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太和殿艺术画廊

太和殿艺术画廊(Harmony Hall Art Gallery)位于Nonsuch海湾的布朗湾(Brown's Bay)上,是安提瓜的艺术中心。1980年,安娜贝拉-普劳德劳克与一群朋友花了一年的时间将这座19世纪中期的卫理公会教派牧师住宅修恢复到了最初的宏伟。画廊开放的首要目的是宣传和开阔人们对牙买加艺术和工艺品的鉴赏能力,此后,画廊就取得了国际性的称赞。

这里有100为位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工匠的作品,从朴素的到精致的,雅俗共赏,以很多牙买加一流的画家,雕刻家与雕刻匠的作品为特色。在这里全年都有各色各样的展览,但是每年的亮点还是要数在11月举行的安提瓜艺术家展览(Antigua Artist's Exhibition)和手工艺品展览会(Craft Fair)。太和殿旁的糖厂改建成了一个酒吧,在那里,顾客可以看到岛上最佳的全方位景色,当然也能看到Nonsuch海湾的美景。在这样安静的氛围和标志性的建筑里,所有人都欢迎来到这里享受视觉艺术美食。

太和殿艺术画廊

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对外开放:穿越百年的艺术魅力

展出的太平天国壁画。本报通讯员 龙謦泽摄

细腻的线条、生动的描摹、气势磅礴的画风……5月16日,南京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众多百姓的目光。

该馆位于南京堂子街108号,此处原为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属官衙署,后改为小王府。1952年,这里发现了十多幅壁画,轰动史学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保护与修复,终于得以在世人面前一展风采。此次展出的壁画共有24幅,不仅囊括了堂子街太平天国原址的18幅壁画,还融汇了来自南京其他地区、苏州、宜兴、金华、安庆等地有代表性的太平天国壁画与彩画。与壁画一道展出的,更有太平天国的建筑构件、木石砖雕、屏风门等艺术品,多方面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

太平天国壁画,技法喜用墨笔勾勒,然后再填充颜色,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纪实风物,皆注重对现实景物的刻画。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最受关注的是曾被画家傅抱石赞为“写实主义佳作”的《防江望楼图》。讲解员告诉记者,望楼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防御建筑,望楼下方可以看到扬帆急驶的船只,平时用于瞭望和侦察敌情,作战时用于指挥出击或者鸣金收兵。该壁画笔法细腻、线条丰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正因为如实记录了当时真实的社会风貌,这幅壁画也因此成为镇馆之宝。

“从未见过如此细腻的壁画。”张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说,自己生长在南京,甚至能从这些壁画中找到相对应的南京风景,“我要用镜头将它们永久记录保存下来!”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前来参观的市民大多数为中老年人群,其中包括不少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年过六旬的杨萍说:“这个艺术馆开得好,等周末我一定要带小外孙来,近距离地感受历史与艺术的魅力。”记者了解到,5月16日至31日为艺术馆的试运营期,游客只要携带身份证,在门口领票即可免费参观。

“太平天国的领袖大多出身农家,非常喜欢壁画,太平天国设置了专门负责绘制壁画的机构,称作绣锦衙。”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张铁宝向记者介绍,太平天国壁画主要有两大特点,“首先,由于太平天国信仰拜上帝教,禁止偶像崇拜,所以壁画内容多以山水花鸟为主,基本没有人物。但是到了运动的后期,随着社会的衰落,关于这方面的戒律也松散起来,加上民间画匠的自我创作,人物壁画也渐渐流行起来。其次,壁画风格受到江南水乡文化的极大影响与浸润,无论是画风还是画面内容,无不充满着浓浓的江南气韵。”

(本报南京5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龙謦泽)

以艺术之名 ,与城市共生,锦江打卡新去处——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

端午假期的你不知道何去何从

宅着玩手机?太虚度

吃爆米花看电影?太无聊

吃粽子?太传统

如果你受够了这样枯燥无趣的生活

跟熙妹儿来这里,就对了!

