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胜利纪念碑

胜利纪念碑坐落于曼谷之叻提县的披耶泰路、拍凤裕庭路、叻猜威提路及玲路的交界处,从1941年开始屹立于此。它是一个军事纪念碑,为了纪念泰法战争中泰国的胜利而建造,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显著性的地标建筑。

1940年,在与法属印度支那进行边境之争时,泰-队与法-队进行了多次的交锋,许多士兵、警察、市民因此牺牲。1941年,为了祭奠这些在战争中死难的亡灵,修建了这座胜利纪念碑。胜利纪念碑整体为西方风格,高高矗立的中央方尖碑起源于埃及,经常被欧洲和美洲国家用于战争建筑,它的形状既是一把军剑,也是一把刺刀,彰显着无限的力量。方尖碑周围环绕的5个铜雕像,则代表陆军、海军、空军、警察及文职人员。

胜利纪念碑

胜利纪念碑已经成为泰国人最熟知的地标,纪念碑被一个巨大的广场环绕,四周为交通车站。到了晚上,在明亮灯光的照射下,胜利纪念碑也会显得格外的美丽。

Victory Monument

必去理由:泰国人最熟知的纪念碑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泰国[Thailand]

景点所在省、州:曼谷直辖市 [Bangkok Metropolis]

景点所在城市:曼谷 [Bangkok]

从胜利走向胜利——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碑文敬读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位于江苏省海安县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内。纪念碑碑身如一把直耸云霄的刺刀,用古铜色天然花岗岩拼接砌成,拔地而起,直刺蓝天,象征着当年新四军指战员驰骋华中战场的那种英雄气概。碑高27米,“2、7”寓意“七战七捷”;碑基四周有7个几何形的坑穴,寓意新四军指战员在7个战场上留下的足迹;主碑四周是凹凸不平的喷砂地段,意指新四军指战员走过的崎岖、曲折、坎坷道路,也寓意战斗在河沟纵横、水网交错的里下河地区;级级升高的台阶,意指新四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主碑四周筑有7道錾假石挡土墙,寓意新四军似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碑前两侧建有2只“祝酒杯”,意谓军民举杯同庆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在纪念碑碑墙上,刻着“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九个大字,内镶黄金,由原华中野战军第七战纵队政委姬鹏飞亲笔题写。碑文如下: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七月中旬,盘踞在南通的国民党第一绥区司令汤恩伯(后为李默庵),指挥五个整编师、十五个旅共十二万人,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犯。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率部在苏中地区进行自卫反击。从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连续七仗,仗仗胜利,歼敌五万三千余人,是谓苏中战役。当时人民解放军延安总部发言人称这一战役为“七战七捷”。战役的主要经过:第一战,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宣家堡泰兴战斗,我军先机制敌,歼敌三千余人;第二战,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如(皋)南战斗,我军远道奔袭,全歼敌一个师部,一个旅及另一旅的大部,共一万余人;第三战,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三日海安战斗,我军在运动防御中,毙伤敌三千余人;第四战,八月十日至十一日李堡战斗,全歼守敌和援敌一个半旅,共九千余人;第五战,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丁堰、林梓战斗,我军插入敌后,全歼丁堰守敌交警总队五个大队和林梓守敌一个营,共三千余人;第六战,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邵伯战斗,我军以连续出击和白刃格斗,血战四昼夜,歼敌二千余人;第七战,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如(皋)黄(桥)路战斗,我军采取攻黄救邵战法,在运动战中歼敌两个半旅,共一万七千余人。我军参加此次战役的部队为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六师、第七纵队、第十纵队及华中军区第五旅、特务团、炮兵团共三万余人。苏中地方武装、民兵、人民群众参战和支前者有数十万人。我军伤亡一万余人。英烈战功,永垂不朽!苏中战役之所以获得大捷,主要是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参战军民同仇敌忾、勇猛顽强、以一当十、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之结果;军事指挥上的深谋远虑,机智灵活,英勇果断,亦是重要关键。战役的主要指挥员粟裕同志,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他和谭震林同志等对战役作出的伟大贡献,将永垂史册。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七年七月立

碑文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文字简洁,阐述了苏中七战七捷的由来和主要经过: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面对进攻华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华中野战军同优势敌人连续进行七次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5万余人,占进犯苏中解放区总兵力的40%。战役结束后,延安总部发言人盛赞了这七次作战,称这一战役为“七战七捷”。

对国民党全面内战的反击

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撕下和平的伪装,悍然发动内战,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华东地区,国民党军将进攻的重点直指毗邻上海、南京的苏皖解放区。他们纠集11个整编师、31个旅,共27万兵力,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的方针,以淮北为重点,以淮阴、淮安为主要目标,发起全面进攻。7月,国民党首先以5个整编师、15个旅的兵力,由泰州至南通一线,向苏中地区扑来,企图一举消灭华中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根据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指示,我军准备在国民党进攻后,出击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7月13日,中央军委致陈毅、张云逸等的电报中指示: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开展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的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

