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上邽城址

上邽城址位于清水县永清镇李崖村。年代为秦、汉,类别为古遗址。1982年12月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公路西断崖;西:以天火沟为界;南:以白土崖村为界;北:以古城壕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上邽城址,上邽城址简介,上邽城址-天水市清水县上邽城址旅游指南

十大抗蒙山城遗址!云阳磐石城上将新建宋蒙战争遗址群

作为重庆境内现存的十大主要抗蒙遗址——云阳磐石城今年将启动实施保护了。

上邽城址

记者从云阳县政府获悉,该县将新建宋蒙战争遗址群——磐石城保护项目,并列为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来实施。

磐石城

磐石城又名大石城、磨盘寨,位于云阳县新县城至高处,形如巨大磨盘故名。

此处地势险要,扼长江与澎溪河,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南宋末年在此筑磐石城防御蒙古军队,与万州天生城、奉节白帝城等一起,成为扼守三峡的要冲,是川东峡江地带的重要抗元据点,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寨”。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发布《重庆山城遗址地图(南宋)》,收录重庆境内现存的十大主要抗蒙遗址,云阳县磐石城就是十大主要抗蒙遗址之一。

磐石城

据了解,磐石城遗址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现存遗迹的数量和种类众多,包括城墙、寨门、题刻、祠堂、房址、炮台、暗堡、石墙等,以及残存的建筑构件。

磐石城外的周边区域还分布有石墙、水井、采石场等遗迹。

去年,重庆市文化遗传研究院工作人员开始对磐石城遗址遗迹分布密集区的各类代表性遗存进行发掘,不但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遗址,还首次发现出土了汉至六朝及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器遗存。

清理房址、粮仓、墙基、炮台、水井、道路等各类遗迹19出,出土器物以瓷片为大宗,其他包括铜钱、瓦片、陶片等,瓷片中又以青花瓷为主。

其中,汉至六朝遗存中出土的有少量瓷器残片;而商周遗存数量较多的有夹砂黄褐陶、夹砂红褐陶、灰质泥陶等,可辨器型有花边口沿罐、平底罐、网坠、纺轮;还出土有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器型有斧、砍砸器等。

根据出土器物和遗迹判断,结合文献、口述等资料,磐石城现存文化遗存的年代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为主。

由此可将磐石城的历史追溯到商周时期,极大地丰富了磐石城的文化内涵。

新石器时代人类史前文明一般多在长江沿岸平原地区发现,而这次在磐石城这种高山地区发现人类史前文明遗迹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生存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这也是云阳县地下遗迹中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记者 徐志全

编辑 王泺

上林智城,中国仅存的唐代壮族王城城址!

上林县唐代有座智城,是壮族先民俚僚酋长、澄州(今上林)大首领的封疆领土,壮族酋长位尊如隋唐时期的“王”,因此“智城”也就是一座王城了。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智城遗址,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曾是唐代澄州的州址,建于公元634年至682年。

智城城址于199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城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留下了神秘而又说不完的故事。

智城是在唐代澄州刺史韦厥隐居之处创建而成。该城因地制宜,以陡峭的石灰岩山体为城恒,在山谷中构建城房,并利用山间谷地不同走向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外有池塘并与清水河相通,结构独特,极为罕见。内城面积10亩,外城面积77亩,总面积94亩。另城外池塘面积150亩。

城建成后,即于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在外城墙东端内侧崖壁上刻“韦敬辨智城一首并序”,共24行,1126字。

在智城外东南约300米处,为“智城大庙”遗址。大庙已毁,后在原庙址建有“爱长小学”。现校内尚存明代万历四十年的庙宇香炉、柱础、拱门等石构件、木雕花版和清代门额、柱础、石鼓等遗物以及戏台残迹。附近水渠有利用庙宇石构件构筑的堤岸和桥,其中有道教内容石刻残件。

智城城址及摩崖石刻是唐代羁縻州县渠首的遗迹,包括两个组群,第一个群包括智城城址、摩崖石刻《韦敬辨智城碑》、智城庙遗址;第二组群包括摩崖石刻《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圣书庙遗址。

《韦敬辨智城碑》、《六合坚固大宅颂》碑两碑均为摩崖石刻,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第一、第二唐碑”。与隋《董美人墓志》、初唐欧阳询《九成宫》、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相齐名。

《六合坚固大宅颂》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剥庙山山脚一岩洞中,该碑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作者为当地壮族先祖韦敬辨,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17行386字,由“序”、“颂一首”、“诗一篇”三部分组成。

《韦敬辨智城碑》位于今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后的智城山脚一处岩厦石壁上,刻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24行1115字,由“序”、“碑一首”两部分组成(“碑”是一种文体)。碑文中刻入了武则天时代创造的6个异体汉字。

2003年12月,在广西上林县唐碑唐城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专家认为,上林县壮族聚居区的唐碑是目前发现的壮族最古老的碑刻,唐碑唐城对当时上林一带乃至广西红水河下游的壮族社会情状,隋唐时期红水河下游的壮族历史、经济生活、汉字造诣、社会意识、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智城城址所在地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田园风光优美,唐碑唐城保护完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来源:综合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上林时空