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

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

6月2日,全国首条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正式开街。作为“夜游锦江”项目所涉11条街巷之一,古老大川巷历经蝶变重生,从一条老旧街巷“摇身一变”,现如今成为一条主导产业突出、建筑风貌雅致、文化品质鲜明、彰显生活美学,功能有机兼容的新街巷。

开街当日,来自瑞士、加拿大、亚美尼亚、印度等国家的艺术家和四川本土艺术家汇聚一堂,与市民共同度过了一个充满浓浓艺术氛围的夜晚。作为全国首条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填补了成都本土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的空白,为成都注入全新的艺术活力。这条既充满质朴古韵气息,又有着现代明亮风格的原创艺术画廊街区,将为人们提供无界限、无止境的艺术体验,提升城市的艺术品质,让市民和游客与当代艺术更贴近,情绪更轻松、感知更敏锐,探寻城市的灵魂,与城市共鸣。

无阶层、零距离

全国首条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

6月2日,以打破常规、融合新潮的艺术形式,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开街。当天,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特别策划了“嘘,别说‘画’”快闪SHOW。

街区内的独立画室和艺术家们一同展出了店内原创画作,给在场市民带去极具冲击力的视觉饕餮。

中外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们现场作画

来自瑞士、加拿大、亚美尼亚、印度的艺术家跟四川本土的著名青年画家曾妮、伍刚、郭文昊等一起,带去了文艺范儿十足的现场创作,让所有人对街区无阶层、零距离的原创画作艺术消费新方式先享为快。

“圆滚滚”油画“成都”

瑞士艺术家安东尼奥的油画“成都”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赏和点赞,油画“成都”画的是一只熊猫头部,全画呈圆形,由黑白两色组成。

在街区内的西里糊涂少儿艺术中心,小朋友们进行了绘画体验;

在熊猫邮局,市民体验了手绘明信片并将它们邮寄出去;

酱人工作室推出了“小鬼当家物尽其用”手工制作课,工作室内的“圣斗士”和变形金刚机器人吸引众多小朋友玩赏;

众人驻足大工作室前,被钢铁侠吸引

街区内还设了互动墙,供每个人发挥创意、放飞思绪。

瑞士艺术家安东尼奥

“这是一个拥有国际化氛围的艺术街区。巴黎有左岸艺术街区,成都有派叁画廊艺术街区。来这样的街区给全球的青年艺术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青年艺术家可以在这里展出和寄售作品,市民可以在此零距离接触艺术,领略艺术的无限魅力。”

非北独立画室

街区还吸引了多家艺术类文创店家入驻。

“这是个古老又年轻的街区,处于闹市,周围都是卖画作和手工艺作品的店家,既接地气又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我们店的理念不谋而合。”和静物生活器皿和咖啡店负责人说道。

作为全国首条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的诞生,填补了成都本地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的空白,给成都注入全新的艺术活力,在丰富成都市民文娱生活、建设突出“公园城市”特色的文商旅融合特色街区、塑造成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等方面意义深远。

打造全球最酷的艺术消费街区

让高雅艺术成为人们温暖生活的日常

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是城市应运时代潮流而生的独特风景线。

蝶变前的大川巷

大川巷深处闹市,紧邻锦江,周围都是老旧院落,曾经是一条形态差乱、文态缺失、业态低端的旧街巷。经过短短几个月时间,这条古老街巷“摇身一变”,成为最文艺的特色文创街区。

(大川巷所在地)

项目有关

负责人

“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零距离的成都原创画作艺术地标,打造成全球最酷的艺术消费街区之一,为人们提供无界限、无止境的艺术体验。希望以原创画作为契机,打破传统,致敬原创,创造美学,传承经典,让艺术为成都发声,在文化艺术生命的延续和传承中,尽显“品位锦江”。

派叁街区艺术交流空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

“这条街区有别于其他传统街区,既有原创性、时尚度,又有艺术感和亲民度,在闹市之中,与社区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文商旅融合发展。”

在这里,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不再高冷。

原创买卖

据悉,街区每周将按照不同主题举办好物夜市,带来买卖原创、社群交流、以物易物的新鲜体验,让市民的夜生活更添文艺色彩;

通过组织跨界艺术、绘画展览、艺术教育等社区活动,打造独树一帜的成都艺术社区,让原创绘画艺术真正成为品质生活的一部分。

街区画室

项目有关

负责人

“希望大川巷子这样深处闹市和社区的巷子,带给老百姓亲近艺术的感觉和机会。希望所有人对原创艺术和原创艺术家保持敬畏和尊重之心,期待共同见证成都艺术的魅力发展生活跟艺术不该割裂,艺术也不该只是生活的佐餐。街区正是统一了两者,让它们互不打扰但又相互补充的完美载体。原创画作,不应只被放置在冰冷的美术馆里,还应走进年轻人的家里,让高雅的艺术成为温暖他们生活的日常。”

“夜游锦江”美学生活地图新地标

融合文化底蕴和文艺先锋

走进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拉长了。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上个世纪的老楼、成都老街区典型的烟火气,跟新修的古风门廊形成鲜明对比,而遍布街道两旁的原创画廊则是连接新与旧的媒介。