连续作战,七战七捷

苏中战役分为两个阶段。7月13日至8月3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华野主力第一师、第六师和第七纵队于7月13日分头向宣家堡、泰兴城发起攻击(第一战),激战至15日拂晓,歼敌整编第八十三师十九旅大部,初战告捷。接着,华野主力转兵东向,直插如皋以南,经过18日、19日和20日3天激战,取得如南战斗(第二战)胜利,歼敌整编第四十九师师部、第二十六旅全部和第七十九旅大部。之后,华野将主力第一师、六师撤至海安东北地区休整。7月30日,国民党军以7个旅5万之众进攻海安。华野七纵3000余人在海安及外围地区实施运动防御,与敌连续奋战四昼夜,至8月2日战斗结束,歼敌3000余人,取得海安防御战(第三战)的胜利。

8月10日至27日为战役第二阶段。8月10、11日,华野主力突袭李堡(第四战),歼敌整编二十一师七旅全部和敌整编四十九师一〇五旅旅部以及三一四团。8月21日晚至8月22日,华野主力出其不意攻击丁堰、林梓(第五战),歼敌5个大队以及整编二十六旅残部一个营。在邵伯防御战(第六战)和如黄公路遭遇战(第七战)中,又歼敌第九十九旅、一八七旅全部以及七十九旅的一个团和整编二十五师2000余人。

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典范

苏中战役,是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华东地区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粟裕成功运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作战原则,显示出杰出的指挥艺术。根据战场矛盾的主次、轻重、缓急,一仗一仗地打,一个一个突破,以此来带动全局工作。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苏中战役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各战略区首长电,通报粟裕、谭震林部的作战经验指出: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八月二十六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八月二十七日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

元良:铭记历史 建立国家级抗战胜利纪念碑

日本投降

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回顾历史,从1931年“九一八”战争起,中国人民率先以武装斗争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从而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经过14年之久的浴血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赢得了百余年来反抗外敌侵略的完全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完完全全的民族自卫战争。在14年抗日战争中,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国共两党结束了十年的内战;蒙古、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加抗战;广大的工农群众用辛勤的汗水默默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最基本的力量。中国知识分子在呼唤民众进行抗日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大批青年学生更直接走上前线,形成了难以估量的代表正义的强大力量。中国工商界在抗战之初,将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工业基础。远在海外的侨胞对祖国抗战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国民政府发行的公债,三分之一由华侨购买,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中,有一半是归侨。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中华民族都踊跃投身于这场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中。

为此,中国作为战胜国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中华民族为取得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民族尊严与国家意志。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中国。为了告慰在抗战中牺牲暨付出一切的民族英烈;为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不屈和抗争至胜利的历史。在此郑重倡议:建立国家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其价值和意义在于:

1. 纪念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们,庆祝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抵抗外侮侵略方面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2. 标志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事业由此掀开新篇章。

4.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人民的忧患意识得以提高。

5. 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中国人民永远铭记世界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6.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的原则,1945年抗战胜利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是在南京进行,国家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建立在南京为妥。

建立国家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建立国家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是维护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标志,是弘扬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标志,是告慰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献身英烈们的标志。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自尊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把抗战精神落实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去的实事、大事,是继承崇高的民族气节传统美德的价值体现。

我相信:国家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的建立,将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保卫好,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后记,自2008年发起建立国家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得到社会各界人士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全台首座七七抗战胜利纪念碑选址有玄机,绿营不敢拆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今天是七七抗战83周年纪念日,全台相关纪念活动不多,中国国民党今年也没办活动。资深中国国民党高雄市议员刘德林25年前任凤山市民代表时,就曾争取设立全台首座“七七抗战胜利纪念碑”。马英九当年投入“大选”时也到过此地献花,缅怀先贤烈士。

这座纪念碑位于高雄市凤山区国泰路与南京路口三角地带,临近高雄市议会。当初选定此地也有考量“南京”、“国泰”等路名寓意。

该纪念碑高7.7米、周边有7只栩栩如生的石狮戍守,台阶亦设计为7阶,符合七七抗战纪念寓意,并于1995年10月25日适逢台湾光复50周年时竣工落成。该纪念碑设计一体两面,其中一面是“七七抗战纪念碑”,另一面是“台湾光复五十周年纪念碑”,就是要告知世人莫忘日本侵华及“统治台湾”的血腥一页。

刘德林回忆起25年前往事说,当年他刚当选凤山市民代表,希望争取这座全台第一的“七七抗战胜利纪念碑”,后来在凤山市长林龙瑞、市代会主席杨见福及蓝绿议员连署协助下,成功争取这座纪念碑。

刘德林认为,台湾社会尤其年轻人对于七七抗战纪念日早已无感,纪念七七反被贴上统派标签,这是很严肃且值得深究的议题。民进党长期在高雄执政,拆除蒋介石铜像,但就是不敢碰这座纪念碑,因为他当时就撂话,谁敢拆、敢碰,他一定拼命。

选区位于凤山眷村大本营的刘德林说,抗日战争虽然已是83年前的往事,但战争带给民众的痛苦,或亲历者是难以忘怀。许多抗日老兵已逐渐凋零,但身为中华儿女不可忘却这场血淋淋的历史教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38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