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宋帝遗迹牌坊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南宋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赵昺,曾先后封为信王、……

宋帝遗迹牌坊

如东牌坊古迹遗址...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的图文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图文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关注如东"综合"史志如东"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如东,海江相依、人杰地灵。历史上胜迹遍及城乡,有寺庙庵堂、石板老街、园林古宅、河堤津梁、老井古树、牌坊古墓等。而那些经过战火洗礼的革命遗址和坐落在全县各处的烈士陵园,则记录着先烈们当年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和英勇事迹,成为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砍高粱、掐谷子、掰玉米、刨芋头、割豆子、下苹果、晒柿子、揪石榴、摘花生、耩麦子,一个个音符,无不让秋风演奏得动听、感人。

如东烈士陵园纪念塔(改建于上世纪90年代)

郭沫若为如东烈士陵园书写“浩气长存”牌楼(拆于上世纪90年代)

古迹遗址

掘港镇管家牌坊

一处在掘港南街西头,地藏桥北,坐北朝南,管氏古宅门前。管氏十一世养谦继妻庄氏,以节孝著称,清康熙五十九年,得皇帝旌表,雍正五年立坊。仍存(今掘港黄海路831东巷内)。一处在庄氏牌坊对面,坐南朝北,管氏十三世正学妻顾氏于清乾隆十一年得旌表,十三年立坊。

掘港镇牌楼巷牌坊

原址在北街蒋家桥巷内,坐西面东,一说顾学龙妻管氏,年17,因顾学龙患病,管氏煎汤侍药近1年,后顾学龙病亡。管氏当时虽已订婚,但尚未嫁娶过门,仍坚持守寡,69岁终。乾隆五十二年获旌表立坊。一说为罗士端妻顾氏立,罗故,顾氏自17岁守节,经67年终。后获旌表立坊。此说亦未不可,因牌楼巷内就住有罗姓人家,其中有近代如东著名眼科医家。

掘港镇冯氏牌坊

冯氏,掘港徐德滋妻,徐德滋去世时,冯氏25岁,后守节至终,获旌表。不存。

掘港镇邢氏牌坊

邢氏掘港管养坚妻,28岁守节,清雍正九年寿登80。乾隆十五年获旌表立功。不存。

掘港镇葛氏牌坊

葛氏掘港汪日盛妻,年22岁,夫亡。事翁扶孤,孝慈兼至,守节36年,嘉庆七年获旌表立坊。不存。

曹埠镇乐善好施坊

坊址曹埠镇。曹豆,字钧衡,幼失怙恃,与兄铨相友爱,共居40余年。清道光十一年,洪水溢,流亡甚众,赞其兄赈恤。兄殁,修御碑亭、建关圣殿、捐产育婴堂,施棺木、置义塚。咸丰六年岁旱,倾困赈济,计值千两以上。大吏达于朝,赐“乐善好施”4字建坊。不存。

马塘镇将军坊

忠义坊,也是一座功德坊。将军名赵天宠(赵珣),墓地在马塘十里墩庆云渡北(串场河北岸),墓前有砖坊傍河而立。《如皋县志》记载:赵天宠,马塘场人。明太祖时从戎有功,诰授忠义将军。曾被封为功臣,获赐海沙百丈。传说力能缚虎。据传,赵天宠系“ 武举”,是洪武年间名将。作战勇猛,战功累累,深得朝廷宠信。性情忠诚,待人厚道,清正廉明,一身正气。死后墓前建砖坊1座,以彰显其崇高品格,纪念这位“忠君之臣”“忠义之士”“忠义将军”。不存。

马塘镇赵家牌坊

也有人叫它“过街牌楼”。建于清乾隆年间。赵姓祖籍江西,元代因避战乱迁居马塘。至乾隆年间,赵家有一女,丈夫死后守志不嫁。尊敬孝顺父母,尽心奉养公婆。经由地方官府奏准旌表,在马塘西街处建节孝坊。不存。

马塘镇杨家牌坊

马塘以南1.50公里九圩港西岸边,有1座以石块围成的方形土墩。上面矗立一座石牌坊。高6米有余,牌坊上端有“圣旨”2字和横额上“节孝坊”3个大字。牌坊前有一对石狮子,四周栽种苍松翠柏,幽静庄严。昔日此处叫杨家园,是杨姓家族集居地。清道光初年,有顾姓女,嫁杨家园一家大户家。顾氏过门不久,丈夫杨瑜,辛劳成疾病故。顾氏发誓终身守节,矢志以尽心侍奉老人,培育遗孤。清朝廷一高官路过此地,闻听此事,很受感动,当即奏请皇上诏示立“节孝坊”,以示褒奖。“杨家牌坊”便从此扬名乡里。不存。