派叁画廊艺术街区,紧挨九眼桥、兰桂坊,跟太古里、镋钯街一江之隔,是“夜游锦江”这一连续、流动“锦江故事卷轴”的重要章节,成为“品位锦江”的全新窗口。

白天,这里是原创画廊艺术街区,夜晚则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夜市。入夜、游江、靠岸、逛派叁,一手城市烟火,一手江月宁静,老成都的文化底蕴和新一线的文艺先锋在此刻融合无间。这里将成为成都“夜游锦江”绘制的美学生活地图上的地标之一,成为重要的网红打卡点,融合老成都的文化底蕴和新一代的文艺先锋。

为何取名为派叁?

派叁画廊艺术街区给出了最文艺和充满创意的答案:派叁街区由大川巷、大安正街、青莲上街三条街巷构成,肌理形状刚好如同圆周率“”,由此得名“派叁”,取其生生不息、创意无限之意。

据悉,派叁画廊艺术街区通过打造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艺术教育、艺术品交易及衍生品开发“五位一体”的原创艺术空间,聚合了酒吧、咖啡、轻食、手作、动漫等业态的国际时尚青年文艺空间。

为此,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从街区改造到画廊呈现,从外摆装置到业态组合,每处细节都精心打磨。

无相独立艺术空间

上上空间独立工作室

在业态选择上,街区坚持以原创画廊为核心,挑选并引进众多原创画作,目前已开设“非北”、“上上空间”、“无相”等独立画室。这些画室既是给青年艺术家们搭建的集艺术性、商业性、开放性、专业性、多元性、前卫性于一体的原创画作平台,可满足青年艺术家从生活、创作、售卖再到交流、举办活动的全部需求;同时也是拉近原创艺术与年轻人的距离,与他们的生活相互交融的文化窗口。

艺术并非是成年人专属,它同样需要一点“孩子气”。为此,派叁原创画廊艺术街区还开设了娱乐画馆、动漫画馆、少儿画馆,让艺术更“孩子气”一点。

同时,街区跟Bar chill酒吧、只是盒子蛋糕、和静物手作器皿店、盒子家水果捞、WAY酒吧等合作,插花式布局于街区中,跟原创画廊形成连续关联、动静结合的艺术消费生态。

这个端午

让我们在大川巷从白玩到黑

从艺术到生活,

给你不一样的滋味!

编辑:吴倩

图文:《成都锦江》编辑部、

派叁画廊艺术街区公众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号:

钟山石窟:宋代边城上的最大宗教遗存丨刘爽艺术专栏丨艺术画廊

在这与艺术对话

发现艺术的魅力

城市需要我们

我们需要艺术

西安高大尚艺术话廊刘爽艺术专栏

每周二刘爽老师带你一起品鉴艺术

说起艺术,你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资深媒体人刘爽老师用她独特的视角,

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

每周二,跟着刘爽老师一起,

感受艺术生活,品读艺术人生。

——西安高大尚刘爽艺术专栏

钟山石窟主窟佛造像

导语

笔者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多次,每次都被古代文明陈列展的结尾震撼,那是一座石窟的现场,大小佛像密密麻麻成直击灵魂的排列。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心存疑问:这是将哪座石窟搬了来?直到近日,才知这是钟山石窟主窟的复原版。而真正的石窟依然安然在陕北延安的子长县。

6月末的一天,西安叁和美术馆带领着专家团队驱车6小时到达子长,为探寻这座沉默了千年的宝藏之窟。它被学界认为“敦煌第二”,却鲜被众人所知。子长县政府极重视这次文化考察,年轻的副县长和钟山石窟文保所所长亲自陪同,参观石窟和周边禅院,并于石窟下展开了关于钟山石窟的学术探讨与历史追溯。

钟山石窟外观,塔下方便是石窟

“叁和说”团队在万佛岩窟前

惊艳:宋代最大的石窟大殿

在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在秀延河水依然流淌到的地方,有座山状如倒扣之钟,遂曰钟山。石窟便开在半山腰,承载了内涵丰盈的历史、艺术、和宗教内涵,1988年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依然是开在深山深处的莲花,曲高和寡待知音。

史载钟山石窟宋代才开始大规模出现佛造像。据悉,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完善,钟山上原有石窟18座,目前仅剩了五窟,其中,第三窟最惊世,因有一万三千多佛像,被称作万佛岩。

