宣怀为总办,还成立了北洋电报学堂,聘请丹麦人博尔森和克利钦生为教师,委托大北电报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为建设津沪电报线路作准备,并计划在大沽口、紫竹林以及苏州、上海等地设立分局,以郑观应为上海电报分局总办。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北洋电报学堂在天津城东门外扒头街设校址,于1880年10月6日开学,雇用了一批聘期为一年的丹麦大北电信公司的技师担任教习,教授“电学与发报技术”,训练管报生。所有毕业生都将拨往各地电报分局工作,不胜任工作的毕业生被送回学堂补习。1881年底,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竣工,在11月津沪线完工前,天津电报总局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接着电报局计划再架一条上海到广州的电报线,并在苏州与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相连,这就急需管报生。为此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电报学堂续办一年,建议除在校的32名学生外,再招熟习英文的学生四五十名。

初计划于1883年后停办,但因电讯技术人才缺口太大,遂于1886年9月,北洋电报学堂又在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路承德道一带)建校舍,广聘师资,除丹麦人璞尔生、克里钦生教授技术课外,尚有英法教员及京师同文馆出身那三等人加盟,师资阵容可谓强大。至1900年,该校教职工全由中国人担当。光绪三十年(1904),该校变迁为天津自立电报学堂。北洋电报学堂所在的紫竹林确切位置,从1888年《天津城至紫竹林图》可以看到,它位于水师营路(今赤峰道)紫竹林兵营旧址的西侧,今赤峰道11号、13-15号位置,目前由于已经被拆毁重建,已经看不到了。

1883 年后,津沪电报总局迁往上海,天津又设立了北洋官电总局,统辖天津、河北和东三省的电报线路。朝廷与英商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联合组建了天津电报局,地址在法租界紫竹林红楼。

接着天津无线电报局在法租界设立,报房在法租界沙大夫路吉祥里(今山东路),收发处和管理机关设在法租界窦总领事路(今长春道),担负国内无线通报,还可通过上海国际电台与国外通报。1908年,电报总局改为官办,隶属邮传部,称电政局,兼办电话事业。1911年,上海电政局移至北京,为电政总局,原上海电政局改称上海电报分局。

1924年,天津电报总局迁到法租界霞飞路,为三层砖混结构带地下室,为简化形式古典建筑。该建筑设计于1923年,1924年建成,在现在的花园路4号,赤峰道65号至69号。电报局为工商、金融等行业提供了便利,也传递军事情报,当时天津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情报中心。天津电报总局旧址现为天津市邮政管理局办公楼。

1983年,最高点达85米的天津国营电报大楼落成,在南京路上显得无比宏伟。住在鞍山道附近的人们,每天都会听到《东方红》的整点报时声。2001年,中国电信取消了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传统电报渐渐走入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1880年9月18日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当时,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他与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一起,担任海防事宜钦差大臣,负责全国数万公里海岸线的海防事宜。

6月27日,这条电报线路进行了第一次发电报,内容只有六个字:“行辕正午一刻。”

这里的“行辕”,指的是直隶总督衙署。显然,这件电报是从直隶总督衙署发往天津机器东局,时间为“正午一刻”。

1880年9月18日(农历八月中旬),初尝新技术甜头的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以电报有利防务、便利通信为由,奏请铺设天津至上海的陆路电线,以使南北声息相通,所需费用则由北洋军饷筹垫。

在李鸿章为首的一批大臣的努力下,慈禧太后恩准。李鸿章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

同时附设电报学堂。1881年5月开始架设津沪线,12月竣工,全长2724华里,用费17.87万湘平银。

自光绪八年(1882)三月初一日起,改为官督商办,招股集资,分年缴还官办本银(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两),听其自取报资,以充经费。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集股湘平银八万两,是其创办资本。