成皋城址沐古风 虎牢关上留“故”城

荥阳历史悠久,有史以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彪炳史册的重大事件,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在荥阳市汜水镇西关行政村周围大伾山的沟壑峰岭之上、天下名关虎牢关的西侧,保存着一座重要的古城遗址,它就是和荥阳故城齐名的历史名城——成皋古城。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皋城又称虎牢城、吕布城,位于大伾山顶。之所以被称之为成皋古城,因为它以成皋为中心,以东以西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古老地区。它的古老,名字可以远溯上古。它的奇特,在它的山险、山杂;在它的水凶、水怪。在这儿,河洛相会;在这儿,河济相会;在这儿,大河先是拐弯儿东北奔流,济渎穿河南溢、东行;在这儿,邙山头嘎然而止于河洛;在这儿,由嵩山北麓伸出了支脉大伾山,硬拦大河斜向东北;在这儿,跨汜水(锦阳川)又东出一条支脉敖山(广武山),连连绵绵威临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根据汜水县志记载,成皋城城址北濒黄河,东临汜水河谷,西、南临深渊大沟,平面呈不规则的梯形,北宽南窄,面积约60万平方米。城墙依山就势,凸凹曲折,很不规则。西城墙其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方向,南北长约700米,南城大体为东西走向,东西残长约600米(含被农民修窑院挖去部分),东、北城墙不明(可能已被河水冲毁和建筑民宅时挖掉)。现存城墙以西墙最为高大(俗称跑马岭),最高处10米以上,一般2—5米,宽一般20米左右,最宽处约40米。夯层明显,厚度在0.06—0.13米之间,夯窝圆形,底有圆、圜2种。西墙尤以北端临河处,最为雄伟,号称点将台。在城内曾发现夯土基址和戳印有陶文的陶器等。城内除农田外,大部分为东西向的大冲沟,沟内分布着密集的现代村庄。

至今,文物部门勘测,成皋城遗址北墙已沦于黄河,东墙沦于汜水;南、西城墙仅剩数段,残垣约长1500米;墙体最高处10余米,城基最宽处60余米;夯筑水平较高,夯层约8厘米,仍清晰可见。

成皋城始筑于何时?

目前尚未见到确切的记载。但根据《战国策》和司马迁的《史记》等书的相关内容,可以推知,成皋城至迟应在战国中期的公元前四世纪筑成(韩国所筑);而根据城墙的结构及夯筑特点分析,其筑造年代也不会晚于战国时期,二者在时间上是一致的。

战国中晚期,这里是韩国西部边疆的重要门户。公元前571年,晋国用孟献子的计谋:“请城虎牢以逼郑”,在虎牢筑城并驻军。韩灭郑之后,都于新郑,而在大河南北分别有两大片土地。河北岸以上党(今山西长治)为中心,称为“上地”。而都城至“上地”之间,只有不足百里的狭窄通道,称之为“河上走廊”。为了保持”河上走廊“的畅通,韩国方才认识到建设军事城堡的重要性,从而经营了东边的荥阳城和西边的成皋城。成皋城构建时间,约在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11年之间。韩国建立成皋城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边防的需要。果不其然,成皋城建立不久,便迅速成为中原地区争战的一个焦点,成为天下瞩目的名城。

自建立到废弃的一千年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首先,长期控扼古代交通要道。成皋城所处的位置,傍依古虎牢雄关,正是东方六国与西方秦国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黄淮海平原与西部山地丘陵地带的交界处,成皋城居高临下,正好控扼着这一东西交通的要冲。

其二,由于其控扼交通要道,加之又濒河临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自建立之后,它就一直被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它是韩国西部边陲的重要门户,对此,《战国策》多有记述。如,苏秦说韩宣王:“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战国策韩一》)张仪说楚王:“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战国策楚一》)特别是秦末汉初的成皋之战,那是我国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曾被人誉为改变我国历史命运的100场战争之一。当时刘邦与项羽曾反复争夺此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绝成皋之口,天下不通”之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有(刘邦)“与刘邦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的记载等。刘邦一度把其作为东进中原的战略据点。到以后三国、南北朝和隋唐等朝代,也都在此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如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唐初秦王李世民与窦建德决战的“武牢之战”等,因此,它是我国古代一处名副其实的古战场。

其三,在古代政治、经济方面,也曾一度发挥过重要作用。成皋城在建成后近一千年的时间内,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治所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其中主要做过西汉、三国曹魏、西晋、北朝成皋县的治所,也做过北朝时的东中府、成皋郡的治所等。

其四,是古代文人墨客视为怀古、凭吊的一处胜地。历史上各代在成皋城一带留下的咏赞诗赋名篇,蔚为大观,其中著名者有晋代的潘岳,唐代的张九龄、贾至、王维、吕温、柳宗元,宋代的司马光,等等。

小编语:成皋控山带河,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两京东出西进的门户,具有“绝成皋之日,天下不通”(《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的形胜。两汉、魏晋、北朝等历史时期,成皋城还长期是成皋县、成皋郡等行政建置的治所,成为管理一方行政中心的长达数百年,是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座古城和名城。

责编:张智|编辑:赵晓晖

来源:荥阳新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7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