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盐津蚕豆

盐津蚕豆

    蚕豆,盐津、大关、彝良、镇雄等县又称“胡豆”。为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茎方形,中空,有棱。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腋生,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带有紫斑。荚果肥厚而呈纺锤形,种子椭圆扁平,收获季节在田间生食,略带甜味。    蚕豆经济价值较高,营养丰富,每公斤含蛋白质282克,脂肪8克,淀粉490克,还含有钙铁磷等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昭通)

水墨盐津 魅力豆沙|昭通盐津的美你知道吗?

FM97.5更多精彩节目手机实时在线收听,尽在网络收音机(点击收听)

1

水墨盐津 魅力豆沙

盐津自古是入滇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地处乌蒙山脉关河深谷的中段,位于四川和云南结合之处,也是古丝绸之路入滇的第一站,是一块古老文明、秀丽神奇的宝地。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滇文化在这里交融,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这块土地景色宜人,自然景观众多,奇景纷呈,秀丽俊美,构筑成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卷。

2

省级风景名胜区豆沙关

省级风景名胜区豆沙关距盐津县城23公里,位于云南省滇东北云川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险;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众多灿烂的文化遗产。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公元前四世纪南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自那时起,这块闭塞落后的荒凉之地,就进入了喧嚣沸腾的开发时期。尤其是先秦开僰道,秦开五尺道,汉武开南夷道,隋唐开石门道以来,更加速了开发进程。豆沙古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镇、省文学艺术创作基地、省级和市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等九大殊荣。

1

五尺道

五尺道位于豆沙石门关口,现存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243个)的古驿道。

五尺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秦国占据巴蜀后,秦蜀守李冰采用了积薪烧岩之法,修筑了从僰道县(今宜宾)经石门关,到千倾池(昭通)的第一条内地入滇通道——“僰道”。秦朝建立后,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路又修到了建宁(曲靖),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从此,五尺道成为内地入滇的一条大通道。石门关也一成了内地通往云南的重要门户。汉武帝时,唐蒙再次在五尺道上“凿山开阔、以通南中,迄于建宁……”,史称“南夷道”。

1

石门关

石门关位于盐津县城南23公里,距豆沙古镇500米处。早在公元前220年,这里就成为中原入滇的交通要隘,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誉,在唐、宋时期,此地称石门关,元、明时期称罗佐关,清初改名豆沙关。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在此设关门,为军事要隘。

石门关因受关河深切,两岸峭壁对峙,状若石门故名。石门关口,上有峭壁千仞,直入云霄,下临滔滔关河,只闻水声,不见河流。此关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极目远眺,幽深峡谷,奇险状丽。

1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位于豆沙石门关口巨石悬岩上,“袁滋题记摩崖”始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九月二十日。铭文记录袁滋一行同奉恩命,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经此地,故刊石为记。此摩崖石刻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有载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载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重要作用。说明自天宝战争以来,南诏和唐对抗四十二年之久的分裂局面,云南又统一在民族大家庭中。1965年省人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历史十分悠久。古镇的雏型应是先民村寨和古道驿站,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居住着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庙宇(会馆),虽然这些庙宇已被拆毁,但遗址还在,概貌人们心中尚存。

豆沙镇的民居建筑造型美观,雕刻精细,工艺考究,风格各异。房屋的式样上有一字、门厅、磨钩、三合头、四合院等式样;房屋层高有一层楼、二层楼和三层楼式;房屋墙壁有木板墙、石头墙、土墙和夹泥墙;瓦为清瓦;门面以串匾、挑头、悬柱排列;二楼街面墙以不同式样的木格窗装饰,加上穿匾、悬柱的雕刻和搭配合理的颜色,每户门面都很讲究。走进古镇,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尽收眼底,屡看不厌。豆沙古镇是秦五尺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1

僰人悬棺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

位于豆沙镇石门关口,关河南岸悬崖绝壁半腰间,距关河水面约60余米高处有一天然斜洞,洞内现存有悬棺九具11件,造型别致,工艺精湛。

1

古今五道

在豆沙石门关口。有开凿于秦代,经历代续修的五尺道,是古代中原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坚硬坎域的石阶磨得乌里发亮,马蹄印迹突里,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风雨,绵延至今。