马塘镇刘家牌坊

是两座贞节坊。由马塘刘氏兄弟各建1座在自家门口。坊规模、结构、质地、造型两处相仿。一处在西街刘楚三自家大门西侧,紧贴墙面朝南而立。坊体用花岗岩石构建,宽3米,高5米,造型简朴庄重,石坊上未见文字和纹饰。另一处在西街预备巷东刘澄之家门东侧,其造型不同之处是此坊呈八字形,中间向里凹进,而不是一字形排列。不存。

双甸镇丛能孝子坊

丛家坝村新港桥西尾30米处。据《丛氏宗谱》载,“简齐公孝子坊,坊在瀹波桥西三十步,咸丰丁巳,不肖男荫晨等奉敕建。今更列树表门”。牌坊为石雕结构,高约6米,门两边有石鼓、石狮,牌坊顶上方有古朴装饰物。离地面5米处居中安有汉白玉石雕刻双盘“旨”一方,长40厘米,高30厘米,厚8厘米。石坊刻“道光二十七年正月礼部奉江南孝子丛能准其旌表给帑建坊”。石坊长150厘米,高30厘米,厚8厘米。碑坊后建一丛能孝子祠,祠高5米,面积50平方米左右,砖木结构,与牌坊联为整体。祠后壁中间设一供台,敬奉“钦奉丛能孝子禄位”,两旁立“肃静”“乡榜”“里贤”“文秀”4 个1人多高木板牌。1957年拆除,两块汉白玉石碑仍完好保存于丛能第六代曾孙丛建华家。

栟茶镇徐孝子坊

坊在栟茶镇衔西,坊高7米,坊形似门字,两条花岗石门柱立于两侧,门柱上方由3层条石连接,第一层横石上雕有香草图案,第二层上刻行书“孝子坊”3个大字,第三层为门楣, 边角刻有如意花草纹饰,柱顶有华表石狮装饰,石柱下方两边有石护栏支撑。此坊为旌表清代栟茶孝子徐鸣瑞, 徐母病久,徐衣不解带,夜以继日,长年侍奉左右,不思婚配,母病故后,徐心力交瘁,成病未几殁。因侍母至孝,获旌表立坊。

双甸镇丛氏墓地牌坊

双甸镇迮关庙以南500米,昏地园河西150米处。牌坊坐西北向东南, 此牌坊是丛姓祖先受皇上封赐为双孝后(一为孝廉,一为孝子)所建,占地600多平方米。牌坊呈八字拱门式,均是麻石所立,门前有正方形牌坊,高约5米左右,上有横石,横石上有多种石刻造型。坟地建筑十分考究,所用大砖全部是从外地购回的城墙大矿砖,黏合是糯米粉和石灰按比例调和而成。此牌坊、茔地建造用1年多时间。民国36年推倒。

双甸镇赵太君节孝坊

坊址双甸镇西街。据《丛氏宗谱》载:“赵太君节孝坊,坊在双甸西街,乾隆间子合松,奉敕建。”乾隆年间,丛姓某妻赵氏,年轻时丈夫夭折,恪守贞节。上侍老寡婆母,亲自熬药敬奉,下抚年幼儿女,教养成人,直至终身。乾隆帝御旨,敕建节孝坊1座,以资褒奖。坊高4.60米,系4根边长50厘米长方体条石,坊顶石板两面均雕刻有“节孝坊”3字,石板上面还有一石,刻有“圣旨”二字。此坊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岔河镇百岁坊

岔河人李士龙,年百岁,清嘉庆十九年(1814)旌表恩赐“升平人瑞”4字,给帑建坊。此坊立于岔河关岳庙侧畔。不存。

如东县各地其他古牌坊一览表

(点开可见大图↑)

宋帝南迁,居然能在汕尾找到这么多遗迹!

