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结义庙过殿

结义庙原名五安王祠,始建年代不详,后人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时的英雄义气,便扩大了建筑,增塑了刘关张塑像,随改名结义庙。据现存碑刻记载,元泰定元年(1324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明永乐六年(1408年)、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均有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地震大部分建筑损毁,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重修,明隆庆五年(1571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又重修。结义庙原有山门、脚门、过殿、献殿、乐楼、正殿以及配殿,庙后还有数十座道士墓塔,建筑规模宏达。原有建筑抗日战争期间损毁,仅存过殿一座和碑刻三方。

过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梁架为四架椽屋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前檐柱头施通长额枋,明、次、稍间均施粗圆木通面额,上施单昂斗拱十一朵。从其梁架结构及斗拱分析,明清时期多有修葺,但元代风貌未做大的改动。现搬迁至舜帝陵庙。

结义庙过殿

三义庙︱桃园三结义,千载真兄弟

在古代为数众多的关帝庙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三义庙——祭祀关羽和他的兄弟刘备、张飞。且无论是在香火、修缮方面,还是在方志的描述上,三义庙受重视的程度比起关帝庙来也不遑多让。

关于三义庙的起源,山东沂州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记载:三义庙,在沂州南门瓮城内,万历十六年建。原奉祀武安王,神不欲独祀,忽凭卒语,欲刘、张共之。遂塑三像于其中。

意思是说:这个庙原为关帝庙,有一天,关公突然不忍心独自享受人间的香火,就附体到守庙人身上,告知大众,要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接受供奉。于是,信众们就把关帝庙改成了三义庙。

可奇怪的是,就在这座三义庙的附近,还有一座关帝庙,似乎这座庙里的关帝就没有那座庙里的兄弟之情。好在古人不会这样刨根问底,所以关帝庙和三义庙就普遍地并存下来了。

三义庙所着眼的显然是“桃园三结义”所彰显的义气,这一角度比起“关圣帝君”来,民间的色彩是更浓厚些了。时至今日,《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还以“这一拜”为戏眼。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桃园三结义”,唯义不朽,故天地同久。

过去的关帝庙,匾额上题字最多的就是“义气千秋”,这代表了民众对关公的评价。桃园桃园独蜚声,千载谁是真弟兄?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结瓦岗一炉香。

谒关圣祠

交契得如君,香烟可断云。

既归第一义,宁复昔三分?

金石有时敝,关张孰不闻。

我心无所似,只是敬将军。

三义庙:桃园三结义,千载真兄弟

三国圣地 智慧武侯

三国文化是四川一张重要的名片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以下简称“武侯祠”)

是全球知名的“三国圣地”

也是武侯区重要的文旅资源

今天我们来逛 三义庙

漫话三国

三义庙

成都武侯祠三义庙 摄影/黄文志

正史中并无桃园结义

“桃园结义”在《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严肃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历史上刘、关、张三人确实情同手足。

宋元以来,通俗文艺对三人的关系以及同打江山的历史即已开始文学化了,通过《三国志平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关西故事》的增饰与渲染,正逐渐形成“桃园结义”故事。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明之际的社会大动荡年代,许多农民起义都曾利用过“结义”形式来组织自己。罗贯中本人也曾“有志图王”,还当过义军首领之一——张士诚的幕僚。正由于此,他在写作《三国演义》时,便把宋元以来即已形成的“桃园结义”故事予以总结性概括,同时又将现实生活中的“结义”形式加以典型化的处理。该故事是对历史的合理延伸与发展,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和读者心理,因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几百年来影响极大,妇孺皆知。

“桃园结义”这种只讲义气不论出身的故事,受到百姓喜爱。后来,陆续出现了专门祭祀三人的庙宇,比如河北涿郡的三义宫和迁建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三义庙。

电视剧《三国演义》( 1994年)桃园结义剧照

三义庙历史沿革

三义庙的名字就取自于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故事,但最初的名字是三义祠, 是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主持修建的。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义祠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全面修葺,现在所见的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平米,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因城市建设需要,三义庙从提督街原状迁建至武侯祠内。整个建筑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来的建筑构件一一编号后拆下,运输到武侯祠内再按编号搭建起来,恢复原貌。

迁建后的三义庙

现在的三义庙是一进四合院,由拜殿、大殿和两侧的廊房组成。庙内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达半米多宽。其中,有24根石柱上刻了对联12幅,联文都是描金的,恢弘阔气。

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五米,抬梁式屋架,彻上明造,檐撑雕花,其前用木栅栏代墙封挡,只留中间开口为大门。大门内东侧挂一高约二米的大钟,是按我国寺庙惯例置备的礼器。此钟横截面为正圆形,侈口,近口处饰方形云纹,中、上部饰横向长方块乳钉纹二十块;纵向长方块纹四块。其中纵向两长方块内铸“三义庙忠义千秋钟”“成都武侯祠庚辰年孟秋制”铭文。

在廊坊的两侧墙壁上,新增了10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都取自于明崇祯本《三国水浒全传》插图。拜殿东墙南首的《桃园三结义》和西墙南首的《三英战吕布》都是2.22.3米的黑色大理石画像石刻。石刻后方,各有四通白描的青石画像碑。东边依次为《张翼德怒鞭督邮》《云长延津诛文丑》《关云长义释曹操》《玄德进位汉中王》;西边依次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关云长单刀赴会》、《玄德智娶孙夫人》、《张翼德义释严颜》。

正殿五开间,深8.5米,抬梁式屋架,天花板不作彩绘,花雕饰檐撑。大殿中部三间靠后墙处设神龛,内有塑像:刘备居中,高2.8米;东为关羽、西为张飞,均高2.6米。三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着单色布衣,是结义后创业时期的形象,很符合“三义庙”民间风俗庙宇的特点。

刘备居中,东为关羽、西为张飞

冷知识:为什么结义一定是桃园?不能是苹果园、杏园、百草园、香蕉园?

古人比较封建,相信“鬼神”的存在,也十分相信桃木可以辟邪的说法。在《辞源》中有这样的记载:“古时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古人认为鬼惧桃树,故常削桃木为人形,立于户外,用于驱鬼辟邪。兄弟结拜,是一件非常非常严肃、庄重的事情。所以,后人认为,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其他不能驱鬼镇邪的花果园就不做考虑了。

(来源:武侯区文体旅局微信公众号)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18)河北正定县文庙大成殿

著名的古城河北正定有两处文庙,一处是府文庙,保存下来一座推断元代的大门;另一座是县文庙,其大成殿是推断五代建筑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梁架采用四椽栿前后对剳牵,柱头铺作是双抄,没有补间铺作,没有普拍方,枓栱以及梁柱用材很大

但我个人认为大成殿并非五代时期的,而是明代建造的仿古建筑可能性更大,比如剳牵后尾入柱且出头以及平梁以上的结构等,都透露出明代的特征

山西太谷惠安村宣梵寺大殿的梁栱结构与大成殿相似度很高,前些年维修时发现了明宣德年间题记,可视为大成殿是明代建筑的一个佐证

短视频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一)开篇>>>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二)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三)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四)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五)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2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