至此,跨越时空千载,在此聚集成一线,五条动脉各自互动,相互共振,形成了石门关古今五道(秦五尺道、关河水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并行的交通风景线奇观。

1

盐津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云南昭通盐津县豆沙石门关北崖峭壁间的青莲洞口,原寺建筑年代久远,仅存遗址。现存观音阁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是四川省庆符县静修和尚募捐建造,系如意斗拱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是滇东北少有的古建筑之一,其左、右、后三面均依岩石为壁,阁门飞悬洞口,峻拔挺立于悬岩之间,在四周群峰的攒拥烘托下,大有飞阁凌空、气象万千之势,阁内石壁中,钟乳石倒立,天然地构成各种形态,其中有一钟乳石极象南海慈航普渡的观世音菩萨,千百年来,为这一带虔诚的佛教信徒所敬仰。观音阁内有数尊精塑的神像,阁内金碧辉煌。在岩壁上还刻有“观世音慈航普渡众生”的浮雕,造型别致,技艺精湛。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的观音会,朝圣观光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1

老黎山

位于盐井镇西南约20公里处,海拔1941米,自然景观有:原始森林,观日出,看佛光,看百峦列阵的乱山子;人文景观有老黎山、飞来寺古刹和明代天启七年(1627)的马湖府界至碑.是盐津县也是滇川边区的风物胜景。

老黎山孤峰峭拔、凌霄直上于关河西岸。主峰下有飞来寺,始建年代不详,寺壁嵌有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马湖界碑”,是滇川边区建置、治域变迁的重要实证资料。主峰顶上,民国初建有黎山圣母庙,庙宇三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的庙会,朝山观光者摩户接踵,络绎于途。“老黎山山奇,一山一模样;石奇,一石一情态。”

1

妹儿山

盐津有座妹儿山。妹儿山坐落在东距盐津县城50多公里的落雁乡境内。山向谷地,错落参差,呈长条状向心排列。谷地汇聚的中心地带,风山余脉悄然隆起,推举出一座座清俊、秀美的山峦。落雁大山隆然挺秀,翠竹森森;妹儿山体态婀娜,御风亭立,烟光明媚,风鬟雾鬓,酷似一韶华芳春的淑女,仪态万方地徘徊在高天碧水、奇峰峻岭的画图之中,明光镜鉴,顾盼生辉。

1

白水江、莲花洞风景区

白水江发源于贵州省赫章县恒底花泥山箐,流经彝良牛街、盐津庙坝,至盐津柿子乡两河口注入关河。白水江经盐津这一段,水量大,水质好,流程长,缓急有序,江水清澈碧透,清明如镜,沿江漂流,如入画廊,恬静朴素。莲花洞离公路约100米,白水江从它山脚下蜿蜒流过,洞临江,江伴洞,山美、水美、洞幽。莲花洞溶洞群由两个主洞和十个岔洞组成。主洞即莲花洞和玉泉宫,因洞内一巨大的钟乳石悬于石壁,形成玉莲而得名。洞外有亭有阁,有佛有香火;洞口顶若苍穹,地面平坦宽敞,可容百人栖身;洞内有“龙宫宝殿”、“玉石金盆”、“犀牛望月”、“两山锁月”。景观皆为自然形成,天工神雕,给人以临仙之感。

玉泉宫是莲花洞最幽深之处。全长2000余米,洞内有大阴河,小阴河。小阴河景观为全洞之首,由“怡情殿”、“红烛岭”、“瑶池宫”三部分组成。深入玉泉宫沿阴河前行,两岸峭壁险峻,怪石嶙峋,形神各异的钟乳石遍布其间。有千年人参现根须、千佛打坐听经文、罗汉聚会显神通。洞中神鼠闹春,盲鱼迎宾,沙河柔绵,玉铺冰场,烛影摇红照贵妃,玉荷霞香玉印地,鬼斧神工迷难解。洞外沿江两岸奇峰耸立,树木葱茏,田园农舍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卷。

(图文来源:盐津网、盐津文广旅局、百度百科、联盟中国等,昭通台实习记者刘卓娅综合整理)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昭通电台乌蒙之声”公众号,并保留原作者姓名。更改删减内容请知会小编