话说宋元交替之际,宋帝昰、宋帝昺两个小皇帝在大臣陆秀夫等人护送下一路南迁,进入海陆丰(今汕尾)地界时,留下了许多民间传说,以及大胆山、御宴潭、五坡岭、壮帝居等名胜古迹,其中尤以五坡岭最为著名,因为它是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执之处。宋帝南迁固然是一次败逃之旅,也是一次民族精神大放异彩的文化之旅。下文略谈宋帝南迁在汕尾留下的传说与古迹。大胆山

待渡山。图/陆丰站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宋端宗赵昰及其弟卫王赵昺(后也称帝)在陆秀夫、张世杰、大臣等护卫下,从福州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因此此山得名“待渡山”。甲子豪绅范良臣进食劳军,皇帝赐封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 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

待渡山。图/陆丰站

白沙祠堂 在今陆丰市博美、桥冲一带,流传着宋端宗君臣驻跸桥冲镇白沙村的传说。白沙村为独姓村,村民都姓沈。据说白沙村二世祖下葬时,阴阳先生问沈氏后人:“这是个美穴地,以后儿孙能见到皇帝。你们想一人一人见到皇帝,还是全家见到皇帝?”众人想都不想,说:“当然要全家见到皇帝。” 果然若干年后,宋端宗君臣经过白沙村,当其时村里第四代人刚刚出世,全村老幼都出来见驾,果然都见到了皇帝。有识者说:“阴阳先生留哑谜让人猜。可惜白沙无人猜得出。试想,假如一人一人见皇帝,那不是考上状元进士才得皇帝召见吗?全家人见皇帝,见了也见了。白白浪费了一个好地。” 传说宋帝昺驻跸白沙乡之前,有一天,老永丰班的戏爹来乡里找老大(主事人,相当于现代的村长。)质问:“为什么不派人到青螺港接戏囊?”总理与老大都甚愕然,问道:“谁请你们的戏?”为了证明乡里确实有人请戏,戏爹绘声绘色说有三个人模样如何如何,提着一把韭菜 ,自称是代表白沙乡来请戏……有一位总理忽然拍着大腿道:“莫非是三中爷去请戏?”于是,大家一齐来到村头奉祀三中爷的三山国王庙,进去一看,不觉惊叫:“真的是三中爷显身。”原来三中爷塑像和戏爹所述的形象一模一样,而且手中真的有一把韭菜……总理只好立即派人去青螺港接戏囊。宋帝昺来后,白沙老大和总理才恍然大悟,原来三中爷请戏,是给皇帝请的。

白沙祠堂。图/百科图片

宋溪 后宋帝君臣选择三江通达、水陆便捷的丽江浦作为抗元大本营。景炎二年(1277年)元月,宋师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发现黄江下游的东西溪相距最近处不及四里,而且这片平原地带本是高螺湾联接长沙湾的古海浅域,沙土松软,易于挖掘(今测得这一带的海拔低于10米)。 遂拔大部兵士驻于今之可塘镇埔陇村一带,边整训边开凿,留下许多宋迹:宋师开挖的溪槽笔直无曲,在今新沟至港口,宽60米,深5米,长1500米,后人称“宋溪”;昔日宋师屯兵劳作及休整的溪畔后来建了村落,称“宋溪头村”;村西的圆形小山,相传宋端宗与弟曾在上面宿营,称“宋王山”;村北通往内地的山岭,宋军为便于行走及运输而伐土为阶近500米,称“宋师岭”;村子周边山坡上留下当时宋师病亡的军士坟墓几十座,形制大小不一,墓身粗糙无碑,但这些极具历史考古价值的军墓今已荒毁,现仅剩2座完整,亟需保护。御宴潭 宋端宗君臣在海陆丰留下的胜迹,大多都有确切的地点,唯独御宴潭众说纷纭。 据史志所载:南宋景炎二年初(1277年)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等护卫南宋王室携幼主宋端宗(赵昰)及其弟(赵昺),率御舟水军,抗元寡不敌众,兵败南逃,出南澳岛,从惠来沿海入海丰,经高螺湾,开凿宋溪,移师到丽江浦,(即今联安“三江妈”南侧,也即“三江口”以南,也称长沙海口)驻泊休整时,连接宋丞相文天祥收复赣州、吉州等地的捷报,军心振奋。宋端宗在丽江浦下流(即今红草镇海头乡南边的鱼鹰仔盯潭处)的水师大营赐宴与群臣庆贺同欢,后人称船泊处的鱼鹰仔盯潭为御宴潭。 此后,宋丞相文天祥勤王曾率舟师驻泊于丽江浦,有说长达百余日,有说长达三百余日。方饭亭 该亭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方饭五坡岭时不幸被捕而建,故取名“方饭亭”。 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为赞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由邑生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朴庵]恩准,令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力同心,于五坡岭上建立“表忠祠”。不久,惠州守备[陈祥]又建“忠义牌坊”于“表忠祠”之前(祠之南面),又建“方饭亭”于祠之后。惠州知府甘公亮从其家乡庐陵取得文天祥画像,勒像于石,并于画像石碑上题刻其《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石亭两傍嵌刻“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的对联,传为明代状元林大钦所写。亭前月台还树一碑刻:“一饭千秋”四字。(见同治版《海丰县志》卷下 词瀚) 明、清两朝曾多次重修此亭。后来,“表忠祠”和“方饭亭”被侵华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方饭亭是解放后重修的,但文天祥的画像碑刻是原有的。