我们走进去时,即刻被气象磅礴又精妙绝伦的造像们包围,被美吸引到屏息凝神。此窟有一万三千多大小佛造像,大像逼真传神、小像姿态各异,但因数量巨大艺术造诣极高,美成不可言说的传奇。据《钟山石窟解读》的作者、子长县政协主席杜建军介绍:“钟山石窟开凿于宋治平四年,三号窟为石窟正殿,是寺院里的大雄宝殿。造像以简练概括与丰富细腻的手法相结合,达到宋代石窟的最高境界和艺术水平。同时,钟山石窟是目前发现的宋代最大的石窟大殿。”

过去世佛

现在世佛

未来世佛

三组大型佛雕像凸显了三号窟的中心地位,他们是14尊大型立体石雕造像,主佛像是并排的横三世佛。旅美艺术家、文物鉴定家范炳南先生看过了很多石窟大大小小的人物造像,觉得“最精美的就在这儿了”,同时他发现“这些造像都是用的油彩而不是粉彩,跟地域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油彩是昂贵的矿物质颜料。”三号窟多数造像用的石头材质,四壁上少量佛像用陕北本地的砂岩所造,经过风化,有不少模糊了轮廓。故,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不足万佛。

“根据石窟的三堂佛形态分析,应该是‘三時佛’而不是三世佛”,对于石窟三座主佛像,此次随行专家、美国草堂寺住持李雄风先生对“三世佛”的说法有异议,他说:“因为造像清楚呈现释迦佛与迦叶、阿难二尊者像,分别是:左边第一堂是青年时期,中间那一堂是中年时期,右边那一堂是老年形态的形象。所以,应该是现在时间的三个时期。不应该是‘过去世’、‘现在世’及‘未来世’;人都还没去世,怎么变成‘过去世’呢?与大家分享参考!”由于话题有争议,本文采取《钟山石窟解读》作者杜建军老师“三世佛”的说法。期待相关专家继续探讨,给出终解。

宋代是佛教走向民间化和世俗化的重要时间节点,故钟山石窟的造像虽和别的石窟的大体量不同,但它的精美动人给人极强的感染力。同行的青年策展人于凯东一直接触西方艺术教育理念,本以为这些造像离当下年轻人很远,身置其中,却被深深感动:“我看过一些更宏大的石窟,用一种佛法的震慑让你迅速让你放下身份,融入社会国家体系的哲学理论,但是在钟山石窟里面,我感觉很强烈的却是温暖和感染力。也许,这正是那个时代所要传递的人文和抚慰。”

若仔细观察,钟山石窟的人物雕塑有个明显特点便是佛像面部有陕北人形象特征,杜建军老师介绍:“原因在于设计师和工匠多数来自陕北各地,少数来自晋蒙冀等地,他们对陕北生活非常熟悉,艺术原型多为当地人为主。但为避免雷同,他们发挥丰富想象力,塑造了多姿多态的形象。”

台湾华严学会海云法师也曾到钟山石窟参观考察,他说,全国佛造像不乏“维纳斯”,但是在钟山石窟可以找到“阿波罗”,这里的英雄气概也正契合了陕北的尚武传统。

近年来,更多的专家学者来钟山石窟考察,均为其罕见的艺术价值惊到。大家一致发现:它和敦煌石窟比,更精致玲珑;和五台山比,更个性分明;和龙门石窟比,保存的更完美;和云冈石窟比,更细腻。于是,它成为更值得探究的宝藏之窟。

左起:叁和美术馆馆长高林安、西安交通广播主持人李朵、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旅美艺术家范炳南、美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长李雄风、《钟山石窟解读》作者杜建军

参观主窟

救赎:边城的寂寞

子长在过去很久的时间一直叫安定,它是个边关小城。在1935年,为纪念谢子长将军改为子长县。从汉代开始,它是很多朝代的边城,需要将士们戍守,要和塞外入侵者交战。于是,从来都是尸骨累累的往事,从来都是寂寞的边关情怀。为了安抚这份戍边将士们的寂寞,安抚民心,在此开凿石窟,以宗教救赎灵魂。

为何是在宋朝?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是考古学专业出身的文博专家,他认为:在宋代,陕北是边关要寨,在此与西夏人等有过断续百年的长战。戍边将士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著名的范仲淹就曾在此驻守,写下著名的《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我们不仅有耀眼的周秦汉唐文化,钟山石窟证明了在宋代,我们的文明仍在延续。它太震撼了,所以陕历博将其作为古代文明史的结尾。”