编 辑:娜 娜

编 审:佳 枫

一一记得点

哟一一

以下方式可以收听到我:

云南盐津有没有旅游景点「盐津著名景点」

昭通旅游景点推荐

1、黑颈鹤最大越冬栖息地-大山包

厚重的大地,绚丽的草甸,鸟儿正欲展翅翱翔,却又瞬间“淹没”在一波随风舞动的花草浪海中……这就是大山包,一处海拔3100米的梦幻世界。

2、神秘古代"人悬棺"-盐津豆沙关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盐津豆沙关古道上的先人遗迹,正向人们叙述着真实的味道。其中有几处不得不看的地方:

一是秦代五尺道,长约350米,道宽1.7米,路面留存的凹陷马蹄印痕39处,有的深达3、4寸,不知有多少马蹄的磨蚀,才留下了这深重的历史印记。

二是盐津豆沙关的古城堡,又叫关楼,它是五尺道上"锁钥南滇,扼守西蜀"的重要关隘。关楼始建于隋唐年间,在50年代毁损以后,于1982年和1994年两次重修复原。

三是僰人悬棺,它位于关楼直线150米外的对岸绝壁的岩缝中,现存棺木6具。悬棺悬在关河水面以上百米的绝壁岩缝当中,盗棺者都无力攀达,而安放悬棺如今更是一个迷。

3、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

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集原始森林、河流奇峰、瀑布叠水、池塘石林、奇花异草、宗教朝拜和苗、彝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奇、险、幽、秀取胜。其千峰万刃、深谷溪涧、瀑布叠水、云雾弥漫的景色构造了既有九寨沟的神奇又有张家界的婉约意境;

蜚声海内外的小草坝天麻、朝天马神奇美丽的传说、“凝是银河落九天”的牛角岩瀑布更唤起人们的美好遐想。

云南旅游推荐 最新

豆沙关。这是一个小镇,简单点说就是千年以前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当时的驿站。这个小镇面积不是很大,但景点很集中,很精致。

天然俊朗的回音壁,像刀劈斧劈出来的一样,站立在关河左边。

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是记录唐朝时候出使云南,册封云南王的记事碑。是大唐的使臣袁滋的亲笔。

隋古城堡,建立于隋文帝时期。地势非常险要,只要守住这座城堡,就守住了中原的半壁江山。当时的将军题下两句诗:界天白岭胜金汤,镇守西南天半壁。

五尺道,先秦开僰道,秦开五尺道。历经千年的茶马古道,青石上还有深深的马蹄印记。

僰人悬棺,一个千古之谜,至今无法考证。在绝壁之上,葬着一个消失了的民族。

观音阁,始建年代无法考证。特别在于它修建在峭壁上的一处岩洞内。只有阁门飞悬于洞口。

小镇清幽雅静,踩在青石板路上,会让你不虚此行。气候怡人,四季分明,空气简直是可以送到城市里拍卖了!

地点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古镇

飞机可到昭通市或宜宾市,之后可坐火车或大巴票价在30元左右。

房价60~80之间,环境安静.要求高一点的话,有四星级标配的客栈。

国庆黄金周过后,有为期八天的美食节,让你尝尽美食。

自助旅行吧,不要赶场似的错过美景。

离开城市,去到古镇,穿越千年的时光,与世隔绝一星期吧!!!

盐津豆沙古镇

豆沙关是;

盐津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

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进云南的第一道关。关上有个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书法家。这块摩岩,是袁滋于公元794年(唐贞元10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刻下的,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人悬棺”葬。

秦开五尺道

豆沙关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的盐津县豆沙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众多灿烂的文化遗产。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居住,公元前四世纪南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尤其是先秦开僰道,秦开五尺道,汉武开南夷道,隋唐开石门道以来,更加速了这里的开发进程。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朱提文化,使这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积淀不断增厚。

马蹄迹

这里自然资源有:对峙雄奇的石门关,碧波荡漾的朱提江,千姿百态的长胜、石门溶洞,壁立千仞的超大型回音壁和仙人摘桃、金鸡报晓、雀笼深挂、皇叔履藏、将军卸甲、猪头探江、古应钟声、犀牛望月八大点睛之景;