方饭亭。图/搜狗图片

壮帝居 “壮帝居“位于海丰县后鲘门镇平岭上(今广州回海丰鲘门隧道入口左侧)。关于“壮帝居”有不同的传说: 一说“壮帝居”三字是左丞相陆秀夫引自南朝陈后主诗:“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 相传宋师南辙时路经鲘门镇平岭,时当傍晚,将士炊饭取水扎营夜宿,遇半夜地震、虫鸣鸟叫,地动山摇,陆秀夫受命用草鞋蘸泥在大石挥书“壮帝居”三大字,片刻安静。相传当晚小青娃嚣叫不已,落花生也哗啪生长,皇帝就捻一草茎放于小青蛙身上,现在这里的小青蛙身上就有一道黄绿色的竖纹,鲜丽夺目。皇帝还叫落花生夜间不要生长,所以落花生夜间合起叶子。 另一说书写者乃神秘的一直在幕后主持领导二十万南宋军民抗元的江万载及其次子江钲。当年宋师留下少量兵力据守丽江浦,主力乘船南撤。相传水师出发不久气象异常,风浪骤猛,船队暂泊鲘门镇平岭海边,诸君臣登岸在岩石下搭篷避风,当晚发生地震,山摇地动,蛙声与咀蚓嘈耳不堪,宋端宗命侍从剪纸戏作枷象,其声遂止(言虽无稽,而此处蛙与蛆蚓头上俱带白箝,且不作声,亦是一怪事。——见同治版《海丰县志古迹》)。蛙声与咀蚓嘈耳之声虽止,但地震却仍然不止,陆秀夫请端宗下旨在岩壁上迅速刻字镇压,但南宋二十万军民中,文臣武将虽然不少,但却谁都没有在岩壁上迅即刻字成型的本领。唯杨太后知江万载是谢道清交以重托的大臣,必有非常本事,所以分咐由江万载完成刻字任务,江万载迅即运剑刻下“壮帝”二字,因年纪大气力不济,急忙举目向其次子江钲示意,江钲心领神会,运剑直指石壁,第三字“居”字一挥而就;“壮帝居”三字一出,地震顿时平息,君臣才能安寝。

宋帝遗迹、岭南骑楼……在南区这条古村,竟藏着这么多历史印迹 | 村行记

喜欢静静回味沙涌村文脉、掌故的人,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品读。比如,侍郎故里牌坊、马公纪念堂、文笔塔、镇龙阁、马乐山故居……

在它鱼骨状的街巷里一不小心迎面撞上的,可能就是宋朝的往事、民国的风物,更不消说大量岭南骑楼和欧式别院参差相间,构成既泾渭分明、又神奇交汇的历史图景。

沙涌牌坊正面。图 / 胡家庆

而链接这些不同时代风云、史迹钩沉的那条主线,当属马氏家族的“铜柱”家风。

村口匾额镌刻“忠义”家风

穿过恒美村的牌坊,就看到了沙涌村的“侍郎故里”牌坊。不明就里的初访者往往会疑惑,怎么一个村口有俩入村牌坊呢?

沙涌、恒美的边界交错缠绵,几百年来“肩并肩、手拉手”,和睦相处。说起个中缘由,恒美村的阿叔们言谈里少不得感恩:

“宗谱记载,当年恒美开村先祖松岗公来到此地避乱,幸得沙涌先人马光昇将女儿嫁给他,恒美李氏才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中山共有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孙文西、西山寺、从善坊都在石岐老城区,只有沙涌村在石岐以外。图 / 李景志

沙涌绝大多数居民姓马。在各地的马氏宗祠、族谱中,有一个词被屡屡提及:铜柱家声。这个典故出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国平乱、立铜柱确立当时中国最南疆的事迹。

马姓铭记“铜柱家声”,寓意以家风正直、报效国家勉励世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代又一代沙涌人既承恩泽于“铜柱家声”,也践行着这四个字。

沙涌的开村先祖马驳、马驿是岭南马氏始祖马端之子。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马端的三儿子马驳、四儿子马驿从新会县城金紫街迁来定居,因村旁河涌多沙,定村名沙涌。