如何安抚白发的将军不眠思乡士兵,唯有宗教。于是,钟山石窟便这样诞生了,后来,它也成为民间百姓的精神寄托处。寂寞的边城,因此有了慰藉。

主窟侧面墙壁上佛像

主窟第一尊释迦摩尼宝旁的迦叶尊者

主窟第二尊释迦摩尼佛须弥座上力士

主窟第三尊释迦摩尼佛须弥座上的护法狮

范炳南老师关注了陕北边关文化十多年,虽然是初次来到钟山石窟,但观察之后,得出了一些论断。他说:“第一,为何不是晋太和年代正常的佛教傳承,而在北宋年间选择此地扩大佛事,建立中国宋代最著名的石窟。这个人解秘与镇守边关有密切关系。一定要回到北宋时代,滿街是兵将,一切都是为守关服务。兵那个年代只有信仰给予精神及安抚;第二,宋代对外侵略的防范非常重要,陕北是北大门重镇。不知多少将士在陝北作战生活。形成今天所要研究的特别的边关文化。关边文化是军事文化,生活文化,婚姻文化,娱乐文化及重要的宗教文化。我们回到宋代,便知为何钟山石窟在宋时最盛。”

“石窟的建成,和大家所说的边关文化有很大关系。”研究多年石钟山石窟的杜建军老师也加以肯定,“后开,老百姓也来事过来祈福、治病、要生孩子求福等,碑石上都有记载。”  

子长副县长张中驰博士(左1)

钟山石窟文保所所长郝艳(左2)亲自陪同参观

揭秘:它同时是佛教人才培训地

观了一二三号窟外后,众人走向石窟的右边侧,发现了几个洞穴。工作人员解读为百姓墓葬处。立刻得到同行专家范炳南老师和李雄风上师的反驳,他们统一认为那是高僧的修行洞。在禅修之外,高僧们闭关修行,便是在这样的洞中。这是和别的石窟不一样的一个地方。

李雄风老师是美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长,同时也是美国草堂寺的主持,他说:“我十几年前经常去尼泊尔山洞跟着喇嘛闭关,就是类似这样的洞。但是他们闭关的时候有一些是挖的很深,有的是外面搭个小棚子出来。所以,范老师提出这些洞应该是僧人闭关静休的地方。应该在禅堂修完之后,单独闭关的地方。单独闭关汉人是三年,藏人三年三月三天。”从这个角度上讲:钟山石窟是修行者精神境界的呈现。

再向外走,便来到了当时僧人们修养的禅院,现在留下的是明代的建筑,已经残破不堪。但不远处的萧寺宫,有女尼在此修行过。

与其他著名石窟不同处,这里曾是北宋甚至后世一个大规模的佛学院。从其碑石记载上可看出,它是各寺院的上院,输送学成弟子去各分院工作。

参观石窟明代禅院

萧寺宫

西安美术馆策展人南阳子参观后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我们发现宋北宋开凿这些石窟的形态来说,更多表现的古代高僧禅修的形态;其二,这里有法师塔,一旦有法师塔就说明这里是北宋佛教培养人才的中心或者基地。有法师塔就意味着修行的人在这里有导师。我们看到在禅院的旁边还有茶院,北宋中国文化对茶的研究和理解很重视,徽宗写了《大观茶论》,皇帝主导了一个国家对茶文化的尊崇,它会渗透到皇家寺院渗透到民间来,这里面有一个茶院,这是一个确凿的元素和信号。我个人对此的理解就是这里就是北宋佛教人才的培养基地,具有皇家标准和等级的。”

碑石记载钟山石窟所在的上院管辖下院有临潼、泾阳等地,据钟山石窟文保所郝艳所长说:“最远的下院到福建龙泉寺了。在龙泉寺有一块碑文上刻载它的上院是普济寺,钟山石窟以前最早朝廷赐名就叫普济寺。但是,龙泉寺的上院是否就是咱们这个普济寺,还需要论证。”

毋容置疑,钟山石窟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曾经是北宋非常重要的一个佛学院,有很多高僧大德,为关中甚至全国输送佛学人才。这是它与其他石窟最大的一个不同。

扫码观看钟山石窟论坛现场直播

结束语:浅探钟山石窟,留下以上论断与印象。也许有值得商榷处。更有无尽宝藏等待人们挖掘。叁和美术馆在去年便对钟山石窟进行了为期17天的系统拍摄,总共拍了7千多张图片。正选出300多张和雅昌印制合作出书。这本书籍的出版也将是研究钟山石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走进宋代最大的石窟大殿,将有更惊艳的秘密等待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34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