隋代古城堡

人文景观有:秦开五尺道,汉代僰人悬棺,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摩崖,千年豆沙古镇,古今五道(水道、五尺道、内昆铁路、昆水公路、水麻高速路),清代观音阁、三观塔,清代、民国、共和国三个时期的摩崖石刻;

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苗、回、汉族的民族节日,华夏仅存的劳作民歌打鼓草,古朴独特的僰人舞,独具匠心的牛灯艺术,舞步粗犷的宗教傩戏,气壮山河的关河号子,濒于失传的民乐口弦;

名人遗迹、神话传说有:诸葛亮挥师入西蜀,史万岁南征过石门,袁滋绝壁留胜迹,曾省吾石门赋佳句,李兰义军出雄关,石达开强渡朱提江,吴三桂、陈圆圆夜宿豆沙关,蔡锷讨袁过石门,朱德夜过石门镇,天文学家陈一得考察唐摩崖,当代诗人李瑛赋诗祭僰瑰,长胜溶洞仙女施粮救灾民,碧潭犀牛望明月,皇叔草履留千古;

这里天赐奇景神秘峻秀,古老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这里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唐袁滋题记摩崖、省级风景名胜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重点建设小集镇五大品牌;这里已进入了以历史文化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开发。

地理位置: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西南部,东接县城所在地盐井镇,南靠柿子乡,西邻大关县吉利镇,北与中和镇接壤。

交通:景区距盐津县城23公里、盐津火车站13公里,距昭通市110公里、水富县120公里,距四川宜宾126公里。公路(213国道)、铁路(内昆铁路)均可到达。

住宿:目前景区无星级宾馆,可在县城居住。

欢迎来盐津,会流连忘返滴哦!~

我们欢迎你,豆沙关一定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美丽小镇!

云南昭通旅游景点有哪些?

1、云南水富县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地处云南北大门水富县金沙江边。距宜宾市区32公里、云南水富县4公里。

由宜宾市到大峡谷车程仅一小时。大峡谷是一个“山青”、“峡急”、“水险”的金沙江河谷,在风景如画的大峡谷下2380米的深处蕴藏着一股奇泉,在1978年被云南省勘探队打井发现。经国家级专家鉴定,水温85度,水压高,流量大,日涌水量达8000余立方米,居全国之首。

2、盐津豆沙关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距盐津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盐津豆沙关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境内,由豆沙关、三股水、莲花洞、大黎山等四个片区60个景点组成。

景观有雄险的古驿道豆沙关,绚丽的老黎山岭风光,众星捧月的圆丘乳峰,梦幻迷离的天然迷宫,满山遍野的名贵花卉,顶天立地的参天古木,美丽如画的三股水瀑布,丰厚古老的文化遗存。

3、堂狼山,也称堂琅山,彝语又称妥鲁山、罗尼山、罗尼白、螳螂白子等。是今巧家包谷垴乡、老店镇、马树镇、炉房乡等乡镇一带横贯巧家之山。

也是彝族的发祥地,天下彝族都认为他们是彝族再生始祖笃慕及其六子武、乍、糯、恒、布、默的后代,彝族典籍记载彝族六祖在罗尼山分支。

4、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阳区西部,距城区83公里,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00公顷。

这里有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山湿地,这里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大山包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计划》予以重点保护。

5、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

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

云南昭通旅游景点必须去的地方

云南昭通旅游景点:

1、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大山包的最佳旅行时间是秋冬季。8月初至10月初,山上的养花、燕麦、芳草地成块成片,层层叠叠,色彩斑斓,把苍凉的大山包点缀成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幻世界。此时的大山包,可以称得上是摄影者的乐园,常可以看到专业摄影师扛着设备四处选景。另外云南北部是全球黑颈鹤最大的栖息地,在大山包的冬天还可以看到黑颈鹤。

2、西部大峡谷温泉

温泉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温泉供选择,还有水上乐园可以玩耍,是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去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景区集温泉沐浴、休闲度假、商务洽谈、会议接待、疗养健身为一体。地处云南省北大门水富县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大坝右岸,电站建成后,高峡平湖景象尽收眼底。