(1882)十二月,李鸿章奏设苏浙闽粤电线。

1883年春开始架设沪粤线,次年夏全线通报。

(1884)春,总局由天津移至上海,在各地设分局、子局、子店、报店四个等级的分理机构。

一方面与外商公司交涉折冲电报利权事宜,另一方面统筹各路电线的架设。

1884年接收华合公司,改为广州电报分局,电线通至九龙。同年长江陆线竣工。至80年代末,通往西南、西北、北京、东北的干线也陆续建成,初步形成了贯通全国的电讯网。

陆续建成干线多条,如广东广西线、江西广东线、直隶陕西线、湖北四川线以及北京恰克图线等。又协助官府架设官线若干条。商线官线遍布各省,殊方万里,呼吸可通。还帮助邻邦朝鲜兴建电线二千余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商线共计四万一千四百一十七里,占全部电报线的百分之四五点五六。

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盈利显著增加,一部分转化为资本。

1908年改为官办,隶属邮传部,称电政局,兼办电话事业。

宣统三年(1911)四月,上海电政局移至北京,为电政总局;原上海电政局改称上海电报分局。

天下第一祠堂——唐氏总祠堂(晋祠)

山西唐氏ID:天下唐人

汇聚四海唐人,传承唐族文化,

互动唐人轶事,公益成长唐家!

你知道唐姓祠堂在哪里吗?

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其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1961年3月公布晋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唐叔虞祠。晋祠的根儿。祭祀剪桐封弟之晋国开国君侯唐叔虞。现在的祠堂是在元代建筑的基础上,于清乾隆36年修缮扩建的,唐叔虞塑像大约是明代的。晋祠从这根上缘起,,包容并和,林林总总,已成中国传统文化之集锦。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大约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崇宁元年(1102)重建。历千年战火而幸存,实为国之瑰宝。

晋祠赤桥村的清末举人刘大鹏撰写《晋祠志》有言:“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而今晋祠之最珍贵者,当为圣母殿。

献殿。圣母殿建成百余年后的靖康元年(1126年)秋天,太原经大半年攻防血战,被金兵攻陷,次年北宋亡。圣母殿幸存,且于金大定8年(1168年)在其前添建了一间享殿,即献殿。

大殿前是宋代所建的“鱼沼飞梁”,呈十字桥型,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难老泉为晋祠三绝之一。难老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不知始于何时,《山海经》就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晋水源头特有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晋祠三绝”周柏,没有寒风中挺立的雄姿,也没有繁枝茂叶,只有不屈的精神和不老的心。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棵周柏。明傅山曾立石上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无疑,周柏是晋祠的根。周柏不仅是晋祠三千年历史的见证,也是晋祠三千年连绵不绝的庇护神。宋欧阳修曾感叹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晋祠三绝”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对越牌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相传,晋祠东庄的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母亲患偏头痛,久治无效,吕祖庙求得签题“添砖加瓦”。 高应元见晋祠里殿堂楼阁亭台等俱全,故建对越牌坊,意为“报答宣扬祖先功德”。 对越匾为高应元手书,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浮屠院内的舍利生生塔,曾建于隋开皇年间,后被毁,现塔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

全球唐氏祭祖大典

2016年全球唐氏祭祖大典在太原晋源区晋祠盛大举行。中华唐氏宗亲总会荣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释怀善大师(俗姓唐)莅临现场,500余位唐氏企业家代表、文化名流、社会活动家齐聚一堂,与来自全国20余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唐氏后人聚首晋祠,共同见证这场以“唐氏文化”、“宗亲血脉”为主题的盛会。

唐氏宗亲祭祖现场

晋祠既是怀念、奉祀第一代晋王唐叔虞的祠堂(唐姓起始祠堂),也是中华唐氏的总祠堂。尽管晋祠经数代扩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于唐叔虞祠文化发展、丰富起来的,包含多种文化内蕴、透析着华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筑群。

中华唐氏宗亲总会会长唐传勤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本次祭祖活动有来自北京、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浙江、福建、云南、新疆、陕西、天津二十九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等地代表共计五百余人,是近年来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8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