镇龙阁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平面六角形三层仿楼阁式砖木结构,现存为1992年重建的五层仿楼阁式砖室塔,钢筋混凝土结构,匾额为原有的塔匾。图 / 胡家庆

到了1277年10月,南宋王朝走向末路,8岁的宋端宗赵昰与丞相陆秀夫、抗元大将张世杰等从潮州浅湾出发,一路躲避元兵追逐来到香山县。11月,沙涌村民马南宝将端宗迎进家中,竭力保卫,献粮千石以饷军,倾尽所有家产。端宗敕奖其功,召拜工部侍郎。

崖山之战,宋朝灭亡。马南宝泣血写下:“黄屋匡扶事已非,遗黎空自泪沾衣。众星耿耿沧溟底,恨不同归一少微。”

后潜伏今斗门、乾务、白蕉镇、三灶一带,组织义士伺机起义。后因叛徒告密战败,马南宝以36岁英年壮烈殉节。

沙涌牌坊背面,上书“忠义乡贤”和“侍郎故里”。图 / 李景志

为纪念他,沙涌人在村口立起一座“侍郎故里”牌坊,在村南的山上建了一座文笔塔。

不过,现在的牌坊是1987年由画家马中设计重建的。原沙涌牌坊由全麻青石雕塑镶嵌而成,在1965年被毁。现在的牌坊是将原来的两座牌坊合二为一,面朝村内的匾额上写着“忠义乡贤”“侍郎故里”,面朝村外的牌匾写着“宋帝遗迹”“沙涌”。

屹立山巅的文笔塔,向内昭告的忠义牌匾,村内主干道路的命名——南宝大街,都是对马南宝慷慨壮举的致敬,也是对马氏一族精神图腾的再三强调。

“先施马”不止是百货先驱

沿南宝大街继续前行,就是应彪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马公纪念堂就在这里。

马公纪念堂是先施公司创始人、民族工商业巨子、爱国爱乡华侨马应彪,于民国初期聘请欧籍工程师兴建,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7620平方米,包括仿罗马穹顶式的两层建筑一元堂,仿英钟楼式的三层建筑南源堂,仿西班牙式的三层建筑妇幼院(沙涌先施学校)以及在明亭。

马公纪念堂内包括一元堂、南源堂、在明亭、妇儿院(现为沙涌幼儿园)。图 / 李景志

作为马南宝的五世孙,马应彪是沙涌村的另一个符号。马公纪念堂、应彪路、南源路、先施路……都是对马应彪的纪念。

史学家断言:“先施之前,中国只有商铺,而无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从1881年远赴澳大利亚做苦力,到联合乡亲几乎垄断当地果栏生意,再到1900年在香港创立先施百货。马应彪用不到20年时间,翻开了中国百货业历史的新一页。

南源堂是马应彪返乡所修住宅,取其孙子马健南、马健源名字中各一个字命名。图 / 李景志

先施百货是中国“四大百货”中成立时间最早的,对中国传统商场的破立之式数不胜举。1917年,上海先施公司正式开张。

此后,与马应彪同在澳洲闯天下的另外三名同乡先后在上海南京路创办永安、新新、大新等百货公司,四大百货重塑了中国的消费文化。

沙涌先施学校就是当年的沙涌妇儿院,现为沙涌幼儿园。图 / 李景志

在经商的同时,马应彪也追随孙中山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而奔走。1892年,奉行“实业救国”的马应彪在回国途中结识了孙中山。从1906年到1911年武昌起义,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很多经费都是通过马应彪送达革命者手中。

因其对革命的慷慨贡献,马应彪被任命为广东都督府庶务长、财政厅总参谋、广州红十字会主席等职。

马应彪及先施百货还涉足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直到现在,相当多的马氏后人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开山林、着先鞭的人物。

“史努比之父”马乐山的故居。图 / 李景志

先施公司董事马绍廉的弟弟——马乐山是名满天下的卡通手模大师、史努比之父。1986年,已在香港居住了几十年的他回到了沙涌祖屋,之后受邀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工作室,亲自教授手模技艺。

2014年3月,马乐山在香港辞世,其家人遵从他的遗愿,将其一生所有的作品及卡通藏品5万多件、专业藏书3万多册及其收藏的名人书画全部无偿捐赠给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应彪的孙辈们大部分在海外或香港定居,有的还在发扬先施公司的事业,更多做了医生、律师、教授等职业,各行各业都有卓越的建树。

编辑:卢思婷

责编:曾珺

总编审:王小龙

来源:中山画刊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41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