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别力古台祭祀

隆重的别力古台祭祀。

别力古台祭祀

神勇“苏鲁锭”。

夏风送爽,艾草幽香。2016年7月20日,一年一度的别力古台祭祀典礼在别力古台扎桑旅游度假区祭祀宫内隆重举行。

20日上午7时整,别力古台祭祀以传统的蒙古族祭祀仪式进行。上千民众身着盛装,从旅游度假区的正门排好几列长队,每支队伍最前面的代表托举着盛有“术思”(整羊)的大木盘,依次鱼贯步入祭祀宫。在祭祀的队伍中,有个叫布仁陶格陶的年轻人,带着媳妇和儿子也来参加这一庄严的祭祀盛典,他们一家三口统一着白袍。

别力古台祭祀大殿后面是搏克手敖包,整个敖包的中部也是一件“照德格”( 跤衣)的造型。因为别力古台可以说是蒙古族搏克的创始人,搏克健儿们都要来到这座敖包前进行祭祀,祈求赐给力量,能够在摔跤场上尽显神勇。

当日的祭祀仪式时间虽然不到一个小时,但这却是当地蒙古族传承下来的一个古老习俗,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过程。

别力古台是成吉思汗的同父异母胞弟,他随圣祖东征西讨,为建立蒙古帝国建立了不朽功勋,与同样军功赫赫的哈撒尔被视为左膀右臂,也是世代蒙古族人所景仰的“跤王”。

蒙古王朝建立后,把这一带分封给别力古台的后裔,这一部落遂有“阿巴嘎” 之称,以示对别力古台的尊重。阿巴嘎正是蒙古语“叔叔”的意思。阿巴嘎部落自十七世纪时从现今蒙古国的瀚海以北克鲁伦河流域南迁到这片草原以来,逐渐发展为锡林郭勒盟四大部落之一,一直沿袭着这一古老的民族祭祀文化,口口相传着这段古老的历史。

早在800年前,民间就开始有了别力古台祭祀活动的出现。为弘扬阿巴嘎别力古台文化,阿巴嘎旗于2003年8月30日在别力古台镇贡扎布敖包脚下,隆重举行了奉迎别力古台“阿木呼柱”回归故里仪式,此后每年祭祀不断,香火不绝。另外,当地还于2007年申请并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别力古台部落文化传承基地”,并成立了别力古台部落文化协会,以积极挖掘、促进别力古台文化和阿巴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09年12月23日,阿巴嘎旗为新落成的别力古台雕塑揭幕,并举行在当地失传多年的“别力古台祭祀”仪式,使这一文化盛事成为传承别力古台部落文化的一个品牌和象征。

阿巴嘎旗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哈斯巴根向记者介绍说:别力古台祭祀已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前,别力古台的“阿木呼柱”(蒙古语:指寰椎骨,蒙古族牧民称为“金骨”)一直供奉在查干淖尔镇东面的海彦庙里,所以祭祀活动也自然而然就在那里进行,后来因种种原因中断了将近40年之久,现在的祭祀是于2009年又开始恢复的。

从古到今,别力古台祭祀都可以被看成是一场大型民间活动,祭祀流程也几乎没有改变。祭祀前几天要对周边进行大扫除。当日祭祀仪式上,在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念诵祭祀别力古台的赞词后,各个苏木镇敬献上一只整羊之后,当地牧民和来自外地的游客们也会自发地加入到祭祀队伍里来。“献整羊,也可以算是当地祭祀的最高礼仪。”哈斯巴根如是说。

虽然祭祀仪轨没有多大改变,但随着时代的演进,今天的祭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祭祀现场,活动本身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宗教活动,还是各地民众积极参与的文化体验与观光游览过程,当日现场不仅有数百参与祭祀的民众,还有许多不参与祭祀,只为记录这一刻的摄影爱好者、游客和拍客们。参与祭祀的早已不全是蒙古族牧民了,相当多的当地汉族群众、五湖四海的外地游客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曾经在阿巴嘎草原下乡插队的北京知青们早早就闻讯赶来,纷纷入住在亲戚朋友家,或者干脆提前预订了酒店招待所,在现场,记者不时就遇到许多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祭祀大殿外的草原上,停满了牧民的私家车,骑马赶来的反而成为一种点缀;这种场合也是牧民们展示身上款式多样的蒙古袍的绝佳时机。现场音响设备里播放的除了赞诵词抑扬顿挫的朗诵,还有柔和舒缓的蒙古族歌曲,与这个氛围是那么和谐。

说起当地牧民对祭祀的感情时,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图门巴雅尔动情地说:“当地老百姓们对别力古台祭祀有一份崇敬的心,那种心情和平时的节庆活动绝对是不一样的,现在来参加祭祀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多了。祭祀已经被赋予了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吉祥、平安健康、消灾祛祸等诸多含意。”

当天的祭祀仪式结束后,还进行了锡盟第十二届搏克排位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展销、摩托车越野赛、草原音乐节、蒙古象棋、射箭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体旅游活动。

Hash:1139b389c361451fd7e909169a9383f63bd2befb

声明:此文由 正北方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33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