3、昭通古城

昭通古城在200多年的发展中,吸纳了官式建筑、庙堂式建筑、民居式建筑等方面的精华,融入了昭通当地民居建筑风格和生活居住文化习惯,逐渐形成了以清代建筑为主体又包含民国、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多元建筑风格,具有显著的地区特色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昭通古城最适合夏天避署,于是定位为秋城,这个名字在世界上无法重复,是中国的秋城,也是世界的秋城。将昭通古城定位为秋城,在云南就形成了南有春城、北有秋城的格局。

4、小草坝风景区

小草坝风景区位于昭通市彝良县国营小草坝林场内,地跨彝良、盐津、大关三县,境内山峦起伏、林海绵延,四季风物各异,是度假、旅游、观光、休闲的理想去处。小草坝风景区内森林茂密,景色优美,并且有甚多野生动物。景区内有瀑布、跌水30余处,林场地处岩溶地区,深邃神秘溶洞和绝壁险峰令人赞叹。

津市工商史料 | 津市的盐业

津市的盐业

————————

朱振炎

▲湘澧盐矿

食盐,为人民日常必需品。津市地区不产盐,全靠外省供应。元末明初,津市食盐原销淮盐。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战火引向江南,交通受阻,后津市食盐改由四川运来,称为“川盐”,均由官方经办。由四川运至沙市、宜昌后,经过松滋河、藕池河等小河支流,分别运至澧县白洋堤靠岸。除供应津市外,还转运至沅、澧上游各州县,以供民用。

津市最大最早的盐商,首推许合兴(清咸丰时),至民国初年,即已逐步破产。1911年以后,由于军阀混战,交通阻塞,食盐极为紧张,经营食盐有利可图。盐商由五、六户逐步发展至十六户,计有:大生昌、成顺公、谦裕厚、罗生记、同庆昌、行济、福泰瑞、朱顺兴、昌记等......资金最大的为大生昌,约有光洋三万元,最小的也有资金光洋五千元左右。经营方式是:津市的盐商可以向长沙大盐商购买淮盐,也可以向湘北宜昌购买川盐。淮盐由长沙盐商向官方购买、领照,方可运输。每一照为一引,一引四千担。津市盐商向官方购买后,再向官方登记、完税、进仓,然后按投资多少分发各户销售。川盐由四川省分配口岸,津市口岸属湘鄂区,其购买手续和购买淮盐同。

1916年-1931年间,时有战争发生,物价极不稳定。资本雄厚者,则囤积居奇;小本经营者,则朝不保夕。每户柜房内尚贴有“物价当面言定,早晚时价不同”等字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由小户发起于1926年组设盐业同业公会,地址设福泰瑞内,公推该店经理黄镜如(后为吴凤华)为负责人,每日早饭后在该店内议定统一牌价,并商谈有关业务。还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在“企园酒家”设宴两席,商讨有关购销事宜,其经费按每户销售额每担食盐抽光洋一角,作为同业公会开支费用。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945年),武汉失守,沙宜沦陷。长沙大火之后,各方难民拥挤津市。这时,食盐更为紧张,淮盐无法运进,川盐水路不通,唯一办法,只有依靠人力肩挑。绕道湖北三斗坪山区,向四川盐商购买,每担重约百市斤左右,往返一次,需时半月,倘遇气候发生变化,则一月不止。

1943年,津市一度沦陷,运输中断,盐价奇涨,每担稻谷,难换50斤盐,有时只能兑换商10斤。因为食盐有利可图,在日寇撤退后,盐商日益增加,由原来的十多户发展到四十余户。此外,津市西河街一带,还开设有盐、耳行十多户,全国最大的“久大精盐公司”也设有专庄,在津市推销其砖盐,共计约六十户左右,每户均参加了同业公会。公会设在协盛盐号内,这时由该店经理金慕儒任理事长。同业公会已不可能起统一议价作用,仅为应付地方各种捐税,统一分摊负担而已。盐业负担各种捐税,占全市60多个行业的五分之一。同业公会设有办事员2人,茶房1人。抗战结束后,外地盐商陆续返回原籍,至1945年底止,尚存二十八户。

抗战胜利后,一时交通称便,食盐供应渐趋缓和,因而利润不多。此时有的大户拆伙,有的迁往长沙另作他图,盐业遂呈萧条景象。1948年淮海战役以后,国民党溃败部队或路过津市,或在津市整编,秩序极为混乱,这时盐业仅存三户。商店关闭后,所有盐业失业人员已达240人之多。同业公会理事长金慕儒于1948年离开津市,后公推朱顺兴盐号经理朱振炎接任理事长。面对这一现实,1949年6月,乃自行组成“津市盐业失业人员合作社”,仍推朱振炎为总经理,设总店一所,按照市区上、中、下三段,分设五个销售店。凡属从事盐业的人员,不拘经理、店员、学徒、炊事人员均可参加,但每人应集资食盐两担,每十天结算一次,藉以维持每人最低生活费用,直至解放。1950年4月,因人员复杂,劳资各异,不易开展业务,经市工商局批准,宣告结束,所有人员由其自由组合,另立牌号,继续经营,部分人员已参加政府工作。自后,有的参加公私合营企业公司,有的参加澧东油厂或澧南粉厂。到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时,绝大多数人均作了妥善安排。从此,盐行业同业公会即告结束。

关于清时的盐法、厘税和澧州的年销定额,据澧州志记载:“国初,额销淮盐二万六千引。原每引改子盐四十一包六分六毫。乾隆十三、十六两年奉谕每引加盐二十斤,后每引改子盐四十四包一分二厘一毫。每引纳税银二分,系商人交纳,解司转解。每年行销,原无一定。嘉庆廿一年,奉上派销淮盐三五千六百引。按年计,应纳水程一万五千七百零七张。咸丰初年,粤匪扰江南,淮运不通,湖南下游一带改食川盐,奏准抽厘助饷。同治三年,江宁克复,两江总督曾国藩疏请规复淮引故地,由商人赴淮请票运售,官方为督销。澧州督销局设津市。”

津市的盐务机构,清初属盐法道管辖,嘉(庆)道(光)年间,澧州在津市设立眼务分局。同治三年(1864年),湖南设“督销总局”,津市设“督销局”。光绪廿年(1894年),津市改称“督销分局”。

民国初年(1912年)以后,官制变更,当时盐务机关分为三大系统(即行政、稽核、缉私)。行政方面,湖南改督销局为湘岸榷运局,下设27所分局,津市改设“湘岸榷运局津市分局”。稽核方面,湖南设立“湘岸稽核处”,津市于民国11年(1922年)9月组设“湘岸稽核处津市收税局”,并设稽征处,管辖花畹岗、五方嘴、金雀嘴、中河梁、大堰垱和安乡等六所税卡的稽征工作。

民国21年(1932年),国家先后把缉私和行政两个系统归并于稽核机关接管,“湘岸榷运局”奉令改称为“湘岸盐务稽核处”,津市分局改称为直属“津市收税局”并辖一所乙等“查验所”。

1937年,湖南奉令改称“湘岸盐务办事处津市分处”。

1939年、1940年,据《湘政五年统计》载:津市收税局管辖华容、安乡、石门、慈利、澧县、临澧和大庸七县。

1941年,津市增设“川盐督运委员办公处津市分站”。

1942年,津市改称“湖南盐务管理局津市分局”。

1945年,据《财政年鉴三篇》记载:津市分局下辖澧县、临澧、慈利、石门、大庸、安乡等六县。

1946年3月,津市改称“湖南盐务办事处津市分处”。同年奉令紧缩,重新调整。津市分处改为临时据点,但查验所仍保留未撤。

1947年8月,全国盐税税率划一,查验所已无存在必要,津市临时据点及查验所先后均被裁撤。

1949年7月,疏散来湘的湖北盐务办事处和湖南盐务办事处合并,改称“湘鄂盐务办事处”。津市复建“湘鄂盐务办事处津市分处”。

1949年7月23日津市解放,津市盐务分处由津市市人民政府接管。

附:抗日战争时期的盐价(1937-1947年)

年份 每担售价 年份 每担售价 1937年 16元 1943年 1208.45元 1938年 26.40元 1944年 7285.17元 1939年 34.64元 1945年 28196.00元 1940年 107.53元 1946年 38715.00元 1941年 362.00元 1947年 88000.00元 1942年 660.75元

【来源:津市工商史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5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